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邱玮 《知识窗》2011,(4X):22-23
<正>前不久,笔者听了一堂语文课,这位任课教师在课堂中评价学生的语言大体有这么几种:"表扬表扬他(她)!""很好!""你真棒!""你真聪明!""你读得真有感情!""你听得真仔细!"如果是学生第一次被老师表扬,他(她)会十分高兴;但如果次数多了,学生听了会毫无感觉,还有可能失去激励的作用。所以,在课堂中教师评价学生的语言应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笔者觉得教师评价的语言应充满爱心、充满灵性、充满智慧、充满尊重、充满信任、充满幽默与风趣。  相似文献   

2.
正在我们的课堂上经常听到老师这样表扬学生:"你读的真棒!""你做的真好!""你真聪明!""你说得真好!"……老师之所以这么做,其出发点是好的,是为了鼓励学生更好地学习。可是这样简单的赞扬的评价,虽然也有激励作用,但指向性不强,久而久之只会流于形式,没有一定的针对性,究竟好在哪里?棒在何处?聪明在什么地方?学生无从知道。这样的评价虽然能暂时性地提高学生的自信,但由于学生不明白到底好在哪里,为什么受到表扬,更甚  相似文献   

3.
正孔子曰:未知生焉知死。在对孩子的教育中,也往往回避"死亡"这个话题,但广州华师附中的学生们却提前为自己"策划"了一个葬礼。该校老师给学生们留下一道作业题:试想,如果有一天你离开了人世,在你的葬礼上,你的家人或朋友会如何回忆你?学生们交来的作业让老师感到惊讶。死亡教育,从本质上讲也是生命教育。一个人只有对死亡有了认识而非恐惧,他才  相似文献   

4.
<正>也许你也曾遇到过这样的尴尬:老师"声嘶力歇",学生"沉默似金",课堂"死气沉沉",成绩"人神共愤"。我以为,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老师的教学方式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的是学生对所学知识不感兴趣,有的是评价方式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的是学生对教师本人有抵触情绪。那么,在强调以生为本的课堂改革中,我们能做些什么,来构建自己的和谐课堂呢?一、转变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这种注  相似文献   

5.
于涌 《科教文汇》2008,(18):125-125
批评是对学生的错误思想和不良行为给予的否定的评价。而现代中学体育教学多强调表扬为主,甚至反对批评学生,但是,如果没有适当的批评,那么表扬将变得毫无意义。体育教学中常常运用表扬和批评,而批评是对学生的否定评价,使他们认识到与教师要求或自己与同伴的差距。但是由于教学中不慎重使用否定评价,造成有的学生产生了自卑心理,有的产生逆反心理等。在教学工作中必须慎重使用否定评价,必须注意使用否定评价的时机和场合,讲究批评的艺术,达到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刘海华 《科教文汇》2008,(11):20-20
目前,教师在教学中能够懂得表扬的重要性,并在教学实践中对其加以运用。但我们也不难发现有些教师在具体运用这一重要教育管理手段时存在着"表扬的反向性"。即夸大表扬的作用,表扬"过火",对表扬的运用不恰当,以至于产生了负面效应。教师表扬学生要真实,态度要真诚,同时也要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需求和特点。  相似文献   

7.
初中化学教学要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随着学习内容的深入,课程难度的增大,有的学生越学越觉困难,到学完初中化学了,仍会有学生说出"我怎样才能学好化学?"。因此,我们在化学教学中,除了要"传道授业""授之以鱼",更重要的是"教给学法""授之以渔",使他们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受益终身。  相似文献   

8.
<正>"嘟嘟嘟",QQ上的一个头像在闪动。"干嘛呢?""没干嘛,随便看看。""今天我看见一个人很像你。""呵呵。""个头也和你差不多。""呵呵。""你怎么能这么伤人?!""???""呵呵"一词由来已久,北宋大文学家欧阳修可算是历朝历代文人中爱用"呵呵"的典范之一。他曾在一封给朋友的书信中,写了一番劝诫朋友的话,在话的末尾竟然不忘加上一个"呵呵"来缓和语气。之后,在写给学生苏轼的信中,他又多次使用"呵呵",以此表达与爱徒的亲近。  相似文献   

9.
批评的魅力     
教师批评学生的目的是为了学生能健康成长。但是如果教师批评学生时过于冷漠,不加分析地对学生的错误加以指责,学生就会很快关闭"大门",低头斜视着你,拒绝接受批评,甚至还会顶撞老师,长期和老师作对。实践证明,不同的方法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如果方法不当,有的学生可能会记恨老师一辈子;相反,如果方法得当,学生可能会感激老师一辈子。  相似文献   

