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纪实摄影作为当代摄影流派中重要的一支,自诞生以来一直被众多摄影家推崇追随。纪实的目的不仅仅在于简单记录当下发生的事件,更是为了"复活"影像的主题和内涵。当代世界纪实摄影不乏大家,本文以德国著名纪实摄影家托马斯·斯特鲁斯的摄影理念和相关作品为例,探寻纪实摄影的内涵和意义。  相似文献   

2.
许欢欢  程胜 《新闻传播》2010,(7):129-130
作为记录社会环境和推动社会变革的工具,纪实摄影肩负着如实反映时代变迁的历史职责,而对创作有重要指导意义的摄影观念也被要求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而动态发展。这也是摄影界对纪实摄影的定义一直没有形成定论的主要原因.文章通过分析摄影的特质决定纪实摄影的核心观念的原因.把纪实摄影的实践过程与样本的抽取过程进行类比.阐述纪实摄影的核心观念在摄影实践中的作用.并通过分析影响纪实摄影观念动态发展因素的演变,进一步探究、总结在核心观念不变的前提下纪实摄影观念随社会环境动态发展的规律。  相似文献   

3.
用眼光发现生活,用镜头记录时代,纪实摄影总能迸射出直指人心的力量。因为用纪实摄影家的人类学眼光,我们得以追忆历史、反思当下。纪实摄影凭借其真实又人文的属性成为摄影历程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本文旨在探索什么是纪实摄影,纪实摄影的发展原因以及它的传播路径。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宋举浦报道:2015年1月8日晚,第十届中国摄影金像奖颁奖盛典在浙江宁波大剧院隆重举行。29位摄影家分别获得摄影创作、摄影理论、摄影传播和终身成就四大类奖项。解放军报社《军事记者》主编朱金平荣获摄影理论奖,是这届金像奖中军队唯一的获奖者。两年一度评选的中国摄影金像奖,是经中宣部批准设立的由中国文联与中国摄影家协会联合主办的中国摄影界个人最高成就奖。自1989年以来,共有313位摄影家和摄影工作者获此殊荣。  相似文献   

5.
以摄影教育中有关纪实摄影的理论及实践教学误区为研究对象,针对“纪实证史”的理论误读,以及纪实摄影等同于“单纯记录”、“即兴拍摄”、“宣传照片”等实践操作的误差,予以纠错性的研究。此外,结合当代摄影的风格语境、我国高校的纪实摄影教育现状以及数字技术带来的新型创作挑战,从“教”与“学”两方面出发,对有关纪实摄影教学规范的修订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孟景 《新闻世界》2008,(8):87-88
本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纪实摄影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摄影家的人文意识增强,使摄影家对摄影的社会功能及其价值的认识发生了比较大的改变;大众文化的冲击使摄影的神圣地位受到了根本的动摇;再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是媒体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谭伟志 《视听》2016,(6):171-172
亨利·卡蒂埃-布列松是当代世界著名的摄影家之一,是一个风格鲜明,有独到见地的摄影家,多年来他的摄影作品与摄影思想为现代摄影的发展提供了方向。这一特殊的地位,引起了国内学界与业界的共同探讨。目前,国内学界对于布列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布列松个人摄影生涯研究、布列松摄影手法与创作实践研究、布列松《决定性瞬间》摄影经典著作研究、布列松摄影创作中的纪实性研究几个方面。整体来说,文献数量很多,但研究成果并不突出,许多文章缺乏严密的逻辑结构与理论框架,仍需要更多的有心人士投入研究。布列松的摄影创作与摄影思想代表了当时摄影创作的最高水平,研究他的作品与思想观点,有利于推动我们中国现代摄影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杨铭 《新闻实践》2008,(7):71-71
20世纪40年代中期,纪实摄影进入了繁荣时期,从单张发展成由多张照片组成的"图片故事",并且出现了著名的"决定性瞬间"理论,即摄影创作应该"借最好的一刹那使事件产生全新的意义与境界"。这一理论作为纪实摄影的理论基础,一直影响到现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摄影师们对纪实摄影的把握更加准确,且表现出了私人化的特点。用自己的眼睛看社会、用自己的方式拍摄社会问题成为了当今纪实摄影的主要发  相似文献   

9.
《新闻与写作》2008,(12):I0001-I0002
王征,摄影家。1962年生于宁夏西吉,现任中国摄影家协会国际部负责人。1982个开始从事摄影工作,所拍摄的《西海固》纪实摄影作品,深刻反映了宁夏西海固地区回族百姓的生活内层和生存状况。  相似文献   

10.
《新闻界》2013,(23)
蒙太奇理论在观念摄影领域有一定理论基础,但还存在着向新闻纪实摄影领域丰富和拓展的空间。借鉴电影蒙太奇的理论成果,解读经典新闻纪实摄影案例,总结出时间、角度、类型与空间四种新闻摄影蒙太奇表达类型,并分析各自的核心表现力。同时认为,仅就作品的客观效果而言,蒙太奇能够帮助新闻摄影作品突破单幅作品天然的时空和意义所指局限。  相似文献   

