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锚杆静压桩施工中,在桩体压到位后,如在封桩前不施加荷载,桩体将产生回弹,在上部荷载施加后势必会带来桩体的再压缩,影响加固效果,本文对与此有关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回弹量的预估计算方法及施工中回弹的防止措施。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有限元程序分析了灌注桩、CFG桩、高压旋喷桩、水泥搅拌桩及砂桩在处理路基下伏软弱土层时的工作性质,指出桩体刚体的变化是影响复合地基工作特性的重要因素。并且,选择适宜的桩体刚度,不仅可以满足地基处理的要求,而且可以降低工程造价。  相似文献   

3.
CFG桩复合地基具有变形模量高、承载力提高幅度大等特点,设计时可以通过改变桩体材料配比,改变桩体直径、桩长、桩距、垫层厚度等设计参数,使承载力提高以达到设计要求。其中,褥垫层有协调桩和桩间土变形的能力,使得桩和桩间土始终参与工作,一般工程中取10~30cm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4.
针对单螺旋型、并联双螺旋型2种埋管形式能量桩在温度-荷载联合作用下开展现场原位试验,分析2种埋管形式能量桩的换热效率、桩体应变、桩体轴力、侧摩阻力等热力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并联双螺旋型能量桩升温时温度分布较单螺旋型能量桩更均匀,2根桩的换热功率分别稳定在9.44 kW和9.70 kW,桩体平均每延米瞬态热交换值分别为726.2 W/m和746.2 W/m;桩体最大和最小应变分别位于桩体中上部和桩端位置;升温过程中,桩侧摩阻力分布呈上负下正,中性点均位于桩体中上部;2根桩由升温产生的附加压应力分别达到7.29 kPa和6.33 kPa,由降温产生的附加拉应力分别达到-4.06 kPa和-4.75 kPa,单螺旋型能量桩由温度引起的下拉荷载比并联双螺旋型能量桩增加了885 kN,在实际工程中应给予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不同的桩体填料对湿陷性黄土钻孔夯扩挤密桩复合地基桩间土的性质及承载力的影响,通过对不同填料桩间土进行现场测试和取样试验,经试验结果显示不同的桩体填料对桩间土的挤密效果没有影响,对桩间土的承载力影响也不大。  相似文献   

6.
针对矸石型复合地基桩体强度进行综合性实验设计,通过室内强度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影响煤矸石型水泥土桩复合地基应用效能的关键因素——桩体强度和沉降变形,获得了在考虑工程材料成本条件下,煤矸石型水泥土复合桩体强度的最佳水泥配比为16%~20%、最佳水灰比范围为0.5~1.0、最佳粉灰比范围为0.25~0.88等参数。通过数值模拟分析得出煤矸石型水泥土桩复合地基单桩和群桩体系的变形特性规律。  相似文献   

7.
能量桩技术是将传统的地源热泵技术与建筑桩基础结合在一起,充分利用浅层地热能进行热量转换,使建筑桩基在满足承载性能的前提下兼起地源热泵换热器的作用.能量桩技术对桩体力学性能和储热性能具有较高的要求,针对能量桩体研发钢纤维石墨混凝土,在桩身混凝土中掺入石墨用于增强桩的导热性能,掺入钢纤维以提高桩身承载力.通过对试块进行抗压...  相似文献   

8.
以惠州一建筑工程为例, 分析了新规范下长短深层搅拌桩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 对影响深层搅拌桩在高层建筑中应用的几个关键问题进行了论述, 并采用Ansys 系统对桩体的受力进行了分析, 并讨论了垂直荷载沿桩体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9.
针对桩身倾斜影响基桩承载能力的问题,引入粒子图像测速(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 PIV)技术,设计了透明土可视化模型试验,并对砂土中单根斜桩进行了颗粒流程序(particle flow code, PFC)数值模拟,开展了斜桩承载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桩体微倾斜时,桩身两侧土体对其摩阻力加大;竖向承载力方面,倾斜度为2%、4%的斜桩>直桩>倾斜度为8%的斜桩;倾斜单桩桩顶水平位移随着桩身倾斜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大;斜桩运动轨迹为沿桩身方向斜向下移动,桩体倾斜引起少量侧移;随着竖向荷载的增加,倾斜度为8%的斜桩的桩底端侧移不变,桩体产生一个大致以桩端为圆心进行的顺时针转动,达到极限荷载时,桩基础发生破坏;不同倾斜度的单桩桩周土体扰动均为上部大于下部,桩身中部土体产生最大侧移。  相似文献   

