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教师优秀的专业素养是有效践行适合教育的基石。学校教科研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引擎,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加速器,是形成学校教育生产力的有效路径。学校教科研应是唤醒、鼓舞、激励、濡染、共长;学校教科研应深植于学校向善、向美的文化之中,具有一定的吸附力;学校教科研应尊重教师的发展愿景,激发内驱力,差别发展;学校教科研应树立标杆人物,带领教师抱团发展;学校教科研应有肥沃的土壤,让教师的梦想变成现实。  相似文献   

2.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教科研成果也不断涌现。学校教科研成果主要指教科研课题论文和教学、教研论文成果。学校在加强教科研建设,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中,需要引进外面的一些适合于本校实际的教科研成果,但也需要将本校教师的教科研成果予推广应用,来加强学校教科研气氛,提高教师教科研水平,提升学校“科研兴校”的品位。本文就此问题谈一些做法和建议。一、召开教师课题或论文成果学习研讨会教师课题或论文成果学习研讨会,要每学期开一次,学校教科处在开此会之前,先收集本学期教师的教科研成果,并汇编成学习材料,提…  相似文献   

3.
在欠发达地区农村学校教科研实践中,因校长对教科研的重视不够和引领不力导致学校教科研工作出现诸多问题,教科研工作难以有效开展,进而影响了农村学校教师专业化水平及其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农村学校校长可从树理念、增投入、建机制、强师训、重转化等方面强化对教师教科研的引领。  相似文献   

4.
沙龙活动是学校教师实现个人专业成长的舞台、是教师之间开展对话和交流的平台,是教师之间思想碰撞和展示个性的场所。一直以来,我校把"教科研沙龙"作为学校教科研活动的重点,积极促进教师思想交流和个人专业成长。在学校"教科研沙龙研  相似文献   

5.
学校教科研活动存在功利化、形式化、精英化等问题,形成问题原因主要是偏离了"校本轨道",认识上存在误区,实践上组织不精。校本是学校教科研活动的智慧选择。怎样凸显校本,解决问题,提高学校教科研活动的质量?主要有两项策略,一是确立"师本"理念,即校本教科研的主体是学校的全体教师,解决是的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问题,目标是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二是依据学校特点,开展主题化、多样化的教科研活动,并强化精致管理,提高学校教科研活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越来越多的学校践行“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但由于价值取向上出现偏差,盲目追求热闹、新奇,着力不实、不准,学校的教科研管理与教师的需要不能和谐共振,教科研的形式与实效不能和谐共进,致使一些学校的教科研工作是吃力不讨好,教师不愿参与,影响教科研工作的实效。学校教科研,要走得沉稳些。  相似文献   

7.
学校教科研活动存在功利化、形式化、精英化等问题。形成问题原因主要是偏离了“校本轨道”,认识上存在误区,实践上组织不精。校本是学校教科研活动的智慧选择。怎样凸显校本,解决问题,提高学校教科研活动的质量?主要有两项策略,一是确立“师本”理念,即校本教科研的主体是学校的全体教师,解决是的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问题,目标是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二是依据学校特点,开展主题化、多样化的教科研活动,并强化精致管理.提高学校教科研活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在欠发达地区农村学校教科研实践中,因校长对教科研的重视不够和引领不力导致学校教科研工作出现诸多问题,教科研工作难以有效开展,进而影响了农村学校教师专业化水平及其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农村学校校长可从树理念、增投入、建机制、强师训、重转化等方面强化对教师教科研的引领。  相似文献   

9.
教科研能力作为教师专业水平的重要表现,主要包括教科研认识、教科研选题、教科研过程、教科研方法、教科研态度、教科研支持条件和教科研成果等方面。利用自编量表,对天津市16 881名中小学教师进行调查,结果发现:中小学教师教科研水平虽然整体较高,但教科研成果需进一步增多;男女教师的教科研水平存在差异;年龄、职称、学校等因素是影响教师教科研水平的重要因素;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教科研水平突出。应鼓励教师将学术研究纳入日常教学,针对男女教师研究特点开展精准指导,鼓励老教师与年青教师组建合作共同体,同时关注农村教师的教科研水平,提供更多支持。此外鼓励教师参加高水平研修,综合提高教科研水平。  相似文献   

