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前处理技术主要有固相萃取、固相微萃取、吹扫捕集法、浊点萃取法、液相微萃取、分散液液微萃取等.  相似文献   

2.
样品制备技术是农药多残留分析的关键.本文回顾了农药多残留分析样品制备技术的研究现状,着重介绍了固相萃取、固相微萃取、基质固相分散萃取、分散固相萃取、凝胶渗透色谱、超临界流体萃取、加速溶剂萃取的基本原理及在农药多残留分析中的应用情况,并对这些技术在农药多残留分析中的应用情况进行比较,展望了农药多残留分析样品制备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就最新磁场增强管内固相微萃取的技术进行了总结,分析了该技术与液相色谱在线或离线联用测定样品组分时磁场能提高萃取效率的具体方法和原理.同时对将该可变磁场应用到样品前处理及微柱色谱分离,构建新型多维液相色谱系统的前景进行了探讨和展望.  相似文献   

4.
结合科研课题和仪器分析实践教学经验,设计了一个应用化学专业和环境工程专业均适用的本科生仪器分析实验“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检测环境水样中多环芳烃”。该实验对原有仪器分析实验进行了改进,采用了廉价易得的铅笔芯粉末作为涂层材料制备固相微萃取探针,用于气相色谱检测环境水样中的多环芳烃。实验内容主要包括固相微萃取探针的制备、萃取条件优化、气相色谱测定和环境水样检测等。该实验还引入了固相微萃取样品前处理技术,让学生了解样品前处理技术对于痕量分析的重要性,使学生深入掌握气相色谱仪器工作原理及操作技能,培养学生设计并构建一个完整、科学的仪器分析实验操作流程。  相似文献   

5.
确立了花生籽粒样品中咪唑乙烟酸残留的甲醇涡旋提取、PSA净化的分散固相萃取样品前处理程序,建立并优化了高效液相色谱样品检测方法.结果显示:在确定的色谱条件下,咪唑乙烟酸在0.05~10.0 mg/L质量浓度范围内与对应的色谱峰面积线性响应良好,其回归方程为y=4.0038x-0.2756(R2=0.9995),方法的检出限(LOD)为0.016 mg/L.咪唑乙烟酸0.05、0.10和0.50 mg/kg 3个添加水平的平均回收率均在85%以上,RSD均小于10%,方法的检测限(LOQ)为0.036 mg/kg.表明所建立残留样品前处理方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简便、经济、快速、灵敏,适于花生中咪唑乙烟酸残留量的检测.  相似文献   

6.
确立了花生籽粒样品中咪唑乙烟酸残留的甲醇涡旋提取、PSA净化的分散固相萃取样品前处理程序,建立并优化了高效液相色谱样品检测方法.结果显示:在确定的色谱条件下,咪唑乙烟酸在0.05~10.0 mg/L质量浓度范围内与对应的色谱峰面积线性响应良好,其回归方程为y=4.003 8x-0.275 6(R2=0.999 5),方法的检出限(LOD)为0.016 mg/L.咪唑乙烟酸0.05、0.10和0.50 mg/kg 3个添加水平的平均回收率均在85%以上,RSD均小于10%,方法的检测限(LOQ)为0.036 mg/kg.表明所建立残留样品前处理方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简便、经济、快速、灵敏,适于花生中咪唑乙烟酸残留量的检测.  相似文献   

7.
环境中邻苯二甲酸酯样品前处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回顾近十年来环境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比较环境中大气、水及土壤等不同样品的前处理技术和检测方法,介绍固相萃取和固相微萃取等新型样品前处理技术在水样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8.
酞酸酯是一类普遍使用的有机化合物,主要用作塑料的增塑剂,目前在环境中已经大量存在,由于其具有致癌、致畸和致突变性,引起广泛的关注。综述了近年来环境中酞酸酯类及其降解产物前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指出现阶段主要有液-液萃取(LLE)、固相萃取(SPE)、固相微萃取(SPME)、固相膜萃取(SME)、液相微萃取技术(LPME)、超临界萃取(SFE)和衍生化技术等7种酞酸酯前处理方法;介绍了酞酸酯及降解产物衍生化技术的应用研究,并提出了前处理技术应用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9.
从本科生实验教学角度出发,针对目前仪器分析教学中的色谱分析实验未涉及前处理技术的问题,以水为基质,七种邻苯二甲酸酯(PAES)为研究对象,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考察并优化了影响样品前处理效果的主要因素和条件,对液液萃取、液相微萃取和固相萃取三种常用的色谱前处理技术的萃取效率以及特点进行了比较研究。开发出了一种适合于本科生色谱分析实验教学方法,弥补了当前色谱分析实验教学中的不足。结果表明:此方法还可以用于公共仪器平台中科研用户的仪器操作培训,使学生深入掌握色谱前处理技术和仪器操作水平,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主动创新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水中环氧氯丙烷最佳的检测方法。方法:分别试验GB/T5750.8-2006传统液液萃取、固相萃取、吹扫捕集三种样品前处理方法,然后上FFAP柱-FID气相色谱检测。结果:用传统液液萃取及固相萃取测得的样品回收率很低,吹扫捕集测得的样品回收率较高,但检出限达不到国家标准(GB 5749-2006)限值规定(<0.0004mg/L)。将国家标准方法改良之后,检出限能满足国家标准限值规定,虽然回收率只有70%,但样品检测时以70%回收率来折算,可以满足生活饮用水检测的需要。结论:环氧氯丙烷易挥发、不稳定,存在一定的检测难度,经改良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随着溶剂微萃取技术的发展,近年来,以离子液体为萃取剂的液相微萃取技术在环境污染物的检测中已经得到大量应用.该文对离子液体-液相微萃取的三种主要模式:离子液体-单液滴微萃取,离子液体-中空纤维膜微萃取,离子液体-分散液液微萃取进行了综述,并着重介绍了其在环境污染物分析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建立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60Co-γ射线辐照前后豫北白酒中香气成分类型(醇类、酯类、酸类和其他物质)及其含量的方法,并详细对比了辐照前后白酒样本中香气成分的具体变化.对影响顶空固相微萃取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即萃取头、预热时间、NaCl的质量浓度、样品装液量、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和解析时间都进行了优化,...  相似文献   

