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自1981年被发现以来,艾滋病造成全球7600万人感染、3500万人死亡,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在38年的探索历程中,人们也在不断克服对艾滋病的误解。感染艾滋病会马上发作并死亡吗答案是:未必。从感染艾滋病病毒到艾滋病发作并去世,患者通常有10年左右的潜伏期。在潜伏期阶段,患者不会有任何临床上的不适,他们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地生活或工作。需要注意的是,  相似文献   

2.
丁微 《知识窗》2010,(1X):58-59
<正>【活动设计理念】艾滋病是一种全球性的疾病。据统计,我国艾滋病的患者已达到了70万,正处于艾滋病的爆发期,其数量之高让人触目惊心。然而比艾滋病更为可怕的是大多数健康人"谈艾色变",不能平等地接受和对待这一特殊  相似文献   

3.
艾滋病病毒结构图最新的统计表明,全球已有4500万人染上艾滋病病毒(HIV),艾滋病已夺去2500万人的生命。中国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约65万,其中艾滋病病人约7.5万;人群感染率平均为0.05%。全球预计到2010年HIV感染者将达到1000万。在日益严重的疾病传播面前,一个问题油然而生:人类能征服艾滋病吗?怀疑归怀疑,但人们还是把征服艾滋病的目光看好基因疗法。那么基因疗法在今天对于艾滋病只是一种理想呢,还是正在实施呢?实事求是地说,虽然人们现在还只是在观望,但基因疗法治疗艾滋病越来越有希望。从基因变异认识药物的有效性瑞士的一个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4.
联合国问责各国政府25年来,艾滋病改变了世界。它已使2500万人丧生,4000万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它已成为世界上15岁至59岁人们的头号杀手,已成为我们这代人面临的最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5.
艾滋病是全球性的一种传染病,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疫苗也未研究成功,病死率极高,因而被称“世纪瘟疫”、“超级癌症”。自1981年美国首次报告病例以来,艾滋病已迅速传播到世界五大洲,到1994年7月各国向世界卫生组织报告的病例已达85万,实际病例约为400万。目前亚洲及拉丁美洲的病例还在增加,估计到2000年感染艾滋病病毒(HIV)者累计可达4000万,亚洲占1000万。 1985年我国才发现一例艾滋病患者,到1994年11月HIV感染者已达1550例,其中艾滋病患者占43例。与很多国家比较,我国为HIV的低感染国家,但是存在着HIV/艾滋病潜在传播的危险,爆发流行的趋势十分严峻。  相似文献   

6.
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引起。自1981年首次报道以来,已经迅速在全球蔓延,波及到全世界几乎所有国家。截止目前,全世界有6000多万人感染艾滋病病毒,约3000万人被艾滋病夺去了生命。当初人们把艾滋病称为“世纪瘟疫,超级癌症”。随着抗艾滋病病毒的药物问世和有效的预防措施,艾滋病迅速传播趋势得以控制。但是如果艾滋病发展到了晚期,出现严重的免疫缺陷以后,即使给予抗病毒治疗,患者仍可能死于机会性感染或各种并发症。艾滋病患者可能合并外科疾病需要手术治疗,手术医生有感染艾滋病的风险。患者因为免疫低下,手术并发症和病死率也比普通患者明显增高。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外科主任刘保池教授与其科研团队对艾滋病的研究得了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7.
关于我国艾滋病疫苗研发策略的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艾滋病是人类健康和全球公共卫生的最重大挑战,严重危害社会进步与经济增长。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UNAIDS)在2005年底公布,目前全球存活艾滋病和HIV感染者(HIV/AIDS)总人数已超过4000万,已死亡的艾滋病病人累计超过了3000万名。至2005年12月底,我国累计报告H  相似文献   

8.
《今日科苑》2012,(22):7-7
“目前,中国已累计免费治疗近20万艾滋病患者,接受治疗的病人病死率从31%下降至10%。”由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主办的2012年世界艾滋病日高层论坛25日在辽宁省沈阳市举行,中国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副局长雷正龙在论坛上如是说。  相似文献   

9.
《金秋科苑》2012,(22):7-7
“目前,中国已累计免费治疗近20万艾滋病患者,接受治疗的病人病死率从31%下降至10%。”由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主办的2012年世界艾滋病日高层论坛25日在辽宁省沈阳市举行,中国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副局长雷正龙在论坛上如是说。  相似文献   

