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典型西方格律诗的十四行诗,在引入中国以后,许多现代作家和诗人都有所尝试和创作.而被鲁迅称为"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的冯至,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之一.他的<十四行集>以成熟的中国式风格和所达到的成就为中国的十四行诗赢得了世界性的声誉.在这个过程中,他对于十四行诗的移植一直走的是一条中国化的道路.这些也正是冯至对十四行诗在中国的移植所做出的重要贡献之一.  相似文献   

2.
作为西方典型格律诗的十四行诗,在近现代被国内一些作家和诗人引入并尝试运用其进行创作。这其中就有被鲁迅称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的冯至。受德语诗人里尔克提出的"诗是经验"的影响,冯至的《十四行集》采用了西方十四行诗的形式,但没有严格遵守这种诗体的传统格律。而是在里尔克的影响下采用了"变体",即在节奏、韵式、节拍等音韵方面进行了突破。在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大背景下,《十四行集》是冯至将十四行诗进行中国化的成功运用,也是其内心精神世界的一次尝试。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文学以抒情言志为主体,<诗经>已表现了喜怒哀乐等情感;周代有"诗言志"之说.<诗大序>是中国诗歌理论的开山纲领,要求诗歌"发乎情,止乎礼义",使儒家"温柔敦厚"诗教成为古代文论的重要原则.屈原是第一个明确诗歌抒情功能的诗人.汉代乐府和古体诗把严肃的人生主题引入抒情领域.魏晋南北朝抒情开始朝向人本,建安时代是诗歌由言志到缘情的历史转折点,太康时期陆机以"情"为本质的"诗缘情"说应运而生.唐代诗文"缘情"艺术发挥到了极致,宋代继承了其传统但心态更为冷静.明代李贽对"缘情"有进一步的发挥.清中叶,"性灵派"袁枚和其外围黄仲则等,使古典诗论从偏向社会理性回归了人道关怀和个性意识.  相似文献   

4.
"新的抒情"是诗人穆旦在上世纪40年代为超越以往诗歌抒情和想象方式,而提出的一种诗学主张.本文从考察穆旦"新的抒情"得以出现的错杂语境入手,通过分析这一主张的意向及其在1940年代文本实践中的具体情形,探讨它所包蕴的现实性和"中国性",指出在新诗中并不存在先验的本质化的"中国性",只有不断丰富、拓展因而变化的"中国性";穆旦的探索表明,新诗的"中国性"并非与"西方"、"现代"相对,进而言之,所谓中国新诗的"主体性",其来源也不仅仅限于单一的"本民族的文化传统",而是充满了诸多驳杂的异质因素.  相似文献   

5.
"诗画一律"的提出与近体诗和山水画的兴起有密切关系.近体诗和古体诗相比,由于篇幅短小,为提高抒情效果必须通过景物刻画营造意境、以此为媒介来抒情.当诗歌重视对景物传神的描写时,其表现方式与山水画趋于一致.因此,"诗画一律"更精确的表述是,近体诗与山水画在推崇状物传神和不尽之意这两方面是相通的.  相似文献   

6.
十四行诗是一种通行欧洲、格律严谨的抒情诗体,英语十四行诗有较多形态。1930年代以来,朱湘、梁宗岱、梁实秋、屠岸、方平、卞之琳等人翻译了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十四行诗一时成为新诗尝试与建设的重要诗体。朱湘、卞之琳的翻译表现出鲜明的个人色彩,其中,朱湘的译诗较多过滤掉原诗中爱情、忠心和崇敬等主题成分,却突出了自我哀伤情绪,并往往融入汉语的习惯表达。梁宗岱是早期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最重要的译者,他的译诗有鲜明的情感色彩。他们的译诗均表现出较鲜明的诗人译诗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关于十四行诗,国内学者近年研究的大多是"十四行诗在中国的发展"或者说是"中国十四行诗的产生和发展",而文章则刻意考察了西方十四行诗在中国译介的情形,并探讨了其在中国译介的文化意义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8.
十四行诗是舶来品,冯至的十四行诗标志着中国十四行诗的成熟。他1942年出版的《十四行集》,突破了纯抒情与主要写爱情的框框,扩大了十四行诗的内容,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多方面现实。文章比较集中、比较全面地评介了冯至的《十四行集》。文章分三方面:一、寻思——新的发现,着重阐述《十四行集》的内容,肯定其哲理性意义。二、寻形——美的显形,主要阐述冯至十四行诗的渊源,受的影响,及构思定形、意象定形等特征。三、寻言——格的探索,重点从音韵角度分析,并与西方十四行诗进行比较,分析长短。  相似文献   

9.
代言体诗歌是诗歌创作中颇具个性和特色的诗歌体式和类别.所谓代言体是指诗人代人设辞,假托他人(多为女子)的身份、心理、口吻、语气来创作构思,表面上是诗人代诗中抒情主人公言而实质上是诗中抒情主人公代诗人言的一种诗歌体式、创作模式与表现方式."代言体"诗在标题、人称、形式、内容、表现角度、表达方式等方面有着鲜明的特征,代言体诗的形成也有其政治、艺术、审美等多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古典主义的美学和艺术.总是把再现和表现素朴的、和谐的结合起来,在表现艺术中有丰富的再现、摹拟、写实的因素;在再现艺术中有浓重的主观、抒情、写意的成份。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中国的艺术和美学偏于表现,以抒情、写意为基础。通过表现来再现,使画诗化。画重在写意传神,而不注重形似  相似文献   

