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朱佑玲 《内江科技》2011,32(10):207-207
学校的美育在于培养发展学生各方面的审美能力,各学科都有进行美育的任务.而美术学科的内容本身使得它成为美育的重要手段和途径:通过美术教育提高学生对于自然美、社会生活美和艺术美的感受、鉴赏、评价、创造能力。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敏锐的审美能力;因此,美术教育在审美教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美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是学校对学生实施美育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相似文献   

2.
舞蹈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借助于舞蹈实践活动开展的有组织、有目的的一种教育形式,对当代大学生有着积极的影响。舞蹈教育从审美教育入手,塑造健美的身体、提高审美情趣,最终达到人格的自我完善。  相似文献   

3.
孙亚南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36):321-321,116
美育是全面培养人才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学校美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美育教育中占有特别地位。审美趣味是个体在审美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偏爱,它体现为青少年的审美选择和评价。论述如何在学校教育中发挥美育功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趣味。  相似文献   

4.
苏苗 《内江科技》2007,28(7):16-16
学校体育与美育有着紧密的联系,体育教育与审美教育的有效协同.对提高学生素质教育质量有重要作用本文从美学的角度审视体育的社会美和运动美,旨在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有助于形成健康人格,提高他们的全面素养  相似文献   

5.
一、美育在思想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美育是为了培养人的审美意识、审美观点,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从而塑造审美的人生境界,培养和谐完美的人格。黑格尔曾指出:理性的最高行动是一种审美行动,真和善只有在美中才能水乳交融。因此,美育在思想教育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培养大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美育具有令人愉悦的特点,它对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鲁迅先生曾指出:美术之目的,虽与道德不尽符,然其仍足以渊邃人之性情,崇高人之好尚,亦可辅道德以为治。人们的任何道德行为,都是发源于人们的内心指令。一切道德…  相似文献   

6.
谭萍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7):165-165,51
素质教育是一个系统,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有效手段和一个不可或缺的方面,它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它有助于智力的发展,也对德育、体育、劳动教育等起着积极的作用,对于激发创造性思维,启发心智,促进形象思维,培养审美情趣争能力,塑造完美人格,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有着相同的教育目标,那就是培养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在本质上它们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7.
蔡志奇  黄晓珩 《科教文汇》2009,(21):218-219
审美教育对于培养提高学生审美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公共艺术课程中的美术鉴赏课程是高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本人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和体会,对如何在美术鉴赏课程中有效渗透美育进行了一定探讨。  相似文献   

8.
审美教育对于培养提高学生审美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公共艺术课程中的美术鉴赏课程是高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本人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和体会,对如何在美术鉴赏课程中有效渗透美育进行了一定探讨。  相似文献   

9.
在职业中专开设独立的美术课程,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审美能力,是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和艺术修养、加强思想品德和美育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审美教育是近年来语文教学工作中的研究重点,本文从审美教育的作用出发,浅谈了审美教育在语文教学工作中的几点应用,说明了审美教育的重要性。并指出了审美教育对于学生人格和品质的塑造起到了侧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文化馆(群艺馆)免费开放工作是国家的一项重要惠民政策,其中美术培训是一个重要的分支,对更好的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实现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提高群众文化艺术素养,陶冶道德情操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群众美术培训的另一重要作用是为青少年的审美素质打下基础,本文主要从群众艺术馆免费培训的对象与培训的内容、美术教育与审美教育的关系、美术培训中培养审美教育的途径等几个方面全面分析了青少年美术免费培训中的审美教育,对于明确审美教育与美术教育的异同,更好的开展群众文化培训工作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12.
武维传 《科教文汇》2008,(33):193-193
山水画是中国画教学中比较重要的内容之一,美术教学不能只停留在技法方面的传授,也应该关注山水画中的审美教育。审美教育应作为主线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始末。  相似文献   

13.
美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是学校进行美育教育的主要途径。特别是新课程的深化推进,素质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美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十年来有了长足的发展。在美术学习中,学生的审美观点和素养得到了提升,也完善了人格。因此,培养学生美术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源动力,是高中美术教学中应该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吕军辉 《科学中国人》2014,(8S):237-237
小学美术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小学美术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绘画、工艺、欣赏并重,着力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情趣。欣赏课是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美术素养、奠定美术创造的重要途径。如果说绘画课与手工课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基础,欣赏正是把平时所学的审美能力进行内化、升华的必须课程,在欣赏中,使学生在形象、感受、理解、发挥之中碰撞,从中升华出各种能力,让学生懂得更多的道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想象能力,最终达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这一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5.
张鑫 《科教文汇》2007,(5X):112-112
现代美育提倡有机地把知识性、趣味性、审美性和道德性融合起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境中全面掌握知识、开启智慧、陶冶心灵、培养高尚人格、得到美与善的滋养。从审美教育的角度把握音乐教学活动,并进行卓有成效的教学实践,已成为学校当前音乐教学改革的热门课题和必然趋势。审美教学认为,美的实质是情感教育。音乐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艺术教育情境,激发学生的情趣,使其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掌握知识,运用知识,最终使学生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获得一系列健康向上的情感体验。因此,情境、情趣、情感是音乐教学成功的三要素。  相似文献   

16.
美育,即审美教育,也称情感教育。它与智性教育相对应,涉及心理素质中的情感、人格、情趣、意志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诸多方面。开展审美教育,对于改善我国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高分低能”状况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是我国推行素质教育的一个极为重要和不可或缺的方面。近年来,我国教育界尤其是美学界学者对素质教育语境中强化大学审美教育的呼声日高,各大学也根据国家有关要求对此作出了努力。那么,实现状况究竟如何?我们从大学审美教育的对象——大学生入手,开展了问卷调查,试图从结果上反观我国大学审美教育的状况,以便分析成因、探讨得失、提出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7.
王军 《知识窗》2014,(22):60-60
美育又称为审美教育、美感教育。“审”是强调美育方式方法的特征,“感”则是强调美育的结果。美育是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学生素质的发展提高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韩春卉 《科教文汇》2013,(35):30-30,33
美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渗透在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对学生素质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技工学生更要依靠学校的审美教育,陶冶情操,美化灵魂,提高素养。在技工教育的各个学科中,语文课与审美教育联系最紧。本文旨在探讨凭借技工语文教材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不断培养学生美好的职业情感、文明的语言习惯、优秀的行为规范。  相似文献   

19.
薛莉 《中国科技信息》2011,(22):148-148
幼儿舞蹈教育是幼儿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感兴趣并且容易于接受的一种美育形式。它是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教育任务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喜欢舞蹈是幼儿纯真的天性和共性。作为舞蹈老师是儿童审美教育的启蒙者,如今通过舞蹈活动和舞蹈教学,陶冶和美化思想感情,道德情操,培养团结友爱,加强礼仪,增进心身健康,如今是在孩子幼小心灵中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播下美育种子的园丁。为了提高幼儿舞蹈教学的水平,笔者认为应在组织幼儿舞蹈教学中注意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20.
王朝旭 《科教文汇》2014,(11):128-129,146
美育又叫审美教育、情感教育,是一种全民性质的精神层次的教育,对人的世界观、人生观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舞蹈是艺术的一种,具有美的属性。舞蹈创作源于社会生活,生活中的美是艺术美形成的基础。在美育方面,艺术的审美教育是高层次的审美教育。本文通过对美本质的探讨、对美类别的认识以及舞蹈在美育中的实际运用等三方面入手,结合教学经验和实例,对舞蹈在美育中的基本应用提出了笔者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