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首先阐述《荀子》的成书、编辑以及流传;其次,则针对《荀子》是否能代表荀卿本人思想这个问题之五种观点,比较评述其得失.并不再赘述文本流传的文献学上的问题;而是由思想史的观点,试图阐述刘向、杨惊等人之编纂所带来的思想意义.另外,有鉴于中文学界对《荀子》版本流传至日本之后的过程较不太熟悉的情形,故本文也将叙述《荀子》“台州刊本”东传之后,直到1884年黎庶昌将之重刊于《古逸丛书》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原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迁平."  相似文献   

3.
《小读者》2011,(1):51-51
“一问三不知”指的是不知事情的开始、发展和结果。其典故出自于《左传》。  相似文献   

4.
蔡建 《老年教育》2010,(4):45-45
身为“下班族”,尽可“从心所欲,不逾矩”,因而日子过得比上班时更加丰富多彩。我怡然于晨曦中舞剑,网络中遨游,方格中码字,平仄中吟哦……优哉游哉!  相似文献   

5.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的这首诗,家喻户晓,二三年级的小学生也会背得滚瓜烂熟.可是为什么生"紫烟"?知道的人并不多.我问过上初中的儿子,我一提起《望庐山瀑布》,他得意扬扬,有声有色地背诵起来.当我再进一步追问,为什么生紫烟,不说生青烟、黑烟或白烟呢?他哑然失声,说:"不知道,老师没讲过."  相似文献   

6.
《光明日报》2011年8月1日的《国学》专栏有《〈易〉源于“赐予”吗?》一文,作者是任继防先生。文章把《周易》的“易”的本义和卜辞的“ ”(也释为易)的本义混为一谈。也把蜥易之“易”( )混在一起。  相似文献   

7.
西沉的红日,仿佛是醉酒似的,把缕缕落寞的橘红涂满天际。古老而沧桑的小道上充满着迷离的格调,显得格外幽静。世间万物似乎都酣醉于这片短暂的美丽之中,止住了一切声响。  相似文献   

8.
做一个懂得什么叫“责任”的人,这个世界会因为你的勇于担当而格外垂青于你。亲情的小屋里,明白主动去爱自己的亲人是你的担当;友情的廊宇问,明白关爱与扶助他人是你的担当;  相似文献   

9.
《初中生之友》2010,(12):46-47
网络上,每个人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有的真实;有的虚幻,往往由你自己来决定要如何对待他人,如何定位自己。只有注意网上礼节的人,才能成为一个有品位的网民,要踟道,礼貌并不仅仅存在于现实的生活当中,也客观存在于所谓的虚拟世界里。  相似文献   

10.
燕南 《英语沙龙》2010,(12):13-13
表层意与深层意 用文字表达的意思,既可能是表层意,即字面所体现的意思,也可能是深层意,即说话者内心本要表达的意思。对本族人来说,可以从表层意的语境体会到其深层意,对非本族人来说,这种可能性就很小。所以从一种语言译成另一种语言时,往往要舍表层意而用深层意表达,否则译文便很难被译人语读者所理解。下面从Jane Eyre中摘引数例说明。  相似文献   

11.
笔记小说发展到清代,出现了《阅微草堂笔记》与《聊斋志异》两部鼎盛之作.两部作品均多有描述"狐"形象的故事,但由于作者在社会地位、人生经历和思想观念等方面的不同,因此两部著作在缔造"狐"世界、塑造"狐"形象上表现出了不同的艺术风格.文章分别从情节结构、审美意境、描写语言、形象塑造以及艺术手法几方面探讨《阅微草堂笔记》与《聊斋志异》描写"狐"故事的异同.  相似文献   

12.
刘博 《家教世界》2011,(9):50-50
1935年,一种名叫“黄莺”的植物作为庭园花卉落户于上海,因其盛开时黄花灿灿,且易于繁殖、生长迅速,深受市民喜爱,在市场上盆栽及插花均很盛行。  相似文献   

13.
朋友,您听过这样一个寓言故事吗?[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对《圣经》经文的引用、“犯罪——宽恕”情节模式的效仿以及“迷羊”母题的模写是《大地雅歌》在外在形式上的表现,而对《圣经》文化精神内涵的表现则是小说的内在主题,无论从外在形式还是内在精神来看,《圣经》对范稳小说《大地雅歌》的影响都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5.
周静 《课外阅读》2011,(5):280-280
我曾读过这样一则寓言。一位农夫得到一块玉,想把它雕成一件精美的作品,可他手中的工具是锄头。很快,这块玉变成了更小的玉,而他们的形状始终像石头,并且越来越失去价值。  相似文献   

16.
张雷蕾 《红领巾》2010,(5):42-42
放寒假了,我到姐姐家去玩,一到家门口被一只可爱的小狗迎进了屋。“姐姐,这就是你常说起的那只狗吗?好可爱噢!”我激动地问姐姐。  相似文献   

17.
人们通常把一些不切实际、离奇的想法说成“异想天开”。可是,有“异想”的人就不能够使“天开”吗?我认为答案是不确定的,世界上许多著名的人大都是由“异想”从而发展到“天开”的。  相似文献   

18.
张无骄 《新作文》2010,(12):18-18
小时候,我喜欢拱在爸爸的怀里睡觉,就像一只小猫。后来爸爸和我约定了.一个暗号:如果哪天我想跟他睡觉,就喊:“小猫呼叫老猫!”爸爸就学猫叫:“喵一一喵!”这个暗号很好玩,每次一用,我们都哈哈大笑。  相似文献   

19.
我的同桌许家梅,在我们班是个很普通的女孩,可是那天早上,她做了一件很不平常的事:穿了一条怪怪的米黄色裤子。这裤子一只裤脚长,一只裤脚短。如果说左边算“七分裤”,那么右边就得算“九分裤”了。  相似文献   

20.
“你更坏!”“你更坏!”有一天,“损坏”和“损害”吵吵闹闹来找词语王国的国王,要国王评评他们谁更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