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正>【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第41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会根据角的度数区分直角、锐角、钝角、平角和周角,并知道直角、平角和周角的关系。2.认识平角、周角,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比较能力。3.通过观察、分析、判断等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的探究过程,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建立各种角的概念。教学难点:区别周角与射线,平角与直线。  相似文献   

2.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平角和周角。(2)通过观察,掌握锐角、钝角、直角、平角、周角之间的关系。(3)能根据角的度数大小将角分类。2.问题解决与数学思考。联系生活实际,鼓励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发现并提出问题,然后通过合作交流解决问题,使学生经历平角、周角的概念形成和对角进行分类的探索过程,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渗透分类思想,培养空间观念。3.情感与态度。通过学习生活中的数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  相似文献   

3.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七册第113~114页。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对角的画法探讨过程,掌握用量角器画角的方法,能准确地画出指定度数的角。2.让学生在对角的自主分类过程中,知道直角、平角、周角的度数和锐角、钝角的度数范围,加深他们对这些角的认识,增强他们的分类意识。3  相似文献   

4.
一、认识直角、平角、周角。 1.教师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长方形纸,先沿着长边对折,再沿着宽边对折,并用笔将折痕涂色。学生折后,教师用多媒体计算机展示学生的操作过程。 教师提出问题:折成的角是什么角? 2.教师让学生用量角器量折出的角,让学生认识所折的角刚好是90°。 教师指出:我们把等于90°的角叫做直角。 3.让学生互相说一说,在你的周围有哪些角是直角。 4.让学生把所折成直角的纸打开一半,并观察形成的一个新角,然后思考:它的两边成一条什么线?我们把这样的角叫做什么?能说说直角和平角的关系吗? 学生在…  相似文献   

5.
动手能力是智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数学教学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可以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加深理解,促使他们运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教学锐角、钝角、平角、周角的认识时,为了使学生较深刻地理解几种角的概念,可让学生用三角板分别拼出一个120°、75°135°的角,也可用  相似文献   

6.
我在教学《角》一节时,对角进行静态描述后,为使学生对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等加深记忆、理解,用自制教具(用两根木棍,固定一端)边转动一根边叫学生正确地说出锐角、直角、钝角、平角之后,木棍继续转动,这时有位学生提出:“老师,大于平角而小于周角的角叫什么角?”当时我被这位学生所提的问题难倒了,只好告诉这位学生:这类角确实应有一个名称,可老师暂时还未弄清这类角叫什么,待老师弄清后再告诉你。  相似文献   

7.
正角是学生认识几何图形的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几何知识的基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第二学段的"图形认识"中指出:"结合实例了解线段、射线和直线。""知道平角与周角,了解周角、平角、钝角、直角、锐角之间的大小关系。"在"测量"中指出:"能用量角器量指定角的度数,能画指定度数的角,会用三角尺画30°、45°、60°、90°角。""角的度量"更是学生在三角形分类活动中认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基础。一、经历构建概念过程,渗透分类思想当学生学习了平角、周角的概念后,为了让学生对角有更深入的理解,必须对角进行分类,理清锐  相似文献   

8.
数学第七册在“角”这一节教学中,谈到了平角和周角。对于平角,是这样定义的:角的两边成一条直线,这时所成的角叫做平角。如(图一)。  相似文献   

9.
角是学生认识几何图形的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几何知识的基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第二学段的“图形认识”中指出:“结合实例了解线段、射线和直线。”“知道平角与周角,了解周角、平角、钝角、直角、锐角之间的大小关系。”在“测量”中指出:“能用量角器量指定角的度数,能画指定度数的角,会用三角尺画30°、45°、60°、90°角。”“角的度量”更是学生在三角形分类活动中认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是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四§1.1任意角、弧度第一课时在《课程标准》中:三角函数是基本初等函数.本节课是三角函数这一章里重要的一节课,它是本章的基础.本节主要是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任意角的生成过程,从而很好理解终边相同角之间的数量关系.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了一些角,如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如何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如体操、跳水中的“转  相似文献   

