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银山 《今日科苑》2010,(14):157-157
阅读与写作是中学语文教学的双翼,但长期以来,传统语文教学往往是重阅读,轻写作;重理解,轻运用;重应试,轻积累。由于种种原因,目前的语文教学并没有把作文教学放在应有的位置上。从某种程度上,作文教学实际成了阅读教学的点缀。再加上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大量进行应试作文训练,致使作文教学质量下降,学生作文能力弱化。笔者试着思考分析,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以期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2.
王兆霞 《科教文汇》2008,(12):71-72
一、作文修改训练目标 现行人民教育出版社的语文教科书在作文修改方面基本上没有明确的作文修改要求,但是,作文修改能力又是学生作文不可缺少的一项能力,因此在根据教材中阅读课文编排的体例,综合性学习活动安排的体例的基础上,并参考了苏教版的语文教科书中对作文修改能力的要求,我按照九年级上学期、  相似文献   

3.
孙诤 《今日科苑》2007,(2):117-117
生活因细节而丰富,作文因细节而生动,情感因细节而精致。细节是作文的彩笔,是作文感人的阀门。一篇作文要呈现深山之中小河的自然美,就应该时而窄细可跨,时而宽阔可行舟,时而水急如瀑,时而缓缓如潭。这宽阔处,这深潭处,便是作文的细节处,如不然文章就会平直如渠,味淡如水。我们常说的"作文空洞"就是指作文没有细节,让读者感到"没有东西"、"缺汁味"。如果用"王小玉,开始唱书儿,很动听,一会声音极高,一会又落得极低极细。"代替"王小玉便启朱唇……  相似文献   

4.
作文训练是一条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途径 ;互批作文则是冲破写作定势、提高学生创新作文能力的重要环节。因为反复互批 ,可以引起争辩 ,使无疑处生疑 ,从而达到拓展创造性思维、提高智力水平的目的。这种“互改—互批—互评”的意义在于三个方面 :一、打破了束缚创造力的“思维定势”学生对作文的“一作一批”,见惯了 ,感到满足 ,不再有什么“非份”要求。有了这种“定势”,知识上少有长进 ,思维上没有创新。而反复互批“作文”,于不疑处“设疑”,就能摆脱“一作一批”的习惯性程序的羁绊 ;就能对老师的面评和同学的批改进行纵横推敲、追根究…  相似文献   

5.
“以段为主”是因为段是构成篇最基本的句群单位。一句话可以是一段,几句话可以是一段,一个小文也可以是一段。“以段为主”易于涵盖一年到六年。分类指导将新一轮课程标准习作教学要求完成的写实文、想象文和应用文再进行具体的细化,把他分成写人、记事、写景、状物、、探索文、实验文、想象文、应用文八类。把阅读与作文看做一个互逆的过程,分析每类文章的必需要素,让学生掌握习作每类作文的基本要素,回忆生活实践和体验,搜寻写作素材,构思行文思路,润泽作文特色。再熟练运用五种常用的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6.
程华丽 《科教文汇》2008,(15):76-76
在传统教育模式的教学过程中,作文教学没有得到我们语文老师应有的重视。我们在有限的作文教学活动中只是“为作文而作文”,教学方法陈旧,吸引不了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学生练笔少,练笔不得法,这些弊端导致我们的中学生作文水平普遍偏低。我们的高一学生,不要说写文字优美的记叙文,说理充分的议论文,条理清楚的说明文,就是连简单的应用文——请假条,留言条都是难以起笔。针对这一问题,我指出传统语文教学的几个误区,提倡一文一得,有针对性的精批细改,提倡面批。希望能给同行以启示,避免重蹈覆辙。本文从五个方面来探索新课改下的作文教学,即:误区之一:“下水作文”;误区之二:作文批改越精细越好;误区之三:文体的限定;误区之四:作文前的引导越多越好;误区之五:讲评的漫不经心。  相似文献   

7.
赖雷柱 《科教文汇》2010,(23):151-151,157
近几年来,在初中英语学习方面,除了对学生的听说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外,对作文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写是与听说读密切联系的,没有听说的训练,写的能力就培养不起来;没有阅读训练,写的能力也无法发展。但写毕竟是一种独立能力,必须单独培养。会听会说,不一定会写,会读也不保证写得好,这在英语教学中表现得更为明显。本文设想通过学会写句、给关键词作文、命题作文、看图作文和读写综合等五个阶梯来系统地指导学生从基础开始,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逐步提高英语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8.
王福才 《科教文汇》2011,(14):110-110,173
作文教学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本文作者结合自身工作实际,从激发学生作文的自主精神,作文教学应以学生为本位;作文要做到观察、思维、表达密切结合;作文教学要从内容入手,密切联系生活实际;作文教学要与阅读教学密切结合;作文训练与育人相结合五个方面提出了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对加强作文教学工作具有较好的启发作用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吴彩云 《科教文汇》2009,(4):118-118
根据新澡改的要求,“语文”方面的各项教学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已往为了应试的作文教学存在着很多弊端:只有“讲”,没有“解”;只有“练”,没有“悟”;要求过多,个性太少。根据新课改的基本理念,作文教学应该有一套新的教学方式,有新一轮的突破。在我看来,应该:激发兴趣,进行指导;回归生活,关爱自然;个性发展,开拓思维;增加课外阅读,交流读书笔记;练习口头作文。通过不断的吸取和总结经验,争取让新课改下的作文教学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10.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阶段学习中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每当习作时,学生总是哀声一片,我应该怎么去写呀!学生这样惧怕作文,其主要原因是没有材料可写。作者在论文中结合自己教学的一些做法谈了怎样积累作文素材。  相似文献   