10.
浅谈影响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效果的主要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方案设计、桩体材料和夯实水泥土桩施工等几个方面,对设计和施工中影响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加固效果的主要因素进行阐述,明确设计和施工中的关键、重点和应注意的问题及建议,对同类工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利用自主研制的大型土工试验装置,在考虑桩长和桩尖角度影响的情况下,开展了静压桩的沉桩以及静载荷试验,以研究试验过程中桩端阻力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沉桩过程中,桩端阻力随沉桩深度的增加而非线性增大,也随桩长和桩尖角度的增加而增大,沉桩深度为25D时,桩端阻力基本达到极值,同一沉桩深度处桩端阻力在沉桩阻力中的占比随桩长(20D~30D范围内)的增加而减小,随桩尖角度的增加而增大;静载荷试验过程中,桩端阻力随沉降量的增加而非线性增大,也随桩长和桩尖角度的增加而增大,同一沉降量处桩端阻力在桩顶荷载中的占比随桩长的增加而减小,随桩尖角度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12.
通过两根人工挖孔桩的静载试验 ,从埋于桩中不同层面的混凝土应变传感器和桩端压力传感器所获得的实测数据 ,分析了人工挖孔桩的荷载传递规律及竖向承载力性状。实测结果表明勘察报告提供的土层极限侧阻力标准值偏小 ,说明人工挖孔桩按端承桩进行设计是不经济、不合理的。  相似文献   

13.
在摩擦桩施工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断桩、坍孔、缺陷桩、成孔困难等问题。根据芜湖长江大桥施工中出现的以上问题,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提出几种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14.
采用双曲线法、调整双曲线法和指数法对某小区住宅楼3根试验桩的静载试验结果进行单桩极限承载力预测,并将预测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盲目套用《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中有关预制桩承载力指标来计算桩的极限承载力是不科学的,其指标也不适合小截面静压预制桩。结合桩基施工终压力和每延米压桩耗能的对比分析,表明桩的竖向极限承载力与终压力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但与压桩耗能不存在比例关系。  相似文献   

15.
杨旌 《南平师专学报》2006,25(4):151-154
本文采用弹塑性有限元方法对水平承载桩的受力状态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提出嵌岩深度、桩侧边长度对水平承载桩受力状态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桩侧边长度的增大,水平抗力的扩散作用就越发明显;同时在一定的嵌岩深度范围内,随着嵌岩深度的增加,桩所能承受的水平荷载也随之增加。  相似文献   

16.
The soil-pile-bridge interaction of super-large pile groups is a very complex issue for the design of deep pile group foundations. In this paper, the load distribution on the pile top of a super large bridge foundation and its influential factors are analyzed comprehensively using a three-dimensional elasto-plastic finite element method. The adopted model and its input parameters are firstly verified by comparing the numerical results with the measured data of static loading tests of a single pile. Numerical analysis is then performed to investigate the load distribution and the load-settlement characteristics of super-large pile groups, and the models are verified using centrifuge laboratory model testing data. The mechanism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pile groups and soil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is explored.  相似文献   

17.
This work presents a new analytical method to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reaction piles on the test pile response in a static load test.In our method,the interactive effect between soil and pile is simulated using independent springs and the shear displacement method is adopted to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reaction piles on test pile response.Moreover,the influence of the sheltering effect between reaction piles and test pile on the test pile response is taken into account.Two cases are analyzed to verify the rationality and efficiency of the present method.This method can be easily extended to a nonlinear response of an influenced test pile embedded in a multilayered soil,and the validity is also demonstrated using centrifuge model tests and a computer program presented in the literature.The present analyses indicate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will lead to an underestimation of the test pile settlement in a static load test if the influence of the presence of reaction piles on the test pile response is neglected.  相似文献   

18.
以工程的基桩事故处理为例,详细介绍了将处理和验证相结合的静载送桩处理方法。工程实践证明,该方法节省了处理费用,大大压缩了处理时间,效果直观、良好,避免了同类工程中静载设备移动困难,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为检测基桩的完整性,利用倒谱系数变化特征,可提高数据分析处理的质量以及桩基检测的分辨率和准确率。模拟算例与工程实例表明,倒频谱分析是一种定性判断基桩完整性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结合一个原设计是锤击预制桩基础后改为人工挖孔灌注桩基础的工程,总结变更 设计的成功之处,并对如何合理应用人工挖孔灌注桩基础提高经济效益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