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墓及其妻窦绾墓位于河北省满城县陵山上。1968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河北省文物工作队进行了发掘,是中国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文物出版社于1980年出版了这一考古发现的发掘报告。两墓共出土了随葬器物4200多件,有陶器、铜器、铁器、金银器、玉石器、漆器、纺织品以及车马、俑、钱币等,  相似文献   

2.
《收藏》2016,(11)
正定窑,古属定州,因而得名。遗址位于今河北省曲阳县,包括涧磁村、北镇村和东、西燕川村、野北村两个区域。创烧于唐代中期,勃兴于晚唐五代,鼎盛于北宋,历经金代的繁荣,衰落于元代。以精美白瓷著称于世,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2012年9月21日至12月21日,由北京市文物局与河北省文物局主办,北京艺术博物馆、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河北省定州市博物馆、河北省曲阳县文物保管所、河北省曲阳县定窑遗址文物保管所、北京市海淀区博物馆等单位联合承办的"中和之美——定窑陶瓷  相似文献   

3.
研瓷动态     
《收藏界》2006,(1)
2003年11月至04年6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当阳峪瓷窑遗址进行了第一次较大规模的考古发掘,发掘面积1000平方米,清理了7座窑炉,出土了大量器物。当阳峪瓷窑出土的器物,有坚硬的灰胎,也有较  相似文献   

4.
1990年9月初,安徽望江县城郊护城村砖瓦窑厂工人在挖窑土时,发现一座北宋砖室墓葬,并出土一批人物瓷俑。当即由该县文物管理所征集,现为该县博物馆收藏。前些年经国家文物局专家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这批瓷俑共计26件,其中武士俑2件,  相似文献   

5.
吕文兵  葛海洋 《收藏界》2014,(11):68-72
中国被称为瓷器之国,是最早发明和使用瓷器的国家。瓷器的发明为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奠定了基础。瓷器的产生及发展和其他器物一样,有着由低级到高级、由原始到成熟的发展过程。根据我国目前已经发掘的材料获知,最早的原始瓷器出现在二里头文化遗址中,在商代早期的遗址中有少量发现,到了商代晚期才大量出现。  相似文献   

6.
1992年春,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市义勒力特苏木西白音嘎查(村)的村民在嘎查南面的一座方形土城遗址东侧发现了一处元代窖藏,闻讯而至的文物管理人员立刻依法将这批文物追缴。此窖藏出土铜釜1件、碧玉盘1件、瓷器9件瓷器中有2件山西霍窑白釉盘,余为景德镇窑制品,有卵白釉堆花五彩描金、青花、卵白釉印花、青白釉刻划花等品种,器型为高足杯及碗。  相似文献   

7.
尹建光  谢玲  刘小放  李铁军 《收藏》2014,(19):72-77
1992年春,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市义勒力特苏木西白音嘎查(村)的村民在嘎查南面的一座方形土城遗址东侧发现了一处元代窖藏,闻讯而至的文物管理人员立刻依法将这批文物追缴。此窖藏出土铜釜1件、碧玉盘1件、瓷器9件瓷器中有2件山西霍窑白釉盘,余为景德镇窑制品,有卵白釉堆花五彩描金、青花、卵白釉印花、青白釉刻划花等品种,器型为高足杯及碗。  相似文献   

8.
杜鹏 《收藏界》2014,(11):73-75
2010年9月,安徽省淮北市博物馆(暨淮北市文物管理所)在新火车站广场工地,对原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桓君山藏书处"遗址进行了抢救性的考古发掘。当考古发掘进入汉代文化层后,遗址现场出土了数以万计的汉代子母扣砖、筒瓦、板瓦、彩绘云纹瓦当、陶器残片、汉代成熟青瓷片等。经过清理,发现了一处用石块和汉砖垒砌的三进六开间的庭院遗址。  相似文献   

9.
杨忠文 《收藏界》2010,(5):108-108
柳孜遗址位于淮北市西南约30公里,隋唐大运河通济渠流经此地。随着时代的变迁,被当地人称为"隋堤"的通济渠古遗址早已成为车水马龙的泗永公路。1999年因公路拓宽发现大量文物,因此引起文物部门重视。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淮北市博物馆遂于当年对柳孜遗址进行正式发掘,获重大收获,被评为1999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相似文献   

10.
张海军 《收藏界》2014,(9):68-75
长沙窑是一座商业性瓷窑,古称为石渚窑,因窑址在湖南长沙市以北30公里所辖的望城县铜官镇书堂乡瓦渣坪一带,又称铜官窑。解放后的历次考古发掘和调查显示,长沙窑的窑区除了瓦渣坪之外,谭家坡、陈家坪、廖家坝、胡家垅、蓝家坡、蓝岸嘴等都是遗址区域。长沙窑大致兴起于公元8世纪中后期,兴盛于中晚唐时期,而衰落于五代时期,其烧制时期仅150年左右,但其生产的产品器型之丰富,风格之多样却是当时任何一个窑口所罕见的,长沙窑的香具亦是如此。长沙窑香具上所展现的各种类型文化元素无不体现出了唐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开放性和包容性。根据对历次考古发掘和调查结果统计得知,长沙窑所生产的香具主要以香炉为主,兼有配套使用的瓷盒,其中香炉和瓷盒均可细分为多种样式,这在1996年出版的《长沙窑》一书中有详细记载,此书主要以1983年的考古发掘成果为基础,而笔者所在单位长沙市博物馆收藏的长沙窑瓷器同样也是以此次调查发掘为基础。根据对馆藏长沙窑香具统计得知,香炉共有27件,瓷盒及盒盖共计两百余件,现针对相关器物的具体造型做一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1.
耀州窑博物馆位于陕西省铜川市黄堡镇,这里是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耀州窑遗址所在地,历史上曾有"十里窑场"之称,至今古窑遗迹星罗棋布,古瓷残片历历在目。该馆是一座以古窑遗址为依托的,也是我国目前规模最  相似文献   