10.
学校教科研工作落实需要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教科研管理制度。教科研制度是课题研究工作的保障,课题研究工作只有有了制度的保障才能顺利实施。学校应建立符合本校实际的科学合理的教科研制度,激发教师参与教科研工作的热情,进一步提高课题研究的实效。我们拟通过实例剖析学校教科研常见的几种不当现象,以期探寻学校教科研制度建立的有效策略。症状1:制度制定行政化[病例1]不少学校教科研制度的制定以校长的意愿为主,由学校  相似文献   

11.
在绩效工资背景下,教科研工作要追求实效化。学校认真落实教育科研工作手册的要求,实行教师教科研工作和考核量化,激励教师主动参与教科研工作。  相似文献   

12.
学校开展教科研活动,不能照搬研究室专业人员实施教育科研的模式。学校教科研要走“教育、教学、科研、教研相结合”的道路。这是因为学校教科研的主体是教师,教师的主要工作是教育和教学,主要工作任务目标就是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把学生教好。  相似文献   

13.
学校教科研工作落实需要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教科研管理制度。教科研制度是课题研究工作的保障,课题研究工作有了制度的保障才能顺利实施。学校应建立符合本校实际的科学合理的教科研制度,激发教师参与教科研工作的热情,进一步提高课题研究的实效。我们拟通过实例剖析学校教科研制度中常见的几种不当现象,以期探寻学校教科研制度建立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4.
越来越多的学校践行"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但由于价值取向上出现偏差,盲目追求热闹、新奇,着力不实、不准,学校的教科研管理与教师的需要不能和谐共振,教科研的形式与实效不能和谐共进,致使一些学校的教科研工作是吃力不讨好,教师不愿参与,影响教科研工作的实效。学校教科研,要走得沉稳些。一、走平实些:规避形式热闹而教师内心冷漠的尴尬朱自清笔下的"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这在一些学校的教  相似文献   

15.
学校教科研工作落实需要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教科研管理制度。教科研制度是课题研究工作的保障,课题研究工作只有有了制度的保障才能顺利实施。学校应建立符合本校实际的科学合理的教科研制度,激发教师参与教科研工作的热情,进一步提高课题研究的实效。我们拟通过实例剖析学校教科研常见的几种不当现象,以期探寻学校教科研制度建立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小学的教科研热情日趋高涨,“科研兴教”口号此起彼伏,教科研成果层出不穷,教科研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那么,在广大农村学校,其教科研工作的现状如何呢?我们对浙江省富阳市部分农村小学的教科研工作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并对调查结果作了分析,同时探讨了一些采取的对策。一、调查内容、对象、方法1.调查内容农村学校教师对教科研的重要性、目的性认识;教师对教科研本身的认识;教师的教科研素养和能力;学校教科研工作管理等。2.调查对象及基本情况3.调查方法以问卷调查法为主,访谈法为辅,总共发…  相似文献   

17.
朱金欣 《师道》2005,(8):12-12
教科研是提高教师业务水平、教育教学能力的有效手段,是教育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学校要走发展之路离不开教科研,教师的成长和发展也离不开教科研。作为主体的教师在实际中如何认识教科研呢?据调查。大多数中小学教师并不愿搞教科研。教科研,正离一线教师越来越远。原因主要如下:  相似文献   

18.
当前许多青年教师一谈教科研,就与某某教师做了多少个省、市级课题,发表多少篇论文,获了多少篇奖等成果联系在一起,仿佛教师搞教科研与“写论文”画上了等号,似乎发表论文就是老师“教科研成果”的唯一追求。于是给人造成的印象是,论文汇编和论文发表越多的学校教科研成果也就越大,为此一些学校开展教科研实际上变成了“写教科研”、“编教科研”。  相似文献   

19.
做好教师个体的教科研工作,不仅对教师自身发展有利,对学校的发展也至关重要。学校发展靠质量。质量与教师个体的教科研工作不可分,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一条“链”:质量是立校之本,教师是立质量之本,素质是立教师之本,教科研是立素质之本。不难看出,这条链的首端是“教科研”。  相似文献   

20.
1.树理念,正确定位教科研。 学校领导必须真正更新教育观念,积极树立科研兴校(教)理念,彻底澄清和消除教科研无用论、教科研神秘论及教科研“短期效益”论等错误认识,以“应用性研究”为主,把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确定为教科研的起点,着眼应用,立足实践,关键在创新,提高学校教科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与此同时,学校领导要积极引导教师树立“科研兴教”“教科研能力是教师生存的必需素质”“课堂是教科研的主阵地”等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