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后,在语文阅读方面,强调了学生阅读的个性化与创造性,因而在高考现代文阅读的“文学类文本阅读”中增加了对探究能力的考查。《考纲》对“探究”这一阅读能力层级的要求是:  相似文献   

2.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和各省市高考新规的出台,高考试题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代文阅读这一块就包括了论述类文本、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阅读三大块,而在语言文字运用中,成语选用、病句辨析并修改等原本单独出现的试题也放到了现代文节选文段中考查,现代文阅读的得分对高考成绩有很大影响。本次研究对高考现代文阅读训练方法进行分析,围绕提高现代文的阅读质量,优化学生的考试应答策略进行探索,相信对提高高考成绩有帮助。  相似文献   

3.
阅读理解一直是高考语文考查的“重头戏”,其中现代文阅读所占分值大、主观性强,乃“重中之重”。但从历年高考现代文阅读答题情况来看,无论试题难易,考生都很难拿分,普遍存在审题不严、扣题不紧、词不达意甚至无从下手等问题。为此,专家提醒备考中的“题海战术”是无效的,文本解读才是核心。  相似文献   

4.
开展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研究,可以实现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课程的良性互动,促进语文教材编写进一步优化,增强中学现代文阅读教学的适用性,提高现代文阅读能力的考查效度。目前的高考现代文阅读,文学类阅读与实用类阅读考查不相匹配,在考查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方面有待加强,探究题命制技术有待进一步完善。因此,在试卷结构上应尽快解决文学类与实用类不相匹配的问题,在考查目标上应更加强调考查创造性思维能力,在考查内容上应增加课外阅读与阅读方法的考查,在选材上则应扩大阅读文本类型。  相似文献   

5.
以2022年高考语文新高考I卷现代文阅读II第9题为例,探索文学类文本阅读主观题答题的有效路径。依据新高考考查方向和语文学科的性质,我们在文学类文本阅读备考中,要把握“读明题意”“强化细读”“多维思考”“提升探析”诸要素,以提升学生必备知识和能力素养为要义,层层夯实,高效操练。  相似文献   

6.
现代文阅读教学是学生提升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在高考分值分布中,现代文阅读是继作文之后,分数第二重要的内容,这表明现代文有着不可撼动的重要地位。随着高考考纲的变化和要求,以全国I卷作为参考,现代文阅读实现了实用类文本、论述类文本和文学类文本三类文本的全部考查,对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有了进一步的要求。然而,高中生现代文阅读存在着不少问题:阅读材料种类过于单一、学生的解题思路过于单一并且模式化,缺乏独到的见解、不能对文章主题进行深层次的概括和归纳。基于高中生的阅读现状和全国I卷现代文阅读考题和考纲的变化,本文针对存在的相关问题提出相应的训练对策,给高中现代文阅读教学一些启发,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高考现代文阅读历来是高考中难度较高考查能力较强的测试题型。考生在解答这类题时经常出现答偏、答错、答题不全等现象。本文就考生在2012年江西省高考现代文阅读题解答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探讨如何有效解答现代文阅读题的方法。一、高考阅读题型的特点高考阅读题型一般分为论述与说明类文章、实用类文本以及中外文学作品。这三类文体各有其特点和考查方向。例如:论述与说明类的文章一般会考查理解文中概念、句子的含义;实用类文本把重点放在分析文体基本特征、主要表现手法及语言特色上:而中外文学作品与前面两类不同,它  相似文献   

8.
姚明 《新高考》2008,(9):10-12
2008年现代文阅读继续出现变化,具体说,全国各省市高考现代文阅读大致分为两类:一是新课标区,即广东、山东、海南宁夏及江苏,这四套试卷的现代文阅读含必考和选考两部分。选考部分又分成文学类文本阅读  相似文献   

9.
2014年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文阅读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理解和应用能力,培养学生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有利于深化课程改革和推进素质教育。2014年全国18套高考语文卷中的现代文阅读试题聚焦学科素养,贴近考生生活实际,具有开放性与探究性,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体验,同时加大了对非文学类文本的考查力度。在对18套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进行文本分析和试题特点总结的基础上,笔者认为,现代文阅读的试题命制应在选文上适当开放化和多元化,命题可以更加科学和灵活,增加题目的探究性、综合性和开放性;高中语文教师应确立“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扩大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现代文文本资源,并在教学形式与评价标准的选择上注重学生发展和能力养成。  相似文献   

