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谷子 《世界文化》2007,(3):43-45
数据,魔戒般的幽灵 越来越大的电脑空间里,储存着主人的生命灵魂,它以数据的形态被珍藏在戒备森严的重重保护之下,但并非牢不可破,固若金汤,特别是在意外发生的时候——病毒侵入,误操作,摔了,碰了,死机了,不可抗拒的雷击、水灾、火灾,等等,瞬间,数据全部丢失。摧毁性的破坏,后果可想而知。  相似文献   

2.
瑞典的孩子出生的第二天,母亲就把他放在婴儿车里,推着上街散步了。产妇没有坐月子的习惯,婴儿也没有多少天不能出门见风之说,他们一来到人间,或者说一来到瑞典,就得参加运动。我在斯德哥尔摩时,亲眼看到他们人人是运动员,而处处是运动的场地。海上,林中,公园,草坪,马路,直到办公楼里,到处都有运动场地,而且绝对是正宗的。  相似文献   

3.
中国绘画史上,流派林立,名家辈出。明代中期,苏州的吴门画派异军突起,成为又一轮画坛盟主。创始人沈周,代表者文征明、唐寅、仇英,人称“明四家”,亦称“吴门四杰”。其淡泊仕途,优游林下,以诗文、书画自娱自乐。尤其绘画,“明四家”师传统,师造化,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中国画坛地位重要,对后世影响重大,其作品于国内海外艺术市场异常抢手,价格动辄即破千万,仅仇英《赤壁图》在2007年的嘉德拍卖会上,即以7950万的天价创下中国古字画最高纪录。  相似文献   

4.
隐之鸿     
在中国文人墨客的传统中,隐士多是一种姿态,把国家天下的情怀,化为方寸间的山水,其中多有无奈,亦有不甘。而我认识的严隐鸿,“隐”不是退隐,不是寄情,而是本质天然。她原名严颖鸿。隐与颖,一字之差,正代表了她的自我认同。把喧嚣关在门外,把名利踩在脚底,她只想踏实地生活,积攒起精气神儿,把感受、感觉、感想,放逐于艺术的高天阔地。“隐”于她,既是一种生活状态,更是一种生活态度。  相似文献   

5.
高峰 《华夏文化》2008,(2):39-42
顾维钧(1888~1985),上海嘉定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成回国后,径入国家决策中枢,初为袁世凯秘书,五年内七任总长,六掌外交部,一掌财政部,两任阁揆,其中一任摄政内阁,1927年居然做了五个月零三天的摄阁总理,成为事实上的国家元首。  相似文献   

6.
语丁 《世界文化》2008,(11):42-43
玛格丽特·杜拉斯写过一篇散文,叫《小组尔多开出的列车》,很短,大约2000字不到。讲的是在1930年,她和母亲、两个哥哥回法国,回到法国,坐上波尔多开出的列车。那一年,杜拉斯16岁,和她的中国情人已经分手了。他们一家坐在三等车厢的一个包厢里,包厢里可以坐8个人,除了杜拉斯一家,还坐了两三个人,其中有一个年轻人,大约30岁。  相似文献   

7.
巴勃罗·聂鲁达,(1904-1891),智利当代著名诗人,1971年,由于“诗歌以大自然的伟力复苏了一个大陆的命运和梦想”,且“与人类和大地和谐”,“讴歌奋斗”,“为维护理想和未来呐喊”,“有益于全人类”,“具有世界意义”,而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再加上他多次访问前苏联和中国,积极参与智利的政治斗争,  相似文献   

8.
吕姓探源     
谢石华 《寻根》2008,(1):126-129
吕姓,是我国百家大姓之一。吕姓发源于何地?目前的姓氏学者一般认为源头在南阳,新蔡是继发源头。本人认为吕姓的真正源头在新蔡,南阳才是吕姓的继发源头之一。追根求源,还得从伯夷说起。伯夷是炎帝之后,本姜姓,舜帝时任“秩宗”,即掌管宗庙礼仪的官员。后来因为佐大禹治水有功,于夏初被封于吕,建立侯爵吕国,称吕侯。《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解释说:“吕者,膂也,谓能为股眩心膂也。”可见,吕首先是伯夷的荣誉称号,含有褒奖之义,然后才是他封地的名号。因此,学术界一致认为,吕姓是伯夷受誉立国形成的姓。  相似文献   

9.
南通蓝印花布是中国民间传统的工艺印染品,全凭人工手纺、手织、手染而成,其图案全凭手工镂刻,有青铜饰纹的高古,汉砖瓦的粗犷,宋瓷的典雅,苏绣的细腻,剪纸的简洁,织锦的华贵,质朴素雅、含蓄优美之中,凝聚着艺人们智慧的结晶,饱含着浓郁的民间文化。其简单、  相似文献   

10.
陈雷的绘画,画画入禅,处处以佛家的明心见性为宗旨,见画如见禅。中国佛禅文化及其哲学,不仅滋养其画境,也滋养其心境——禅心。欣赏陈雷的绘画,不知不觉间便被那清新脱俗的悠然景致引领着进入一片充满生机的净土,宁静致远,令人感受佛法甘露的沐浴,感受刹那间的脱胎换骨、清凉通透和宁静祥和。陈雷的绘画,讲究意境,如无相当的心意修为,即使满纸绚烂也难觅真谛。  相似文献   

