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6月,我迁新居时,对几百册书都进行了整理,大部分过时的旧书,我都“处理”掉了,唯独随我十几年已退了色的《新闻与写作》杂志的前身——《北京日报通讯》却依然保留了下来。几十本《北京日报通讯》和1984年改刊后的《新闻与写作》,整整齐齐地摆放在我崭新的书柜里。一次,有位同事来我家看到这种情况,半开玩笑地对我说:“嗬,你对这些‘小本本’还真够有感情啊!”我说:“你算是说对了。”这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在我当通讯员和后来从事记者、编辑工作的日子  相似文献   

2.
简讯     
△春节前夕,北京——奥克兰建筑防水材料有限公司党委思想工作部召开了1989年度优秀通讯员表彰座谈会,全公司38名优秀通讯员分别获一、二、三等奖。1989年,北奥公司基层通讯员除了在办好公司《今日北奥》、《党工团建设》两份小报外,积极为《北京日报》、《北京晚报》、《新闻与写作》  相似文献   

3.
图片新闻     
《新闻与写作》在军营我是连队宣传委员兼报道组长,今年订阅了《新闻与写作》,从而我连板报上每期都有了“写作之友”专栏,栏目里的内容都是我从《新闻与写作》中摘编的。这激发了报道员和战士的写作热情,渐渐地《新闻与写作》深受战士所爱,我连通讯员每次取回杂志,战士都争先抢阅。图为,我连训练归来,恰逢通讯员取回《新闻与写作》第六期,两个战士马上抢去阅览,当时我发现这场面很好,立即去拿了相机,回来后又多了两个人,  相似文献   

4.
致读者     
《新闻与写作》现在正式出刊,和广大读者见面了。首先让我们向本市各条战线的通讯员、写作爱好者和广大读者,致以新春的问候!向支持我们工作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新闻与写作》是北京市新闻工作者协会、北京市新闻学会主办,北京日报《新闻与写作》编辑室编辑的业务性刊物。它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根据新闻报道和党的宣传工作的需要,向通讯员、业  相似文献   

5.
我一口气读完了《新闻业务》七、八期上几篇关于帮助工人通讯员的文章。这些文章,对一个工人通讯员来说,读起来特别亲切。我亲身感受到报社同志对我的帮助。我是北京日报、工人日报的通讯员,北京日报的编辑来工厂给我们讲过新闻知识,同时开座谈会征求我们对报纸工作的意见,最近还开了通讯员新闻学习班,我参加了听课。工人日报对我厂工人通讯员也很关心,报社总编辑也来过工厂同我们谈心,还指定专  相似文献   

6.
(记者)以鼓励写好短新闻、提高稿件写作质量、锻炼基层通讯员队伍为目的的“《北京日报》康乐杯农口短新闻竞赛”评选揭晓。全部由北京郊区通讯员采写的44篇作品,分别获得了一、二、三等奖及鼓励奖。这次由北京日报农村部举办、北京延庆磁疗器械厂提供赞助的写作竞赛,从1987年5月1日开始至9月30日,历时6个月,共收到各区、县、局及乡村通讯员寄来的参赛稿件200多件。来稿普遍注意到了短、新、  相似文献   

7.
我是《华山报》的一名通讯员。现今我愈来愈感到,《新闻知识》是我的良师益友,我与《新闻知识》结下了不解之缘。我平素喜爱写作,但由于始终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教育,加之涉猎的知识面又窄,尽管也是不停地写,不断地投稿,可总是无有成果,叩不开这理想之门。我厂宣传部非常注重基层通讯员队伍的建设,给近百名通讯员都订阅了《新闻知识》。这使我如获至宝,从中汲去了大量营养,丰富了我的写作知识。通过学习,从新闻写作的理论到写作技巧,以及如何采访,都有了一个较全面的了解和掌握,从而使我的新闻写作产生了飞跃,不仅在《华山报》上稿率  相似文献   

8.
贵在坚持     
我是个残疾人,是个“半路出家”的农民通讯员。以前,我只是爱读书,喜看报,好写写画画。自1990年起,我订阅了《新闻爱好者》和《新闻与写作》等新闻写作的辅导刊物,受益匪浅。从此,我真正成为一名新闻爱好者。 我受《新闻爱好者》的启迪很深,对那些名作家、名记者的“新闻生活”很羡慕,决心扎根“通讯员园地”,深入“文字病院”,进行新闻写  相似文献   

9.
《新闻与写作》创刊十周年了,而这位良师益友与我的关系却是已有二十几个年头。 是她和她的前身《北京日报通讯》,把我从一个插队知识青年引上新闻道路;又是她二十几年陪伴、引导着我,帮我不断  相似文献   

10.
我退休以后,和北京日报联系最密切的地方是《新闻与写作》编辑部。《新闻与写作》刊物给我的感觉是内容更丰富了,作者队伍更扩大了,水平更高了。我提个建议,怎样吸引各报的记者来关心阅读  相似文献   

