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大气压的变化,教材上侧重介绍了大气压随高度变化的基本情况.其实.大气压变化的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但也有规律可循.为了全面认识大气压的变化,应当了解大气压变化的原因.在引起大气压发生变化的众多因素当中,起着决定作用的根本原因有两个:大气密度和温度.它们的密切关系是:大气密度越大.大气压越大;大气温度越高,大气压也越大.首先,从空间结构上分析大气压的变化:在竖直方向上,离地面越高,大气密度和温度同时减小,所以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减小.其中在海拔2千米以内.每上升12米,大气压强大约减少1毫米汞柱,即13…  相似文献   

2.
《科学课》1999,(4)
什么是温室效应? 月球上白天的温度可达120℃,夜间温度可低到-180℃以下。月球上昼夜温差大,因为月球没有大气包围着它。地球由于有大气包围,太阳的辐射透过大气层射到地面,地面增温后向外放出的热量,绝大部分被大气吸收,使大气增温。大气在增温的同时,也向外辐射能量,一小部分能量向外射向宇宙空间,大部分向内射向  相似文献   

3.
只有在纬度45”的海平面上,OC时的大气压强才等于1个标准大气压,即等干工.0X10’帕.在其它地方或其它温度时大气压不一定都等于1个标准大气压,因为大气压是会变化的,大气压的变化跟下列因素有关:一、大气压随高度而减小在同一个地方,大气压随高度不同而不同.大气压是由于大气层受到重力作用而产生的,在离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气层越薄,密度越小,大气压强因而越小.根据测算:在距海平面Ic千米处的大气密度大约是地面大气密度的三分之一,在离海平面IO0千米处的大气密度则为地面的千分之七,而在距海平面1000千米处的大气密度则…  相似文献   

4.
大气压是初中物理第一册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本文将对有关地球大气、大气压及其变化作一简要介绍。一、大气与大气压在地球引力作用下,大量气体在地球周围形成大气层。它对地面的物理状况及生态环境有决定性的影响。干燥大气的组成如下表所列: 从上表可以看出,大气基本上是由氮和氧组成的。其他气体含量虽少,但它对地球上的生命却极为重要。水汽和二氧化碳是动植物肌体所必需的。上表中水汽含量未列入,因为水汽是地球大气中最不稳定的部  相似文献   

5.
根据大气压强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了解大气压强,通过观察跟大气压强有关的现象,感知大气压强是一种客观存在;了解大气压强的大小和单位,通过观察演示实验现象感知大气压强的大小和单位;认识生活中利用大气压强的现象。由于气体的特殊存在形式——看不见摸不着,不像固体压强那样可以  相似文献   

6.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中关于大气压强随高度变化的论述有这样一段话:不同高度的大气压不一样,天气的变化也会影响大气压.在海拔3000m以内.大约每升高10m,大气压减小100Pa.以上对于大气压强随高度减小的原因并没有准确地说出.同学们都知道,海拔越高的地方.空气越稀薄,再加上有“天气的变化也会影响大气压”这句话,所以很多同学错误地认为:不同高度的大气压强不同是由于空气密度的分布不均匀造成的.果真如此吗?  相似文献   

7.
指导思想 大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大气压强更是难以直接亲身体验到,为了帮助学生学好大气压的有关知识,直接体验,直观看到大气压强的存在,自制了这个大气压强演示仪.  相似文献   

8.
元旦,在《数理天地》网站上读了一篇文章《月球上为什么没有大气》,其大意为: 气体分子做剧烈的热运动,如0℃,一标准大气压下N2、O2分子运动的平均速率为454m/s、425m/s.而月球的第二宇宙速度(脱离速度)仅为2360m/s,于是在不太高的温度下,气体分子很容易达到这一速度而脱离月球.月球可能曾经拥有大气,只是因为引力小吸  相似文献   

9.
地球周围被包围着一层厚厚的大气,也称空气。它对地面及地面上的物体产生一个巨大的压力作用。这种大气压力产生的压强叫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  相似文献   

10.
<正>考点速览考点1:大气压强的存在大气压强确实是存在的,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或气压。其产生原因是空气受重力并且具有流动性,所以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马德堡半球实验、覆杯实验、瓶吞鸡蛋实验等都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考点2:大气压的测量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准确测出了大气压的值,  相似文献   

