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特立,1877年生于湖南长沙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9岁时,父兄因愤于不识字受欺压,凑钱让他读私塾。他读了六年书,又因无钱辍学在家,曾跟随一个和尚学习禅宗。后来他在家劳动,又教私塾。1905年因清政府废科考办新学,长沙办起师范学校,他考入该校读速成班,毕业后当高小教员,又应聘长沙周南女校。  相似文献   

2.
徐特立同志从小酷爱读书。因家境贫困,他九岁时才进乡村的私塾,十五岁就被迫停学。他就设法找一些通俗的劝世文、歌本等来读。十六岁后,他又跟着爷爷读医书。到十八岁时,便开始在乡村教私塾,边教边读。白天工作很忙,他就利用晚上常常读到深夜。那时教私塾一年只  相似文献   

3.
施永怀教授     
施永怀生在一个破落的地主家庭,幼年时候在村子里读了几年私塾。先生是一个崇拜洋务运动的廪膳秀才,懂得一点“新学”,所以他在私塾中除读“五经”、“四书”外,也读格致和算术。民国元年他从乡下来到武昌,直接考上旧制中学。民国九年从北  相似文献   

4.
张永飞 《教育》2011,(28):26
"童话大王"郑渊洁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他小学未毕业,却凭借着丰富的想象力和努力写作创造出一个庞大的童话王国。郑渊洁是在家上学的推崇者和实践者,他的儿子郑亚旗小学刚毕业,便进入了他亲手创办的"私塾"里学习,并由此走上一条不寻常的成功之路。如今,再说起郑渊洁,便避不开他那个"私塾"里走出来的儿子郑亚旗。  相似文献   

5.
高镇五,又名高维岳,1880年出生于清丰县城关镇南关东辛街一个书香人家。他一生主要从事教育工作,被誉为“人民教育家”。生前曾任河南省教育厅厅长,省政协副主席和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等职。 高镇五5岁在家读《三字经》、《百家姓》,7岁上私塾,24岁进秀才。1908年,开始在本村和县模范小学堂教书。1912年,考入天津单级师范深造,阅读了大量中外教育家的著述和启迪民主思想的书籍,从而激发了他献身教育事业的爱国热忱。  相似文献   

6.
张永飞 《教育》2011,(10):26-26
“童话大王”郑渊洁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他小学未毕业,却凭借着丰富的想象力和努力写作创造出一个庞大的童话王国。郑渊洁是在家上学的推崇者和实践者,他的儿子郑亚旗小学刚毕业,便进入了他亲手创办的“私塾”里学习,并由此走上一条不寻常的成功之路。如今,再说起郑渊洁,便避不开他那个“私塾”里走出来的儿子郑亚旗。  相似文献   

7.
<正> 陶行知(1891——1946年)是我国现代史上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生于安徽省歙县西乡黄潭村。自幼家境贫寒,无力上学读书,得到一位私塾先生和外祖父的帮助,才得以在家乡读私塾。后来因他父亲加入了耶稣教会内地会,母亲在教堂当帮工,才进入该教堂所办的崇一学堂就读。在这里他学习了国文、英文、数学、理化、医药常识  相似文献   

8.
蔡锷将军短促而惊天动地的一生已成为史诗。他跟小风仙的因缘,仿佛扑朔迷离的传奇。 蔡锷,字松坡,1882年12月18日生于湖南宝庆(邵阳)一个农民家庭。他自小上私塾,喜欢读老子韩非的兵家权谋政治哲学书。十四岁考中秀才,时人称为神童。以后考入著名的长沙时务学堂,得遇恩师梁启超。一代天才梁启超对蔡锷人生道路思想信仰产生了相当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的十大元帅中,有一个堪称“军神”的人,他以钢铁般的意志博得了许多人的称赞,他就是妇孺皆知的元帅——刘伯承。1892年刘伯承出生在四川省开县的一个小山村,因他的父亲是个务农兼教私塾的“泥腿文人”,所以刘伯承从小就接受了私塾教育。  相似文献   

10.
读书的信念     
鲁人 《师道》2013,(9):46-46
祖父曾对我讲,我的高祖兄弟三人,高祖行大,得以继承父业,在北京经商。生意想是不大,因为,后代并未阔气起来。我儿时随祖父母住故乡时,三间灰瓦房是鲁北最普通的式样,只是建筑材料算中上等吧。不过毕竟高祖是在北京经商,作为家中独子的曾祖得以安心在家读私塾。以后又一边自己在家教私塾,一边继续学作文章,准备搏个功名,改变一下门风。不料,辛亥年武昌一役,天下骤然变样,科举是全废了,曾祖的八股自  相似文献   

