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永兰 《收藏》2023,(2):128-131
<正>就目前来说,县级博物馆存在人员不足、专业水平偏低、保管设施滞后、经费短缺等问题,给藏品管理带来了一定困难。如何利用好博物馆目前现有的条件,加强藏品保护设施等方面的建设,使藏品管理越来越规范化、科学化,是县级博物馆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北票市博物馆成立于1994年,但北票的文物管理工作则始于20世纪五十年代。经过70多年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收藏》2013,(5):170
王立军(全国工商联古玩业商会文物委员会主任、古博盛玺艺术品鉴定中心专家团队主任)为梳理我国文物艺术品市场,遏制目前文物艺术品市场赝品泛滥的局面,帮助广大藏友解决困扰在心头的藏品真假问题,北京古博盛玺艺术品鉴定中心组织了数十名具有很高知名度、美誉度、权威性的国家级鉴定专家组成的专家团,为海内外单位和个人进行藏品鉴定、评估。我与专家团在工作中将会本着"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鉴定家"的宗旨,绝不为利益所驱使,讲原则、说实话,对真品满怀真情地保护、推广;对赝品进行无情的拚弃,为促进我国文物艺术品收藏市场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3.
《收藏》2013,(3):170-170
王立军(全国工商联古玩业商会文物委员会主任、古博盛玺艺术品鉴定中心专家团队主任)为梳理我国文物艺术品市场,遏制目前文物艺术品市场赝品泛滥的局面,帮助广大藏友解决困扰在心头的藏品真假问题,北京古博盛玺艺术品鉴定中心组织了数十名具有很高知名度、美誉度、权威性的国家级鉴定专家组成的专家团,为海内外单位和个人进行藏品鉴定、评估。我与专家团在工作中将会本着"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鉴定家"的宗旨,绝不为利益所驱使,讲原则、说实话,对真品满怀真情地保护、推广;对赝品进行无情的拚弃,为促进我国文物艺术品收藏市场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4.
买靳 《收藏》2023,(2):118-120
<正>引言文物随着时代的变迁保留到当下已是不容易,如若在实际管理当中不注重保护,进而导致文物损坏,将会影响到研究人员对过往文明的研究,妨碍国家传统文化的传承。对此,在当下不仅要做好文物的实时保护工作,还要有预防性保护意识,提前做好文物保护工作,让文物更好地保存以及传承。因此,在预防性保护视角下做好博物馆文物管理探究有着重要意义,能有效提升文物保护效果,还能推动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科学的传承。  相似文献   

5.
梦斋主人 《收藏界》2010,(11):121-123
一文物收藏者有很多种,有的挥金如土,盲目追求藏品的经济价值,而从不着眼藏品的研究,做一个纯粹的"保管员",到头来换回满屋子赝品和次品,金钱上的损失不消说,精神上的打击则更甚,随着时间的流逝,他和他的藏品最终也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和记忆。另一种收藏家对心仪的藏品也是一掷千金而面不改色,但他们更注重藏品的文化品位和历史价值,不断地学习、淘汰,云芜存菁,藏品不多却几乎件件皆精,既保护了珍贵的文物,同时最终亦成为收藏大家。  相似文献   

6.
彭志才 《收藏界》2014,(5):105-113
江西山川秀美,物产丰饶,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江西省博物馆成立近60年,成长为一所综合性的大型博物馆,各类藏品10万余件,门类众多,精品荟萃,尤其以青铜文物、陶瓷文物和革命文物自成体系。2008年江西省博物馆被国家认定为全国首批一级博物馆。  相似文献   

7.
《收藏》2011,(9):167
针对目前文物艺术品市场赝品泛滥的局面,为梳理我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帮助广大藏友解决目前困扰在心头的藏品真假问题,我中心特约数十名具有很高知名度、美誉度的国家级权威鉴定专家组成的专家团,为海内外单位和个人进行藏品鉴定、评估。本中心的专家本着王立军主任提出的"做一个有益  相似文献   

8.
吴恭让  杨海怡 《收藏》2013,(11):151-151
国家文物局于2013年9月13日发布《民办博物馆设立标准》(征求意见稿)对民办博物馆准入机制、办馆行为等进行了规范。根据该标准。设立民办博物馆须具有与办馆宗旨相符合、构成展览体系的300件(套)以上藏品及必要的研究资料。此外,藏品应当真实可靠且来源合法。其中文物应经文物行政部门认可、经具有法定效力的文物鉴定机构鉴定。且不得将出土文物和其他不允许民间收藏的文物作为藏品。  相似文献   

9.
《收藏》2011,(10)
北京古博盛玺艺术品鉴定中心针对目前文物艺术品市场赝品泛滥的局面,为梳理我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帮助广大藏友解决目前困扰在心头的藏品真假问题,我中心特约数十名具有很高知名度、美誉度的国家级权威鉴定专家组成的专家团,为海内外单位和个人进行藏品鉴定、评估。本中心的专家本着王立军主任提出的做一个有  相似文献   

