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十一学校,如果仅仅用“学生”这一身份来标示这帮孩子,未免显得太过单薄和平面化。他可能是数学Ⅱ课程的学生,也可能是《雷雨》剧组的某个演员或导演;可能是校刊的一名记者,也可能是某个社团的创始人;还可能是管理学院的一名教室安全员……  相似文献   

2.
《家教世界》2011,(9):48-48
魏晋以前的汉字中,是没有“脸”字的,当时表示“脸”意的字是“面”、“颜”等等。 其实,人的面部除了耳鼻口眼、额颊腮颔,还哪有脸可言。“脸”字最早出现时,也没有“颜”“面”之意,只是“颜面”上的某个部位。有的指眼皮,有的是指眼下可以施粉的部位。  相似文献   

3.
“放羊”     
研究生生活已经过了一半了,回过头看一看,俨然与初衷大相径庭。看着走过的歪歪斜斜的路,看着如今的自己,不免想起曾经放羊的那段日子。觉得自己就像那只小羊,迷失了方向,等待着主人来领,然而谁是我的“主人”?国家?导师?自己?  相似文献   

4.
从教已有十年的我,回首任教生涯,光阴荏苒,经历了神木教育的“普九”、开展“素质教育”、“普及实验教学”、实施“新课程改革”、争创“教育百强”。一路风雨,一路彩虹。见证了神木教育的发展与辉煌。教学岗位也几经调整,现任职于神木第五小学。第五小学是在新世纪之交成立的一所学校。  相似文献   

5.
我在《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2004年第1期上曾发表过一篇《新课程语文课堂的诗情追寻》之后,常有一些中青年老师谈及,持赞赏认同者固然占了极大多数,但也有为之困惑,甚而对某些课堂中的所谓诗化之举表示疑虑的。  相似文献   

6.
我一直为自己能在教育教学中坚持一种平等意识而自豪。在我班上,没有固定的班长职务,因为在我的观念里,"班长" 是一种荣誉资源,应该是每一个学生都可以享用的。所以,我们班上的学生开始上课的时候,都是大家一起喊"起立、立正",而不会让口令成为某个学生的特权。与此相对应,我在日常的教学中也非常"公平",我不会对哪个优秀一些的学生显示出过多的偏爱,也不会对某个后进生表  相似文献   

7.
“出位”最早流行于港台,多用来形容明星与众不同的行为。现在大陆的媒体经常使用并扩大了使用范围,广泛用于时装、娱乐和媒介等时尚娱乐文化领域,并用作书名、影片名、歌曲名,如:王瑞吉、姚瑶著的《出位》,莫少聪等主演的《出位》,张卫健演唱的《出位》。“出位”的“出”,超出的意思。“位”是指很虚的一个个范围,往往是无形的,或者抽象的事物,也指惯常的某种动作行为。“出位”指突破原有的规矩、习俗、做法、惯常的言行、某个范围、一种事物等。既可以指自己对过去的突破,也可以指对本行业间很流行的做法的突破。娱乐界流行的“出位”由“突破”之义引申而来,主要有两方面的意思:  相似文献   

8.
<正> 《论语·季氏》:"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文中"过"字作何解释呢?新版《辞源》给"过"提炼五个义  相似文献   

9.
王跃 《班主任》2002,(3):32-32
学校对学生的行为表现实行了扣分制,比如某个学生在该睡觉的时间里讲话,或者起床后被子没有按要求叠放整齐,就会有违纪通知单送到我这个做班主任的手里。这着实让我头疼。去批评学生吧,都是高中生了,而且错误也不算太严重,会挫伤师生之间的感情。不闻不问吧,那更不行,同样的违纪通知单有时会连续收到很多张。犹豫了一段时间以后,我想出了一个“妙方”,既然学校扣我们班的分,我何不来个照葫芦画瓢,每收到一张违纪通知单,我就去扣当事人的分。  相似文献   