11.
"情"、"味"、"境"是最能体现中国抒情传统文学旨要的核心概念,也是王文生对古典传统研究自始至终所执着追寻与探视的人生审美理想.<中国美学史:情味论的历史发展>是王先生继<论情境>后推出的力作.其最为新颖之处无疑是"以情味之线,牵美学之史".他从中西文化语境纵观中国传统抒情文学并逗引出"情味论",并对"情味论的历史发展"作了交互式的潜在整合、梳理和大胆果敢的纠评与言说,给人以深刻的启悟.  相似文献   

12.
在关注诗的抒情方式及其奥秘的过程中,我们深切感受到积淀其中的民族文化、社会心理的浓郁意味。由于不同国家和民族、生存环境、文化传统、民俗风情和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差异,造成了诗在情感表达上的明显区别。吟咏西方抒情诗篇,尤其十四行诗,总感其坦诚胸襟,炽热的情恋,优美的象征和深邃的隐喻,有如小提琴奏出的小夜曲,美妙轻柔,如泣如诉;而玩赏中国古典抒情诗词,其比兴言志,情景交融,“一切景语皆情语”的美妙意境,更觉余香满口,沁人心睥。中国是诗的国度,抒情诗异常发达。自《诗经》始,就表现出与西方迥异的美学特色。笔者认为。除艺术形式、表现手法的不同外,我国古代诗境中每每出现双重主体抒情,是中西抒情诗风味判然  相似文献   

13.
十四行诗是欧洲一种古诗体,迄今仍有许多人喜爱这种形式。十四行诗,系意大利文(soneto),英文、法文(sonnet),与音乐中的奏鸣曲sonata同名,汉语最初音译为“商籁”或“商籁体”。后来通称十四行诗。这种诗体的源头,西方人士认为原为民间的抒情体裁,能伴以乐曲,为意大利西西里地区的民歌、(folksong),后来才逐渐演变为诗人笔下的抒情诗。对于该诗体之创始人,一说最初由十三世纪初西西里岛诗人披埃·德勒·维奈(Piero delle Vigne d.1249)写了一首很好的十四行诗,后由吉通·阿雷佐(Guittone·Arezzo d·1294)固定了十四行诗的形式;另一种说法,十四行诗发源于意大利,彼得拉克(Petrach 1304—1374)创树了这种诗体。  相似文献   

14.
十四行诗是一种通行欧洲、格律严谨的抒情诗体,英语十四行诗有较多形态。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在英国诗史上显然具有极重要的地位,在英国和中国均有较大的影响。现代中国对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给予了极高赞誉,所有分散或者完整的迻译,这些基于汉语白话的尝试是白话新诗值得称许的探索,而且并不缺乏文言的迻译。显然,它们显现了外语诗汉译的最大的可能性和启发性。  相似文献   

15.
英国十四行诗从引进到成熟历时约150年。华埃特和萨里伯爵从意大利引进十四行诗后,锡德尼、斯宾塞和莎士比亚写出了大量的十四行诗。然而,真正促使十四行诗发展与成熟的是邓恩和密尔顿。他们打破了十四行诗传统的爱情主题,开辟了十四行诗抒情的新天地,从内容和主题表达上都趋于成熟。  相似文献   

16.
路易斯·德·贡戈拉(1561-1627)是西班牙"黄金世纪"的杰出诗人,是西班牙"夸饰主义"诗派的创始人,也是欧洲巴洛克文学的重要人物,其诗歌在西班牙语文学及世界文学领域影响深远。而贡戈拉对十四行诗情有独钟,爱情、生命和应景颂歌都是其十四行诗讴歌的重要对象。本文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论述了贡戈拉十四行诗中的艺术创新,重点分析了其十四行诗在语言上的雕琢,既讨论巴洛克文学的贵族倾向和时尚品味,又对作品中矛盾对立的感情作出评议。贡戈拉的十四行诗是巴洛克华丽繁复、奇喻象征的语言盛宴,是兼具贵族高雅品质和民间自由秉性的复合体,分析并总结其文风可以为二十世纪拉丁美洲"文学爆炸"研究提供一个有益的参照。  相似文献   

17.
朱琳 《文学教育(上)》2011,(17):108-109
白朗宁夫人的抒情十四行诗,内容上紧扣爱情的主题,尤其是对爱情和死亡之间的张力把握准确,在写作中对十四行诗的起承转合过渡巧妙,技巧上更是对传统十四行诗进行了继承和超越,是英国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珍品。  相似文献   

18.
对中国古典诗歌美学特质的探究,是闻一多先生唐诗研究的目的所在.闻一多认为,中国古典诗歌的美学特质主要表现在抒情和韵律两个方面,他以此为出发点,勾画出了唐诗发展的大体轮廓,并对孟浩然、贾岛等诗人的创作风格进行了独到的分析.闻一多的唐诗研究,其最终指向是为中国新诗的发展提供营养,他认为抒情和韵律正是使新诗保有中国特色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三本译作(译者分别为梁宗岱、屠岸和辜正坤),本文认为三位译者将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的"视觉美"、"音韵美"、"修辞美"和"用典美"在汉诗中或多或少或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  相似文献   

20.
《诗经》抒情人称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诗经》抒情人称运用实例的考察,论述了《诗经》适应着主要用于歌唱的特点和抒情主体及表现对象的变化,在抒情人称的运用上有着各种方式的探索和创造:从抒情主体直接介入"外在情境",表现对自我境遇的哀乐之情(第一人称方式);到隐藏在情境背后,抒写对他人境遇的感受(第三人称方式);以至超出"自我"之外,运用"第二人称"或"无人称"方式,表现带有普遍性的体验或感悟;或者创造与诗人自我分离的另一抒情主体,"代拟"其特定境遇中的情思,等等.可以说已经包含了后世抒情体、叙事体、代拟体等各种诗歌体式的人称特点及其变化方式.这些探索与创造,极大影响着中国古诗抒情艺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