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化设施建设概况2012年是“十二五”时期重大义化设施项目推进的关键年,一批市重大文化设施项目建设取得新突破,为完成“十二血”规划、建设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2.
概况 2004年9月上海文化工作会议提出了上海市文化设施总体布局和文化建设规划。要求抓住2010年举办世博会历史机遇,在推进社会事业进程中,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从而增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2004年,宣传系统埘上海市新一轮的文化投资和发展作了整体规划。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的要求。“现代”的涵义是什么?或说我们今天探讨“现代”这个关键词的价值在哪里?我认为,其最大的意义是提供一个视角,梳理自2007年中央第一次发布关于建设公共文化体系若干意见的文件以来,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有哪些需要改进的问题。出于这个视角,我认为,建设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有五大问题值得认真思考。  相似文献   

4.
2008年,上海宣传文化系统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15.2亿元,其中,政府投资约占68.9%,企事业单位自筹资金约占31.1%。其中东方网业务楼和上海影城二期等2个文化设施项目基本竣工,市重大工程大世界修缮实现开工建设。另外,截至2008年底,全市已完成136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330个社区信息苑和1423个居委和农村信息点的建设,其中2008年全市新增27家社区文化活动中心,30个社区信息苑,823家信息点。2008年度宣传文化系统投资紧密围绕文化大都市建设的目标,结合2010年举办世博会的契机,  相似文献   

5.
公共文化     
公共文化概况2012年,按照“建设较为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建设较为完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两大目标,全市公共文化工作以促进均衡发展和创新体制机制为重点,搭建公共文化建设协同推进平台,  相似文献   

6.
《上海文化年鉴》2005,(1):15-19
上海文化广播电影电视概况2004年,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工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上海市文化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用新观念研究新情况,用新思路解决新问题,用新举措开创新局面,呈现出协调推进的良好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7.
鄂尔多斯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鄂尔多斯文化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发展群众文化事业到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从计划性的文化产品供应到尊重人民群众文化消费的自主性和选择权,全市城乡文化设施建设面貌焕然一新,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进一步实现。纵观全市文化事业的发展脉络,经历了普及发展、重点建设、转型  相似文献   

8.
《上海文化年鉴》2009,(1):I0047-I0048
2008年,普陀区文化系统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努力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各项工作在巩固中发展,在开拓中进取,在创新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产业体系和文化市场体系建设全面推进。年内,普陀区文化局获评2008全国文化产业工作先进集体,普陀区文化市场行政执法大队获上海市扫黄打非有功集体。普陀区文化局和区图书馆获上海市首批迎世博宣传教育贡献奖,  相似文献   

9.
《上海文化年鉴》2012,(1):13-16
2011年,上海文化建设在各个领域继续向前推进,在价值观建设、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产业发展、公共文化服务、文化产品原创与国际文化交流等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实现了“十二五”文化建设的良好开局。  相似文献   

10.
借助国家创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良好契机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科学发展再上新水平2010年12月31日,文化部、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的通知》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公共文化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尤其如何通过公共文化设施的体系构建、公共文化产品的多元供应,促进公众文化消费的繁荣……成为文化发展的焦点。在2011欧亚经济论坛·文化分会整整一天的紧张讨论中,各国与会代表共同分享各自的公共文化发展经验,尤其西安公共文化建设的民生理念,成为与会者的共识,公共文化发展及交流合作的深邃思考和生动实践,跨越空间,交辉于此,点燃思想,激励心志。  相似文献   

12.
2008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市委宣传部的领导下,在全市群文工作者的努力下,上海公共文化工作坚持以推进上海文化大都市、健全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核心,以制定实施《公共文化设施迎世博600天行动计划》为契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突破发展中的难点,嗣绕创新工作机制,优化管理举措,提升服务能力等方面,主要抓好了以下3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13.
鄂党办发〔2008〕12号(2008年9月24日)为切实加强文化建设、提高文化软实力、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全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根据《内蒙古党委办公厅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公共  相似文献   

14.
2014年7月22日,在令国政协召开的“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专题协商会上,文化部部长蔡武就文化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相父工作情况进行了介纠。蔡武表示,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和文化行政部门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以建立覆盖全社会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目标,以保障人民群众坫本义化权益为着力点,加大建设力度,现代公其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节现蓬勃发展、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的良好态坍:公共义化投入不断增加,覆盖城乡的公兆义化服务网络初步建矗:咂人文化惠民工程稳步实施;公共文化服务方式不断创新;公共义化服务均等化水平,显著提高;公共文化服务制度化、规范化进程加快。  相似文献   

15.
《上海文化年鉴》2012,(1):23-24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宣传系统信息化工作按照市委提出的“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贯彻落实“上海市文化发展十二五规划”和“宣传系统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为抓手,利用信息技术,充分发挥信息化在新媒体发展和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的作用,各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相似文献   

16.
最近,江泽民总书记在广东、江苏、上海等地考察时,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在“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中,江总书记把“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作为党的建设一项根本任务和要求提出来,不但是对党建理论的总结和发展,而且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是对中国共产党关于文化建设理论的深刻总结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罗开玉 《寻根》2003,(1):68-71
在我国历史长河中,三国时期虽较为短暂,但“三国文化”却特别引人瞩目。在我国、日本、韩国、东南亚及遍布世界的华侨、华裔中,三国文化、三国故事、三国人物,几乎老幼皆知、家喻户晓。近年来,三国文化又借助电子网络,向欧、美、非洲等地快速普及。毫无疑问,三国文化是中华文明在全世界宣传最持久、影响最深远、普及最广泛、最能为各国人民接受的一个分支文化。大家何以对“三国文化”如此痴迷呢?我认为,“三国文化”有一个显著特点,即它的主题思想是儒家文化与兵家文化的高度结合。将“三国文化”与我国古代的春秋战国、南北朝、…  相似文献   

18.
文化强市建设的基本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国内许多城市纷纷提出从“文化大市”向“文化强市”跨越的发展战略,文化“软实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的“硬支撑”作用正在不断增强.本文认为,文化强市战略并不是经济发达地区的专利,并尝试提出文化强市的标准、内涵和构成.城市应通过发展发展文化软实力、文化生产力和文化竞争力,打造精神文明建设工程、公共文化服务工程、新农村文化建设工程、传媒载体建设工程、文化产业振兴工程、文化资源保护工程、文化发展创新工程、文化交流合作工程、文化人才培养工程等九大工程,实现文化强市建设的新跨越.  相似文献   

19.
祝桥镇     
《上海文化年鉴》2011,(1):I0064-I0064
1988年,祝桥镇被上海市文化局命名为“沪剧之乡”。近年来,祝桥镇在大力发展经济、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同时,不断完善文化设施,丰富群文舞台,满足了祝桥居民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为“祝桥新镇、航空新城”建设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20.
“九五”时期.在省、地文化主管部门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我们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推进先进文化建设.使我市文化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尤其是96年以后.孝义市相继荣获了全省文化先进市和全国文化先进市称号。群众文化精品迭出.专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