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参加此次小学语文培训活动,我的心情是一则以喜,一则以忧。喜的是,现在课改进入到第八个年头,已经发展到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中心的阶段。这次研讨活动和鼍堂观摩课,完全体现了课改的可喜进展。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之间平等交流,有效利用教学进程中出现的生成性资源……新课改倡导的这些重要理念,都可以从这些观摩课上看得到。  相似文献   

2.
随着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的不断实施,全国各地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纷纷开展了各式各样的研究课、实验课和观摩课活动。近几年笔者也参加了不少各地举办的课改观摩活动,总的来说课堂教学改革的力度比较大:教学方法从原来的“灌输式”到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学内容从原来的陈旧、落后、脱离实际生活(原教材)到学生身边及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教学手段发展到现代化(以多媒体辅助教学为主)等;这些都是可喜的变化。但每次活动对笔者都有很大的冲击:一方面觉得观摩课大胆创新,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令人耳目一新,也使笔者得到启发;但…  相似文献   

3.
怎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构建和谐课堂呢?我认为,应努力实现多方面的和谐发展。 一、课改理念与教学本原的和谐 在课改大背景下。追求“新”已成为业内人士的共识。然而在追“新”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问题是新课改理念与教学本原不和谐。课改中不少“公开课”“观摩课”“评优课”等在课前都进行了适度的包装。  相似文献   

4.
随着课改实验工作的不断深入,广大教育工作者越来越注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改成果是显著而喜人的.可是在日常教学中,特别是在一些公开课教学中,很多教师总是不能把新的教学理念转化为自觉教学行为.常会出现一些不该出现的问题.这里,笔者简要进行一下梳理.从这些真实典型的案例中可以引起我们的深思.  相似文献   

5.
论观摩课的危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理论上说,观摩课对快速提高教师的教学功力具有积极意义。但是,在观摩课的实践过程中却出现了许多问题:目标偏移、评价失当、理念滞后、形式主义、忽视反思。这些问题的存在,大大降低了观摩课的信度和效益,使观摩课陷入了危机。这些危机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观摩课应有的价值,制约了教师教学行为的改进。只有消除这些危机,观摩课才可能对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产生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十数年课改,我们收获颇多。课堂气氛更为活跃,学生的思维与想象力得到了解放,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得到了关注和培养……然而,课改的一些新理念,在贯彻落实过程中却每有偏颇,乃至引发误解。令人侧目的是,这些偏颇乃至误解往往以"课改"之名而大行其道。作为有二十多年一线教学经验的老教师,以下我尝试列举一些教研活动中发现的相关问题及个人思考,与各位同行商榷。  相似文献   

7.
2005年度,我院教学观摩课活动异彩纷呈,从教室到山野田间,从多媒体到实验室,无论是教学形式还是教学内容都丰富多彩,教学效果更是各具特色。在这些观摩课中,生物科技系谢拥军老师《鸡霉形体病》的观摩课给评委和学生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同行的我感受颇深,特别是他那精美的课件更是让整个课堂充满了吸引力,的确可谓知识性和趣味性完美的结合。  相似文献   

8.
对新课程实践的反思之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课程实验已经3年有余,随着实验的不断推进,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也随之出现,如课堂上的散乱活跃、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自主与自流、纪律与秩序等等.一些专家和一线教师针对课改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反思,对教学理念与教学实践进行重新审视,纷纷撰文,引导教师走出误区,摆脱尴尬.认真学习这些反思文章,我们感到,它们对拨正课改航向、引领实践步入健康发展轨道,往往是非常及时和正确的,但我们也感到个别反思的"度"有点过,对课改中出现的问题批判得过于尖锐,有的把一些极个别的现象当作普遍现象来剖析,有的反面课例虽能在课堂上找到一些影子,但加工的成份太多,致使身处一线的教师在学习了这类文章后,对课改如何继续推进越发困惑、迷茫.究竟什么是新课程?实践新课程究竟该怎样做?是退?是进?还是原地踏步?本文拟从"反思之反思"与"如何对待反思"两个角度进行阐述,以期帮助教师科学地认识和对待"反思",不断优化、调整教学行为,坚定课改信心.  相似文献   

9.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课堂教学异彩纷呈,不断推陈出新,出现了可喜的局面。但是,不少教师对新课改缺乏全面深入的理解,他们往往重现象不重本质,重形式不重内容,在课改实践中出现了一些形式主义的做法。面对课改中出现的种种虚假和浮躁现象,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想就课堂中的“讲解”这一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谈点浅见,以和同行磋商。从各种类型的展示课、观摩课中,我们不难发现,教师都力求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从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与习惯,这当然是件值得庆贺的事。但有的教师却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  相似文献   

10.
自新课程改革以来,概念教学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以强调让学生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为代表的概念教学模式不断地出现在各种各类教学研讨活动中.在一些观摩课、研讨课中发现,概念形成环节往往是教师设计教学的主阵地,  相似文献   

