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如燕 《知识窗》2011,(5X):1-1
<正>著名哲学大师雅斯贝尔斯曾说过:"教育是灵魂的教育,而非知识和技能的堆积。教育就是要教学生自由地成为他自己。"自古以来,很多大师、名家都对教育下过定义。爱因斯坦说:"当你把学校所教的东西都忘记了,剩下的东西就是教育。"全国十佳班主任段惠民老师对教育的理解是:"教就是教做人,育就是育心灵。"与此观点不谋而合的是,北京大学学者蒋梦麟先生曾说  相似文献   

2.
郑仕凤 《知识窗》2010,(9X):21-21
<正>《学记》强调,教学过程是一个教与学的互动过程。"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教师的"教"与学生  相似文献   

3.
说课是授课教师对所授课程的整体设计及安排实施过程的阐述,其重点可以用简单三个字母来总结:一是"What",即教什么;二是"How",即怎么教;三是"Why",即为什么这样教。本文就我校人才评估中《作业治疗技术》这一课程为例,从课程定位、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设计与组织、教学质量保障与举措等方面对说课内容进行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4.
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新观念深刻地影响着教学实践的改变,教师要转变观念,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教育转变。给学生充分提供动手、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研究物理的实际问题,不断自主学习新知。  相似文献   

5.
司马迁在 < 史记 @孔子世家 > 和 < 史记 @ 老庄申韩列传 > 里 , 分别记载了老子和孔子会晤一事 , 说孔子到达周都 ( 洛阳 ) , 曾经请教于老子 : " < 史记 > 上说 : 老子者 , 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 , 姓李氏 , 名耳 , 字 [伯阳 , 谥曰 ]聃 , 周守藏室之史也. 孔子适周 , 将问礼于老子 . 老子曰 : ‘子所言者 , 其人与其骨皆已朽矣 , 独其言在耳 . 且君子得其时则驾 , 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 . 吾闻之 , 良贾深藏若虚 , 君子盛德容貌若愚 . 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 , 是皆无益于子之身 . 吾所以告子者 , 若是而已 . ' 孔子去 , 谓弟子曰 : ‘鸟 , 吾知其能飞 ; 鱼 , 吾知其能游 ; 兽 , 吾知其能走 . 走者可以为网 , 游乾可以为纶 , 飞者可以为 . 至于龙 , 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 . 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耶 ! ' 老子修道德 , 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 . 居周久之 , 见周之衰 , 乃遂去 . 至关 , 关 [令 ]尹喜曰 : ‘子将隐矣 , 强为我著书 . '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 , 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 . [莫知其所终 ]” ( < 史记 @ 老庄申韩列传 > )  相似文献   

6.
私立院校及其附属图书馆在我国既古老而又年轻,抗战时期西迁陕西之"私立焦作工学院"时与北洋工学院等组成西北工学院,随校带去图书13 101册,1928年,陕西省诞生了"私立培华女子学院";再度恢复及创办的、异军突起的私立(民办)院校之所属图书馆是我国当前图书馆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大省陕西省私立教育的比重接近于整个教育的2/5;大数据背景下,依据"图书馆要素说"为理论指导,以通过调研等方式收集到的民办院校图书馆各类数据为科学依据,并对其进行了列表分析后认为:陕西省私立(民办)院校之图书馆建筑多为独立空间;纸质文献至少为几十万册甚至上百万册;电子文献资源较为丰富;设备方面:已有院校图书馆实现了自动化借还(RFID),少数图书馆购置有朗读机;不足之处:管理人员服务工作教条;其知识与素质急待提高,还应聘请图书馆学专家到图书馆任职,以引领其发展。  相似文献   

7.
陶行知先生说:"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说,做便是学。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乃是实学。不在做上用功夫,教不成教;学也不成学。"这句话讲的就是"教、学、做合一"。在初中数学教材中,实验占有重要的地位,教材中也有很多实验的案例和教学模型。本文就笔者教学实际,结合陶行知教育理念,对初中数学实施课堂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方便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8.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言”“意”之争。“言不尽意”说早在战国时代就已经提出来了。《周易·系辞上》说:“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庄子·天道》上说:“语有贵也。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又说:“得之于手而应之于心,口不能言。”按照古人的看法,语言是不  相似文献   

9.
教育之美     
“完全之教育”100年正好在100年前,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王国维(1877~1927)写了一篇文章《论教育之宗旨》,倡导“完全之教育”。他指出:“完全之人物,精神与身体必不可不为调和之发达。而精神之中又分为三部:知力、感情及意志是  相似文献   

10.
陶行之先生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因此我们要从小教孩子学会做人,笔者认为一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二要教育孩子善待他人,三要做个勇敢顽强的人。  相似文献   

