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文乐 《现代语文》2003,(11):44-44
一、父子型。已为人们熟知的有:西汉史学家司马谈、司马迁父子;东汉学者班彪、班固父子;三国时的曹操、曹丕、曹植父子以及北宋时的苏洵、苏轼、苏辙父子。此外,较著名的还有:建安七子之一的阮蠫与三国时文学家阮籍父子;南朝梁文学家庾肩吾与北周文学家庾信父子;东汉文学家王逸、王延寿父子;北宋词人晏殊、晏几道父子以及清朝文学家陈贞慧、陈惟崧父子。二、兄弟型。著名的有:西晋文学家张载、张协、张亢三兄弟;南宋学者陆九韶、陆九龄、陆九渊三兄弟;明朝散文家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西晋文学家陆机、陆云兄弟;唐朝文学家白居易、…  相似文献   

2.
我国古代一些文学家、书画家,往往以“居士”自称。居士在古代有多种含义,可以指有才学却隐而不仕的人,可以指不出家的信佛之人,也可以用作自命清高的人的自称。现将古代一些文人墨客的“居士”别号归纳如下:青莲居士:李白,唐代诗人。香山居士:白居易,唐代诗人。耐辱居士:司空图,晚唐诗人。莲峰居士:李煜,南唐词人。六一居士:欧阳修,北宋文学家。东坡居士:苏轼,北宋文学家。清真居士:周邦彦,北宋词人。淮海居士:秦观,北宋词人。后山居士:陈师道,北宋诗人。鹿门居士:米芾,北宋书画家。茶山居士:曾几,南宋诗人。石湖居士:范成大,南宋诗人。于…  相似文献   

3.
作家并称     
1.两司马:汉代辞赋家司马相如和文学家司马迁。2.三曹:曹操与其子曹丕、曹植,汉魏时期诗人。3.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初唐诗人。4.王孟:王维和孟浩然,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5.高岭:高适和岑参,唐代边塞诗派的代表。6.李杜:李白和杜甫,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诗派的杰出代表。  相似文献   

4.
经典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大类书:《太平御览》《册府元龟》《文苑英华》《全唐文》。战国四君子:齐孟尝君、赵平原君、楚春申君和魏信陵君。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北宋文坛四大家:王安石、欧阳修、苏轼、黄庭坚。  相似文献   

5.
汉赋四杰:司马相如、杨雄、张衡、班固;隋四大画家: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睬、展子虔;初唐文坛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唐文章四友:杜审言、崔融、李娇、苏味道;唐书法四大家:欧阳询、褚遂良、虞世南、薛翟;北宋书法四大家:苏轼、黄庭坚、米莆、蔡襄;北宋文坛四大家:苏轼、欧阳修、王安石、黄庭坚;南宋四大画家:李唐、夏硅、刘松年、马远;南宋文坛四大家: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裹;宋元数学四大家:秦九韶、杨辉、李冶、朱世杰;金元医学四大家:刘完素、张从正、李呆、朱震亨;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明江南四大才…  相似文献   

6.
一.作家并称1.两司马:汉代辞赋家司马相如和文学家司马迁。2.三曹:曹操与其子曹丕、曹植,汉魏时期诗人。3.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初唐诗人。4.王孟:王维和孟浩然,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5.高岑:高适和岑参,唐代边塞诗派的代表。6.李杜:李白和杜甫,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诗派的杰出代表。7.韩柳:韩愈和柳宗元,中唐古文运动的代表。8.元白:元镇和白居易,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代表。9.小李杜:李商隐和杜牧,晚唐诗人。10.三李:盛唐诗人李白、中唐诗人李贺和晚唐诗人李商隐。11.唐宋八大家:唐代散文家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王安…  相似文献   

7.
华明 《现代语文》2004,(5):42-42
春秋三传:《春秋》是由孔子编定的,被称为儒家经典。春秋三传就是关于《春秋》的三部解经之作,即《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建安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东汉班氏三兄妹:班固、班超、班昭。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唐代三大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杜甫的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柳宗元的三戒:《黔之驴》、《永某氏之鼠》、《临江之麋》。宋代三苏:苏洵、苏轼、苏辙, 即苏氏三父子。南宋四家:杨万里、尤袤、范成大、陆游。元曲四大家:关…  相似文献   

8.
三领:《周领》、悟颂人仿颂》的合称.春秋三传:解释《春秋》的《左传》、《公羊传》、《谷梁传》的合称。三史:《史记》、淑书》、《后汉书》的合称.三营:曹操、曹丕\曹植父子的合称,三李:唐代著名诗人李白、李贺、李商隐。三苏:宋代苏沟、苏武、苏辙父子三人合称。西晋三张:张载、张协\张元的并称(兄弟三人为当时诗人1唐三大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三吏:《新安吏》、《重关吏》、《石壕交)三别:《新婚别》、《垂老刘太《无家别、元嘉三大家:谢灵运、颜延之、鲍照的并称。南宋词坛三绝:周邦彦、姜基、王沂孙。明代三袁…  相似文献   

