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访札记,是近十几年来在新闻界发展起来的一种报道体裁。所谓采访札记,其特点是“札记”二字,要求把新闻采访中所见、所闻、所感择要记录下来。这么说,并非是有闻必记,也得提炼出一个报道主题去写作。它的写作虽然接近记者来信,但从组织结构到文字表达又有不同;有些类似通讯写作,不过也有区别,没有通讯写作那样的规范。近些年不少报纸上还出现采访笔记、采访杂感和采访见闻录等写作形式,从写作的基本要求来说,均可归入采访札记这类报道体裁之内。采访札记这类体裁,一般多属于问题性报道。它的写作,关键之一是选择能引人深思的新闻事实(包括新情况或新事件等)。  相似文献   

2.
一些老新闻工作者常讲:“要学会报纸工作的十八般武艺,当多面手。”意思是说,要逐步掌握新闻写作的各种体裁,如消息、通讯、专访、特写、调查报告、工作研究、评论、杂文、札记等等。做到写作上需要那一种体裁,自己就可以使用那一种体裁。有些记者、通讯员已经这样做了,或者正在这样做,并且已经写出了许多好稿子。可是,也有不少记者、通讯员不敢向新闻写作的各个领域进军,只会写消息、通讯,不会用别的体裁.你让他向别的方面试一试,他总是为难地说:“我不会.”作为一名记者或通讯员,如果只会写消息、通讯“老两  相似文献   

3.
通讯,过去也叫通信,是新闻报道的基本体裁之一。在报纸上,除过“消息”这种体裁用得最多以外,其次就要算“通讯”用得多了。因此,有志于从事新闻报道工作的人,不能不掌握通讯写作这个“常规武器”。 什么是通讯?通讯和消息有什么区别?通讯写作的基本要求有哪些?为了弄清这些问题,让我们先来看看下面两篇报道。  相似文献   

4.
我想对初学新闻稿件写作的通讯员朋友,谈谈如何克服新闻稿件写作中的“一、二、三”公式化现象问题。 因为很多同志在写新闻时,尤其是写反映工作内容的消息时,往往自觉地受政工研究和经验材料写作思路的影响,不是写成“首先、其次、再次”,就是写成“做法有一、二、三”,不像个消息体裁,同时也把真正有新闻价值的内容淹没在这“条条”之中了。  相似文献   

5.
中国近代报刊史上究竟谁是最早运用通讯体裁的记者?目前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最早运用通讯这种形式进行写作的,大致要算是第一个新闻记者王韬了。”另一种说法是:“我国报纸之有通讯,实以黄运生为始”;或者说通讯体裁是黄远生“首创的”。有的文章则又把黄远生的通讯叫做“报刊通讯体裁的雏形。”主张王韬说的理由是:“王韬曾两次到好几个资本主义国家游历,掌握了丰富的感性材料。在1870年普法战争进行期间,他亲身目睹战争情况,执笔写成《普法观战记》一书。后来去日本,又写了《扶桑游记》。这新鲜的见闻,开阔了中国读者的眼界。”据查,《普法观战记》实为《普法战记》。普法之  相似文献   

6.
通讯是新闻报道中的主要文体,因此,人们常常形象地把通讯和消息比作新闻的两个“车轮”。通讯能够详细、生动地报道客观事物和典型人物,富有生命力和表现力,题材、风格丰富多彩。当前,在通讯写作中,还存在着公式化、概念化的问题,把通讯写成了“鉴定表”。所以,充分认识通讯写作的要领,是需要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
什么是通讯式的消息?顾名思义,就是看起来像通讯的消息,也可以说是用写通讯的形式写的消息。通讯式的消息,我有时也叫它消息式的通讯,也就是用写消息的办法写通讯,这种通讯看起来很似消息。这就是我对这种新闻体裁的“土解释”、“土定义”。在新闻理论研究方面颇有造诣的白庆祥同志在一篇文章中这样来概括通讯式的消息:“总而言之,它是用消息和通讯的两种文体交叉的写法写作的新闻文体。它既有消息主题的客观性、严肃性,又有通讯的灵活多样、丰富多彩性。”他还称赞说,这是我在新闻体裁写作方面的突破和创新。这种赞扬让我有些汗颜,因为这…  相似文献   

