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8年在冰岛举行的第29届国际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上,中国队五名参赛选手全部获得金牌,并获团体总分第一,个人总分第一,赛后举行专家报告会,当时外国参赛选手纷纷提问,但是我国中学生却没有提出一个问题。中国选手因善于解决问题而获得金牌,却不能有  相似文献   

2.
自1987年我国派队参加国际中学生化学奥林匹克(IChO)竞赛以来,年年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每年四名选手,人人取得奖牌,这是化学奥赛首创性的记录。1990年,我国的女选手吴颉创下了女选手名列榜首的奥赛记录,同年我国又创下了四名选手全部获得金牌的记录。6年来,我国选手总共获得17块金牌,这也是创记录的,如果计算团体总分,我国代表队还创造了连续四年团体总分第一的奥赛记录。我国中学生在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中连续稳定地取得好成绩,原因何在?是不是有什  相似文献   

3.
自参加国际各科奥林匹克竞赛以来,我国选手夺金获银的报道屡见报端:在挪威举行的第27届国际中学生奥林匹克物理竞赛中,中国学生在56个国家的260名选手中,以总分第一荣获金牌;在印度举行的第37届中学生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中,中国6名参赛选手荣获3块金牌、2块银牌、1块铜牌;在匈牙利举行的第8届国际中学生信息学(计算机程序设计)奥林匹克竞赛中,参赛的3名中国学生全部夺得金牌,并获总分第一名.  相似文献   

4.
第47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2006年7月17日在斯洛文尼亚首都卢布尔雅那落下帷幕。中国队6名参赛选手全部获得金牌,并以总分214分(满分252)再次获得团体总分第一名。俄罗斯队和韩国队分别以174分和170分获第二和第三名。在本届比赛中,所有参赛队共有42人获得金牌,93人获银牌,99人获铜牌。中国队以超过第二名40分的较大优势获得团体总分第一名。90个国家和地区的498名选手参加了本届赛事。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每年选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举行,是为全球高中学生举办的世界最高水平的数学赛事。自1986年以来,中国队已累计13次获得国际奥林匹克数…  相似文献   

5.
《青年教师》2006,(3):63-64
新闻回放: 一边奥赛得金牌,一边高考得零蛋 中国队获第46届奥数竞赛团体第一 第46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18日晚在墨西哥尤卡坦州首府梅里达结束。中国队以总分235分获得团体总分第一名。美国队和俄罗斯队分别以213分和212分获第二和第三名。  相似文献   

6.
奥赛快讯     
20 0 0年 7月 9日至 1 6日在土耳其安塔利亚举行的第 1 1届国际生物奥林匹林竞赛 ,共有 3 8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队近 1 50名选手参加比赛。我国派出的 4名选手发挥出色 ,共获得 2枚金牌和 2枚银牌。竞赛共设金牌 1 6枚 ,银牌 2 9枚 ,铜牌 4 4枚。我国山东省实验中学王旭获金牌 1枚 ,个人总分第一 ;湖南省长沙一中宋臻涛获金牌 1枚 ;陕西师大附中叶江滨和湖南师大附中徐良亮各获银牌 1枚。又悉 ,国家生物奥林匹克竞赛委员会已经决定 ,由陕西师大附中承办 2 0 0 1年的全国第 1 0届中学生生物学竞赛。奥赛快讯@郭莹…  相似文献   

7.
2004年7月18日到27日,作为中国队的4名选手之一,我有幸参加了于德国北部城市基尔举行的第36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共有来自61个国家和地区的233名选手参加了这次竞赛,经过实验、理论两场考试的角逐,最终,中国队以4枚金牌的成绩夺取团体总分第一名,我获得理论考试第一名,总分名列第四。德国是一个环境优美的国家,街道干净整洁,交通有序,德国的城市  相似文献   

8.
陈锦华 《人民教育》2022,(22):28-29
<正>在今年的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上,经过激烈角逐,中国队6名选手都以满分的成绩勇夺金牌,成为本届比赛中唯一获得全金的代表队,并以领先第二名44分的绝对优势,获团体总分第一名,赢得中国参赛史上最佳成绩,中国队也成为该项赛事有史以来第二支以全部满分摘金的参赛队伍。自1985年首次参加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以来,中国队选手表现优异,  相似文献   

9.
由6名中学生组成的中国代表队在莫斯科举行的33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以240分的总成绩获团体总分第一名。中国队6名队员全部荣获金牌。本届竞赛共有62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队参赛。获得团体总分第2名至第4名的代表队依次为美国队、罗马尼亚队和独联体队。  相似文献   

