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 总结参加第八届两岸期刊研讨会暨期刊展感受,思考在数字化与新媒体时代期刊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方法】 通过研讨交流、实地调研等方式,认识近些年期刊领域的发展变化与挑战。【结果】 在数字化新媒体环境下,两岸期刊近些年发展面临相同的处境、困惑与挑战,但数字化与新媒体也给期刊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机会。【结论】 期刊的发展需要适应用户需求的变化,纸本出版、数字出版、新媒体出版等多种形式并重,通过立体化出版与传播,重构期刊出版与传播体系。  相似文献   

2.
宋建欣  崔立伟 《情报科学》2022,40(11):26-32
【目的/意义】利用新一代数字技术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有效推动大数据时代科技力量与执政力量的有机结 合,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服务和管理的效能。【方法/过程】依据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基层党建呈现的 由传统向信息化再向数字化转变的发展趋势进行总结,深刻剖析出党在基层数字化建设的核心影响因素,进而构 建出基层数字党建的科学体系。【结果/结论】在分析大数据时代基层党建数字化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检视出统筹管 理能力、投入保障力度、数字技术条件以及思维认知水平是影响基层党建数字化发展的核心要素。【创新/局限】以 影响因素为主要考量,从顶层设计、投入机制、服务平台以及运行体系四个维度建构了较为系统、立体的基层党建 数字化体系,用以推进党在基层的数字化发展进程。但囿于数据样本不够充足,本研究尚存细化的空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意义】解决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研究中信息解读的“语义鸿沟”、耗时低效、非标准化等问题,对实现少 数民族传统文化研究中生活场景类信息高效、快速、便捷处理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方法/过程】运用 文字数据化、图像描述和数据挖掘等技术手段,通过数据采集与筛选、数据处理与挖掘、数据输出与反馈等技术流 程完成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的传播、保护、共享和再创作。【结果/结论】图像描述技术和文字数据化相结合组成 的信息处理工作模型实现了信息处理的高效、快速、便捷,可利用数据分析结果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进行有效 的储存、检索、共享。【创新/局限】提出的图像描述技术和文字数据化相结合组成的信息处理工作模型实现了少数 民族传统文化信息处理的高效、快速、便捷。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文物信息资源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馆藏文物信息资源共享研究中,能 够更好地实现文物信息资源的传承与保护。【方法/过程】通过分析目前馆藏文物信息资源共享中使用的区块链技 术,采用“联盟链+公有链”的双链结构,构建面向文物馆藏机构和用户群的文物信息资源共享模型,并给出其服务 体系和运作流程。【结果/结论】该模型能够安全、便捷、迅速地为相关用户提供智慧服务,同时为馆藏文物机构的信 息资源共享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思路和方法。【创新/局限】将区块链应用于馆藏文物信息资源共享,改变了馆藏文 物机构传统的服务模式。后续将在此基础上优化各个模块的功能,同时加强二者之间的实证性研究,使区块链技 术和馆藏文物机构的信息资源服务进行深入融合。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利用数字化手段将文物信息资源数字化对于实现资源整合,发挥博物馆知识共享作用具有重 要意义。【方法/过程】本文构建了针对博物馆文物信息资源的元数据模型,分析当前元数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 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结果/结论】在元数据建设过程中要加强元数据责任者研究、明确当前文物信息资源在元数 据体系和规范方面的实际需要、深化多媒体信息资源元数据集成服务研究。  相似文献   