8.
通讯是常用的新闻体裁之一。好的通讯,被誉为“报纸的明珠”,能使报纸大为增色。通讯是兼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写作手法,较为详细和形象地报道现实生活中的典型人物、典型事件的新闻体裁。同消息、调查报告、评论等新闻体裁相比较,通讯的突出特点是:以鲜明的形象感染人,以浓烈的感情打动人。  相似文献   

9.
通讯也是新闻写作的主要体裁之一。从事新闻报道工作,除了经常而大量的写消息之外,运用最多的一种报道体裁便是通讯了。通讯写作,在讲究新闻要素、真实准确、主题集中等方面同消息写作具有共同的要求之外,还有一些独特的要求。一般地说,运用通讯体裁写作,在一个主题思想的统率下,可比消息写作容纳更丰富的材料。在表达形式上,通讯写作也比较多样,可以用具体叙述、形象描写、细节穿插、夹叙夹议等多种手法,能够较详细地报道某一事件,或者深刻地反映某一人物的精神面貌,或者描绘某一地区的新貌。因此,通讯写作同  相似文献   

10.
广播地理风貌通讯,在以往的教科书以及专业杂志中,鲜有提及。在李岩的《广播学导论》中,有这么一句:“通讯由于其描写手法的多样化,在反映客观世界时几乎不受客体限制,因此,根据通讯的内容还可分出地理风貌通讯、工作通讯等”。但至于地理风貌通讯这种体裁的作品如何操作,由于不象人物通讯,事件通讯那样被普遍使用,一直尚未见到有关作的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11.
第二节新闻的体裁所谓新闻的体裁,即是新闻写作的表达形式.在写作时,由于选材角度的不同,表达主题的手法不同,组织材料的结构不同等等,所以新闻报道的体裁是多种多样的.随着形势的发展和宣传工作的需要,再加上新闻传播手段的现代化,新闻体裁也在不断地发展、创新.一些固有的新闻体裁还会突破旧形式翻出新花样.古人说,文无定法.新闻写作也应当没有亘古不变的死规定.但是,根据新闻文体的特点,从近代新闻事业的发展中,又逐渐形成新闻报道特有的一些体裁.现在,我国报纸、电台和通讯社常用的新闻体裁,一般有消息、通讯、特写、调查报告、人物专访、工作研究、记者来信,采访札记等.消息这种体裁,是记者和通讯员大量使用的“常规武器”,而且消息又有简讯、短消息、  相似文献   

12.
很多同志写新闻时,尤其是写反映工作内容的消息时,往往自觉地受政工研究和经验材料写作思路的影响,不是写成“首先、其次、再次”,就是写成“做法有一、二、三”,不像个消息体裁,同时也把真正有新闻价值的内容淹没在这“条条”之中了。这些稿件寄到报社编辑部,多数逃脱不了被”枪毙”的命运。少数因为题材重要或与新颖沾了光的稿件,编辑为了不忍痛割爱,只有动手为作者改写,有时干脆重新组织结构。假如我们的报道员在写这些稿件时能注意克服公式化现象,稿件被采用率肯定会大大提高。那么一旦自己写了这样的消息稿,如何在发往报社…  相似文献   

13.
陈力丹 《新闻传播》2004,(11):33-34
消息体裁的新闻,目的在于客观地报道发生的事实,一般不允许作者其中发议论、作价值判断,但是,有些新闻事件需要较多的解释,带有一定的社会宣传意义。那么,用通讯体裁写新闻就较为适宜,因为通讯的特点是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这四种基本的方式报告事实,写作起来相当灵活,还可以由作者发表意见。当然,通讯仍然要以报告事实为主,不然就无法与评论相区别了。正由于通讯体裁灵活,写好通讯其实比消息要困难。这种困难并非指写作本身,而是说把较为抽象的事件写活了很不容易,需要选择一个适当的通讯切入口。选得恰当,才便于讲道理。特别是事件通讯,必须要通过“人”来反映,围绕“人”做文章,通过人的活动、思想展现事实。因而,通讯一般地带有情感色彩,这也正是通讯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14.
这里要谈的新闻“三式”,特指报纸上三种新闻体裁写作上的变式,即:消息写作散式、通讯写作特写式、言论(新闻言论)写作杂式。  相似文献   