10.
教育改革是社会进步的必要因素。实践表明,改革开放给我国中学数学教育注入了新的血液,带来了勃勃生机,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鉴此,本文对我国中学数学教育十年改革的主要成就、基本特征和发展趋势作了初步探讨。一、主要成就 1.我国于1986年首次参加国际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就取得了团体总分第四名的好成绩,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与重视。尤其是去年和今年举行的第卅届和第卅一届国际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竞赛,我国分别获得了四枚金牌印五枚金牌,连续两届获团体总分第一名。这一世界瞩目的重大成就的取得,使得我国中学数学教育以惊人的速度,步入了世界先进行列。 2.改革十年,以加强基础、着眼能力,深化改革,大面积提高数学教育质量,坚持数学教育  相似文献   

11.
从1985年试参加到2005年,我国中学生进军“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简称IMO)已经20周年了,20年来,参赛110人次,得奖108人次,其中金牌83个,银牌20个,铜牌5个;团体总分11次获第一名,4次获第二名,令国际同行震惊而信服.为了纪念这段光辉的历程,我们特约陕西师范大学罗增儒教授撰写“从数学竞赛到竞赛数学”系列稿(拟分7次刊出),以推动竞赛工作的理论研究,并促进其更健康、也更高水平地发展。  相似文献   

12.
由中国光学学会与《科技日报》联合举办的全国中学生光学知识竞赛决赛于2月4日至17日在广东佛山市举行。获团体总分第一名的是河南队、第二名为江苏队,第三、第四名分别为上海队与广东队,绍兴一中的丁立获个人一等奖,李铮等5人获个人二等奖,获个人三等奖的有10人,江苏队由苏州中学  相似文献   

13.
前不久,市科技辅导员协会举办十八个区、县科技辅导员计算机程序调试竞赛,南开区中小学代表队获团体总分第一名,其中育红中学曹燕生老师获全市个人总分第一名,南开区代表队的其他队员  相似文献   

14.
简讯     
1988年7月9日至21日,第2 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IMO)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举行.参赛的国家和地区共49人,学生268人,创造了IMO历史上的新纪录。我国6名选手参赛,获两块金牌、四块银牌,以总分201分与罗马尼亚并  相似文献   

15.
得到香港李嘉诚先生的赞助,由海外华人物理学会、中国物理学会、中国台北物理学会、香港物理学会和汕头大学共同主办的《第一届国际华人物理学大会》于1995年8月5日至9日在汕头大学举行。到会的有海内外华人物理学家400多位,其中有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李远哲,著名理论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长周光召,著名超导专家、美国总统自然勋章获得者朱经武,著名凝聚态物理学家、前届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冯端等。 大会举行前,适逢我国五名中学生在第26届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中取得了五块金牌、个人总分第一和团体总分第一的辉煌战绩。这一喜讯极大地鼓舞了海内外炎黄子孙,经杨振宁等物理大师提议,在第一届  相似文献   

16.
<正> 今年一月份牡丹江市总工会、市工农教育办联合举办全市第二届职工初中语文、教学竞赛。市商业局的孟凡英以86分获语文第一名;市机床公司的粟增伟以98分获数学第一名。荣获团体总分前三名的是:商业局、牡纺、纺织公司。参加这次竞赛的选手共有370多人,他们都是三十五周岁以下,参加职工教育,  相似文献   

17.
第30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大赛,我国代表队6名选手全部中榜,共得4枚金牌,2枚银牌,获团体总分第1名。这一佳绩,引起世界轰动。再加上第31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将在我国举行,预计我国国内将会出现「数学奥林匹克」的热潮。  相似文献   

18.
我国从1985年开始参加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至今共参加了25次,16次获团体总分第一名,在这震撼人心的成绩背后,却至今还没有选手获得数学界相当于诺贝尔奖的最高荣誉--菲尔兹奖.现行的数学竞赛扼杀了大多数青少年学习数学的兴趣;阻碍了大多数青少年全面健康的发展;选拔不出真正的数学人才;未能有效促进中学数学教学改革;因此,数学竞赛需要纯洁、自然化.  相似文献   

19.
为展示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成果,总结交流各地(市)职教技能教学水平,江西省首届职业高中(职业中专)学生财经专业技能竞赛在赣州举行。参加这次竞赛的有来自全省11个地(市)109名学生选手,竞赛项目分点钞、记帐、两算、统计和三项全能等五个项目,通过两天的角逐,南昌市、九江市、赣州市分别获团体总分第一名、第二名和第三名,景德镇获精神文明奖,赣州队获组织奖。这次竞赛赛出了水平,赛出了风格,是一次高水平的教学质量大检阅。江西首届职中学生财经专业技能大赛在赣州举行@赣资  相似文献   

20.
八闽名师     
厦门外国语学校数学高级教师,特级教师。福建省首批中小学教学名师,福建省杰出人民教师,中国数学奥林匹克高级教练,福建省优秀教师。4次评为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优秀教练,指导学生参加数学竞赛,获中国数学奥林匹克金牌2枚,银牌1枚,铜牌2枚,2人入选国家集训队,中国女子奥林匹克银牌1枚。26人获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一等奖,均被清华、北大录取;共有189人获省级以上奖;学校多次获高中数学全国联赛团体总分全省第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