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赋"源远流长,汉赋是我国赋体文学的源头,更是我国文学自觉时代的起点。期间经历了汉大赋、魏晋抒情赋、唐代律赋和晚唐小品赋、宋代的文赋等成就卓著。元科举不兴,明八股取士,但文人赋作仍有很多。尤其明末清初一批抨击阉党乱政、反对异族入侵和清末富有爱国情怀的赋家和赋作,更加拓展了赋的题材和内容。明清已还,赋论和赋集渐多,为研究辞赋奠定了基础。汉赋繁盛乃盛世必然。21世纪初,正逢盛世,新赋创作蔚为壮观,但是作家的国学修养、作品的思想深度、创作技巧还需进一步加强,尤其要向以欧阳修和苏轼为代表的宋代文赋作家和文赋作品学习。  相似文献   

2.
论晚唐小品文体意识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品的文体意识,虽源于魏晋,然而真正形成却是在晚唐。晚唐的小品,第一次显现出足以独立于文体之林的光彩。这,固然与诗文自身演变的规律有关,但同时又与文学的生存环境及作家的主体精神密切相连。  相似文献   

3.
作为现代浪漫抒情作家的典型代表,郁达夫身上集聚了传统文化的大量因子,古典诗文尤其是晚唐诗词对他的影响尤为深刻,这一点在他的旧体诗中清晰可见。而郁达夫小说中那种感伤的情调、"近情"的心灵抒写以及用情绪感觉来结构作品的艺术表现手法同样透露着晚唐诗风的余韵。  相似文献   

4.
2004年发表的晚唐文学研究文章约有75篇(不包括李商隐和杜牧研究).在这些论文中,学者们提出不少新观点、新见解.特别在考证方面,充分显示了研究者们严谨求实的学风.今就所见,择其要者,从诗人及其作品考论、作家作品艺术特色研究、文学流派研究三个方面分别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5.
华予 《文教资料》2014,(15):67-69
景观小品是景观作品中的重要元素,其设计的成功与否关系到整个景观作品的成败。被安置于现代城市公园中的景观小品,相较于其他类型外环境中的小品,又有不尽相同的特点。本文从公园中景观小品的设计特点入手进行分析,阐述空间、文化、需求等要素对其产生的影响,结合当下景观小品设计的发展趋势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研究方法和设计对策,以期为相关公园景观小品设计提供些许参考。  相似文献   

6.
《现代十六家小品》对现代,主要对五四时期小品(散文)的史程和作家的创作,进行了富有识见的论析与解读。其价值不仅在于较为清晰地给出了现代散文小品发展的战史线索、展示了其时散文存在的基本形态,而又也见之于编著者所确立的散文批评范式。政治上操持“左倾”立场的阿英,自觉将社会——历史学的批评方法,娴熟地运用于散文研究之中;文学史家眼光的禀具,使阿英研究作家作品不孤视独取,而能从散文史的进程中把握意义。这种“双重关联”:既关联社会历史,又关联散文历史,成就了《现代十六家小品》的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7.
由重庆市化局、重庆市作家协会、北碚区人民政府和西南师范大学联合主办的“纪念梁实秋先生诞辰100周年暨《雅舍小品》讨论会”在重庆北碚举行。梁实秋先生抗战时期曾在重庆北碚的雅舍寓居7年,期间创作和翻译了大量作品。《雅舍小品》为其时创作的重要作品。  相似文献   

8.
王长军 《天中学刊》1998,13(6):66-68
在现代文学中,唯独散文作品存在着突出的同题现象。杂文的同题现象绝无仅有。报告文学因有多次统一命题征文活动而产生了大批量的同题作品。小品散文的同题现象格外明显,多者一个题目拥有八九篇作品。其成因,与小品散文的一些艺术特征有着直接关系。对现代散文同题现象进行研究,汇集同题散文作品,对同题散文作品进行比较研究,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张岱作为明朝晚期的小品作家,其作品既有当时小品的共同特点:不事雕琢,自然天成,笔调淡雅,情悠韵远,又有其独到之处,看似平淡却亦奇,看似浓艳却亦雅,在中国小品的发展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该文以中国现代“海派”作家代表张爱玲和当代“汉味”作家代表池莉为例,就现当代女作家作品中的题材、女性形象及作品风格进行比较,展示女性文学在中国现当代的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1.
林白是90年代中国女性文学代表作家,研究其作品对构建中国女性主义诗学有重要意义。拟从写作姿态和立场、写作主题、文本特征、叙述特征、创作转型、研究视角等方面对十余年来林白作品研究工作进行总结,指出目前评论者已广泛而深入研究了林白作品的故事层面,但对其叙述层面特征的认识还很不足,今后应扩大研究视角,丰富批评方法,拓展研究对象,对林白作品进行深度开掘。  相似文献   