11.
信不信由你     
因为月球上没有大气,因而那里的天空总是黑黑的,甚至白天也是如此。即使在月球上能看到星星,它们也不会像在地球上看到的星星那样“调皮”地眨着眼睛。  相似文献   

12.
空气由于受重力作用,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有压强。大气层的结构,越到高空大气越稀薄,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是不均匀的。由于空气看不见,摸不着,在日常生活中不易感觉到大气压强的存在,所以我们对大气压的认识并不深刻,为了进一步认识大气压,这里再介绍  相似文献   

13.
大气压问题     
《今日中学生》2014,(8):15-17
正大气压强这部分知识,包括证明大气压存在的现象、测量大气压值的实验、大气压的特点以及生活中大气压的应用。一、大气压的存在例1找一个水杯或玻璃罐头瓶,一块旧棉布。把棉布浸湿后,迭成几层,平放在桌面上,然后给瓶里放上一团棉花,用火燃着,不等火熄灭,就赶快把瓶子扣在湿布上,过一会瓶子就把布吸住了。  相似文献   

14.
我们生活在"大气海洋"的底层--地面上,而地面上一切物体都要受到大气压的作用,可是我们却感觉不到(这是因为人体内部也有压强,内外压强抵消),那么怎样才能感知大气压的作用呢?  相似文献   

15.
一、重要知识点1.一个重要概念大气压强:空气,也像液体那样,受到重力作用,而且能流动,因而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做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或气压. 2.二个重要实验(1)马德堡半球实验:用两个皮碗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 (2)托里拆利实验:揭示了大气压的存在,测出了大气压的值.  相似文献   

16.
围绕地球周围的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都会产生大气压的作用.大气压强有多少大呢?1643年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用实验方法(图1)测得大气压强相当于760mm水银(汞)柱产生的压强,即大气压强。  相似文献   

17.
一、大气压强的概念1.知道什么是大气和大气压强2明确大气压强是怎样产生的3,知道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的意义4.了解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及实例二、大气压强的测量1.掌握托里拆利实验的原理及方法2掌握常用的大气压强数值的测量方法及测量仪器——气压计(水银气压计及无液气压计)的原理和使用方法3.知道1个标准大气压等于760毫米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4了解并记住气体压强的单位:帕斯卡、标准大气压三、大气压强的变化1.大气压随高度增大而减小2.大气压跟天气的变化有关3.知道沸点随气压变化4常识性的了解气体压强跟体积的关系四、…  相似文献   

18.
大气压强     
考点复习·一、大气压强的产生1 空气由于受到   的作用 ,而且能够     ,因而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 大气对        的压强叫做大气压强 ,简称    或     .二、大气压强的现象1 历史上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有力地证明了      的存在 .2 用吸管能将杯中的饮料吸入口中 ,饮料是在    作用下 ,通过细管被压入口中的 .三、大气压强的测定1 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首先测定      的值 .2 1标准大气压约等于     帕 ,它能支持约     米高的水柱 .3 大气压随距离地面的高度的增加而.4 …  相似文献   

19.
第十一章 大气压强 1 教材特点 本章共三节。第一节“大气的压强”,介绍大气压强的存在及其测定。第二节“大气压的变化”,讲述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气压计、标准大气压值、沸点随气压改变.第三节“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泵”,介绍利用大气压抽水的设备。第四节“气体的压强跟体积的关系”,为选学内容。与原教材相比,本章具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20.
人类生活在大气海洋的“洋底”,象深海动物适应海水压强一样,我们已经适应了大气压强.人类离不开大气压强,并且依靠大气压生存.下面介绍几个具体实例。1.呼吸与大气压我们在吸气时,胸腔和腹腔间的横膈肌肉收缩,胸腔容积扩大,肺内气体压强变小,于是外界空气就在大气压力作用下被吸入体内.呼气时,情况正好相反,胸腔容积缩小,肺内气体压强变大,由于比外界大气压高,气体就被呼出体外.可以说,没有大气压我们连最基本的呼吸都不能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