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关于家庭德育环境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重点对家庭德育环境的重要性进行了总结,指出了家庭德育环境对孩子品德的形成影响非常大.也指出了家庭德育环境的特征,即情感教育的感染性、家庭德育环境的长期性和全面性以及家庭德育环境的导向性.最后提出了优化家庭德育环境的几点措施,分别为家长应该有正确教育孩子的观念;要求家长做好孩子的表率,以身作则,形成良好家风;教育家长规范孩子的一言一行;选择民主的教育方式,创造和谐的家庭气氛,促进孩子的发展;要将家庭道德教育与学校道德教育和社区道德教育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2.
国人的期待     
褚兢 《知识窗》2009,(9X):4-4
<正>中国的教育,是改革以来最为国人所关注的领域,因为它不仅关系到孩子的成长,还关系到家庭、民族乃至国家的未来。可近些年来,中国的孩子却一直是肩上压力最大、心中压抑感最强的一群。而中国家长的心情、整  相似文献   

3.
<正>众所周知: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则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因此,家长的教育水平与教育态度、方法直接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况且现在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单从我们这里双休日和节假日等各种各样的培训班的爆满就足以证明。有的家长还美其名曰:"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然而有时候却是事与违愿,电视上、报刊上经常报道的某某孩子父母硬逼着孩子弹琴,而孩子是一点兴趣也没有,父母也许是要面子,或是真想孩子好,但是却没  相似文献   

4.
教育问题一直以来都是被受人们关注的问题,不管是在家庭还是在学校都希望通过教育让孩子健康、快乐、茁壮的成长。而教育所涉及的问题也方方面面的,这里我仅从自主教育方面讨论关于孩子在家庭和学校中的影响和应改善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农村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农村家庭文化教育观念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不同农村家庭的父母对孩子的文化教育差别是显而易见的。众所周知,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教育观念对孩子的影响是终身的。笔者通过走访,对农村地区四个不同家庭的家庭环境、家庭文化教育观念进行了比较与分析,以期找到如何唤醒农村父母对家庭文化教育的重视、如何引导农村父母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的方法,从而帮助孩子更好的成长,促进孩子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农村地区教育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科学生活》2011,(11):26-27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组成部分,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培养孩子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一个孩子从出生到成年,他的家庭将为他在生活、教育、医疗等各方面付出巨大的花费,这对于任何普通家庭来说都是一笔相当大的开销。  相似文献   

7.
陈振芳 《科学中国人》2014,(2S):131-131
近年来,我国的离婚率大幅度上升,离异家庭的子女的教育问题也日益凸显。国内外研究发现,离异家庭的孩子问题行为远远高出正常家庭的孩子,主要表现是情绪低落、压抑、孤独、烦躁、冷漠。  相似文献   

8.
何军 《百科知识》2023,(19):36-39
<正>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家庭的希望。作为孩子的第一监护人,父母应当为孩子营造一个健康舒适、温暖安全的成长环境。但现实生活中,一些未成年人受到的伤害却来自他们最亲近的人。这些伤害有的源自父母的疏忽,有的源自父母的故意伤害。  相似文献   