11.
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教育是最辩证、最灵活的一种科学,也是最复杂、最多样化的一种艺术。"苏霍姆林斯基也说:"教育,如果没有美,没有艺术,那是不可思议的。"课堂,是讲堂,是学堂,更是展示充满活力和魅力的教学艺术的神圣殿堂。所以每一位称职的教师,都应该研究教学中的各种艺术。如何寓教于趣、如何以简驭繁、如何举一反三、如何精讲多练,这都要  相似文献   

12.
彭理中 《情报杂志》1991,10(2):14-24
孙子《知彼知己论》之“知”的基本方式方法在孙子的“知彼知己论”中,对于“知彼”有一个反复强调的指导思想,即“先知”。在战争中,彼己双方构成了既对抗又统一的彼此不可分离的一对矛盾。了解、分析这对矛盾,从难易程度上说,知己并非不难,知彼则更属不易;从行动上说,知己是基础,知彼是目的。只有对彼知之实,知之详,知之准确而适时,才能料敌,确定用兵之策——“伐谋”、“伐交”、“伐兵”、“攻城”,“因敌制胜”。  相似文献   

13.
王伟 《知识窗》2013,(16):66-67
陶行知先生是中国著名的教育家,他以"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为理论依据,以生活教育为核心内容,以培养和发展个体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目的,提出了颇具贡献的"行知"理论。笔者从教学实践出发,立足现实基础,阐述了教师如何教学生学,如何实现以学生为本,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正"我的数学是体育老师教的"曾经是一句无奈的自嘲,现如今却在一些中小学成为现实:江苏常州天宁区5所小学整体实行"全课程"改革,由两名老师"包班教学",体育老师教数学成为可能。最近也有媒体刊出重庆市谢家湾小学当了10年体育老师的郭旗,转身成为数学老师,并将体育游戏融入数学教学。其实,教师跨科教学由来已久,在师资短缺的情况下,为完成教学任务,"所教非所学"的现象不可避免。然而,不论是天宁区的5所学校  相似文献   

15.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是为了不教,教育的最高境界应是自我教育。"只有"不教",才能引导学生自主去探究;只有"不教",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我们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自主学习的方法,提高学习兴趣,进行探究实践、解决实际问题。结合logo语言教学,谈谈如何让学生自主地、有趣地学习logo语言。  相似文献   

16.
吴鸿雅 《科学学研究》2007,25(5):801-805
 在人类求知的长河中,从无知到知之,知之积累为知识,知识转化为力量,进而拥有智慧的辩证过程中,科学既是智慧的基础,又构成了通往智慧的环节.科学最有价值的意义就在于获得智慧,这种智慧不仅是人们安身立命之根本,更是人种永存的重要机制.最原初的"爱智慧"构成科学理想中最深奥、最灿烂的伟大哲思.科学的三向度:力量、知识和智慧事实上是三位一体的关系.科学的理想是力量、知识和智慧的完满结合.  相似文献   

17.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对今天的教育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陶先生提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敢探未发明的新理","教学相长","自化化人",这些观点,不仅符合当时的实际,也是对我们现今教师专业成长提出的要求与挑战。因为如果没有教师质量的提升,就很难有高质量的教育;如果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幼儿的主动发展。  相似文献   

18.
清代著名文学家蒲松龄在<日用俗字>中说:"天下之倾家者,莫速于博;天下之败德者,亦莫甚于博."林晶彝在<射鹰楼诗话>中也说:"人心风俗之坏由于赌博……士农工商弃其业而受其愚,迨亏输累次,每轻生自尽,或有为其势所迫,为盗为娼……"这两篇文章均道出了赌博的危害,并以此劝人戒赌.  相似文献   

19.
正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中,德育教育历来都是教育的根本。南宋理学家朱熹说过:"德行之于人大矣,士诚知用力于此,则不唯可以修身,而推之可以治人,可以治天下国家。故古之教者,莫不以德为先。"我们今天的教育,应为学生的成人、成才创造条件,创设氛围。让学生成人不仅是教育的基本目标,而且还表现出了对民族精神的继承与弘扬、教育作为一个过程,就是培养学生成长、成人、成才,成长是前提,成人是基础,成才是提高。怎样处理好学生"成人"与"成才"的关系呢?  相似文献   

20.
"抢100"是两个人的游戏,游戏规则是:两个人轮流说1~10中的任意一个数,并把这些数逐一相加,最后谁先报出和为100的数,谁就获胜.例如,第一个人说7,第二个人说10,则两人所报之数的和为17;接着,第一个人又说5,则和累计为22.这样交替报下去,直到有人说出的数与前面的数相加得100,此人就是获胜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