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重申十年前曾发于本刊的结论:昭通话词尾阴平化与普通话轻声相对应,并又提供了大量语言事实证明这一现象存在于云南和西南方言中。  相似文献   

2.
庄浪方言属于北方方言,指在庄浪县范围内人们生产生活中沟通和交流的通用语言。庄浪方言在调类上和普通话调类相同,也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在调值上和普通话略有不同,普通话上声调值为214,而庄浪方言上声调值为213。庄浪方言里阴平调对应普通话里去声调;阳平调对应普通话里阳平调;上声调大多数对应普通话里阴平调,极少数对应普通话里去声调;去声调对应普通话里上声调。研究和掌握方言与普通话对应规律对于方言区人们推广和使用普通话大有益处。  相似文献   

3.
根据语言专家的研究,兰州话属于汉语北方话系统,和汉语普通话比较而言,兰州方言有以下特点。一、兰州方言的发音特点(一)声调变化大兰州话和汉语普通话类似,有四种音调,但有其自己的发音规律。汉语普通话中的阴平,在兰州话里发阴平;汉语普通话中的阳平,在兰州话里  相似文献   

4.
河北省衡水市,是京九线京南第1大站,离北京不远,但是衡水市的方言声调与普通话有较大差异。衡水方言的声调,调类与普通话一样,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4个,但是调值与普通话毫无共同之处,而且在语流中富于变化。衡水方言的声调情况,可以作为衡水人学习普通话的参照,可以作为衡水方言研究者的参考材料。  相似文献   

5.
辽南的新金、庄河二县,以碧流河为界,隔水相望,居住于碧流河沿岸的两县居民,共用一种方言,本文权名其为“新庄方言”。新庄方言属北方方言,虽不象闽、粤等南方方言那样难辨,但与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普通话,还是有不少差异的。新庄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语音与声调上。声调分歧的主要特点是,在新庄方言中只有阴平、上声和去声、极少阳平声,而将大量阳平声误读为阴平声。例如把  相似文献   

6.
河北省衡水市,是京九线京南第1大站,离北京不远,但是衡水市的方言声调与普通话有较大差异。衡水方言的声调,调类与普通话一样。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4个,但是调值与普通话毫无共同之处,而且在语流中富于变化。衡水方言的声调情况。可以作为衡水人学习普通话的参照。可以作为衡水方言研究的参考材料。  相似文献   

7.
襄樊方言属汉语北方方言的次方言区,介于“中原官话”和“西南官话”之间,襄樊方言声调和现代汉语普通话声调一样,也是从古代的四声演变来的,也是四种基本调值,也可以归并为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四个调类。所不同的是襄樊方言各调类的调值发音高低与普通话不尽相同,本文主要分析阐述襄樊方言声调与普通话声调对应规律。  相似文献   

8.
丹江口地区方言中的声母、韵母、声调和普通话都有一些差别。但丹江口的方言比较简单,与普通话的差别呈简单对应的状况,比较容易纠错,学习起来比较容易掌握规律。概括地说,丹江口人的语音问题有:声母,把翘舌音读成平舌音;韵母,没有后鼻韵母ing、eng;声调也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只是和普通话的四声不一致。找到丹江口方言和普通话的对应关系,学习普通话就比较容易。  相似文献   

9.
以泰安东平县方言单字调为实验对象,运用实验语音学的方法,利用Praat语音分析软件和SPSS软件测算出泰安东平新派方言单字调的调型和调值,并将其与老派方言、泰安方言和普通话进行对比。研究发现,东平新派方言的声调调型和调值分别为:阴平低升调24,阳平高降调51,上声高平调44,去声降升调323,与老派方言相比,调型基本一致但调值变化较大,探其原因可能是受到普通话的影响;东平新派方言与泰安方言在调型和调值上均有差异,说明新派方言受泰安方言影响较小;不同性别的东平人方言的声调曲线有所差异:男女性别在阳平和上声上调型调值一致,在阴平和去声上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0.
咸阳市方言属中原官话关中片,古入声全浊声母归阳平,其余归阴平;普通话读舌尖后辅音声母部分咸阳市方言读舌尖前辅音。咸阳市方言保留了古汉语的尖音,古全浊声母仄声字今多读送气声母,nl分混在泾河以西呈较复杂状态;今前鼻的读作鼻化韵;咸阳市方言的等声母及等韵母,古知照两组及日母逢今合口呼作舌尖前辅音声母拼以舌尖前高圆唇元音为韵腹和介音等特点,也有别于普通话的语音特点。  相似文献   