13.
文中对近年来用色谱法分析酚类内分泌干扰物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合评述.介绍了固相萃取、固相微萃取、加速溶剂萃取、微波萃取四种样品预处理方法以覆利用气相色谱、液相色谱对样品进行测定的方法,从而,对酚类内分泌干扰物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与传统的液液萃取法以及近年来发展较快的固相微萃取法进行比较,介绍了一种新的样品前处理技术-液相微萃取法(LPME),重点论述了LPME的原理、影响LPME的各种因素、LPME的应用领域以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采用国标中的气相色谱法和气质联用法与本文研究的超声波提取-气相色谱法和微波辅助提取-固相萃取净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鱼肉样品中的多氯联苯进行检测,并对这几种检测方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超声波提取-气相色谱法和微波辅助提取-固相萃取净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检测食品中的多氯联苯时更加快捷、高效,便于检测人员对鱼类食品中多氯联苯的残留情况作出快速判断.  相似文献   

16.
利用液相微萃取(LPME)方法对人血浆中粉防己碱和防己诺林碱进行提取,重点考察了液相微萃取的最优条件,并从提取效率、净化能力、提取成本和绿色环保等方面分别与液-液萃取、固相萃取和蛋白质沉淀的方法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7.
固相萃取技术及其在氟喹诺酮类兽药残留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氟喹诺酮类兽药残留分析中的样品处理问题一直是分析检测人员关注的热点。固相萃取技术作为一种高效的样品处理技术,近年来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和应用。本文阐述了固相萃取技术的基本原理及方法,并对这一技术在氟喹诺酮类兽药残留分析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8.
分散液相微萃取是一种较新颖的样品前处理技术,与传统的萃取方法相比,它克服了许多不足,具有诸多优势,是一种集萃取、净化、浓缩于一体的样品前处理新技术,适应了现代分析科学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为实现医疗废水中甲氨蝶呤及其聚谷氨酸代谢物(MTXs)的痕量检测,基于聚吡咯(Ppy)纳米纤维提出了一种新的固相萃取前处理方法.采用原位氧化聚合法,将Ppy包覆在电纺PS纳米纤维表面,形成Ppy电纺纳米纤维.通过静态吸附研究,探索其对于MTXs吸附的作用机制.萃取完成后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MS)技术检测MTXs浓度.结果表明,目标物可能在Ppy表面发生物理/化学的多次吸附,且吸附位点不均匀.Ppy对于MTXs展现出优良的提取性能,医疗废水样品中目标物检测浓度为21~2 908 ng/L.基于Ppy纳米纤维固相萃取的前处理方法能够有效萃取痕量MTXs,保证研究分析精度,可现场采样操作,避免水样的储存和运输.  相似文献   

20.
采用溶胶——凝胶技术制备了壳聚糖/SiO2/CdS纳米复合材料作为固相微萃取膜,用该萃取膜与气相色谱联用测定环境水样中喹硫磷、甲基对硫磷、对硫磷、二嗪磷等有机磷农药残留。对固相微萃取条件,如萃取温度,萃取时间、萃取的pH值以及萃取时溶液中离子强度等因素进行了优化。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各目标农药样品的检测线性范围为2.0~1000 ng/mL,检出限为1.0~1.7 ng/mL。样品加标回收率为81.13%~105.31%,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09%~3.71%。方法具有快速、简便、准确、重现性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