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苗  龚洁  周杨 《中学文科》2008,(5):37-40
【热点概览】地球表面三分陆地,七分海洋,广阔的大海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从古至今,人们从未停止过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对资源需求的增加,开发利用海洋的广度和深度也在不断增加,尤其在当今陆地资源短缺与人口迅速增长的矛盾日益突出的情况下,向海洋要资源、要空间已是历史的必然。各国都逐渐认识到,海洋是人类未来的希望。因此,近年来,各国对海洋权益的关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临海的甚至不临海的国家都在为海洋之事劳心费神,纷争连连。  相似文献   

2.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随着世界人口的剧增、陆地资源的日渐短缺,人们逐步把目光投向海洋.海洋正以其富饶的资源、广袤的空间,为全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新的希望.但是,海洋在给人类提供大量财富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一般把发生在海洋上和滨海地区的、由于海洋自然条件产生异常或激烈变化而引发的灾害,称为海洋灾害.常见的海洋灾害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3.
世界上岛屿约有20多万个,总面积996.35万平方千米,占地球陆地总面积的6.6%。世界上有42个国家领土全部由岛屿组成。随着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资源的短缺、环境的恶化,逼迫人们去寻找新的生活空间,去寻找新的资源。于是,人们把目光转向海洋,开始重新评估海洋的价值。占有更大面积的海洋,就意味着占有更多的资源,海岛便是占有更大面积海洋的重要砝码。按照1982年通过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121条岛屿制度规定,岛屿应是自然  相似文献   

4.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当人口增长、资源匮乏、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使人类生存的陆地不堪重荷之时.海洋以其丰富的资源和无可替代的战略价值吸引了越来越多国家的目光。1994年11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正式生效,标志着人类进入开发海洋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5.
今年5月15日,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9次会议批准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这标志着我国开发海洋和全面管理海洋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根据《公约》和我国的主张,我国的“海洋国土”面积将扩大到30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30个江苏省的陆地面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本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人口急剧增长,全球经济飞速发展,陆地资源日益匮乏,许多国家纷纷把目光转向海洋,强烈希望扩大本国的海洋管辖范围,获取更多的蓝色资源;而科学技术的进步,又为人类深入认识和大规模开发海洋资源提供了现实可能。在这种背景下,联合国第三次海…  相似文献   

6.
1998年,是世界海洋的狂欢节。国际海洋年的设立,标志着海洋世纪正向我们走来。当陆地资源逐渐枯竭,人类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时,向资源丰富的海洋寻求出路,无疑是可供人类选择的惟一方案。各国围绕着海洋权益的矛盾与争夺正越来越突出。维护海洋权益,强化海洋开发与保护,切实管好海洋,正在成为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7.
随着世界人口的急剧增加,人们对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可是在地球陆地表面人均占有的空间却越来越小。一些研究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专家,敏锐地提出了这个问题。“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它是指各种海洋资源将得到广泛开发和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8.
随着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人们对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可是地球陆地表面人均占有的空间却越来越小。一些研究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专家敏锐地提出了一个观点:“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它是指各种海洋资源将得到广泛的开发和充分的利用。  相似文献   

9.
蔡萌 《中国科技奖励》2013,(1):26-35,2,3
在电影《阿凡达》里,人类努力寻找潘朵拉星球,以期找到日渐短缺的能源矿物。其实,不用到遥远的光年外,在我们居住的星球上占地球表面71%的广阔海洋底下就有无数的潘朵拉矿藏。辽阔的海洋充满财富,是人类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基地。在人类面临陆地资源日趋严峻危机威胁的今  相似文献   

10.
三维数字化技术的出现为快速、有效、准确获取三维空间信息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支持。基于我国海洋石油建立数字化工厂的目的,采用三维数字化技术,将老旧设施的工程信息完整、准确地进行恢复,可以有效解决目前我国海洋石油工业老旧设施工程信息缺失的问题。本文以三维数字化技术在我国海洋石油陆地终端原油处理厂的应用为实例,得出三维数字化技术应用于陆地终端可以有效的促进实现其"数字工厂"的目标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原文展示】到海底安居李湘洲①地球总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其中海洋面积约为3.6亿平方千米,占地球总面积的71%。海洋是一座巨大的资源宝库,随着陆地资源的枯竭及陆地表面的拥挤,人类向海洋空间和海底发展是必然趋势。一般而言,海洋开发大体上分为三个部分:资源和能源开发(包括海底石油、天然气、海底矿物、海浪发电、水产养殖等)、海洋空间利用(包括建海上机场、海上城市、海洋公园等)、海底利用(包括建海底电缆、海底基地等)。②科学家们预测,未来的世纪将是海洋的世纪。随着对海底的开发和利用,人们可以去海底旅游、疗养和考古。到那时,…  相似文献   