11.
艺术是个大的概念,包含许多要素。譬如文学,无论诗歌、散文、小说,讲究的就是结构的合理、巧妙,人物的典型、鲜活,情节的曲折、跌宕,文笔的优美、精彩,意境的深邃、隽永,或富浓郁时代气息,或富哲理等等,都在艺术性的范畴内。  相似文献   

12.
李欧 《世界文化》2007,(3):41-42
时间观念 初到泰国大学任教,感觉这里的时间观念极强。因为每天上班必须“签到”,下班必须“签去”。若提前走,还必须报告并说明原因,教师职工均无例外。即便是没有课,也要“坐班”,从上午8点到下午4点半。“外教”就更麻烦,必须先到“外事处”签到,然后再返回办公室,校园里来去一趟需二十多分钟。有两次,因为上午第一节有课,我没有即时去“外事处”签到,不久电话就来了,问明了情况后,仍然要求“补签”。后来才得知,这么做的原因,似乎与薪水有关,虽是“月薪制”,但却要精确到“日”的。午餐是在学院食堂,下午一点就上班。无课无事,在办公室里坐着。中国式的午睡习惯,常常潮水般地袭来,为防不雅,  相似文献   

13.
有宋一代,兵学在继承前代优秀成果基础上有所发展,但是,宋室长期积弱,边患严重,前后两朝皆亡于外患,这种情形不得不令人深思。一个时代的军事理论成果,本应体现那个时代宏阔的军事思想水平,而北宋的情况并非如此,北宋主流军事思想的衍化与兵学发展已经异域分流,  相似文献   

14.
苏绣《腊梅山禽》,是一幅十分精美的刺绣艺术品。绣面上,一支腊梅苍劲挺拔,上面花朵点缀,清悠留人,一双鸟儿栖息枝头,平添几分生气,绣作的稿本出自台湾故宫博物馆,其作者为宋徽宗。宋徽宗赵佶是一位书画双绝的艺术家,绘画风格简练、精致。绣制这幅高品位的传统题材,技艺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艺术素养。她们拿到绣作稿本,首先仔细揣摩稿本要表达的内涵和色泽的配置,一般而言,传统苏绣讲究“精、细、雅、洁”,绣面上的两只小鸟,  相似文献   

15.
明代书画,中兴于吴中。我慕文衡山道德文章之笔精墨妙,尤为久矣,息息焉心向往之。直到日前方有幸夜访金陵,得以客居吴中数日。这里不同于我的家乡浙东的奢靡,又迥别于京城的喧闹。或许,吴中的感受就是那样,斯斯文文而又实实在在,让我想到“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继而想到吴中的钟天铎先生,想到他的书法,他的国画,他的印章,甚至想起与他的一席闲谈。  相似文献   

16.
陈又林 《世界文化》2007,(12):32-32
荷兰位于西欧中部大西洋沿岸,紧靠大海,地势低下,素称“低洼之国”。因境内既无山峦,也少飞流瀑布,尽是一派平野。但是,池沼湖泊,星罗棋布;河流渠道,纵横交错。由于自然环境的优越,荷兰人有培养花草的风尚,家家户户,无不养花。17世纪是荷兰绘画的黄金时代,为满足市民的生活和审美需要,绘画的题材较之以往大为扩充。作为欧洲最好的园艺师,荷兰人对花卉有着特别爱好,荷兰人对花卉题材的绘画也是情有独钟的。  相似文献   

17.
中国苏绣源于苏州;苏州地处江南,盛产丝绸,地灵水秀,人文荟萃,为苏绣发展的有利条件。如果说,民间艺术作为民俗风情的载体,天然具有一种乡土气息的话,苏绣艺术作品则如苏州的园林,更多地带有苏州文人气息和色彩,是值得珍视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8.
唐德宗建中年间削藩政策的失败,其主要原因是安史之乱以来,地方藩镇既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又有强大的军事力量,足以与唐王朝中央相对抗。而唐中央的力量却日趋衰弱,既缺乏雄厚的物质基础,又没有自己直接掌握的强大军队。在贯彻削藩的政策中,没有抓住当时的主要矛盾,急于求成,外重内轻的局面毫无改变。加之德宗用人不当,将帅不协,宦官贪功误事,削藩失败是必然的。  相似文献   

19.
葡萄牙人被称为欧洲最和善的民族,葡萄牙也有斗牛,只是葡萄牙的斗牛较沉稳温和,只将牛斗伤,而不斗死,斗死还要接受法律的制裁。葡萄牙人,虽然和西班牙一样,多采而丰富。但是葡萄牙人重礼守旧,葡萄牙是欧洲最穷困的国家,普遍存有重男轻女的观念。从古至今,对海洋有着强烈的情感,视大海为生命中重要部分,在葡萄牙的历史上,产生过许多伟大的航海家,只要一提起葡萄牙就会让人联想到海洋和航海。葡萄牙土地面积狭长,560公里长的国土,有些地方宽仅145公里,好像停泊在欧洲大陆边缘的一艘驳船。  相似文献   

20.
柴继光 《寻根》2008,(4):130-131
裴氏家族是三晋望族,在中国历史上也是声势显赫的名门大家,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将相接武,公侯一门,仕宦如林,英才辈出。山西省闻喜县裴柏村是裴氏家族的根基所在,裴氏家族众多有名的历史人物,都出生在这里,而他们在走完了自己的人生旅程之后,又大多带着荣耀或遗恨叶落归根,长眠于裴柏村东10里的凤凰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