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薄弱校这一概念在我国基础教育领域中已经出现过几次,虽然不同时期薄弱校有着不同的内涵,但共性还是非常明显的,即指那些办学条件、师资队伍、生源水平、管理机制、办学理念等方面严重滞后,影响长远发展的学校。  相似文献   

2.
薄弱校这一概念在我国基础教育领域中已经出现过几次,虽然不同时期薄弱校有着不同的内涵,但共性还是非常明显的,即指那些办学条件、师资队伍、生源水平、管理机制、办学理念等方面严重滞后,影响长远发展的学校。薄弱校改造是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需要,是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需要,是追求教育民主的需要。教育的均衡发展是经济社会区域共同发展的客观要求,没有教育的均衡发展,区域共同发展也是不完整的,是不可能持久的。教育的均衡发展体现的是一种公平与公正的理念,这不仅是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而且是教育现代化的核心理念。可见薄弱校改造的重要…  相似文献   

3.
促进农村薄弱校发展,关键在于教师的发展。在农村薄弱校帮扶活动中,保定市教师进修学校充分发挥培训院校优势,调动各类培训资源,立足农村薄弱校实际,打造教师队伍。实践表明,薄弱校帮扶只有紧密结合教师实际、教育教学实际,植根于学校与教师,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4.
薄弱校学生化学基础知识不扎实、思维扩展度不够,导致他们对化学核心知识的理解能力不足,解题能力无法得到提升。因此,分析薄弱校生情,在必修与选修教材的一轮复习中注重夯实薄弱校学生的化学核心知识,以提升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5.
教育薄弱校的改造,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教育薄弱校的形成,即是高考指挥棒指挥的结果,又是师资差、生源差、管理不善、教育投入不足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的结果。改造教育薄弱校,要找准切入点-实施素质教育;抓住关键点-实现教育民主化;立足基本点-面向全体学生;确保重要点-改善办学条件。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薄弱校改造是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需要。改造薄弱校的基本措施有二:一是政府加大投入,改善薄弱校的“硬件”办学条件;二是学校加强内部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等“软件”。随着政府对教育投入的逐步增大,不少薄弱校的教学用房等“硬件”逐渐“硬”了起来,而教学等“软件”则相对滞后,还比较“软”。笔者认为,改造薄弱校的“软件”首先要提升校长的教学领导力。  相似文献   

7.
治理薄弱校造福海河人———记天津市加强基础薄弱校建设本刊记者翟福英田菊影阳春三月,杨柳吐绿,百草含笑。我们乘坐北京至天津的游一列车向海河驶去,此行目的是实地考察和采访天津市在加强基础薄弱校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和经验。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通过参观...  相似文献   

8.
孟令武 《教育探索》2000,(12):70-70
当前,在基础教育中,存在一批被称之为“薄弱校”的学校。这一现象,是学校建设中的一个引起人们关注的现实问题。薄弱校由于办学条件、领导力量、师资水平比较差,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薄弱校的现状与学生家长的期望产生了尖锐的矛盾,由此出现了沸沸扬扬的择校现象。择校现象又引发出基础教育收取高额学费等诸多弊端,阻碍了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不言而喻,加强薄弱校的建设,是制止择校现象的有力措施,是实现社会主义教育平等原则,充分发挥我国现有教育资源的潜力,是提高我国基础教育水平,乃至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  相似文献   

9.
薄弱校改造一直是美国关注的问题之一,校长领导力是影响改造结果的决定性因素;能够成功领导薄弱校改造的校长具有一些特殊的素质特征;运用行为事例面试法(BEI)可以测试出候选人是否具备这些素质特征,从而选拔出适当人选,成功实现薄弱校的改造。  相似文献   

