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海波 《科教文汇》2008,(28):115-115
学生对语文的疏远、冷漠已是不争的事实。高中语文教学存在与生活脱离,学生精神生活缺乏,个人主体性丧的现象。让教学回归生命,挖掘语文教学的生命功能,让语文学科占据学生思想和心灵,健全学生个性是我们共同探究的一个任务。  相似文献   

2.
语文是生命之根,语文教学就是对生活的诠释。阅读与写作是语文教学中最主要的两个教学环节。二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如果把知识比作大海,语文就是小舟,教学方法就是海水的源泉,阅读与写作就是浪花,这艘小舟要想在浩瀚的大海中,到达理想的彼岸,需要浪花的推进与帮助。语文阅读教学中体味写作技巧,写作中积累并注入阅读丰厚的语言知识,以读促写,以写促读,是学生学好语文并提升语文素养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语文是生命之根,语文教学就是对生活的诠释。应试教育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对学生书写作文或作业中出现的错别字感到棘手。小学生作业中的错别字已经成为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困惑的问题,这也是很多教师头疼的地方。为此,纠正小学生作业中的错别字是当下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工作。那么,对小学生作业中的出现的错别字究竟如何给与纠正呢?我们就来谈一谈我个人的见解和观点,并愿与同行共享。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段慧君 《科教文汇》2011,(23):95-95,142
语文新课标的理念,就是要求语文教师要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是人们进行交流的工具,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语文。人们口中讲的语言、手下写的文字都属于语文。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学生,学生就要学习,学习就要听、说、读、写,这些说的、读的、写的就是语言、就是文字,它们都是语文的一部分。语文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显而易见,语文与生活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5.
正我们越来越多的听到家长和教师关于孩子学不好语文的抱怨。语文是我们的母语课程,学生虽然从牙牙学语就开始使用它,但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孩子语文成绩不好?语文特级教师于漪曾经说过:"阅读是语文学科的生命,对一个孩子来说,他不可能有很多直接经验,大量的是间接经验,而阅读就是积累,是储藏,是汲取前人熟悉生活、熟悉社会、熟悉自然、改造自然的精华,然后化为自己的营养。"可现在喜欢阅读的孩子越来越少,不少青少年抛下  相似文献   

6.
语文是生命之根,语文教学就是人类对美的挖掘,小学语文教学犹如浩瀚的大海,学生是小舟,教师的表达是浪花,小舟在浩瀚的大海中要想到达理想的彼岸,需要浪花的推进与帮助。学生高尚的人格、宽阔的胸襟、崇高的理想都是对生命意识的体现,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得当的教学手法可以驾驭好学生对生命的意识。那么,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采用怎样的教学方式才能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呢。下面我们就谈谈,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一直以来,受传统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的影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学生学习效率不高,导致语文教学质量不高。实际上,语文与我们的生活是分不开的,语文教学就是生活的阐释。我们要把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让生活走进小学语文课堂,这样才能让小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保持的更加持久,才会打破课堂沉闷、乏味、枯燥的现象。所以,基于此,文章对让生活走进小学语文课堂做了阐述和分析。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陈澄鸿 《科教文汇》2008,(10):64-64
所谓语文,简单地说就是语言和文字及其使用,它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不可分割,是为生活服务的。因此,语文教学无论是学习场合的选取,还是教材内容、教学方法手段的运用,都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随着生活的变化而变化,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才会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头活水。  相似文献   

9.
赵涛 《科教文汇》2012,(17):94-95
语文是我们最主要的学习内容,从开始接触学习到之后的生活应用,都时刻围绕在我们身边。但在相同的语文教育下,我们的学生之间相差的距离却很远。面对这种现象,本文主要认为是学生之间思维能力的差距。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在语文中的思维运用,就是提升学生语文能力的探讨形式。  相似文献   

10.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教师应当善于开发课程资源,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开辟广阔的天空。丰富性的生活就是一本大百科全书,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空间。当学习与生活建立紧密联系时,就可以利用生活资源丰富的优势,使教育活动变得更加生动活泼。我们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积累,就是引导学生走向成功的捷径,因此,我们教师要善于开掘生活的无穷源泉,充分开发孩子的经验世界,抓住每个让孩子动心的瞬间,创设生活化的班级环境资源,使儿童从生活源泉中不断吸取发展思维和语言的养料。在"文字教材"和"生活教材"的结合中,开辟课程学习的广阔天地。  相似文献   