12.
杜牧(公元803年——853年)是晚唐一位颇具特色的诗人。明代胡应麟(《诗歌》中有“俊爽若牧之”之语,清代刘熙载谓“杜樊川诗雄姿英发。”(《艺概》56页)这些对杜牧诗歌的形象概括揭示了其风格特征,也代表了以往传统文学批评模式研究杜牧诗歌风格的成果。象对任何意识形态领域的问题一样,对杜牧诗歌风格的研究也可以有不同的评价。现代文学心理学认为:“作家的个性外观于作品的风格;从作品的风格又可以窥见作家的个性心理。”“风格即人”是布封的名言。毫无疑问,作为区别诗人风格的特征应当从诗人个性心理方面探究其生成机制;而过去以传统文学批评模式对杜牧诗歌风格以至所有诗歌风格  相似文献   

13.
该文以中国现代"海派"作家代表张爱玲和当代"汉味"作家代表池莉为例,就现当代女作家作品中的题材、女性形象及作品风格进行比较,展示女性文学在中国现当代的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4.
在晚唐诗歌璀璨的星空中。李群玉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其湘楚文化滋养下的文化个性和抒情模式体现了对以屈、宋和庄子为代表的湘楚文化及其诗性思维方式的认同,其诗歌作品是对以迁谪和隐逸为主题的湘楚文化的反复吟咏和诗性思维方式的运用和再创造。从情感的共时向度上看,其诗歌与晚唐普遍的末世情感也呈现出一致性。  相似文献   

15.
在晚唐诗歌璀璨的星空中,李群玉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其湘楚文化滋养下的文化个性和抒情模式体现了对以屈、宋和庄子为代表的湘楚文化及其诗性思维方式的认同,其诗歌作品是对以迁谪和隐逸为主题的湘楚文化的反复吟咏和诗性思维方式的运用和再创造。从情感的共时向度上看,其诗歌与晚唐普遍的末世情感也呈现出一致性。  相似文献   

16.
受解放初政治形势、历史任务和特殊文艺政策影响,新疆当代最重要的文学期刊《天山》从创办伊始,就一直侧重于刊发与新疆少数民族相关的作品。汉族作家展现少数民族生活、不同民族作品互译、广泛整理译介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各民族作家相互合作在当时蔚然成风。同时,《天山》还坚持不懈地与各种地方民族主义做着斗争。在文学创作领域,既有以王玉胡的革命历史叙述为代表的一些优秀之作,也有很多作品还存在着模式化和理念化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小品文概念的模糊,给小品文的研究带来了非科学性。小品文就其文体而言,指体制短小、形式自由、题材广泛、语言隽永、笔调闲适,文以自娱的散文作品;其精神内核是自娱性和闲适性。小品文当起源于西汉滑稽短文。晚唐小品不属于小品文范畴;现代散文中的“匕首”、“投枪”式小品文当属于杂文。  相似文献   

18.
读博尔赫斯     
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1899-1986),阿根廷著名作家。其作品涵盖多个文学范畴,包括诗歌、小说、短文、随笔小品、文学评论、翻译文学等,一生中创作了大量作品。博尔赫斯有"南亚的卡夫卡""作家中的作家"之称。作品内涵深邃、哲理深刻,能以多国语言创作,其中尤以拉丁文隽永文字和见长,代表作品为短篇小说集《虚构集》《阿莱夫》等;诗集《面前的月亮》等,其中大多数作品收录于《博尔赫斯全集》。  相似文献   

19.
研究一位作家的精神世界应以他的全部作品为依据,不应以某些作品为依据。引用先贤的语录必须顾及其学术思想体系。研究作家的思想面貌与普通读者欣赏作家作品是不一样的,如果有混淆,研究就会有偏差。  相似文献   

20.
关于欧阳修对“西昆体”的态度问题,学界一直争论不休。欧阳修对以杨亿等人为代表的早期的西昆体是持肯定态度的,其原因有欧阳修本身就是喜好文华之人,他早期出自钱惟演幕府,深受西昆创作风格的影响。尤其重要的是,欧阳修在反对白体与晚唐体创作风格上与西昆作家有高度的一致性。欧阳修赞同西昆创作风格在中国文学发展史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