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近日,又到了各大高校毕业生就业高峰期,在兰州理工大学等高校里出现了一些十分另类的求职广告,一些冷门专业的女大学生为了寻求的一份理想的工作,和一些容易找工作的男大学生突击谈起了恋爱,以“借船出海”的方式找工作。  相似文献   

2.
《中国高校招生》2003,(6):46-48
所谓的。冷门’专业,一般理解是那些招生和就业都比较困难的专业。这些专业有的因为社会的需求量比较小,有的则因为专业面过于狭窄,而给毕业生的就业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在现在的专业中,要用一个准确的标准来把专业划分为哪些是“冷门”,哪些是“热门”,这是不现实的,也是不科学的。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我们所说的“冷门”和“热门”呢?也许看了这两个例子就会有所明白。  相似文献   

3.
高校冷门专业 新生的心理冲突与调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校新生的心理冲突既有群体性的,也有个体性的,而“冷门专业”新生的心理冲突问题就属于群体性的心理冲突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社会需求的变化直接影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冷门专业”的社会需求不多,毕业生就业的难度相对要大一些,高校新生容易产生对自己专业的不满情绪,产生心理冲突。因此,恰如其分地做好心理调适工作,是摆在每一位思想政治工作面前的重要任务,应该针对这些心理冲突进行心理调适。  相似文献   

4.
分析高校专业"冷"与"热"辩证关系,探讨"冷门"专业大学生就业策略.  相似文献   

5.
《职业技术》2004,(12):60-60
据《扬子晚报》讯今年大型企业在南京高校“猎才行动”已经启动。让人喜出望外的是,今年企业对传统“冷门”专业毕业生需求量特别大,待遇也比往年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6.
有一些专业听起来枯燥冷僻,对应的职业也显得不张扬,专业录取的分数线也往往不高,甚至大部分生源都来自专业调剂,但往往在就业时可以和一些对口单位“无缝对接”,加上招生人数少,竞争相对不那么激烈,因此毕业生在考研或找工作时反倒占据优势,这样,“冷门小径”最后变成了就业的阳光大道。图书档案学类旗下的档案学、图书馆学专业就是这样的“冷专业”。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在苏州大学冷门专业的调研为例,联系实际叙述大学生对冷门专业的认知和应有的态度,提出一些探索性的改革措施,提高本科学生的专业认可度和做好未来的职业规划,培养大学生在面对实际工程应用时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8.
为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复合型人才,如今很多高校开设辅修课程、辅修专业、双专业、双学位(以下统称“二专业”)。也就是说,学生在校期间,不仅仅学习主修专业(即当初高考录取的专业),还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学习其他专业。甚至拿到不同的学位。那么,这些看上去“不错”的途径对学生就业的影响有多大呢?  相似文献   

9.
“冷门有时成了热门,热门常常也没门”,这是近些年关于高校专业设置与大学生就业之间联系的一个比喻  相似文献   

10.
许多学生在校时所学专业是人们认为的一些“冷门”,学生自己也感觉当初“入错了行”。殊不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变化,原来所谓的“冷专业”开始预热,就业前景豁然开朗。而原来的一些热门专业,就业竞争日趋白热化。因此,把目光投向一些“冷门”职业岗位,其实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冷门专业的贫困生已成为高校大学生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特殊群体。由于家庭、社会及个人因素,他们在心理上存在自卑、焦虑等心理问题,高校应该通过各种切实有效的措施,关注解决冷门专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中学生阅读》2009,(5):9-10
有一些专业听起来枯燥冷僻,对应的职业也显得不张扬。专业录取的分数线也往往不高,甚至大部分生源都来自专业调剂,但往往在就业时可以和一些对口单位“无缝对接”,加上招生人数少,竞争相对不那么激烈,因此毕业生在考研或找工作时反倒占据优势,这样,“冷门小径”最后变蔚了就业的阳光大道。图书档案学类旗下的档隶学、图书馆学专业就是这样的“冷专业”。 国贸、法学、计算机……这些昔日让考生“挤破头”的热门专业,毕业时却成了“鸡肋”。而档案学、图书馆学……这些考生一度避而远之的“冷门”,最后却被证明是一只成就未来的“金饭碗”。其奥秘何在?  相似文献   

13.
学生专业差别与"两课"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两课”教学的面向对象是全体大学生,他们来自不同的专业,具有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实践中普遍存在的“两课”教学忽视学生专业差别的现象有很多弊端。根据学生专业差别,适当调整“两课”教学的内容与形式,是增强“两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地方高校"大土木"工程专业主干课程体系整合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依据教育部“大土木”工程专业的总体培养目标,结合地方高校应用型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求,提出地方院校“大土木”工程专业主干课程体系的整合设想。  相似文献   

15.
专业,常常被人们冠以“热门”和“冷门”之说,很多人也承认专业有“冷热”之分,这就让我们的志愿填报有一个疑惑:专业如何选?如果我们真的面临着“热门”和“冷门”的选择,该如何取舍?这里,本刊对浙江大学招办主任程艺进行了访谈,就如何看待专业的冷热及怎样选择专业的问题,她给出了自己的回答。也许,这就是我们解决疑惑的一剂良方。  相似文献   

16.
许多学生在校时所学专业是人们认为的一些“冷门”,学生自己也感觉当初“入错了行”。殊不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变化,原来所谓的“冷专业”开始预热,就业前景豁然开朗。而原来的一些热门专业, 就业竞争日趋白热化。因此,把目光投向一些“冷门”职业岗位,其实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我国当代主流大学本科生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系统观察和深入思考,提出大学生“专业思想”问题.对大学生“专业思想”的形成、发展过程以及特点进行了初步探讨,可为高等学校学生、教师、学生工作者等教书育人提供一点启发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当前,大学生就业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随着我国高校的不断扩招、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来临,大学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其中,冷门专业大学生的就业更是困境重重。本文对冷门专业大学生就业困境进行了原因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国内高校环境工程专业的状况和预警机制的建立,介绍了环境工程专业教学评估的要求和特点,探讨了如何理顺“专业预警”和“教学评估”之间的关系.各高校应注意环境工程专业的特色定位,注意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而办出各自的特色和优势.  相似文献   

20.
一、“热门遇冷”与“冷门变热”不知道从何时起,许多人开始对大学里各种各样的专业予以诸如冷门、热门之类的划分,而人们划分冷热的直接标准就是每个专业的就业前景。“学校要上名牌,专业要挑热门”,这是当年考大学的坚定“信条”。就是因为这一信条,却让不少应届大学毕业生在找工作时奔波于职场,吃足了苦头。一般所说的热门专业,是一些在前几年热过一阵子,由于许多学校一窝蜂而上造成供大于求的专业,如法学、计算机、金融、行政管理、工商管理、财政学、经济学、新闻、会计、旅游专业等。一般所说的冷门专业,一是指在人们传统观念上认为的,社会上的需求相对较小,就业比较困难的专业,如哲学、历史、地质、海洋、气象、农业、林业、勘探等专业;然而,热冷门专业常常是10年河东10年河西,一些昔日的热门专业,在就业市场上却成了少人问津的“大冷门”。热门遇冷:不光是法学专业,不少其他热门专业的毕业生在求职时都遇到了麻烦。目前签约率比较低的“热门”专业还有从就业总体情况来看,工科要好于理科,理科要好于文科。冷门变热:与一些所谓“热门”专业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不少报考时的冷门专业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反而十分抢手。地质学专业的学生几乎都找到了工作,港口航道与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