9.
《小读者》2008,(3)
我国初唐文坛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我国北宋文坛四大家:欧阳修、王安石、苏东坡、黄庭坚;我国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我国明代江南四才子: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周义宾;  相似文献   

10.
访三苏祠     
四川眉山市的三苏祠 ,是我国北宋杰出诗人苏洵、苏轼、苏辙父子的故居。后人为了表达崇敬与怀念之情才改宅为祠的 ,其后曾毁于明末兵火 ,清康熙年间在原地重建 ,遂成今天的规模。如今的三苏祠占地五万多平方米 ,祠内有大殿、堂廊、楼台、亭榭等建筑 ,具有清代民居宅院风格。三苏祠门前有“一门父子三词客 ,千古文章四大家”的楹联 ,点明了苏氏三父子文学家的崇高地位。步入祠内 ,首先见到的是一派古木青荣、修竹耸翠的青幽景象 ,又见处处荷塘 ,绿水环绕 ,青翠迷人 ,颇具自然、朴拙、野趣的古典园林景色。祠内左侧是瑞莲池 ,景色秀丽 ,曾是古…  相似文献   

11.
繁荣的“建安时代”,文坛上出现了曹操、曹丕、曹植三位大文豪,他们是父子兄弟,并称为“三曹”。建安文学的繁荣,曹氏父子是有功绩的。他们凭借自己的政治地位和优异的文学才能,招揽人才,在当时形成了一个以他们父子三人为核心的文学集团(即“建安七子”)并且是这个文学集团中卓有成就的诗人或文学批评家。出现在北宋文坛上的“三苏”——苏洵、苏轼、苏辙,是我国文学史上又一个“一家三父子,  相似文献   

12.
《同学少年》2009,(6):53-53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北宋四大家:欧阳修、王安石、苏轼、黄庭坚明代江南四大才子: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徐祯卿永嘉四灵:徐照(字灵晖)、徐玑(字灵渊)、翁卷(字灵舒)、赵师秀(字灵秀)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  相似文献   

13.
说三道四     
春秋三传:《春秋》是由孔子编定的,被称为儒家经典。春秋三传就是关于《春秋》的三部解经之作,即《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建安三曹:曹操、曹丕、曹植元嘉三大家:谢灵运、颜延之、鲍照初唐四杰:王勃、骆宾王、杨炯、卢照邻唐代三大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  相似文献   

14.
文房四宝:笔、墨、纸、砚。汉字书法四体:真、草、隶、篆。秀才四艺:琴、棋、书、画。四库全书:经、史、子、集。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文学作品四大类: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初唐四大书法家:欧阳询、诸遂良、虞世南、薛稷。北宋四大书法家:蔡襄、苏轼、黄庭坚、米芾。北宋文坛四大家:欧阳修、王安石、苏轼、黄庭坚。元朝山水画四大家: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楷书四大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初唐文坛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宋中兴时期四大…  相似文献   

15.
初唐文坛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北宋文坛四大家:欧阳修,王安石、苏轼,黄庭坚。元代戏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明代江南四大才子: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周文宾。古典四大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楷书四大书家:颜真卿(唐)、柳公权(唐)、欧阳询(唐)、赵孟(兆页)(元)。四库全书:经、史、子、集。  相似文献   

16.
“三”三种感情色彩:褒义、贬义、中性。记叙的三种顺序:顺叙、插叙、倒叙。说明的三种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议论文基本结构三部分:引论、本论、结论。欧美三大短篇小说家:契诃夫、莫泊桑、欧·亨利。语言运用三原则:简明、连贯、得体。“四”文学四大样式:小说、诗歌、散文、戏剧。文章四大文体: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故事情节结构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北宋文坛四大家:王安石、欧阳修、…  相似文献   

17.
读三苏,诵三曹,研三袁,探三玄,志求三乐;温四史,展四库,情四孟,度四美,心美四君。注释:三苏:北宋文学家苏洵与其子苏轼、苏辙三人。三曹:汉魏期间曹操与其子曹丕、曹植。  相似文献   

18.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又名潜,字渊明,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有《陶渊明集》。陶渊明是我国历史上继屈原之后、李(白)杜(甫)之前又一位有代表性的文学家、诗人。这位历史上著名的"隐逸"文学家,一生  相似文献   

19.
读三苏,诵三曹,研三袁,探三玄,志求三乐;温四史,展四库,惜四孟,度四美,心美四君。这副对联包括的文史知识甚丰——三苏:北宋文学家苏洵与其子苏轼、苏辙三人。  相似文献   

20.
这里的"班门"不是"班门弄斧"的"班门",而是指东汉著名史学家班固的一家.中国人历来讲究治学的"门风""家风",所以在历史上父子几代都是文人学者的有很多.在班家之前有司马谈、司马迁父子,刘向、刘歆父子,在班家以后则更多了,如"三曹"(曹操父子)"三苏"(苏东坡与其父其弟)等等.但是与他们相比,班家更有特色的是,班固的妹妹班昭也参与了写史和传授经学等一系列活动,在中国历史上为女性大大争了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