6.
李桂霞  马海群 《情报科学》2022,39(2):105-112
【目的/意义】文化具有教育功能,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具有社会教育功能,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利用(数 字)文化情境、(数字)文化载体、(数字)文化环境等实现社会教育功能。【方法/过程】细致阐述了公共数字文化服务 社会教育功能的主要涵义,提出融合性、开放性、个性化、娱乐化是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实现社会教育功能的基本条 件,并明确了其主要目标。【结果/结论】将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纳入国家终身教育体系之中、缩小数字鸿沟、建立需求 导向的公共数字文化资源体系、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体系、健全统筹兼顾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 制度体系、完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社会教育功能的评价体系是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社会教育功能的实现路径。【创 新/局限】结合数字化时代背景,从社会教育的视角对公共文化服务整体进行研究,丰富公共文化服务社会教育领 域的理论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7.
毛薇  王贤 《情报科学》2019,37(11):116-120
【目的/意义】实施数字乡村战略是实现农业信息化、现代化的必要措施,是弥合城乡数字鸿沟的重要措施, 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部分。【方法/过程】本文通过对数字乡村建设的实施现状进行分析,在“互联网+农业” “互联网+乡村治理” “互联网+乡村教育” “互联网+乡村文化” “互联网+乡村医疗”方面上提出未来数字乡村建设模 式。【结果/结论】基于产业数字化、治理数字化、生活数字化视角提出了推进数字乡村建设的具体实施策略,推动农 村经济的发展,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吴凤玲 《情报科学》2021,39(12):68-71
【目的/意义】数字阅读逐渐成为文化传播的新途径,推动中国经济水平迅速发展的新能量。【方法/过程】通 过对媒介阅读状况及媒介融合现状的分析,进一步梳理了数字阅读推广的发展前景,进而归纳总结了数字阅读推 广模式。【结果/结论】确定了媒介融合视角下的网络知识社区推广、微博推广、微信推广和短视频推广四种数字阅 读推广模式。【创新/局限】本文只是从理论层面分析了数字阅读推广的相关概念、现状及前景,缺少系统的理论体 系构建,在以后的深入研究中将逐步完善。  相似文献   

9.
杨丽丽 《情报科学》2019,37(10):114-119
【目的/意义】对艺术类图书馆利用云计算开展服务过程中的信息安全及知识产权保护问题通过访谈和文 献总结等方式进行挖掘,并提出相应的保护保障措施。【方法/过程】全面分析新的服务模式下艺术类图书馆面临的 信息安全及知识产权保护问题,进而明确保障的对象和目标。【结果/结论】围绕信息安全及知识产权保障的平台、 资源和用户,构建云服务提供商和艺术类图书馆相协同的全面保障体系;同时,建议从云环境下信息安全标准化、 相关法律法规完善以及全程化管理方面进行实施保障工作。  相似文献   

10.
滕奎秀  孙世勋  杨兴龙 《情报科学》2021,39(10):140-145
【目的/意义】探索微信传播可视化农产品营销信息的传播途径,有利于提升可视化农产品营销信息传播效 率。【方法/过程】通过阐述可视化农产品内涵及其营销信息传播过程中面临的现实问题,理论分析出微信传播模式 是可视化农产品营销信息传播的有效模式,进一步剖析可视化农产品营销信息在微信群聊、微信公众号、微信小程 序等模式下的传播途径。【结果/结论】可视化农产品作为农产品的一种新型产销模式,其传统的营销信息传播模式 必须做出变革。【创新/局限】微信营销信息传播促进资源跨界整合,微信小程序将“线上系统”+“线下系统”+“可视 化监测系统”相融合,是可视化农产品营销信息传播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馆藏文物资源知识分散、异构、关联程度较低,本文提出一种馆藏文物资源知识关联的有效方 法,便于关联化的知识服务的开展和馆藏文物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方法/过程】本文在分析馆藏文物信息资源关 联和智能问答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关联数据的馆藏文物信息资源知识关联方法,构建了一个基于关联数据的 知识关联模型。通过借助关联数据相关技术、利用SPARQL以及HTML对馆藏文物资源知识进行访问和查询。【结 果/结论】将馆藏绘画类文物知识发布为关联数据形式后,馆藏文物资源知识得到充分的聚合,深度展现文物信息 资源之间的关系,提高了不同需求的用户浏览不同粒度的文物知识、知识实体关系的效率。【创新/局限】从关联数 据角度出发,提出基于多粒度语义查询的智能问答服务框架。下一步研究需要扩展馆藏文物资源的数据采集规 模,对馆藏文物资源的深层次关联发现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2.
徐飞 《情报科学》2021,39(12):179-186
【目的/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现状,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进行挖掘与共享利用,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传承、振兴等方面提供借鉴和参考。 【方法/过程】本文以中国知网(CNKI)期刊文献数据库中2003-2019年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文献为研究对象,从 研究现状、研究力量、研究热点以及研究主题等方面进行分析,揭示了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研究趋势。【结 果/结论】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研究成果的数量增长势头明显,研究主题集中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和文 化属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传承人。【创新/局限】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现状表明 各研究机构间的合作频次较少,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间关联研究有待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3.
彭博 《情报科学》2021,39(9):162-169
【目的/意义】如何将网络文物信息资源中不同的知识提炼后推荐给有关用户,是文物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 过程中的关键问题。【方法/过程】通过主题-知识关联模型构建文物知识网络并识别网络中文物信息资源文本中的 主题词,而后根据知识及主题词的重要性对耦合后的知识进行重要性排序,按照知识与主题的关联程度实现文物 信息资源的知识推荐。【结果/结论】在实验中实现了不同网络文物信息资源的知识推荐,对比了不同数量主题词下 知识发现的效果,发现该方法在学术型文物信息资源的知识发现与推荐中效果较好。【创新/局限】利用知识库与信 息资源内容构建知识网络,通过计算网络节点的重要性进行知识推荐,为文物信息资源的利用提供了新的方法。 但受制于知识库知识储备的影响,可能无法挖掘信息资源的知识全貌。  相似文献   