11.
刘贤週 《知识窗》2013,(8):64-64
生活处处皆语文.生活有多丰富.语文教学的内容就有多丰富。教师可以通过语文教学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让学生在学习语文中享受语文、感受世界、感悟生命.从学生的心灵深处挖掘语文的魅力。  相似文献   

12.
生命乃教育之原点,语文课程与生命教育存在着天然的联系。语文教师只有以自己旺盛的生命之火,才会点燃学生那旺盛的生命之火;语文教师只有以自己充沛的生命激情,才可能换来学生那充沛地生命激情。语文教师只有凭着自己对生命、对生活的热爱,对崇高理想的追求,搭建起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一个平台,学生才能在此平台上建构自己的生命格局和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3.
小学语文教学的生活化就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的联系,积极贯彻和落实新的教学理念之一。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转变以往教学方式和理念,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的融合,教学方式要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学习回归生活,不断地加强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生活体验,从而激发出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做到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的生活,驱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陶冶情操,开拓视野,让课堂教学充满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真正落实素质教育的理念。  相似文献   

14.
<正>一切事物皆有生命。语文也有生命。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便是语文的生命。所谓有效性就是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也就是学生愿意学,并且学有所获。而这生命是否能够得以延续,取决于教师能否充分发掘学生的兴趣,能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否完美地演绎文本内涵。本文就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效率谈谈自己几点粗浅的体会。一.深入研究教材,认真备好每一节课一个语文老师要想在课堂上呈现出一堂精彩而又有效率的语  相似文献   

15.
苏莉 《科教文汇》2008,(32):109-109
新的课程改革,对传统的课堂教学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在倡导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感受,语文教学要关注生命,要回归生活等理念指引下,阅读教学的变革也是势在必行。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就是阅读教学,它具备听、说、读、写训练的综合性,既是识字的重要途径,又是写作的必备前提。只要抓住阅读教学这一环节,就能占领语文教学的最主要的阵地。新课改的课堂上学生潜心读书,书声琅琅;  相似文献   

16.
张碧勇 《科教文汇》2008,(10):39-40
语文课堂为学生的学习搭建体验的平台,让学生自主体验,是语文学习的一条通途。本文试从创设情境来诱发体验,切入生活来引导体验,角色换位来升华体验等几点教学实践及反思,来说明怎样使学生在体验中学习语文,提升生命课堂,在语文学习中体验生命的快乐。  相似文献   

17.
语文学科是一门飞扬着作者灵性的由特殊教学内容而形成的具有浓郁人文特色的课程。它不仅是一门培养学生分析和运用语言能力的课程,更是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培养其人格素质的特殊载体。语文教育就是人的教育。学生作为人,是一种生长着的生命存在,它需要教师从人文的高度对其的生命发展咖以关照。也只有洋溢人性之美的语文课堂生活,才能体现语文教学的人文价值取向。本文从三个方面提出了在语文课堂中怎样做到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8.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来自于生活,教学时,我们应以课堂为起点,让教学贴近生活,鼓励学生用生活的标准去判断,用生活的底蕴去诠释,用生活的经验去解读语文材料,说出自己的独特体验,实现与文本的对话,并真正受到启迪。这样,才能赋予课文以生命和活力,更好地揭示其全新的潜在意义;才能引导学生在一个广阔的天地中,积极自主地探索,懂得生活、学会生活、改造生活,做生活的强者,做生活的主人。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奏响美丽、丰富多彩的生活乐章,从小磨练、从小践行。  相似文献   

19.
张瑞华 《科教文汇》2008,(27):109-109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中心。在倡导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感受,语文教学要关注生命、要回归生活等理念的引导下,语文阅读教学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学生潜心读书,丰富的情境体验,感悟和想象,充满智慧的讨论、情感的交融,洋溢着生命的活力和体验。在阅读教学实践中,如何张扬学生的个性,使阅读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我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人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教育,教育的最终实现离不开人的生命存在。生命,是实现一切教育的基础。我们语文教师要以人为本,切实落实增强学生生命意识这一理念,让学生们在成长中尊重生命、热爱生命、保护生命,最终实现生命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