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量达652万,与此同时,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企业用人需求总量减少,导致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极为严峻。当前,我国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尽管已有一些有关促进就业、保障劳动者就业权益的法律制度可依,但也存在政策文件多、法律规定少、主体职责不清、规定过于原则等问题。我国应当通过系统和具体的立法健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法律体系,完善反就业歧视、高校毕业生的社会保障,以劳动合同为方向改革就业协议和完善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服务体系等方面的具体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2.
政府在毕业生就业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大学生就业的关键因素.政府应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制定有关政策,从法律、法规、制度等方面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保障:建立有利于大学生就业的、适合中国国情的长效机制,确保大学生的就业质量,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可持续发展,确保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3.
崔媛 《考试周刊》2013,(47):160-161
当前大学生在就业中存在各种问题,主要分为社会客观问题,毕业生自身主观问题,究其原因,主要包括经济因素、制度因素与观念因素。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首先政府应促进经济发展、完善就业制度、健全法律规范、优化大学生就业市场,吸纳优秀人才;高校需深化教育改革措施、健全就业指导工作、理顺专业培养和毕业指导关系;毕业生要正视现实、分析成因、转变观念、积极面对。  相似文献   

4.
赵天宇 《考试周刊》2012,(89):165-165
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法律意识淡薄,忽视自身在就业过程中的权利保护.在就业协议书的签订、就业派遣等方面不知如何应对。作者针对大学生就业的实际情况,结合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的法律问题,就大学生就业相关法律知识的构建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就业市场诚信缺失归因及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永根 《江苏高教》2005,(2):112-114
大学生就业市场中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三方或多或少存在不诚信行为。本文拟从制度层面、道德角度分析产生这种不诚信行为的原因,从道德层面和法律角度探讨构建有效抑制就业市场中不诚信行为发生的诚信制度体系,规范大学生就业市场,有效监督不诚信现象的发生,促进大学生就业市场正常、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随着大学生就业走向市场化,大学生在求职过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系列法律问题.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由于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淡薄和社会经验的不足,高校毕业生就业时自身权益屡受侵害,纠纷不断.本文从高校毕业生法律纠纷产生的原因、毕业生法律意识培养的途径及求职过程中几个重点问题等几个方面对于大学生法律维权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在大学毕业生就业的过程中,美国政府的主要做法是提供相关法律保障和就业信息引导,日本采取的是以政府为主导,学校、社会和用人单位密切配合、协调一致的统一就业制度,德国政府的主要做法是提供相关咨询、指导和服务。它们积极参与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做法及相关经验可以为完善我国的大学生就业体制提供些许借鉴。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和劳动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学生就业协议制度逐渐与形势发展不相适应。本文从就业协议存在的法律依据入手,分析其法律性质,找出其问题所在,并提出完善建议,使其在高校毕业生就业过程中进一步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如何构建诚信的毕业生就业市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完善,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大学生就业制度也发生了深刻变化。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统包统分”的大学生分配制度已一去不复返,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正在形成。市场导向呼唤建立诚信的大学生就业体系。政府调控应从宏观上制订有关政策,完善有关制度,建立诚信机制,用制度保证大学生就业体系各个环节的诚信。毕业生的诚信是建立毕业生诚信就业体系的基础和前提,学校的诚信是建立毕业生诚信就业体系的保障,用人单位的诚信是毕业生就业工作公平公正的保证。只有毕业生、…  相似文献   

10.
在现代法治社会,促进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应当以民主和法治为导向。现有相关法律制度已不能满足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发展的需要。应当通过系统和具体的立法规定一些重要法律关系主体的有关基本权利或义务、完善促进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的法的形式和具体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1.
在现代法治社会,促进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应当以民主和法治为导向。现有相关法律制度已不能满足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发展的需要。应当通过系统和具体的立法规定一些重要法律关系主体的有关基本权利或义务、完善促进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的法的形式和具体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2.
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创新制度与法律保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大学生就业成为一个重大的政治民生问题,促进其就业不仅仅关系到就业,而且关系到社会公平与人的尊严.高校毕业生是我国宝贵的人才资源,国家制定相关法律,政府解决制度、体制与机制上的问题,并积极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制定有效的大学生创业就业政策措施来加以贯彻落实,只有在长久制度安排上下工夫才不至于使大学生就业每年都成为大问题.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和劳动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学生就业协议制度逐渐与形势发展不相适应.本文从就业协议存在的法律依据入手,分析其法律性质,找出其问题所在,并提出完善建议,使其在高校毕业生就业过程中进一步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的建立与完善要与大学生就业制度相适应,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实现高校毕业生的顺利就业离不开就业制度中的四主体,即高校、毕业生、用人单位和政府,主动进行调整、发挥各自促进毕业生就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就业日渐成为政府、高校和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有着多种复杂和深层次的原因,对大学生就业权缺乏持续有效关注、对就业权的法律保障不够重视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探究高校毕业生就业权的内容和现状,进而给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权提供有效的法律保障,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6.
对高校开展大学生就业法律指导工作的认识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不同角度对开展高校大学生就业法律指导工作的必要性、紧迫性进行了分析和阐述,继而对高等学校如何开展大学生就业求职法律指导工作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解决方案,以期对新形势下高等学校切实开展大学生就业服务、维护毕业生就业合法权益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毕业生就业模式发生了根本变化,形成了“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模式。在毕业生就业模式和就业方式转变过程中,由于相关配套政策尚未完善,相关制度尚未健全,加之管理环节不到位,毕业生素质参差不齐等原因,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其中就业诚信缺失问题尤其突出。大学生就业  相似文献   

18.
关于高职毕业生就业权益及法律保护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大学生就业权益经常遭到侵害,这有悖于法治社会的要求。本文分析了毕业生就业遭遇的歧视现象、合同陷阱等,阐述了高职毕业生就业权益的内容和法律保护对策,以促进高职毕业生的顺利就业。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生就业心理是指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般心理特征.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毕业生就业市场体制的逐步确立,毕业生就业正由传统的计划分配向市场调节转变,"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已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正处在深入改革之中。中共中央、国务院于1993年颁布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对大学生就业制度的改革作了明确的阐述,指出:“改革高等学校毕业生‘统包统分’和‘包当干部’的就业制度,实行少数毕业生由国家安排就业,多数由学生‘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也就是说毕业生将在国家政策指导下,大部分自主择业,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大学生要正确地完成这一选择,就必须具有基层意识。什么是基层意识?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基层意识,本文将对此作一探讨。1 大学生基层意识的内容“基层”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