12.
据有关资料显示,全球水资源总量中,人类不能直接利用的海洋咸水约占96.5%,剩下的3.5%的陆地淡水,绝大部分又被冰川、雪山、岩石、地下水和土壤水所占去.可供采用的河湖径流水和浅层地下水,仅占地球淡水总量的0.35%.预计到2025年,全世界将有2/3的人口处于严重缺水的局面. 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既要开源,更应节流.只有全民参与到爱水、节水的行动中来,共创节水型社会才是我们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3.
到海底安居     
地球表面的总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其中海洋面积约为3.6亿平方千米,占地球总表面积的71%。海洋是一座巨大的资源宝库,随着陆地资源的枯竭及陆地表面的拥挤,人类向海洋空间和海底发展是必然趋势。海洋开发大体分三部分:资源、能源开发(海底石油、天然气、海底矿物、海浪发电、水产养殖等);海洋空间利用(海上机场、海上城市、海洋公园等);海底利用(海底电缆、海底基地等)。  相似文献   

14.
【常考考点】*陆地自然资源的特点*陆地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资源短缺和能源安全问题【知识梳理】{{陆地资源分类可非再可生再:生水:资矿源产、资土源地资源、生物资源共性数量——有限性利用——发展性分布——规律性{关系——联系性能源资源:常规能源和新能源【要点归纳】表一比较各陆地资源的利用和分布类型组成利用我国的分布水资源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发电、灌溉、运输、工业和生活用水东南多,西北少;夏秋多,冬春少土地资源耕地、林地、草地、滩涂、沼泽、建筑用地农业、工业、交通、城市、居民用地、其他用途耕地:东部季风…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加,陆地面积越来越紧张,一些沿海国家就将目光锁定海洋,近水楼台向海洋索取国土,可谓寸土必争。笔者特撷几个向海洋索取国土的国家典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6.
迟桂荣 《德州学院学报》2005,21(2):80-82,96
随着陆地资源的日趋减少,开发海洋,向海洋索取资源,尤其是海洋微生物资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海洋多变的环境,如高温、强酸、强碱、浓盐的环境造就了形形色色的极端微生物.海洋微生物极端酶能在各种极端环境中起催化作用.文中介绍了几种极端酶的开发及应用.  相似文献   

17.
2050年,我光荣地成为联合国国际海洋资源中心负责人。由于世界人口的剧增,环境污染进一步恶化,能源短缺、居住空间紧张等一系列问题像雪花一般飞向中心,令人焦头烂额。一天,国际海洋资源卫星显示:中国某海洋区域具有丰富资源和各种稀有矿物,比较适合于人类的居住。我顿时喜出望外,立刻上报中心,联合国召集专家进行反复论证,最后决定在中国海中建造新城市——一座海底城市,迁徙一部分人口到海洋居住。  相似文献   

18.
[原文]到海底安居李湘洲①地球表面的总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其中海洋面积约为3.6亿平方千米,占地球总表面积的71%。海洋是一座巨大的资源宝库,随着陆地资源的枯竭及陆地表面的拥挤,人类向海洋空间和海底发展是必然趋势。一般而言,海洋开发大体上分为三个部分:  相似文献   

19.
黄琼 《初中生》2007,(3):12-15,19
①地球表面的总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其中海洋面积约为3.6亿平方千米,占地球总表面积的71%。海洋是一座巨大的资源宝库,随着陆地资源的枯竭及陆地表面的拥挤,人类向海洋空间和海底发展是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20.
陆地与海洋     
【考点点击】一、陆地(1)陆地的组成要素和地壳变动:主要造岩矿物。三大类岩石。地壳物质循环的组成、过程及其对地表的影响。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板块运动对地表的影响。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自然界的水循环及其意义。生物在陆地环境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土壤的形成及其在陆地环境中的作用。(2)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规律:地理环境的整体性。(3)陆地资源和地质灾害:陆地自然资源的特点。陆地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资源问题。中国主要自然资源的特点。主要地质灾害及其防御。二、海洋(1)海水的性质和运动:海洋表层平均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