10.
一、高考现代文阅读测试的特点(一 )分值比例大。由于现代文阅读能力是高校学生学习深造所必备的基本能力 ,因此近年高考都将现代文阅读作为最为重要的测试内容 ,所占分数比例也大。譬如 ,1998年高考语文试卷中的第三题“科技文阅读”与第四题“现代文阅读”的分值分别占“10分”和“2 0分”。 1999年第三题“科技文阅读”与第四题“现代文阅读”分值则分别为“12分”和“18分” ,尽管“微调” ,但总分值不变。(二 )难易区分度强。综观 1998年高考语文试卷 ,题目平实 ,重视基础 ,考查能力。题型稳中有变 ,在保持试卷结构、主客观题目、单选…  相似文献   

11.
现代文阅读历来是高考复习的重点和难点之一。而其中“探究题”(能力层级F)更让考生甚至老师感到头疼。它是文学文本阅读中最后也是最难的一道题。从江苏近三年的高考实践来看,这一题是全卷失分最为惨重的试题之一。  相似文献   

12.
形成一个共识。文学作品的阅读能力同其他能力一样,必须在循序渐进的有效训练中才能达成。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是适应高考特定需要、以考查精读能力立意的试题,同时,为保证考查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和适当的难度(有专家称现代文阅读为“翘尾巴题”,意思是这部分的区分度最为明显)。这种考查必须具备某种规范,不可能像平时阅读或课堂教学那样自由发挥,答案必须严谨规范。因此,仅靠讲授无法形成能力,仅靠“放羊式”的自由训练也难以提升能力。必须讲究训练策略。  相似文献   

13.
王学华 《高中生》2011,(10):8-9
论述类文本主要包括论文、杂文、评论等,其主要特征是:议论性较强、观点鲜明、材料涉及面广。它是现代文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考查的能力层级主要是理解与分析综合。2011年高考有多套试卷涉及对论述类文本的考查,充分体现了对论述类文本阅读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包磊 《现代语文》2011,(10):116-117
2011年高考江苏卷一面世,立刻引起轩然大波,尤其是现代文阅读题,从考生到老师,甚至很多专家都在言辞批评,认为题目偏、怪、难,完全颠覆了往日的训练。其实如果认真研究,不难发现,今年的江苏卷带给我们的不是对传统现代文阅读的完全颠覆,而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发展,对于现代文尤其是散文教学而言,要想与文本“对话”,必须先对文本认真解读,我们的教学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各种阅读能力,包括对文中重要信息进行筛选并提炼概括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纵观近年来的现代文阅读,可以发现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考查越来越隐含,有时还和其他考点混合起来考查。下面结合2007年高考现代文阅读中的相关题目,介绍几种常见技法。  相似文献   

16.
<正>现代文阅读是考试的重中之重。新课程改革对现代文阅读的考查内容提出了更多的要求,现代文阅读主要是考查论述性、实用性或者是文学类的文本。作为高考实用类文本考查的重要形式,人物传记类文本属于热门文体。在高考语文阅读考查过程中,更加侧重人物传记考查,旨在学生能够吸收其中所传达的先进文化、美好情操以及科学思想,传主的行为和情感等体现出对思想观念以及为人处世等方面的榜样作用,进而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  相似文献   

17.
赵文汉 《学语文》2011,(6):39-41
阅读在高考语文试卷中是以“一般论说类文本阅读”(又叫“小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又叫“大现代文阅读”)和“古诗文阅渎”三种形式呈现的.总分值为50—55分之间。约占整套试卷的30—35%。可见。阅读题在高考语文整套试卷中的重要地位。然而在如此重要的内容中,命题却存在着严重的“伪阅渎”现象.它不仅对中学语文教学产生着严重的负面影响,而且对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产生着严重的负面影响.所以讨论“伪阅读”问题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  相似文献   

18.
笔者在3月2日听了吴锦教授对2008年江苏高考语文大纲解读,颇有感触,现就高考中现代文阅读部分的变化做一些思考。2008年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部分设置了必考类和选考类文本。其中必考题是对文学类作品的阅读,选考题是请学生在实用类、说明类文本中选考一种进行阅读解题。这种变化,一方面突出强调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另外一方面也突出了社会对文学教育的关注。  相似文献   

19.
现代文阅读一直是高考的难点,它既不像语基题有固定的题型,也不像作文题有相当高的答题自由度。命题老师可以从众多角度对现代文阅读文本进行命题,而考生则要依据文本解题,答题是“戴着镣铐跳舞”,  相似文献   

20.
中考现代文阅读旨在考查学生对文本的感受、理解以及初步的欣赏和评价能力。考生如果要在阅读理解上拿到好成绩,提高正确答题的命中率,就要在现代文阅读解题时掌握“三准”,即准确理解、准确定位和准确表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