15.
人物通讯是一种重要的通讯体裁。它以写人为主,用详尽而生动的笔墨记录先进模范人物的事迹,描述先进模范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以感染和教育读者。 人物通讯的写法大体上分为两类:一是写“全人全貌”,表现人物的一生,为人物全面“立传”,如长篇人物通讯《伟大的战士》就是这样,它鲜明而又重点突出地记述了共产主义战士雷锋的光辉一生;二是写人物的某一阶段或某一侧面的事迹,为人物重点“素描”,如人物通讯《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以下简称《孔繁森通讯》)就是这样,重点记述了孔繁森两次进藏的先进模范事迹。这两种写法比较而言,后一种更为常见。 人物通讯在文体上属于记叙文,其写作要求与记叙文并没有很大区别。但是,人物通讯既然是一种独立的通讯体裁,其写作上也就必然有一些特殊的要求。一般地说,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以事写人,以事托人  相似文献   

16.
在我们的报纸编辑工作当中,常常会接触到这样一类稿件:从内容上看还不错,可就是说不准属于哪一种体裁,说它是消息吧,又像通讯,说它是通讯吧,又有些像散文。有的编辑给这类稿件起了形象的名字——“四不像”,并主张下功夫把“四不像”变成“一像”,让其合体。对此,笔者不敢苟同。我认为,“四不像”稿件是适应新情况,打破旧有新闻写作模式的新尝试,不失为一种独特的新闻写作方法和形式。古人认为,文章是作者气质的显露。人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记者来信这一报道形式越来越多地以显著位置出现在各级报纸上和广播里。 (一) 目前,有的新闻学著作(如《新闻写作基础与创新》徐占焜著)把记者来信作为一种独立的文体专章介绍,但大部分著作没有把它当作一种独立的体裁,而把它归到已通行的文体之中。有的认为记者来信是一种“评述性消息”,有的认为它是一种“工作通讯”,众说不一。记者来信究竟属于新闻的哪类体裁?我认为,记者来信既不同于迅速而简明叙述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消息,又不同于再现特定形象以反映现实生活的通讯,  相似文献   

18.
杨明 《新闻前哨》2009,(2):66-67
作为散文的一类,随笔行文活泼,结构自由而不失严谨,极富“理趣”。在写作随笔时.作者可以不受体裁的限制,灵活多样,不拘一格,它表达了作者心情、感悟、观点、发现,可以说,时时、处处、事事都可以写成文章。新闻报道讲求是用事实说话,消息、通讯等自有章法,而行文不拘一格的随笔能够大量地出现在体育新闻报道中,这是因为体育报道独特性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9.
写风貌通讯,要注意掌握这类文字体裁的基本特点。关于这方面的问题,我们在前些篇“漫谈”中已有所探讨。然而,要使风貌通讯写作达到优化,还需通讯写作的主体(作者)加强多方面的素养。这里,我们略谈几点。事业心新闻采访是新闻写作的前提与基础,风貌通讯在写作上虽有其特殊要求,但离开了采访,它也难以成为一篇扎实的报道。许多实践经验告诉我们,用风貌通讯报道某一地方的新风貌、新气象,首先也必须在采访这一环节花功夫、下力气,要到新闻现场去进行深入细致的采访,正如俗话所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可是,风貌通讯报道的对象十分广泛,如大江南北,黄河上下,边疆高原,都市乡村、沿海城镇,以至世界各地等等。记者足迹所到之处,地方不同,情况各异。其中,有采访条件较为优越的,也有采访起来不怎么轻松方便的。比如有的地方气候异常,有的地方还缺乏或不能运用现代化交通工  相似文献   

20.
做记者二十多年,作为重要新闻体裁的人物通讯,虽然写了不少,有的还获得江苏省好新闻一等奖(《一个种粮大户的“系统工程”》),有的获得全国地市报好新闻一等奖(《一对亲兄弟两个状元郎》),近8000字篇幅的《益民之歌》发表后,还被江苏省淮剧团改编成六幕大型淮剧上演。但时过境迂之后,我问自己,这就是我所追求的人物通讯么,人物通讯就应该这样采写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