10.
一年来治差取得的基本经验据1985年的统计,我市市内九个区的小学有“薄弱校”46所,占小学总数的10.3%,目前已有30所小学改变了面貌,剩下的一些学校也有不同程度的进步。这些学校的变化主要表现在领导班子基本达到了“四化”要求;教师队伍的建设得到了加强;各项工作都开始步入科学化管理的轨道;教学计划的执行得到了保证;教育教学水平有了比较明显的提高。在这一年的治理工作中,各区和各校取得了一些基本经验。各区治理工作的经验有三条:一、领导重视。“薄弱校”过去一直很少有人问津。但这一年,各区都把“薄弱校”的治理列为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11.
在教育这盘大棋上,学校是颗重要的棋子;在学校这盘大棋上,薄弱校更是颗关键的棋子。薄弱校如何突围创强,关乎我们怎样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化和实现教育现代化。由杭州市江干区两所薄弱校组建成立的浙江省教科院附属实验学校在短短一年里发生了很多变化,个中启示良多。  相似文献   

12.
一薄弱校在我国基础教育中,占有相当的比例,长期以来困扰着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这直接影响国民素质的提高。既不利于当前的社会主义建设,更不利于国家未来的发展,已达到非解决不可的程度。产生薄弱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三:一是国家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二是办学体制束缚;三是学校领导班子薄弱。如何改造薄弱校已成为国家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必须解决的难题。长春市教育委员会根据《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精神,对长春市薄弱校采取多种形式分期分批地进行改造,同时进行办学体制改革实验。改变国家包揽教育单一投资的格局,实…  相似文献   

13.
薄弱校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薄弱校建设实践历程可以看出,薄弱校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1.比照性“薄弱校”这个名词是在实施九年义务教育标准化的背景下出现的,没有实施九年义务教育,没有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的标准化,也无所谓薄弱校。薄弱是相对于实施标准有一定差距而言的。2.地域性在我国由于义务教育实行的是“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原则,义务教育的标准化是在全国基本标准原则的基础上,各地根据本地区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传统等多项因素因地制宜制定的,所以全国各地的义务教育标准是不尽相同的。标准化本身就带有浓厚的地域色彩,因此相对于标准…  相似文献   

14.
加强小学基础薄弱校建设市教育局在红桥区召开现场会【本刊讯】红桥区佟楼小学在区教育局的支持下,以不甘心落后的进取精神,经过3年的拼搏.改变了薄弱校的面貌,成为该区后进变先进的典型,获得社会的赞誉。为进一步在全市开展加强小学薄弱校建设工作,推广佟楼小学的...  相似文献   

15.
2012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了“中国梦”——实现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而且满怀信心地表示这个梦想“一定能实现”。“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培养一代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这也是我们的教师梦。薄弱校学生大多数厌学、文化基础薄弱、学习习惯及学习能力较差。教师经常抱怨薄弱校的学生难教,其实只要教师自己不灰心,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用自己的爱心让学生找回自信,相信绝大多数学生是能教好的,这也是薄弱校教师的梦。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探讨提高薄弱校高中生物教学质量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农村薄弱校初中师生教与学的态度,不同文体的口语(说话)训练以及训练的方式方法等方面论述口语(说话)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逐渐渗透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赵璟 《亚太教育》2020,(6):34-35
农村教育是我国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何利用城镇优质校的优势打通城乡教师交流的渠道,让城乡两地的教师在双边互动中获得更好的发展?如何提升农村薄弱校“造血功能”,促进农村教师的可持续发展?这些是当前教育领域重点关注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尝试将城镇优质校教师团队建设的经验移植到农村薄弱校,在实践中探索出城镇优质校精准扶持农村薄弱校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8.
薄弱校的学生对英语写作有畏难情绪,写作成绩很差,低分卷和零分卷多,成为高考失分最多的题型之一。结合教学经验,以及写作教学中的实践,在薄弱校指导学生掌握写作的方法与技巧。  相似文献   

19.
加强科学管理,改变薄弱校面貌———义务教育阶段薄弱校问题、困难与对策初探□杨喜进何永忠实现教育机会均等已成为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的教育思潮之一,它不仅主导了当今国际社会教育改革和努力的方向,同时也代表了未来教育发展和进步的趋势。我国为实现全民教育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铁娘子”,“狠女人”,“独断专行”;“工作起来不要命”,“一个人救活了两所薄弱校,一个人管两所薄弱校”。她,湖南美丽的风景区张家界市崇实学校女校长。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