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鲁桂红 《科学课》2009,(1):36-38
教材分析;《鱼儿的奥秘》一课选自大象版《科学》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探访鱼儿》。本单元属于“综合探究活动”单元。本单元以学生常见的动物——鱼做为切入点,自然生成了《鱼儿的家》、《鱼儿生活得好吗》、《还鱼儿一个美丽的家》、《鱼儿的奥秘》四个科学探究活动课题。本课是这一单元的结束课,通过前期的层层铺垫,本课最终将教学目标指向了“鱼类的共同特征”这一科学概念。  相似文献   

2.
教材分析;《鱼儿的奥秘》一课选自大象版《科学》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探访鱼儿》。本单元属于“综合探究活动”单元。本单元以学生常见的动物——鱼做为切入点,自然生成了《鱼儿的家》、《鱼儿生活得好吗》、《还鱼儿一个美丽的家》、《鱼儿的奥秘》四个科学探究活动课题。本课是这一单元的结束课,通过前期的层层铺垫,本课最终将教学目标指向了“鱼类的共同特征”这一科学概念。  相似文献   

3.
赵水灵 《科学课》2009,(11):36-38
教材分析本课是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的一课,该册教材主要训练学生“计划与组织”的探究能力,本单元是该册教材综合探究活动的第一个单元,二级目标是“能组成小组,做好观察、实验的准备”。本单元围绕“吃”的话题设计了《我们吃什么》、《食物中的营养》、《一次奇妙的旅行》、《祝你胃口好》四个步步深入的活动内容。  相似文献   

4.
李瑞芹 《科学课》2010,(2):38-39
教学分析 《寻找微生物》是大象版《科学》教材《形形色色的微生物》单元的第一课。本单元属综合探究活动单元,本课是这一单元的起始课,旨在通过“食物品尝会”这一活动的导入,引起学生对餐桌上常见到的食物的观察与思考,从而发现问题,进行大胆猜想与假设,再通过对搜集的资料进行阅读、整理、筛选,来验证猜想。  相似文献   

5.
教学分析 《寻找微生物》是大象版《科学》教材《形形色色的微生物》单元的第一课。本单元属综合探究活动单元,本课是这一单元的起始课,旨在通过“食物品尝会”这一活动的导入,引起学生对餐桌上常见到的食物的观察与思考,从而发现问题,进行大胆猜想与假设,再通过对搜集的资料进行阅读、整理、筛选,来验证猜想。  相似文献   

6.
赵水灵 《科学课》2009,(10):48-49
教学分析 《食物中的营养》是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的一课,该册教材主要训练学生“计划与组织”的探究能力。本单元是该册教材综合探究活动的第一个单元,“二级目标”是“组成小组,做好观察、实验的准备”。  相似文献   

7.
教学分析 《地球自转与昼夜变化》是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地球真的不动吗》的第二课。本单元是一个系列的科学探究活动,第一课《白天与黑夜》相当于这一课的引入,也为本课的探究打下了基础。通过第一节课的学习,学生知道了地球自转和公转的事实。本课由两个实验活动和一个拓展活动组成。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分析《关心天气》是四年级上册《变化的天气》单元的第一课,由常见的天气、天气与生活、天气与动物三个活动组成。是学生学习天气单元的起始课。在本单元中,要求学生通过观察、测量、描述、实验、记录等方法开展了对天气中最基本要素的气温、降水、风、云等天气现象的研究活动,认识天气的多样性、天气与我们的关系、天气预报等多方面的知识。本课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探讨天气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影响,从而激发学生研究天气的兴趣,为后面的知识教学做铺垫。设计思路1.让学生通过交流的形式,了解自然界里各种各样的天…  相似文献   

9.
余涛  陈永玲 《科学课》2009,(1):38-39
教材分析;本单元为“综合探究活动单元”《让生活充满阳光》单元的第二课。在第一课,学生通过阅读科学日记,回顾生活中关于采光的问题,分组开始了对采光设计的研究,制定了研究计划。本课则是在前一节课实验计划的基础上,开始研究行动,探索采光不足的原因,并解决这一难题。  相似文献   

10.
教学内容分析 《关心天气》是四年级上册《变化的天气》单元的第一课,由常见的天气、天气与生活、天气与动物三个活动组成。是学生学习天气单元的起始课。在本单元中,要求学生通过观察、测量、描述、实验、记录等方法开展了对天气中最基本要素的气温、降水、风、云等天气现象的研究活动,认识天气的多样性、天气与我们的关系、天气预报等多方面的知识。本课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探讨天气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影响,从而激发学生研究天气的兴趣,为后面的知识教学做铺垫。  相似文献   