10.
程姗 《收藏》2023,(2):121-124
<正>一、博物馆文物保护及修缮的作用(一)实现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文物是不可再生资源,也是人类历史文明发展的见证,具有一定的社会和艺术意义。1992年后,国家制定保护为主的工作方案,要求将文物保护工作放在首要位置,合理利用,强化管理。对此,做好博物馆文物的保护和修缮工作,应该结合时代的发展趋势,积极创新,制定完善的保护措施,按照文物的等级,开展针对性保护措施,避免文物受到损坏。  相似文献   

11.
《收藏》2011,(4)
历时7年的文物大摸底告一段落,故宫博物院1月26日首次公布藏品总数。经过清理,故宫博物院藏品达1807558件,其中珍贵文物1684490件、一般文物115491件、标本7577件。该院有关负责人评价:这是故宫博物院自建院以来在藏品数量上第一个全面而准确的数字,标  相似文献   

12.
吕云 《收藏》2023,(2):41-45
<正>现代数字技术为书画文物修复与保护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解决方案。数字技术的应用能够通过非接触式扫描、数字重建、虚拟现实等方式,精确地捕捉文物的三维信息,并为其进行精细的修复和保护工作。数字化技术不仅能够更加高效地完成文物修复和保护工作,而且能够保证文物的原汁原味,减少对文物的二次伤害。  相似文献   

13.
涂师平 《收藏》2012,(13):170-172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国家,在其4500多年的文明发展史中,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化,给子孙后代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物古迹。然而,由于战争劫掠、偷盗走私、非法交易等原因,致使我国大量的文物流失海外,成为世界上文物流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保护文化遗产,防止非法盗窃、贩运和走私文化财产,促进被盗文物返还原属国,是人类道德、正义和文明发展的必然,也是国际社会的共识和期望,更是各国政府义不容辞的神圣责任。近年来,在我国政府的努力下,以及民间爱国人士和国际友好团体及个人的协助下,部分流失境外的文物陆续回归祖国。进入21世纪以来,文化遗产保护越来越深入人心。2005年12月,国务  相似文献   

14.
《收藏》2011,(4):144-144
历时7年的文物大摸底告一段落,故宫博物院1月26日首次公布藏品总数。经过清理,故宫博物院藏品达1807558件,其中珍贵文物1684490件、一般文物115491件、标本7577件。该院有关负责人评价:"这是故宫博物院自建院以来在藏品数量上第一个全面而准确的数字,标志着故宫博物院的藏品管理工作进入一个历史性的新阶段。”未来,这本“花名册”将亮相故宫官网,方便世界各地的观众随时查询赏析。  相似文献   

15.
《收藏界》2012,(3):140-141
全国各藏友: 入编《中国民间文物藏品大典》意味着您的藏品有了“户口”,有了档案,有了归宿。  相似文献   

16.
《收藏》2016,(5):186-187
正古博盛玺于2011年在亚洲最大的古玩艺术品交易地中国北京成立。公司成立以来,顺应时代潮流和社会所需,本着对艺术品保值增值的理念,开创了以鉴定中心为平台,提供文物艺术品鉴定、价值评估、委托拍卖、仓储保管、咨询服务、资料查询、藏品推广及金融担保等多元化的一站式创新型服务,成为在文物艺术品行业中最具专业性、科学性、权威性的鉴定评估机构。四年的坚守耕耘使得本公司赢得了国内外藏友  相似文献   

17.
《收藏》2009,(8):121-124
台湾鸿禧美术馆是大陆文博界和陶瓷收藏界耳熟能详的艺术机构,在两岸文物界互相引进文物展览、出版等方面有口皆碑,其藏品丰富,有台湾“民间故宫”之美誉。  相似文献   

18.
《收藏界》2013,(7):135-136
由国家文物局主办、上海博物馆承办的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监测与调控技术成果推广培训班日前在上海举行。据“全国馆藏文物腐蚀损失调查显示”,我国拥有博物馆藏品3018万件(套),50.66%的馆藏文物存在不同程度的腐蚀损害,有230多万件为重度以上腐蚀。其中,主要的影响因素就是环境。  相似文献   

19.
王晓海 《垂钓》2010,(11):83-83
20世纪90年代,因工作关系,笔者走访了十多个欧洲国家,看到了数量众多、跨越年代久远、艺术造型精美的中国文物。许多外国收藏家说:“有些藏品在中国一件都没有,如要研究这些文化,必须到它们的国家去观看。”  相似文献   

20.
崔伊刚 《收藏》2023,(8):107-109
<正>目前我国出土的青铜器文物已经可追溯到战国时期,其中宋代及唐代青铜器数量最大,种类最为丰富,这也是我国青铜器馆藏的一大特色。青铜器文物保存环境由于受到限制,因此很多青铜器文物在出土之后很容易受到环境影响而出现多种类型病害,严重影响着青铜器文物的艺术价值,因此必须要对青铜器文物实施良好保护并找出可行的修复措施。本文主要对我国青铜器文物保护及修复的全国媒体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