12.
耿志潮 《收藏》2007,(2):50-50
洪武青瓷概念的生产不过是近几十年的事。1964年南京明故宫遗址、20世纪80年代初景德镇珠山官窑遗址和1984年北京四中基建工地原皇宫库房遗址出土了明初瓷器残片,才引起了一些古陶瓷研究者的关注。真正开始较系统地研究是在1994年景德镇珠山明初官司窑遗址的科学发掘之后。随着大量洪武青花瓷器残片的出土,研究者才得以将一些传世的洪武青花器与元青花和永乐青花区分开来,由是,人们才开始了解大明洪武朝青花器物。  相似文献   

13.
《收藏》2016,(3)
正近年来,河南安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配合城市建设,在殷墟原保护范围边沿地区基建工地进行了考古发掘,总计发掘面积5000余平方米,清理发掘了一批商代房基、墓葬、车马坑、祭祀遗址、祭祀坑、水井、窖穴、灰坑及道路等重要遗迹。发掘商代墓葬300余座,出土了一大批商代的青铜礼器、兵器、工具及玉石器、陶器、骨蚌器等,堪为商代玉器的标准器。玉鱼形刻刀(图1)a.玉鱼,长6.8厘米,青灰色。体呈弧形片状,鱼方形嘴唇,圆眼凸出,嘴后有一个圆形穿孔。背、腹鳍用斜线纹雕刻,背鳍较窄长,腹双鳍较短。刻刀在  相似文献   

14.
《收藏》2017,(11)
正2004年3~10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对大司空东南地进行了科学考古发掘,本次发掘了大量商代成规模的房基建筑群、窖穴、水井、灰坑、灰沟、车马坑及354座商代墓葬等,出土了大量的陶器、石器、铅器、金器、铜器、牙角骨器、蚌器、玉器等。此次出土的玉器均有代表性,可以说是商代玉器的标本,现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15.
杨俊艳 《收藏》2017,(9):60-67
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国各地陆续出土了许多明代龙泉窑青瓷文物,世界各大博物馆也零星发表了一些有关明代龙泉窑青瓷的资料。尤其是2006年9月至2007年1月,浙江龙泉大窑枫洞岩窑址考古揭露了丰富的明代地层堆积,发掘整理了数量可观的明代龙泉窑青瓷标本,更加明晰了明代龙泉窑青瓷由盛转衰的历史及艺术发展演变轨迹。  相似文献   

16.
《收藏》2018,(5)
正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建于丝绸之路东方起点唐长安城西市遗址之上,是以反映丝绸之路文化和商业文化为主题的中国首座民营遗址类博物馆。博物馆占地20亩,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展览面积1.1万平方米,其中遗址保护面积0.25万平方米。馆藏文物2万余件,以西市遗址出土文物和博物馆创办人20年来精藏文物为主,上起商周,下迄明清,跨越绵绵3000余载。精美神秘的青铜器,  相似文献   

17.
胥孝平 《收藏界》2014,(3):108-112
宝鸡是青铜之乡,周秦发祥地。在这块土地上出土了很多青铜器,世界著名博物馆都收藏着不同历史时期从宝鸡出土的青铜器。2012年6月,宝鸡市渭滨区石鼓镇石嘴头村四组村民建新住宅开挖地基时,又发现了铜器,当即报告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后经文物考古单位的科学发掘,发现了三个古墓葬,出土了大量精美的青铜器,其中六个提梁卣最为精美。现在将其介绍给大家。  相似文献   

18.
刘政  黄凤升图 《收藏界》2010,(11):67-70
2007年以来,在国家文物局、省文物局的大力支持下,耀州窑博物馆在经费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多方筹措资金,先后在西安及周边地区征集耀州窑瓷器200多件。这批文物多来源于西安市西大街的拓宽改造工程工地,器物以青瓷为主,其中有五代青瓷13件套,器型有碗、盏、盘、洗、盏托、执壶、瓶等,现将其介绍如下,与读者共赏之。  相似文献   

19.
董远成 《收藏》2020,(3):70-79
"千年梦华——中国历代枕文物特展"由长沙博物馆和西汉南越王博物馆联合承办,自2019年12月28日至2020年3月29日在长沙博物馆对社会公众免费开放。展览展出了127件南越王博物馆珍藏枕文物及5件长沙博物馆藏长沙窑瓷枕,时间跨越了西汉到现当代各个阶段,颇具时代意义和代表性。展览以瓷枕为主体,将枕的历史、形制、装饰和技艺向观众娓娓道来。  相似文献   

20.
刘晓红  王利彬 《收藏》2010,(11):51-55
叶县文集遗址位于河南省叶县常村乡文集村,是近年为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而抢救性发掘的一个重要文物保护项目。2006年5月至2008年10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平顶山市文物局、叶县文化局对文集遗址被南水北调主干渠占压部分进行了较长时间与较大规模的考古发掘,发掘面积达11300平方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