11.
襄樊方言属汉语北方方言的次方言区,介于"中原官话"和"西南官话"之间。襄樊方言和现代汉语普通话一样也是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四个调类,也没有入声。所不同的是普通话是"入派四声",而襄樊方言中古入声字派生则是"入派一声"。本文主要分析了襄樊方言中古入声字派生的对应规律。  相似文献   

12.
《柳州师专学报》2017,(1):67-70
马关方言属于西南官话昆贵片。根据石锋先生的声调格局理论,通过声学实验的方法,利用语音分析软件Praat对马关方言语音样品进行分析,探析其声学性质。马关方言声调的调值为:阴平(35)、阳平(51)、上声(44)、去声(31),与《云南方言调查报告》对马关方言声调研究结论不同,其中差异最大的是阴平调。  相似文献   

13.
汉语是有声调的语言。在普通话和现代汉语各种方言中,普遍存在着变调现象。 贵阳话和毕节话都属于北方方言。两方言和普通话一样,也分为四个调类,即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其调值和普通话略有差别,情况见下表。  相似文献   

14.
柯西钢 《安康学院学报》2004,16(5):53-56,62
白河县地处陕西省南部,与豫、鄂、川、关中联系密切.特殊的地理环境形成了这里特殊的语音状况.白河方言共有四个声调: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其演变规律与普通话的不同主要体现在古入声字的走向上:白河方言中清入字派入阴平、阳平的比普通话多,占了清入字总数的五分之四,次浊入字也有超过七成的派入了阴平和阳平.这种情况的存在说明白河方言在发展的过程中受到了中原官话和西南官话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声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手段,通过收集巩义方言的相关声学资料,分析并确定了巩义方言单字的五度值,即阴平24、阳平41、上声44、去声51。通过与汉语普通话进行对比,找到了巩义方言单字调在时长上的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16.
湖南省衡阳县渣江镇方言隶属于衡阳方言,有六个声调:阴平、阳平、上声、阴去、阳去和入声。本文实地调查了当地老中青三代在声调上的发音情况,并将衡阳县渣江镇方言与中古声调以及现代普通话声调进行比较分析,对渣江镇方言声调系统形成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全面描述云南方言"掉"的结构类型的基础上,分析了云南方言"掉"与动词、形容词的组合能力在四个方面强于普通话。云南方言中存在"VC掉O"格式,为云南方言"掉"的语法化补充了新的结构类型。在关注该结构中"了"的语法性质的前提下,讨论了云南方言中的"掉"在不同结构中的语法性质,认为"掉"处在语法化的过程中,但是尚未完全虚化为体标记,存在完成体助词"掉"、唯补词"掉"以及羡余成分"掉"。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具有常熟(虞山镇)方言背景的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本科生的普通话声调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增长曲线分析”法,将其与标准普通话声调系统进行对比。结果显示,除阴平外,常熟口音普通话的阳平、上声、去声三个声调与标准普通话在声学层面都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针对上述问题,文章提出了相应的纠正策略,以供教学参考。  相似文献   

19.
“张掖方言无上声”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关于张掖地区方言的调类数量问题,有多种论著持同一说法:张掖方言无上声,上声并入阳平声。本文通过广泛调查认为:张掖方言有上声,上声与阳平各是一个声调,因此张掖方言有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四个声调。过去关于“张掖方言无上声”的说法应予纠正。澄清这一问题,有助于正确认识张掖方言乃至河西方言的声调特点,理清其声调系统,促进相关地区的普通话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20.
泰安方言属于冀鲁官话,清入字归阴平。最近一二十年,在少儿读音中,有十几个原清入字变读为阳平。由于是受普通话影响的结果,不妨称为"文读"。在同为冀鲁官话的泰安、济南、利津三地方言中,都有一部分清入字受普通话的影响,或变为去声,或变为阳平,变为上声的极少。这种现象应与方言和普通话所对应的调类的调值有关。根据陈海伦的算法,得到泰安方言和北京音的调值偏离度,文读音的数量与调值的偏离度呈正相关。调值偏离度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解释宏观的文白异读。根据声调偏离值和清入字在普通话四声中的比例,可以预测泰安方言中清入字变读为去声的最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