10.
作为语文教师,常碰到这样的尴尬事:语文早读,走进教室,学生却在读英语、政治、历史或地理,甚至有的还在读魔幻小说;语文晚自习,学生无所事事,老师一出教室,马上拿出数理化习题,争分夺秒地演算;语文课上学生昏昏入睡,课下更别说去巩固当天所学的知识了。学生们学习语文,显得那样被动、无奈。因此,语文教学往往"吃力不讨好",  相似文献   

11.
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发现这种现象:同在讲台上,有的老师虽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教出来的学生却幕气沉沉、缺乏生机;有的老师则是精讲精练、激发思维,育出来的学生大多生龙活虎、堪担重任.  相似文献   

12.
正她是一名非常普通的老师,先后教过语文、计算机、社会等课程,当自然课改为科学课后,便成了一名科技老师。在学生眼中,她又很不寻常,是独一无二的"三多"老师:玩具多,她神奇的"口袋"里装满了各种科技玩具,经常会拿出来和学生一起玩;故事多,她总能把枯燥乏味的科学原理编成有趣的故事;表扬多,在她的课堂上,更多的是对学生的肯定。  相似文献   

13.
吴振 《科教文汇》2013,(8):122+124
中职体育教学,发现学生原本很喜欢体育运动,但是不喜欢上体育课的现象。在体育课教学中,只要体育教师按教学工作计划,按教学常规要求学生,学生就情绪不高;相反,对学生的训练不加约束,让其自由活动,他们就特别开心。有的学生认为,上体育课"自己玩"比"老师教"更开心。对于这种现象究其原因既有学生的认识问题,更有教师的工作问题,需要认真分析,完善措施,实现体育课上教与学的良好互动。  相似文献   

14.
教师的工作方法并不一定都能被那些正在成长中的孩子们所接受,当他们听到那些自己非常关爱的学生对他们说:"老师你不理解我!""老师你不尊重我!"的话语时,当他们看到学生们怨恨的目光时,会感到委屈、感到彷徨、感到震惊……  相似文献   

15.
新课标明确指出: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强调教学应做到以学为主,而多数教师都以教为主,没有真正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形成了依赖老师,思维能力发展不足的现象。针对这些现象,本文将依托统编教材,从"预习学习卡""拓展学习卡""自主探究学习卡""复习卡"的设计、使用等方面,利用不同类型的学习卡训练学生思维,从而在学生掌握语文知识的同时,发展智力,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教学设计的过程,是教师呈现思维、优化教学的过程。笔者作为一名小学科学老师,借助层层深入的科学问题、严谨致密的逻辑思维,深度叩问"教的谁""教的度""教什么""怎么教",走向教学设计的良性架构,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有效发展。  相似文献   

17.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老师不但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表扬,也要对学生学习上出现的问题或不足及时批评指正,只有表扬没有批评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相似文献   

18.
正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重要性自不待说,但当前作文教学的效果还是不如人意。那么,作文教学中遭遇了哪些难点或困惑?教师应如何帮助学生破解这些难点?一、学生作文难点在哪里学生"畏难",是作文教学的首难。学生们不喜欢写作的原因不尽相同。比如说,有的学生是知识储备不足,对作文主题理解不深,因而在作文中"无话可说"。初中作文一般有字数要求,学生无话可说,可在作文中又不得不说。为此,为了完成作文任务,学生们在作文  相似文献   

19.
正脸膛黑里透红,身材高大魁梧,声音洪亮有力,沈阳农业大学教授李天来给人的第一印象并不像一位久坐实验室搞研究、在黑板前激扬文字的教师。他有着很多称呼:"院士""副校长""教授""专家""老师"……众多称呼中,李天来最自豪也最喜欢的是"老师"。工作30多年来,李天来从未离开过教学岗位。他人在哪儿,哪儿就是他育人的课堂。他始终认为,"一流大  相似文献   

20.
笑不笑由你     
脸上的雀斑英语课上,老师问小明:"小明,你知道eye是什么意思吗?"小明说:"不知道。"老师指着自己的脸提醒他:"你看我鼻子两边是什么?"小明答道:"那是雀斑。"不敢笑老师见花花一脸平静,好奇地问她:"大家都在笑,你为什么不笑?"花花答:"我不敢笑。"老师又问:"为什么呢?"花花振振有词地说道:"您经常说‘笑一笑,十年少’,我今年10岁,一笑不就没了!"最佳人选某班决定派一名学生去美国留学,班主任让学生们说说谁去最合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