11.
乐为 《高中生》2011,(13):16-17
爱读"杂书"10多岁时,毛泽东读了几年私塾后,对"四书""五经"已经不爱读了。一天,毛泽东从同窗好友那里借来一本《水浒传》,梁山泊好汉们造反的故事一下子吸引了他。上课时怕老师发现,毛泽东便在《水浒传》上面放一本《论语》,当老师走过来的时候,就装作认真读经书的样子。老师走开后,他便看小说。后来,他又找了几本其他小说来读。  相似文献   

12.
顾人宜(1869年--1934年)字风宾,原籍山东蓬莱。祖先在康熙五十四年迁到复州东乡顾家屯(今新金县星台乡),经几代繁衍,到顾人宜时,顾家已成大户。他幼读私塾,及长在家务农兼习医术,乡人求医俱不收费,贫户借贷无不相助,且常为村民调解纠纷,有一定威望,1905年,顾家岭一带民众组织“联庄会”,顾人宜被推为首领。  相似文献   

13.
一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一八九九年出生于一个贫民家庭。他父亲是清朝皇城的一名护军,一九○○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时,在巷战中阵亡。他幼年时曾读私塾,一九○九年转入小学,一九一二年考入市立第三中学,半年后,因家庭经济困难退学。次年,考入北京师范学校学习,深受中国古典文学的影响。一九一八年毕业后,曾任小学校长和中学教员。社会、家庭、特别是他母亲,曾给过他很大影响,形  相似文献   

14.
夏天的回忆     
1944年的夏天,《中兴日报》副刊“十字街头”,发表了署名陈剑吟的《夏天的故事》,陈剑吟是我的原名。这是我童年时的一篇作文。40多年悠悠岁月,往日的星辰,仍在我心头闪烁。那年长沙沦陷,我全家逃难到洞庭湖边的孤儿院,我父亲是孤儿院院长。垸里没有小学,我只好就近去读私塾。私塾没有作文课,只是死读死背,从《三字经》到《古文观止》,懂不懂都念。第一天是先生领着吟诵,第二天得背出来,可是我一站在先生面前就发懵了。是因为先生的桌上横着一块竹板,一碟没放盐的生朝天椒下酒,他说放了盐就不辣了,他一边喝酒一边听我背书,这种情景下往日背…  相似文献   

15.
2011年8月30日,日本民主党新党首野田佳彦当选为第95任、第62位首相。这是日本政坛近5年来的第6位首相,他的前任菅直人执政仅14个月。1957年,野田佳彦出生在一个军人家庭,在军人大院里长大。1980年从早稻田大学毕业后,他又进入了一所又小又奇怪的私塾学习。这家私塾名为松下政经塾,由松下电器创始人松下幸之助设立,目的是培养可肩负日本未来的真正的领袖人才。  相似文献   

16.
《少年儿童研究》2012,(2):56-57
儿子8岁,读小学2年级,是那种家里横的孩子。因为他这一辈就他一个男孩,老人比较娇惯,所以这孩子在家脾气特别大,说一不二的。但在学校又很懦弱,连一些小女孩都呵斥他。这两种情况都不是我们想看到的,但又无计可施。有什么好的办法吗?  相似文献   

17.
儿子8岁,读小学2年级,是那种家里横的孩子。因为他这一辈就他一个男孩,老人比较娇惯,所以这孩子在家脾气特别大,说一不二的。但在学校又很懦弱,连一些小女孩都呵斥他。这两种情况都不是我们想看到的,但又无计可施。有什么好的办法吗?  相似文献   

18.
何年 《教育》2011,(10):29-29
国外的“在家上学”与我国古代私塾有很大不同。最大的区别,就是当代的在家上学属于义务教育范畴,而我国古代的私塾是有志向学者的道路。这种区别,从美国、英国时间来看,值得我国“在家上学”的各界人士注意。  相似文献   

19.
河南大学教育系教授杨震华先生,原名宝三,一八九三年二月出生于河南省安阳县冯宿村。十年动乱期间,因受“四人帮”的摧残,于一九六九年元月逝世,终年七十六岁。杨震华先生早年曾在家乡读过私塾。辛亥革命时,因读了谭嗣同的《仁学》,被“科学曙光”所吸引,遂考入彰德中学,经过一年的努力,他的成绩便由全班倒数第三  相似文献   

20.
少年詹天佑     
1861年4月26日,詹天佑出生在广东省南海县一个茶叶商人的家里。詹天佑8岁那年,高高兴兴地进了南海县一所私塾读书。可是,不久他就讨厌起书上那一套古板的东西。有一次,他对母亲说:"读这些文章有什么用呢?真叫人头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