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海燕》是一首精美的散文诗,是一首无产阶级革命战斗的颂歌。它产生于1905年俄国革命前夕最黑暗的年代(1901年),当时俄国工人革命情绪不断高涨,动摇着沙皇专制统治的根基。《海燕》以精湛的写作技巧和激越的战斗旋律,塑造了象征革命者勇于搏击风浪、敢于冲击黑暗的海燕形象,表达了作者对无产阶级革命暴风雨的强烈渴望,预言革命风暴即将到来、沙皇统治必将崩溃,鼓舞人们去迎接伟大的革命斗争。  相似文献   

2.
象征是一种创造性的创作方 法,修辞手法是语言艺术的一种创 造。文学家常用象征或修辞法,状难写之物于目前。著名作家高尔基写的战斗诗篇──《海燕》,是作者在1901年3月写的“幻想曲”《春 天的旋律》的结尾部分。“海燕”在俄文中有“暴风雨的报信者”或“暴风雨来临前的预言 者”的意思,作者用她来象征俄国无产阶级革 命的先驱者,整篇散文诗通过对海燕的赞颂,歌颂了俄国无产阶级先驱者坚强无畏的战斗精神,预言沙皇的黑暗统治必将崩溃,号召广大人民积极行动起来,迎接伟大的革命斗争。作品通篇运用象征手法,如用海鸥、海鸭…  相似文献   

3.
初中时代,老师教我们高尔基的《海燕》,当时的印象是:《海燕》是名篇,高尔基是名家;文中有我们当时较难理解的象征手法和象征意义。记得当时老师将有关内容在黑板上一抄,说记下来,背出来,我们就只能按老师的要求将象征意义死记硬背下来,像我这样驽钝的学生还在心里怪罪高尔基弄出一个什么暴风雨海燕和什么象征来,有时遇上考试,我们会把几个象征意义乱套一气。  相似文献   

4.
整体把握 高尔基的《海燕》是一首闻名于世的散文诗。作品通过对暴风雨来临前的海燕的描写,以深刻的思想、锐利的锋芒和激越的诗情,深刻反映了1905年俄国革命前夕“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形势,热情地讴歌了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坚强无畏、乐观豪迈的战斗精神。  相似文献   

5.
《海燕》是著名文学家高尔基的散文诗代表作,诗中采用了多样化的艺术手法,描绘了一只身处暴风骤雨之中的海燕,文中海燕象征了积极斗争的革命者,并在与海鸥、企鹅等的鲜明对比中,热情赞扬革命者无私无畏、勇敢向前的精神。基于《海燕》的主要内容和情感基调,从象征、对比和拟人等层面,深入解读其艺术手法,感悟文中的诗意语言和精妙修辞。  相似文献   

6.
高尔基的《海燕》中有许多象征性形象,如风、云、雷、电、大海、波浪、海鸥、海鸭,企鹅、海燕等。这些象征性的形象各象征的是什么,必须搞清楚,否则就不可能正确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文章中的阴云、狂风、闪电、雷鸣是象征反动势力,海鸥、海鸭、企鹅是象征害怕革命的资产阶级政客和小市民,作品中的中心形象海燕是无产阶级革命者的象征,暴风雨则象征革命的风暴;一般对这几个象征的看法是一致的,没有什么分歧。但是,对“大海”,“波浪”这一象征却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大海”、“波浪”是象征反动势力的。这种解释  相似文献   

7.
学习《海燕》,要着重理解以下两点。 (一)明确作品中各种事物的象征意义。高尔基说:“在象征下面,可以巧妙地把讽刺和大胆的语言掩盖起来,在象征中可以注入很大的思想内容。”《海燕》正体现了作者这意图。在作品中,海燕象征英勇无畏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海鸥、海鸭、企鹅象征俄国那些形形色色的不革命、假革命而惧怕革命的人们;壮阔无边的大海象征俄国广大的人民群众;乌云、雷电、狂风象征反动势力;  相似文献   

8.
曹芳同学问:“《海燕》通篇用了象征手法,海燕象征英勇无畏的革命先驱者,如果说‘革命者就像勇敢的海燕’就用了比喻。请问,象征和比喻有什么区别?”在文艺创作中,象征手法往往和比喻手法融合在一  相似文献   

9.
象征手法,是文学创作中的一种手法,无数文学大家用这种手法写出了许多不朽篇章。如高尔基的《海燕》,茅盾的《白杨礼赞》,鲁迅的《秋夜》,托尔斯泰的《牛蒡花》等等。  相似文献   