9.
廖小红 《科教文汇》2007,(3S):66-66
本文通过重点对家庭德育环境的重要性进行了总结,指出了家庭德育环境对孩子品德的形成影响非常大。也指出了家庭德育环境的特征,即情感教育的感染性、家庭德育环境的长期性和全面性以及家庭德育环境的导向性。最后提出了优化家庭德育环境的几点措施,分别为家长应该有正确教育孩子的观念;要求家长做好孩子的表率,以身作则,形成良好家风;教育家长规范孩子的一言一行;选择民主的教育方式,创造和谐的家庭气氛,促进孩子的发展;要将家庭道德教育与学校道德教育和社区道德教育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0.
<正>记得有句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说的便是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当一个小生命刚刚来到这世上时,似乎只会吃,只会用哭声来告诉人们他的到来。但后来这些小生命都成长为一个个独立的个体,是教育改变了他们,是教育给了他们未来。孩子出生后,首先要接触到的便是父母,便是家庭,因此,家庭不仅是孩子成长的港湾,还是孩子接受教育的第一个地方。家庭环境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到孩子性格、品质的塑造,并且这些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人口政策从只生育一个孩子调整为全面放开二胎,但是对于生育二胎很多家庭选择放弃,这主要是因为当前社会物价飞涨再加上教育成本,抚养一个孩子的成本很高,使得许多家庭为了保证孩子的质量,而主动放弃了孩子的数量。由于养育一个孩子的成本种类很多,本文仅分析源头成本即生育孩子的成本以及国家对生育的基本保障,调查发现对于生产妇女基本的产假、产假期间薪资以及生育保险的待遇等最基本的保障目前尚没有真正落实,这就从源头增加了家庭的支出,这也是导致很多家庭放弃生育的一个原因。在此基础上呼吁国家有关部门关注该问题,并真正保障生育妇女的基本权利,并且提出保障妇女基本权利有利于家庭选择生育子女,对于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生育孩子对国家具有正面积极影响,有助于缓解人口老龄化;有助于逐步抹平男女性别比例失调;有助于在社会以及家庭中培育国家意识等。  相似文献   

12.
真正的教育它存在于人与人心的沟通之中,存在于无言的感动之中。特别是生活在特殊家庭中的孩子,他们渴望家庭的关爱,渴望得到尊重与理解,但他们的心却又十分的敏感,不恰当的关心对这些孩子来说,有时反而是一种伤害。而面对这些敏感的孩子,班主任就应该和家长一起,不露痕迹地与他们进行交流,不露痕迹地去感动他们,激励他们,让他们在这种水样无痕的教育中忘掉特殊家庭在心中造成的伤害,重拾往日的欢颜。  相似文献   

13.
连丽霞 《科教文汇》2014,(23):70-71
在当代的多元社会中,单亲家庭已经是不能再忽视的家庭形式之一。单亲家庭的孩子,由于家庭环境的消极影响往往会导致他们在品德行为、情感意志等方面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缺失。如何在教育上尽可能弥补这种缺失,让单亲孩子也能和正常家庭的孩子一样健康成长,已经成为我们教育必须要面对并且必须要探索解决的严肃问题。  相似文献   

14.
瑞吉欧教育体系作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幼儿教育实践模式,成为世界各地学习的楷模。本文通过《儿童的一百种语言》的学习,认为孩子出色的表现与孩子的自由密切相关,在瑞吉欧教育体系中孩子对事物的表达方式是自由的,对事物探索的时间是自由的,对活动内容的选择是自由的,言行举止是自由的,而促使孩子自由的原因主要有树立了正确的儿童观与教师观,社区、家庭与幼儿园共同营造的一个良好环境以及以方案教学为课程模式。通过对瑞吉欧教育体系的学习也给我国的幼教事业带来了一起启发。  相似文献   

15.
创建文明家庭氛围;父母做好榜样;善于挖掘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呵护孩子掌握分寸;配合学校教育工作是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家庭因素。  相似文献   

16.
家庭教育,在这里的涵义是宽泛 的。它既是指家长有意的教诲和培育,也指家庭其他方面对孩子有意无意的影响和熏陶。总之是指与孩子身心成长有关系的一切家庭因素。  相似文献   

17.
陈国庆 《知识窗》2009,(8X):8-9
<正>让学生成为他自己,就是要找到适合学生的发展空间,找到适合学生的教育方式,让学生成为他最应该成为的人,让孩子成为他最可能成为的人,这也许是  相似文献   

18.
初中是孩子成长的关键阶段,而孩子的健康成长又与家庭的教育密不可分。作为班主任,如何帮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做好家长与孩子的情感中介,为家长教子当好参谋,责无旁贷。  相似文献   

19.
让孩子学会感恩,关键是通过家庭、学校的教育.学校的教育并不是单单依靠班主任个人的力量,也不能只依赖学校整体的广泛教育,而是需要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才能给学生起到最全面、最有力的教育效果.信息技术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感恩教育素材,加强与其他课程的整合,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利用信息技术课程中所学的知识学会知恩,学会感恩.  相似文献   

20.
谭璐 《科教文汇》2011,(15):75-75,88
幼儿园环保教育的目的是通过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