11.
语文,是与我们息息相关的学科,它来源于生活,延伸于生活,它与我们紧密相联系。而作文是学好语文,体现语文能力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一篇好的作文,能够体现出学生对语文的灵活掌握性及综合能力。但对于学生来说,作文一直是他们比较头疼的,提起作文,往往令他们“轻松”不起来。在作文教学中,存在这样一些问题:一是为写而写,没有明确的思想内涵。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东拉西扯,真正有见地的东西很难觅出。二是学生对作文素材的熟视无睹,以至写作时空洞无物,无法下笔。真正需要素材时,却理不出头绪。三是教师的指导。重视了方法,却往往忽略与生活实践相结合。教师对于写作方法的指导,是不容争议的,但对于理论的实践性,没有真正落到实处。针对这些问题,结合实践,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作文教学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作文是语文教学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作文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语文素质的好坏。所以提高作文水平至关重要。作文具有“双重转化”的特征,也就是作文是由事物到认识的第一重转化,再由认识到表现的第二重转化。学生作文的过程也就是把外部刺激的能量变换成知觉的显示或现实的形象,再把形象换成作为客观化物质的体现的文字的描写。  相似文献   

13.
<正>与作文评改相比,语文教师往往认为,作文命题是教研员的事情,日常作文教学中,许多教师放弃了自己在作文命题方面的责任和研究。本文试就作文命题的难点与症结所在,作四个方面思考:一、作文命题如何系列化问题以及目的性因素。  相似文献   

14.
教学思路在以往教学中,感觉自己最为空白的便是作文教学,绝大部分学生不愿意写作文,每到作文课,总能看到学生的愁眉苦脸,因为他们没有东西可写,没有感情可发,在老师的强硬规定下,他们只好不情愿地挤出一篇篇的作文,这些作文内容空洞,语言干巴,材料都是老掉牙的。反思走过的教学  相似文献   

15.
作文是心迹的袒露,是没有遮掩和伪装的纯真本色的再现.要尊重学生纯真本色的思想;呵护学生作文中原生态的题材;充分肯定充满泥土气息的语言.让学生展示生命的"原生态",以童心童言去写童趣童真,享受生命的阳光.  相似文献   

16.
王春勤 《科教文汇》2008,(24):104-104
新课程标准下,作文材料在一定程度和范围中是可以加工创新的,这不仅是一项作文技能,更是一种作文思想。在教学中让学生理解其实质,掌握其方法,是有益于提高作文教学质量的。可从四个方面着手:设置生活背景;扩大矛盾反差;适当虚构情节;活用陈旧材料。  相似文献   

17.
陈艳 《知识窗》2012,(9X):24-24
<正>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作文意识,逐步帮助学生学会遣词造句、谋篇布局,学会用文字去分析事物和感悟世界。作为一项创造性的实践活动,虽然作文能力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体现,但是学生却经常为如何写好作文而感到头痛。本文就如何消除小学生对写作的恐惧心理,让他们爱上作文,作了如下探讨。一、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现状  相似文献   

18.
徐春香 《今日科苑》2010,(6):277-277
要鼓励学生跳出单纯抒写崇高的框框,倡导学生抒写小我,让他们尽情放松地去写他们的所思所爱。这样作文才会真实,才会萌生独到的感悟。而以往在主题至上的写作理念制约下,学生作前就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几乎没有了张扬个性,抒发自我生命体验的空间。作文应该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心智活动,如没有这样那样的限制,它应该是一种心灵释放、一种内心独白,具有一定的秘密性和可交流性。  相似文献   

19.
杜雪玲 《科教文汇》2012,(23):101-101,137
语文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过去陈旧的作文教学模式使得广大的语文教师厌教,学生厌写,有效、吸引学生的写作教学成为了广大师生追求的作文教学模式。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我们可以从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参与到批改作文中、给学生成功的喜悦感、扩大学生的知识面等入手。同时,我们广大教师也应该改变过去的教学观念,不能再片面地追求作文的数量,应该从作文的质量抓起。  相似文献   

20.
有没有绿色的作文教学呢?答案是肯定的!什么是绿色的作文课堂教学?我认为就是应该让每位学生的作文有个性内容,让每一个学生通过习作真正有所收获、有所长进的高效率的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