10.
高尔基的《海燕》是一首气势磅礴、激动人心的散文诗,是战斗的号角,是革命的最强音。作者以炽热的火焰般的革命激情唤醒人们迎接暴风雨的战斗,夺取无产阶级革命的最后胜利。这首散文诗的特点,就内容来说,它反映了十九世纪初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即将爆发的历史面貌,科学地预见到革命的必然胜利;就表现形式来看,它出色地运用了象征、拟人等写作方法,成功地创造了  相似文献   

11.
同学们看到过“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闪电中间,高傲地飞翔韵景象吗?如果没有亲眼在海边见过,那从电视画面上也可以看到——更可以从书本中了解到。高尔基的《海燕》就为我们展现了勇敢的海燕的姿态,高尔基本人也正是像海燕一样在社会的暴风雨中高傲地自由地展翅飞翔。  相似文献   

12.
一、背景资料 《海燕》是高尔基在1901年3月写的“幻想曲”倍天的旋律》的结尾部分。1901年:关于高尔基的三个关键词——沙皇政府 工人运动 学生运动。  相似文献   

13.
苏教版小学语义教材中有一篇根据我国著名作家郑振铎的《海燕》改编的课文《燕子》。课文主要描写了燕子的外形和它在灿烂无比的春天中飞行、休息的情景。  相似文献   

14.
王明文 《语文天地》2013,(14):28-29
《海燕》是高尔基早期革命浪漫主义代表作,是高亢雄浑的乐章,是充满革命激情的战歌。《海燕》最突出的特色是巧妙运用象征手法,突出表现了所要歌颂和批判的对象,而且加强了诗章的浪漫主义色彩。通观全诗,可以  相似文献   

15.
夏发祥 《学语文》2009,(2):17-18
我带领学生阅读高尔基的散文《海燕》。在完成朗读环节后,我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我问学生:“文中的海燕象征什么?海鸥、海鸭、企鹅象征什么?乌云又象征什么呢?”。  相似文献   

16.
香港的语文教学,自从香港课程发展委员会颁布了《中学中国文学科课程纲要》(1977年)和《中学中国语文科课程纲要》(1978年,以下简称《纲要》)以后,实行了语文和文学分科教学,显示了语文教学的新力向。香港语文课的读文教学,很重视预习指导。预习前,教师先作简介,使学生对所教课文的题义和内容先有概括的认识,要求学生粗解课文大意,撷取全篇要旨和特点;同时,凭借字典、辞典等工具书,认识生字深词;遇有疑难,则标记出来,上课时提出讨论。读文教学的每篇课文后面,都附录有预习的问题和内容。如《海燕》一课,“预习”内容有:“读本篇先要对俄国十月革命前夕的政治社会有一个大略的认识;然后了解本篇所写的事物都用象征的方法表现,海燕象征什么?海鸥、企鹅又象征什么?暴风雨又象征什么?”  相似文献   

17.
郭敏 《语文天地》2011,(1):22-23
曹文轩《草房子》的一小段文字《孤独之旅》被选人了初中语文课本,这是一段小学生杜小康走向成长的文字。大红门里的杜小康,因家道一落千丈而失学,其痛苦中的沉沦与奋争,撼人心魄。他跟父亲放鸭的那些日子,寂寞、孤独煎熬着他,也在摧生着他。暴风雨里,他像高尔基笔下那只搏击风浪的海燕,在莽莽苍苍的芦苇荡里狂奔着,追赶失散的鸭群。  相似文献   

18.
教学要求: 1、学习无产阶级革命战士在革命的暴风雨中,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革命精神。 2、理解象征手法,加强朗读训练。教学重点: 通过描绘(图像不清)象的三幅画面,着重分析海燕的英雄形象。表情朗读训练。教学难点: 广泛运用的象征手法,破折号的作用。教学方法: 图示法、读讲法。教学安排: 课前预习要求: 1、借助工具书与课文注释,掌握本文生字难词。 2、熟读课文,找出描写海燕的词语,初步了解本文破折号的作用。 3、划分段落,写出段意。  相似文献   

19.
一、象征手法 象征包括象征体和本体两个方面。它们之间必须有着内在联系,容易引起读者联想。比如一提到火炬.人们会自然地联想到它在黑夜中带来的光明。但是,象征体和本体之间并没有固定的联系,因为象征体的属性是多侧面的,在不同场合,同一事物可以象征不同的意义。如在高尔基的《海燕》中,雷电象征反动势力,而在茅盾的《雷雨前》中,雷电却是正义的代表。  相似文献   

20.
《海燕》的文本解读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文体特征、象征手法、修辞方法。教学中的重点是象征意义的解读,在这个环节中,教师需要抓住三个角度展开研究:对比、歌颂、涵泳。教师教学设计主要围绕象征意义展开,而且涉及多个认知点:场面描写、象征手法、修辞方法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