11.
教材分析本单元主要通过《我的位置在哪里》、《物体的运动方式》、《小车的运动》、《摆的研究》等课,让学生们对“相对运动”及“机械运动的几种基本形式及各种运动的主要特点”作简单地了解,并且与后面《无处不在的力》单元结合在一起,形成对力学知识的初步认识。与此同时,本单元继续上学期“假设与搜集证据”这一科学方法的学习与训练,因此,应将本单元作为训练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的一个重点单元来进行。本课是该单元的第一课。主要通过对我的位置、升旗台的位置、学校的位置在方向、距离、时间等方面进行定性地描述,知道一个物体位置…  相似文献   

12.
蒋云娟 《科学课》2013,(6):32-33
《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是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的第二课。本课的学习将为后面几课“研究化学变化及观察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的教学打下基础,是本单元的一项重要的探究活动。本课的重点在于观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过程,找出它们之间本质的区别,发展学生思维,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  相似文献   

13.
教学分析本课与《可以一模一样吗》一课组成《生命现象综合探究活动》单元。表达与交流是本节课探究能力训练的要点,引导学生观察与交流、整理和分析调查结果、完成调查报告是探究活动的难点。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的特性之一,学生  相似文献   

14.
《测量气温》是《变化的天气》单元中的第二课,教材中只编排了“测气温”这一个主题活动,教师用书中的课时建议是2课时:第1课时进行气温的观测和记录,第2课时进行数据的处理。因为学生前面已经学习了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况且一天中的气温观测和记录是个持续的过程,需要学生利用课后的时间去进行,因此教学中,我运用《科学拓展活动指南》(以下简称“《拓展指南》”)的“助学、评价、科普”三大功能,将教材和配套教辅书结合起来,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15.
教材分析本课是苏教版《科学》教材三年级上册《我们都是科学家》单元的第1课,也是小学生认识“科学”、学习“科学”的起始课,是《科学》教材的绪论课,因此上好本节课显得尤为重要。本课设计通过自主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展开对“科学是……”的讨论,充分调动学生把自己对科学的已有认识表述出来。借“吹泡泡”这个学生熟悉的活动让学生亲历一次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能提问题、会提问题的能力,知道“科学”就蕴藏在身边,蕴藏在周围,并对科学课的学习产生兴趣。根据学生的经验以及兴趣爱好,围绕“科学就是提出问题并想办法解决问题”这个思路…  相似文献   

16.
本课是湘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磁铁的奥秘》中的第一课,本单元作为物质世界的探究,以“磁铁”为教学载体,设计了“神奇的磁力”、“司南的启示”、“磁铁游乐场”等三课。前两课引导学生分别探究磁铁的磁力、磁极、磁铁能指南北方向等性质和磁极相互作用的规律,后一课引导学生综合应用前两课所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整个单元呈现的是“分—总”的结构。  相似文献   

17.
本课是湘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磁铁的奥秘》中的第一课,本单元作为物质世界的探究,以“磁铁”为教学载体,设计了“神奇的磁力”、“司南的启示”、“磁铁游乐场”等三课。前两课引导学生分别探究磁铁的磁力、磁极、磁铁能指南北方向等性质和磁极相互作用的规律,后一课引导学生综合应用前两课所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整个单元呈现的是“分一总”的结构。  相似文献   

18.
《测量气温》是《变化的天气》单元中的第二课,教材中只编排了“测气温”这一个主题活动,教师用书中的课时建议是2课时:第1课时进行气温的观测和记录,第2课时进行数据的处理。因为学生前面已经学习了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况且一天中的气温观测和记录是个持续的过程,需要学生利用课后的时间去进行,因此教学中,我运用《科学拓展活动指南》(以下简称“《拓展指南》”)的“助学、评价、科普”三大功能,将教材和配套教辅书结合起来,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19.
一、教学分析 《有趣的磁现象》是《奇妙的电与磁》单元的第2课,与它相关联的还有《指南针》内容,都是对磁现象的研究,教材安排4课时教学,本节是第一课时。本节课的目的是指导学生在日常生活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学生实验活动形式,亲身经历科学的探究过程,从而了解磁铁的磁性与磁极,发现磁铁间的互相作用,建立“磁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科学概念,了解磁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地球真的不动吗》是大象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材的第六单元,是本册综合探究活动单元的最后一个单元。教材围绕学生每天都能感受到的太阳东升西落、昼夜交替现象展开认识活动,分别承担了对原因、对结果等进行”猜想与假设”的二级目标的训练任务,力求达到“能区分什么是事实,什么是假设”的二级目标。本单元设计了两个活动标题,分别是《白天与黑夜》、《地球自转与昼夜变化》。教材引领学生通过这两个活动的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