10.
每个教师都是独一无二的生命个体,从某个角度说,一个教师的专业成长史实质上就是阅读史。[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经济人”假设是西方经济学理论对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的资产阶级人性的一种抽象,实质是强调追求个人利益是从事经济活动的惟一动力。这一论断虽然与社会主义的理念不相容,但相对于封建社会的专制统治无疑是一个进步,客观上也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从历史发展的某个阶段来看,还不能彻底否定它对市场经济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值域”、“范围”是代数运算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两个名词,它们既有联系又有本质的区别。“值域”是所有函数值的集合,集合中的元素与函数值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范围”通常是指某个数或某个代数式在数量上的特征,该数和该代数式的值一定具有“范围”所描述的数量特征,但反之未必成立,因此,“值域”一定是“范围”,但“范围”不一定为“值域”。如果把二混同,就会出现错误结论。下面具体谈谈常见的错误情形。  相似文献   

13.
从教二十多年,既当了家长,更当过不少学生的的老师,可是近年来犯难了,那就是常听人说起也是自己深有感触的话题:子女难管、学生难教。近来经反复探索,深切地感到:教育者的“双封”教育往往导致受教育者的“娇”、“骄”二气,这正是一些青少年难管难教的直接诱因。换句话说,教育  相似文献   

14.
近来,常听人把“偌大”读成“大”,还以为是有的人不认识“偌”字,读错了音。可在2011年7只13日早上播出的中央电视台第10套科教频道中,却长了见识,原来这竟然是有的人也许根本就不知道“偌大”而认为是“诺大”。该节目题为“宝藏迷踪”,在谈到曾国藩在攻入太平天国京城纵容军队大肆抢掠后,给皇帝的报告中的一句话时,屏幕上出现的字幕为:  相似文献   

15.
蒋华 《文教资料》2010,(6):28-29
文章对“这/那”同指现象进行了解释。“这/那”同指现象主要出现在现实主义叙事性作品中.它与主人公、创作者和读者的视角息息相关。“这/那”可以同指某个人。也可以同指某事物。  相似文献   

16.
距离高考还有一个月的时间,此时最主要的是心态的调整。不能太过紧张,也不可过度放松,要劳逸结合,质量兼顾。  相似文献   

17.
无锡是江苏省语文教学水平普遍比较高的一个市,其原因有很多,如重视语文学习的社会风气和教育传统,如长期积累并继承下来的好的教法和学法,等等。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我曾去过无锡的天一中学和梅村中学参观,有一件事至今仍然记得非常清楚,那就是恰逢两校学生的作业展览。他们每学期到一定时段,按年级顺序展出作业,为期半周(那时,周六也上课),已经成为长效制度。  相似文献   

18.
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布鲁纳曾说过:"学生的错误都是有价值的。"正确,可能只是一种模仿;错误,却绝对是一种经历。学习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尝试错误的过程,学生正是在不断地发生错误、纠正错误的过程中获得了丰富的知识,提高了学习的能力、增进了情感的体验。只要我们积极对待,及时抓取,细心呵护,用心挖掘,引导巧妙,从"错误"中也能生成精彩,为数学教学添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19.
文题实录 路,无处不在。西方有一句著名的谚语,叫“条条大路通罗马”。电视剧《西游记》的主题歌里有“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的句子。马克思有一句名言:“在科学的道路上.没有平坦的大路可走,只有不畏艰辛,沿着陡峭的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鲁迅先生也说过:“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  相似文献   

20.
中国政党制度的历史和理论,是一个有待深入研究的课题。认为我国历史上曾有过“多党制”,“两党制”的实践和探索,是不对的。民国初年并未实行过什么“多党制”,孙中山也未作过这方面的尝试。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实行的是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并非“多党制”,两次“国共合作”同西方的“两党制”毫不相干。认为在中国没有生长出“一党制”是错误的。中国政党史上没有出现过“多党制”,却有过国民党的一党制。这些就是中国在政党制度问题上特殊的历史和国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