10.
慧子 《百科知识》2003,(11):8-10
新的统计说,全球已有7000万人染上艾滋病病毒,2400多万人死于艾滋病,而且,艾滋病的传播高峰已从非洲转到亚洲。那么亚洲能不能像欧洲那样遏制住艾滋病?全球是否会被艾滋病吞没?  相似文献   

11.
同性恋与艾滋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世界艾滋病日”(WorldAIDSDay,每年12月1日)又来到了。这一天,我们把目光更多地投向艾滋病毒感染者,更多地凝视着具有象征意义的红丝带。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近期公布的报告显示:2005年全世界新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500万,病毒感染者总人数已达4030万,今年全世界有310万人死于艾滋病。东欧和亚洲是艾滋病感染者增加最快的地区。  相似文献   

12.
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世界艾滋病日”(WorldAIDSDay,每年12月1日)又来到了。这一天,我们把目光更多地投向艾滋病毒感染者,更多地凝视着具有象征意义的红丝带。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近期公布的报告显示:2005年全世界新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500万,病毒感染者总人数已达4030万,今年全世界有310万人死于艾滋病。东欧和亚洲是艾滋病感染者增加最快的地区。  相似文献   

13.
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世界艾滋病日”(WorldAIDSDay,每年12月1日)又来到了。这一天,我们把目光更多地投向艾滋病毒感染者,更多地凝视着具有象征意义的红丝带。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近期公布的报告显示:2005年全世界新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500万,病毒感染者总人数已达4030万,今年全世界有310万人死于艾滋病。东欧和亚洲是艾滋病感染者增加最快的地区。  相似文献   

14.
艾滋病病毒(HIV)携带者高达560万的南非,如今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上艾滋病感染者最多的国家。这一可怕的病魔同时也激发了广大艺术家们冲天的创作热情。他们纷纷拿起画笔,将预防艾滋病的各类知识传递给世界,将战胜艾滋病的坚定信念昭示给患者,将对死者的无尽怀念留给社会。  相似文献   

15.
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世界艾滋病日”(WorldAIDSDay,每年12月1日)又来到了。这一天,我们把目光更多地投向艾滋病毒感染者,更多地凝视着具有象征意义的红丝带。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近期公布的报告显示:2005年全世界新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500万,病毒感染者总人数已达4030万,今年全世界有310万人死于艾滋病。东欧和亚洲是艾滋病感染者增加最快的地区。  相似文献   

16.
《科学生活》2008,(12):22-22
December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每年的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它的标志是红绸带,是世界卫生组织在1998年1月正式确定的。自1981年世界第一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被发现至今,短短20多年间艾滋病已造成超过2500万人死亡。艾滋病在全球肆虐  相似文献   

17.
自1985年发现首例艾滋病病人到1998年9月底,中国除台湾与香港外,累计对1000余万人进行了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已全部发现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他们主要分布在农村地区,吸毒者占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2/3,在性病患者、暗娼、嫖客及有偿供血者中也有发现。截至1998年9月底,全国共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11170例,其中艾滋病病人338例,死亡184例。累计报告数最多的是云南省,其次是新疆、广西、河南、四川和广  相似文献   

18.
正35年前(1981年),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发布了一份医学报告,记录了5名神秘的肺部感染同性恋患者。后来,这几人被诊断为艾滋病患者,也即全球最早被确诊的5名艾滋病患者。药物治疗如同预防今天,全球感染人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病毒,HIV)的人数超7100万,其中死亡人数达到3400万。尽管如此,人类征服艾滋病的战役已经获得巨大成果,一个最值得自豪的成就是,艾滋病不再意味着死亡或绝症。在艾滋病  相似文献   

19.
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世界艾滋病日”(world AIDS Day,每年12月1日)又来到了。这一天,我们把目光更多地投向艾滋病毒感染者,更多地凝视着具有象征意义的红丝带。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近期公布的报告显示:2005年全世界新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500万,病毒感染者总人数已达4050万,今年全世界有510万人死于艾滋病。东欧和亚洲是艾滋病感染者增加最快的地区。[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宣传教育与干预是控制艾滋病流行的主要策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1.艾滋病流行现状及其发展趋势从全球来看,自1981年发现第一例艾滋病患者以来,截至2004年12月,累计活着的艾滋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人(HIV/AIDS)3940万。仅2004年,就有490万新感染者,死亡310万。我们从1984年开始进行艾滋病的血清流行病学检查,证明艾滋病毒于1982年传入中国,1983年首次感染大陆的中国公民。1985年一个美籍阿根廷艾滋病患者来中国旅游,在北京发病死亡。1989年首先在云南发现经静脉注射吸毒的艾滋病毒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