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邮集”,是指一部完整地表现某种主题思想,由邮票和与主题相关的封、戳、明信片、邮简等邮品组成的集子。集邮由一页页的贴片组成,每一页贴片表现了整部邮集的一部分主题思想。一部小邮集只有12—32页贴片,大的邮集达100多个贴片。编组一部邮集,尤其是专题邮集,要求集邮应对邮集的主题内容及相关的邮品非常  相似文献   

2.
笔者的一页邮集《集邮·音乐相辅相成》完成于2004年10月,尽管创意不错,由于素材的局限,只可称为平平之作。邮集素材由柏林邮票,奥地利加盖纪念戳的邮票首日实寄封和圣马力诺邮票首日实寄封等四种邮品组成(图1)。这部作品是笔者制作一页邮集的一个  相似文献   

3.
罗贻声 《集邮博览》2012,(10):26-27
如何把零散的邮品变活?其实只需一张贴片、一个故事就可以组成一个小邮集,这就是“一片集邮”。一片集邮作为集邮展览的一种形式,对普及集邮展览、提高普通集邮者制作邮集参加邮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如果说传统意义上的邮集是一本完整的书,现在的一片集邮就好比一篇几百字的小文章,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把一本书浓缩成一篇小文章,还要独立成章,且不可复制,这就是一片集邮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4.
信息     
《集邮博览》2012,(9):92-92
一片邮集邀请展在京举办 本刊讯8月4日,北京市集邮协会在朝阳区文化馆举办“北主2012全国一片邮集邀请展”,三百多名集邮爱好者到场助兴。  相似文献   

5.
俋铭 《集邮博览》2014,(6):27-27
正一页邮集是近几年才兴起的,一经出现,就受到集邮者的喜爱,由于这种邮集选题范围小,所用邮品少,涉及的集邮知识和专题知识也不是太深,只要有点集邮知识的人都能做,所以老少适宜,更适合初集邮者和青少年学生。我尝试着做了几片一页邮集,现就其中的一些体会与大家共同学习。  相似文献   

6.
集邮是一项有益的群众性收藏活动。将个人的藏品组编成邮集参加邮展,使自己置身于一种“游戏”之中,是许多集邮者的期望。当然,任何“游戏”都会有一些规则,集邮展览也不例外。笔者曾组编了一部《新加坡的电子邮票》2框邮集,参加北京2002年“现代集邮展”“现代集邮沙龙类”展出,没想到获得了一等奖加特别奖。  相似文献   

7.
《集邮博览》2012,(10):26
如何把零散的邮品变活?其实只需一张贴片、一个故事就可以组成一个小邮集,这就是"一片集邮"。一片集邮作为集邮展览的一种形式,对普及集邮展览、提高普通集邮者制作邮集参加邮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如果说传统意义上的邮集是一本完整的书,现在的一片集邮就好  相似文献   

8.
《集邮博览》2001,(10):24-24
2001年8月18日至20日.中国香港特区邮学会在上环娱中心展览厅举办第六届集邮展览.其特色为将每框的展片(贴页)改为16片,以适合国际邮展规范。香港邮人17位会员(包括一名顾问)展出18部邮集,尚有广州市职工集邮协会4位邮友以及获邮展金奖邮集参展,邮学会并展出《香港之声》(3)献,共81框,  相似文献   

9.
编辑寄语     
在爱好者的风景日戳邮集内将永久保存的“上海集邮大楼”,如今房屋依旧,但是“住户”已换。自从1998年上海市集邮总公司、上海市集邮协会、《上海集邮》鳊辑部联袂进驻此地以来,已经渡过了八年的风风雨雨,成为上海集邮史上值得纪念的一页。现  相似文献   

10.
陈宁 《集邮博览》2014,(12):84-84
11月6~7日,杭州市残疾人集邮协会40位残疾集邮者参加第十一期集邮知识培训。活动为学员讲解了制作一页邮集与专题邮集素材收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笔者自1991年编组《天安门图邮票》邮集参加全国集邮联合会在上海举办的“庆祝建党七十周年集邮展览”以来,在传统集邮的道路上已经艰难地行走了13年,其问邮集几经修改(仅题目就曾先改为《天安门图普通邮票》,再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套普通邮票》),素材不断补充、提高,相关的集邮知识也随之日积月累、水涨船高。今将己之感悟择要倾吐,与同好共勉。传统集邮,是一种按照邮票的发行顺序、国家(或  相似文献   