11.
我从事新闻报道工作已有十多年了。开始,我在一个乡担任通讯员,一九七七年十月到县委担任专职通讯干事。自到县委工作以来,我采写的消息、通讯、调查报告等各种新闻体裁的稿件先后被新华社、《人民日报》、《北京日报》及《北京日报郊区版》等报刊采用八百多篇(包括与记者合写的).有人问我:你写稿子一定有“诀窍”吧?其实,我的“诀窍”就是四个字:勤学多练。我是一九七四年三月到平谷县镇罗营乡当通讯员的,从那以后才开始给报社写稿。十多年来,我  相似文献   

12.
简讯     
△北京修建一公司党委宣传部,重视培训基层单位通讯员,每年都要定期召开通讯报道会议,确定宣传报道要点,邀请新闻单位的编辑、记者讲课。通过培训,通讯员的写作水平有了提高。几年来,先后被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北京日报》等新闻单位采用121篇稿,有的稿件获奖。(滕东瑾) △山西长治人民广播电台把《新闻与写作》当作采编人员的良师益友。几年来,该台坚持订阅贵  相似文献   

13.
读者之声     
山东肥城矿务局大封煤矿宣传科李福成:我科连续10年为全矿通讯员订阅《新闻与写作》杂志达35份,并利用每月的通讯员例会和业余自学等形式坚持学习《新闻与写作》,还组织通讯员交流学习和运用本刊的经验体会,定期对通讯员进行新闻与写作知识考核。通讯员认为《新闻与写作》有四个突出特点,即:时效性强,及时传达新精神,传播新闻界动态;权威性强,每期都有专家学者的文章、言论;  相似文献   

14.
今年4月,我写的通讯《幸遇知音》,荣获工人日报“1986年通讯员好稿评选”通讯体裁的一等奖。这是自1984年以来我的第9次获奖。西北新闻刊授学院的老师们立即写信向我表示祝贺,并希望我谈一谈几年来的学习与收获。两个孩子的妈妈1986年7月,我应邀去北京日报《宣传手册》编辑部向编  相似文献   

15.
我是个刚开始做新闻宣传工作没两年的基层业余通讯员,由于没有受过系统的专业培训,对新闻写作一知半解,仅凭着一股年轻人的热情和干劲,便不停地写,其结果是屡投屡败,一篇篇如泥牛入海。我苦闷异常,烦躁不安,甚至怀疑自己不是写作这块料!正在我一筹莫展之际,厂政工干事送我几本《新闻三昧》。我如饥似渴地仔细阅读,《新闻三昧》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的写作之路,使我受益匪浅。自与《新闻三昧》有了第一次亲密接触后,我与她的感情加深了。我每月都怀着焦急的心情等待她的到来,收到后又迫不及待地细读。《采写经验谈》教会我许多写作技巧;《采访生活》了解了精品、名篇的作者不懈追求的精神;听到《通讯员园地》各路写作人才在此交流、沟通、畅所欲  相似文献   

16.
读者之声     
四川省峨眉冶金机械厂宣传部薛梅:我厂宣传部多年来坚持订阅《新闻与写作》。今年又将《新闻与写作》作为奖品奖给我厂15位优秀通讯员,以帮助他们提高写作水平。现在1—4期已发至他们手中,通讯员们纷纷称赞该刊办得好,尤其是“新闻来稿评析”及“当好通讯员浅谈”这两个栏目,密切联  相似文献   

17.
鼓励与希望     
编辑同志: 我是一九八三年开始搞新闻报道的。过去,写东西抓不住中心。从去年开始订阅了《新闻与写作》,有了这位辅导老师,她教给了我许多新闻业务知识和新闻写作经验。其中,《通讯讲座》、《消息讲座》、《当好通讯员浅谈》等栏目,办得生动活泼,对我这个初搞通讯报道的生手帮助很大。一九八四年一年我的稿被地区电台用了十四篇、省级电台用了七篇、本团场广播站用了54篇。我取得的这些成绩都是同《新闻与写作》  相似文献   

18.
读者之声     
广西贵港市湛江镇二中刘涛:我是一仕初中语文教师。平时喜欢写新闻报道。去年,我到当地邮电所订阅了全年的《新闻与写作》。《新闻与写作》的栏目,像磁石吸铁一样深深地吸引着我,我尤其爱读“新闻来稿评析”、“采写体会”、“当好通讯员浅谈”这三个栏目。由于有《新闻与写作》这位良师月月指导,我的新闻采编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去年,我在地市一级广播电台播出稿件32篇,在《贵港市报》发表文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讯 5月20日,广渠门中学高一、高二、高三三届宏志班的同学,接到了一份来自北京日报的礼物——人手一册《3+X高考改革作文专刊》。这是北京日报社会新闻中心和《新闻与写作》编辑部联合赠送家境贫困品学兼优的宏志生的。  相似文献   

20.
读者之声     
《新闻与写作》是我的良师益友,我连续两年自费订阅了这个刊物。我认为它的文风朴实,内容实而广,对业余通讯员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和学习价值。特别是“新闻来稿评析”、“当好通讯员浅谈”、“新闻写作的语言、技巧”、“现场短新闻漫谈”等栏目我最喜欢读,受益非浅。即有好稿评介,又有教训之谈。我读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成美副教授在《新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