11.
随着课改实验工作的不断深入,广大教育工作者越来越注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改成果是显著而喜人的。可是在日常教学中.特别是在一些公开课教学中,很多教师总是不能把新的教学理念转化为自觉教学行为,常会出现一些不该出现的问题。这里,笔者简要进行一下梳理,从这些真实典型的案例中可以引起我们的深思。  相似文献   

12.
2005年的金秋时节,带着对新生事物的好奇,我与许多教师一起迈步走进了新课程.如今,七年时间已经过去.再回首,我们付出的辛劳和汗水都得到了回报.从最初的茫茫然找不到头绪,到现在逐步进入佳境,我们尽情地体验着新课改带来的种种希望与激动.在与新课改一起走来的过程中,回忆起以前的点点滴滴,我若有所思,若有所悟. 课改开始,我也曾深深疑惑:到底什么是课改?怎样才算成功的课改?课改后应该怎样上课?是不是要把原来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全部推翻?……这一个又一个问题让我有些无所适从,徘徊在新课改的边缘,看不清课改的实质.  相似文献   

13.
徐斌 《湖南教育》2005,(7):32-32
随着课改的逐步深入,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最近有许多一线教师来信反映数学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常见问题,总结出来大致有以下三点。不看教科书。课堂上学生的数学书始终没有打开过,有的甚至一上课教师就说:“同学们,请把书合上,这节课我们讲……”还有的课堂从开始到结束根本就见不到有数学书。不板书。一些公开课和观摩课,大多采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的确给教学带来了一场革命,它的特点是形式多样、色彩鲜艳、富有动感。可我们也发现常常是课件牵着教师走,教师牵着学生走。课堂上教师被课件所累,学生成了课…  相似文献   

14.
1.主题内涵2008年3月,在深圳市的一次公开教研活动中,我听了综合课《拉库卡啦查》。课程改革已经进入第六个年头,在各级各类的公开课中也学到了课程改革的一些新的理念。如何把这些理念转化到实际的教学中来,是我以后工作中的努力方向。在这次活动中,我有幸听到杜老师的这节课,她的课堂中充分体现了当前音乐课"以审美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以音乐为主线"的教学思想。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  相似文献   

15.
作为教研员,深入基层学校,走上讲台,在教学实践中直接体验课改,与一线教师共同探索课改的路子,使我感受颇多,收获颇多。上课,使我重新找回了讲课的感觉,头脑也运转灵活了;上课,能直接体验、感受课改,掌握第一手资料;上课,可在实践中摸索出切实可行的课改路子;上课,可帮助一线教师解决课改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通过亲身实践也发现了教学中的诸多矛盾和问题,有一些新的思考要搞好课改就要用全新的观念诠释课堂教学;就要从学科知识和能力、情绪和情感、人的发展这三个维度去评价学生;就要以“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为指导去设计教学。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通过设置探究问题来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已经成为当前政治课教学中的常见现象。这些探究活动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为基础,具有形式丰富多样、师生互动性强的特点,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但受种种因素影响,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一些教师在设置探究问题时出现了一些误区,如忽视背景题  相似文献   

17.
胡高正 《江西教育》2004,(12):25-25
今年3月初,我有幸到浙江海宁观看了“华东六省一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比活动”。在观摩的十几节数学课中,我看到新课标的一些基本理念,正被广大老师所领会和运用,在现场让人深切地感受到课改的滚滚热浪。纵观本次观摩课,课堂教学已打破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方式,突出表现在教师角色的变化、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课堂上师生关系和谐、民主、平等上,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裴奕 《教师》2014,(7):16-16
正近年来,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给小学英语教学带来了巨大变革,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十分成功的外语教学观摩课,在这些观摩课上英语教师和学生配合得天衣无缝,听说读写的操练样样俱全,加上朗诵、短剧、多媒体演示,教学者为之兴奋,听课者为之激动。在日常教学中越来越多的教师已经在尝试采用各种软件设计课堂教学,作为一种新的媒体模式,发展、普及如此之快,着实令人鼓舞。但在实践过程中也难免存在一些问题:有些教师对现代信息技术缺乏正  相似文献   

19.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普及和深入,为了将一些比较前沿的优质课堂呈现出来,作为课改的示范课以供其他人学习和了解,各种各样的优质课程、展示课程、教学观摩课、教学示范课"粉墨登场".虽然,这些课程对于新课改在小学教育中的普及和推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无论是从课堂的时间还是模式上来说,教学中的常态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所占的比重还是很大的,一般有超过90%的时间都是以常态课学习为主.结合自己多年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相关经验,并以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为依托,特举出具体的教学案例,从以下几个方面具体分析小学数学教育,旨在提升常态化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20.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研活动的广泛开展,观摩课、研讨课、评优课等各种形式的公开课可谓屡见不鲜。但冷静地观察与思考后发现,一些貌似遵循课改要求,实质背离课改理念的教学现象也应运而生。一些课堂,特别是一些公开课,成了形式的浮华堆砌,伴随新课堂而产生了种种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