11.
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角的分类”教学既要求学生认识直角、锐角、钝角、平角、周角,还要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达到培养能力和空间观念的目的。教学任务较重,要求也较高。为此,必须采用下列方法来完成教学任务。一、在“比”中认识锐角、钝角因为锐角、钝角的定义都是在与90°(直角)相比  相似文献   

12.
正"三角函数"一章,从具体问题入手,以问题为背景,按照"问题情景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程序,让学生经历数学建模的过程[1].《任意角》是三角函数的第一课时,是以初中学习过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等概念为认识的起点,通过旋转的观点将角的概念推广到任意角.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本节课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入手,设置浅显、适切、经济但丰富的生活情境自然引入课题;为了能使学生轻松的掌  相似文献   

13.
背景: 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是角,本单元是在第一学段直观认识角的基础上安排的,教学五部分内容:射线和直线的概念,角的概念,用量角器度量角的度数,锐角、直角、钝角、平角与周角,画指定度数的角.量角器是常用的度量角的大小的工具.  相似文献   

14.
教学小议三则“周角”的画法角是由有公共顶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它具备的要素为一个顶点和与之连结的两条边。周角是指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一周所形成的图形。作为角的一种,它也具备角的要素:一个顶点和两条边。一般画锐角、钝角、直角、平角可用直尺与量角器,...  相似文献   

15.
那天我们上数学课学了角,老师还教我们用两条线段、一个顶点做一个角。我们做出了各种角度的角,有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和周角。 老师让我们在生活中找角,我找到了门,它有四个直角;还有班里的标语牌,每个上面也有四个直  相似文献   

16.
“角的度量(一)”是北师大版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线与角”中的内容,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了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等各种特殊角,理解了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只与边的张口大小有关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如何更加准确地度量角的大小。  相似文献   

17.
一、教学目标(一)认识与记忆1、认识并记住角的意义、角的各部分的名称。2、认识直角、锐角、钝角、平角、周角的意义。3、认识30°、45°、60°、90°角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第一学段(1年级~3年级)的数学学习中,学生经历了直观认识和了解简单几何体与平面图形的过程,感受了平移、旋转、对称现象,能初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初步获得了测量(包括估测)、识图、作图等技能,并积累了一定的空间与图形方面的知识经验.在第二学段(4年级~6年级)中,学生要更进一步了解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学习图形变换和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发展空间观念.小学数学第七册教材在空间与图形的内容编排上,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素材和探索空间.学生学习之后,能更好地理解、把握、描述现实空间,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人教版与苏教版第二单元空间与图形内容的选取与编排都是在第一学段学习角的相关知识——初步认识角和直角,并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尺画角,用三角板判断直角、画直角;认识锐角和钝角,并能借助三角板上的直角判断一个角是直角、锐角或钝角的基础上,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让学生进一步学习角:认识射线和直线,由射线引出角的定义;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认识平角和周角,以及平角、周角、锐角、钝角和直角之间的关系;画指定度数的角.空间与图形的学习,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及思维创新能力,而在小学阶段,我们尤其需要关注...  相似文献   

19.
<正>【学习目标】1.认识、理解直角、锐角、钝角、平角和周角的概念。2.感悟各种角之间的关系,并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3.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重点、难点】重点:依据角的度数区分各种角。难点:理解周角的概念。【教学流程】一、复习旧知识,导入新课1.你了解多少有关角的知识,说给大家听听。2.你知道下面图形是什么角吗?(出示课件PPT)二、自主学习新知识(独学、对学、群学)1.量一量下面的角是多少度?然后按角的度数把它们分类。  相似文献   

20.
第一章 [复习要求] 1.了解点、直线、射线、线段等概念. 2.理解线段的和与差,角,角的和与差,线段的中点,周角,平角,锐角,钝角等概念. 3.会比较线段的大小与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画角,会用刻度尺画线段的中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