14.
【Purpose/significance】In view of the low degree of organiz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cultural relics information re⁃ sources which cannot be fully developed, the integrated management is conducive to the content disclosure and knowledge association of cultural relics information resources.【Method/process】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fu⁃ sion status of cultural relics information resources, this paper proposes a Linked-data fusion method of cultural relics infor⁃ mation resources, and constructs a fusion model based on Linked-data, with the help of ontology and Linked-data explain cultural relics information resource fusion process about the various levels of the model.【Result/conclusion】The feasibility of the fusion method proposed in this paper is verified by the blue and white porcelain cultural relics information resources of the Top Nine Museums. The cultural relics information fusion model proposed in this paper can not only realize the inte⁃ gration of different information resources, but also provide diversified service methods, and improved the single organization method of cultural relics resources.  相似文献   

15.
高德胜  季岩 《情报科学》2021,39(8):53-59
【目的/意义】人工智能时代下,个人信息安全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风险和挑战,研究个人信息的保护问题具 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方法/过程】在分析人工智能时代个人信息安全问题的现实发展与理论内涵的基 础上,对个人信息保护法律规制的缺陷、个人信息知情同意原则的困境、个人信息安全面临的技术性风险、人工智 能企业的内部安全威胁与人工智能技术衍生的伦理风险进行检视,结合国际国内个人信息安全治理的理论与经 验,提出人工智能时代个人信息保护问题的安全治理策略。【结果/结论】通过分析研究,提出完善人工智能时代个 人信息安全的法律规制,推动政府、企业与社会公众的协同治理机制,构筑人工智能系统个人信息安全技术壁垒, 健全人工智能企业的安全管理规范,强化个人信息自我保护能力等策略,从而全面提升人工智能时代个人信息安 全治理能力。【创新/局限】以信息安全为研究视角,提出多维度、系统性、立体化的个人信息安全治理策略。但由于 缺少具体的数据分析,本文亦存在进一步细化的空间。  相似文献   

16.
余琛 《情报科学》2022,40(4):166-170
【目的/意义】为提升融媒体建设下公共文化资源服务效率,创新服务机制,优化服务策略。【方法/过程】本 文在分析了公共文化资源服务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湖南省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进行了实证分析。综合考虑了数 据汇聚与存储、数据审核与上传、用户授权及管理、推送内容和服务信息等内容,构建了融媒体建设下的公共文化 资源服务平台。该平台从博物馆、图书馆等实体公共文化场所采集文化服务资源,通过数据层处理在应用层形成 线上公共文化资源服务,经传输层传递到终端层将线上公共文化资源服务内容向广大人民群众展示。【结果/结论】 多种媒体融合的融媒体建设形式在促进公共文化资源服务中发挥重要作用。【创新/局限】但本文并未考虑公共文 化与人民群众的交互及信息反馈机制,因此在日后研究中需利用新的信息技术手段和信息传播方式进一步拓展公 共文化服务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