11.
蒙太奇理论在观念摄影领域有一定理论基础,但还存在着向新闻纪实摄影领域丰富和拓展的空间。借鉴电影蒙太奇的理论成果,解读经典新闻纪实摄影案例,总结出时间、角度、类型与空间四种新闻摄影蒙太奇表达类型,并分析各自的核心表现力。同时认为,仅就作品的客观效果而言,蒙太奇能够帮助新闻摄影作品突破单幅作品天然的时空和意义所指局限。  相似文献   

12.
了解摄影有一种最好的方式就是从了解一位摄影家开始.从他的摄影作品、他的言谈以及细细地观察他是如何运用摄影技术进行创作的。  相似文献   

13.
周摄华 《新闻界》2004,(4):74-75
“决定性瞬间”(the decisive moment)是法国摄影大师卡蒂埃-布列松1952年在他的摄影集《决定性瞬间》中提出的摄影美学观念,特指通过抓拍手段,在极短暂的几分之一秒的瞬间中,将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物加以概括,并用强有力的视觉构图表达出来。这种抓拍的摄影思想同时也被与布列松同时代的德国摄影家爱  相似文献   

14.
鲍旖婧 《视听》2016,(6):94-95
纪实摄影大师布列松的出现影响了整个二十世纪的摄影史,他毕生都游走在世界各地的街头巷尾进行纪实摄影创作,记录和捕捉平凡人生的瞬间,并于1952年在他的摄影集《决定性瞬间》中提出"决定性瞬间"的摄影美学观念。人们对"决定性瞬间"的理解和解读,不应仅局限于单一时间维度的概念上,更准确的是把那凝固的决定性瞬间视为在时间、空间与事件三维立体坐标轴上的巧妙交织结点。本文将针对布列松的纪实摄影,从影像的几何视觉形态、事件时空瞬间的定格、画面中事件蕴藏故事三个角度并结合相关作品解读其中的美学内涵。  相似文献   

15.
由解放军电视宣传中心和解放军画报社联合制作的《新时期军旅摄影家风采录》 VCD光盘近日正式出版。这套 VCD光盘共有 8张,由 33集电视专题片组成,分别介绍全军 33位在职专业军事摄影家的创作道路和主要成果。他们的业绩代表了当前军事摄影的方向和水平,他们的创作经验对全军摄影工作者有很强的示范性和导向性。 《新时期军旅摄影家风采录》VCD光盘出版发行@李玉谦  相似文献   

16.
摄影从其诞生那天开始,就具备了纪实的特性,其技术特点就是通过对光学特点的运用,逼真地再现现实事物。新闻摄影和纪实摄影都是对客观世界进行真实记录的手段,因此彼此之间一直以来就有密切的联系,有很多人认为新闻摄影属于纪实摄影的一部分,也有人认为纪实摄影属于新闻摄影的分支,关于新闻摄影和纪实摄影之间的关系争论始终存在。基于此,先对新闻摄影和纪实摄影的定义做相关阐述,并且对二者之间的作用和价值予以分析,旨在展现新闻摄影与纪实摄影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纪实摄影所具有的审美性,不仅来自于纪实摄影作品本身,也来自于纪实摄影创作者所持有的拍摄态度、人文态度以及社会责任感等,这些内容的存在,促使纪实摄影作品体现浓厚的思想性与人文关怀,并表现出崇高的审美价值.本文围绕纪实摄影的审美性,对纪实摄影"真"的审美性、"善"的审美性以及"反思"的审美性进行了研究与论述.  相似文献   

18.
新闻摄影的平民化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勇 《传媒观察》2007,(6):52-53
随着“荷赛”的引入中国,以及近几年来中国摄影人在“荷赛”中屡屡获奖,特别是获奖名单中诸多摄影后生的出现,让人们对新闻摄影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其实新闻摄影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已经淡化了过去摄影家们所拥有的一般人很难掌握的技术,淡化了作品中一味追求的纯美学概念,让人感觉到新闻摄影更多的是关注新闻场景的记录和摄影观念的表达。  相似文献   

19.
虹天 《现代声像档案》2007,9(1):I0043-I0044
10月26日,摄影界年度盛事——007年度哈苏大师名单揭晓,瑞士摄影家马库·格洛伯(Marco Grob)等来自7个国家的12位摄影家分享了这一殊荣,中国摄影家汤辉跻身其中,作为唯一一位来自发展中国家的摄影家,延续了中国摄影界多年来在这一摄影活动中的传统地位,同时这也显示艺术摄影的重心仍然在欧美发达国家。[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光是摄影的一种精神,错误的用光会毁掉一幅优秀作品的灵魂,而正确的用光则会让照片的主题更加突出,更好地表达出摄影师想要传达的概念。纪实摄影,是以记录现实为主要诉求的摄影方式,它的素材来源于生活,因而,纪实摄影有记录和保存历史的价值。正确的用光理念让纪实摄影在客观记录的基础上,增添了拍摄者的主观创作意图,让作品显得更加丰富、饱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