12.
孟宪利 《集邮博览》2012,(10):31-32
在北京市集邮协会举办的全国一片邮集邀请展上,我的《没画毛主席像的天安门城楼》一片邮集,获得二等奖加特别奖的成绩。这次参展,使我对一片集邮有了特殊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我国极限集邮虽然起步较晚,但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集邮爱好者。目前各地各级邮展中,极限集邮已成为集邮者广泛参与、比较普及的集邮类别。20世纪80年代初,笔者在编组专题邮集参加国内和国际邮展时,曾多次选用相关题材的极限片入集,也单独组织过几部极限邮集参展。尽管获奖不高,兴致所至,乐在其中。几十年的“极限”情思,乐此不疲的收藏,积攒了大量符合极限集邮展览规则的极限片,也形成了追寻票、片、戳三者和谐一致的习惯思维模式。无论载体是明信  相似文献   

14.
邮集是集邮的高端“产品”。出现在各类邮展上的邮集无不是集邮达到一定水平的成果。现实中的邮集往往被视为高不可攀的,被普通集邮者视为畏途的一类“大作”。其实,回顾一下历史就会发现,邮集并非在其初始之时就是位居“高端”的。从邮票诞生的那一刻开始,集邮的萌生就蕴含了编组邮集的可能。那时集全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邮票是可能的。因此,无意识的求全收集实际上就是传统邮集的初始。最早的“传统”邮集收集的难度并不大,也  相似文献   

15.
听说’98上海集邮节成功举办了一个“趣味集邮展览”,不禁喜上心头。上海是中国集邮活动的发源地之一,集邮人才辈出。但就是这么一个被集邮界心仪的高雅之地,却率先办起了适合大众观赏的趣味邮展,不怕被人议为降格,可见他们的魄力和勇气。前些时候,笔者曾参观一个省级青少年集邮博览会,展品中固然不乏符合邮展规则的好邮集,但观众似乎对“票中票汇萃”、“地名戳专集”等趣味邮集更感兴趣。  相似文献   

16.
一、“灰姑娘”类集邮引人注目国际流行的现代集邮中有个“灰姑娘”类,在国外早已为邮人所熟悉,但对我国的集邮爱好者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由于国内的各级邮展中从未出现过“灰姑娘”邮集,所以,什么是“灰姑娘”类?哪些属于“灰姑娘”素材?如何编组“灰姑娘”邮集?这些问题摆在了普通集邮爱好者面前。  相似文献   

17.
2002年上海集邮节集邮展览于3月5日至10日在上海集邮大楼5楼举行。本次邮展为非竞赛性集邮展览,展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上海参加“2001中华全国集邮展览”的8部获奖邮集的汇报展,一是60周岁以上的上海老年集邮30部邮集的选拔展,另有1部是90高龄的市委老领导、市邮协名誉会长陈沂的一框特邀展品《题词》。全部展品分为传统集邮、邮政历史、邮政用品、航空集邮、航天集邮、专题集邮、极限集邮、印花(税票)等8个类别,共39部184框。  相似文献   

18.
李军 《集邮博览》2012,(10):32-33
我编组的一片邮集《钻戒》,在“北京2012全国一片集邮邀请展”上获得二等奖(85分),这是邮展主办方、评审员和集邮界师友对我的褒奖和鼓励。我很感激。  相似文献   

19.
研究附加费集邮的人,面对全国各地五花八门的附费邮品,大有“狗咬刺猬——难以下口”之感。与所有的集邮门类一样,一要老师引入门,二要一本好目录。在附加费集邮研究和组集方面最突出者是精通英文的湖北集邮家欧阳承庆先生,他的邮集《中华人民共和国湖北省地方邮政附加费凭证及收据(1988-1998)》曾两次在美国邮展中获奖。一次是’97南加州邮展,获邮展组委会银奖、美国中华集邮会特别奖。一次是’98佛罗里达州联合邮展,获邮展组委会镀金奖、美国中华集邮会(南加州)特别奖、美国集邮协会(APS)优秀奖。两次共得到5个奖项,实现了中国附加费邮集在西方集邮界亮相的零的突破!  相似文献   

20.
笔者编组的8框邮集《帆船的故事—它们的产生、发展和衰落》在长沙2014第16届中华全国集邮展览获金奖加特别奖。这部邮集是在2013年泰国世界集邮展览获金奖的5框同名邮集基础上扩框而成的。通常认为:"五扩八"是一道坎,弄不好容易"掉沟里去"。但笔者的这部邮集,经过努力,取得了扩框保级成功。现将这部邮集扩框中的一些体会与大家分享。一次失败的尝试实际上,这部邮集的"五扩八"尝试,早在该5框邮集于2010年南非约翰内斯堡第26届亚洲集邮展览获大镀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