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博弈名谱(78)     
人机的差距 2016年3月当谷歌公司开发的阿尔法狗软件击败人类最强的围棋世界冠军李世石九段时,人类的棋类项目至此已经全部沦陷.那么目前在中国象棋方面,人机差距到底有多大呢?没有准确的衡量,一位活跃的现役大师说10分钟以下的快棋,大师被让三四先也难求一和,这可能是真实的写照.  相似文献   

2.
龙门这边(79)     
郑凌志:久有凌云志(二) 有一天,我在市中区的新建小学上象棋课,报名象棋的只有四人,甚是凋敝.旁边围棋班的同学也不是太多,仅七八人,于是象棋班和围棋班进行了互动.放学后我跟围棋班上的一个小女孩交谈起来,我问道:“学围棋学了多久了?”小女孩回答道:“六期.”刚以为这个围棋初级班的小女孩是个新生,不想都已经是老学员了,我有些惊讶.“参加过比赛没有?”“没有.”  相似文献   

3.
姚枫 《围棋天地》2005,(12):68-68
当年我们这些复员兵被分配到北京市科委下属单位的时候,几乎没有人会下围棋,都下象棋。只有一个叫晓东的在文革时期下过,水平大概有业余1段,他自称是单位的“棋圣”。他和我们下都是让6子,没到中盘我们就全死光了。我真是搞不懂,围棋怎么会是这样呢?象棋你别说让我车马炮,就是让我一个马也别想赢我。围棋真是太玄妙了,后来大家发现围棋更有意思就不下象棋了。棋圣自然也就成了我们心中的偶像。  相似文献   

4.
象棋中的“打死车”,与围棋中的“屠龙”有几分相似.车如果被打死,后果很严重.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是个有分量的话题.但教材通常并不会为它安排专题与课时.教练提到它,也多半是学生碰上了,简单说几句.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它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人们普遍认为,打死车就像生活中的车祸,属于偶然事件.  相似文献   

5.
2002年5月,第12届韩国新人王战结束。李世石三段以二比一击败金明完六段,登顶韩国新人王。同月,李世石在亚洲杯围棋快棋赛中以强大的中盘力量击败马晓春。其实,人们对于有“不败少年”之称的李世石早已不陌生。近年来,这位棋坛新锐屡屡创造佳绩,已让人们对其耳熟能详。一、围棋家庭孕育奇才让世人开始真正注意李世石的一个标志性的事件始于2000年。在这个新旧世纪交替的年份,李世石在国内棋战中崭露头角。在当年12月的韩国第8届倍达王挑战赛中,面对刚刚在三星杯中问鼎的世界冠军刘昌赫,李世石强手连发,硬是将刘昌赫挑落马下,从他…  相似文献   

6.
第三节全国象棋冠军公开课由世界冠军、特级大师“玉面神佛”蒋川于2月21日晚8点登场亮相。“今年春节期间疫情的突如其来,也让我陷人了思考。在这个时候我能够做些什么?我们象棋能做些什么?凝聚力是一个国家民族精神的最好展现,看到全国象棋冠军公开课的时候,我有了答案。”蒋川特大肯定地说道。“我能做的最有意义的事情就是通过直播讲棋,来减少大家出门的频率。象棋能做的就是多举办网络赛事,通过网络下棋来丰富棋迷的文娱生活。这个时期,中国象棋协会率先做出反应,号召我们这些象棋冠军,推出棋心聚力全国象棋冠军公开课,这个行为就让大家看到了我们象棋人、象棋行业的凝聚力,为象棋点赞!为中国象棋协会点赞!”  相似文献   

7.
下围棋有让子,下象棋有让先、让马、让双马,直至让车。说起象 棋让九子(让五兵双仕双相),你大概不会相信,一方总共只有16枚 棋子,如何让得。 1999年12月1日在广州日报新印务中心,由“象棋第一人”许 银I;旧围棋棋圣聂卫平演绎了一场别开生 面的“互让九子”的超级对话,即同时下一盘 象棋和一盘围棋。这 种前无古人的精彩表 演吸引了上千棋迷前 来观看,而两位巨星 自始至终的对白也颇 耐人寻味。 聂卫平:开玩笑!你以为我的 象棋水平就那么差?我告诉你,世 界上谁也让不动我双马,让九子就 更甭提了。 许银川:围棋聂…  相似文献   

8.
知易行难     
《围棋天地》2013,(7):20-20
最近,李世石宣布在三年内无条件去美国普及围棋,真是令我震撼。像我这种人也就是动动嘴皮子,天天说这个不行,那个不行,这个应该怎么做,那个应该怎么做,但是自己却从未努力做过,李世石给我们做出了榜样。  相似文献   

9.
2016年9月16日,由民间棋王刘玉忠发起的象棋邀请赛在南京工人文化宫举行,吸引了众多棋迷前往观看.当天中午休息期间,老马突然跑来问我:“老汪,这一次说只邀请南京的棋手参加,名单上的黄小布是南京人吗?他为什么能参加呢?”我不假思索道:“哦,你说的是黄总呀,他确实不是南京人,退休前是江苏省泗阳县新华书店的总经理,但他和南京象棋有缘分,主办方让他加盟并不是特殊安排.”  相似文献   

10.
帮帮象棋     
在中国,谈到流行的智力竞技运动,人们都会提及“三棋一牌”,即围棋、象棋、国际象棋和桥牌。作为智力竞技的主管部门,中国棋院也是把工作重点放在这四项上,设有四个独立的业务部,而其它所有的智力竞技(游戏)都被统一归属到新组建的“综合开发部”进行管理。尽管如此,象棋在三棋中的地位却有点奇特,远不如它的两个兄弟围棋和国际象棋来得风光。在中国棋院,围棋和国际象棋都有长设的国家队,每年国内外的重大比赛络绎不绝。但象棋不然,代表象棋最高水平的特级大师都散落在各地棋院或体工队,只在有重大比赛时,他们才能见面。在象棋领导层中,也少有象棋界的代表,中国象棋协会主席由中国棋院院长王汝南兼任,而谁都知道王是围棋棋手出身,对象棋并不在行。没有国家队,没有自己的“代言人”,大赛又不多,象棋受到冷落也就不足为奇了。在今天这个信息时代,任何竞技运动要想谋求自身发展,在纷繁迷乱的社会生活中占有一席之地,除了自身的魅力,还要靠媒体的传播来吸引受众的眼球,进而得到企业的青睐和“输血”,象棋不过才开始介入这个循环的初级阶段。不久前曾有人问特级大师许银川,象棋与围棋的主要差别在哪?这位当今弈林第一高手的回答是:象棋缺少国际比赛。可以说这正是中国象棋特别是专业象棋难以解开的死结。  相似文献   

11.
9月2日,“四川航空杯”2017全球象棋双人邀请赛棋迷见面会在成都望江宾馆举行,来自全球17个国家的32位象棋精英一一亮相,与棋迷互动. 现场,中国十大世界冠军的超豪华战队备受热捧,来自海外的高手则道出了中华国粹不一样的烟火.俄罗斯鲁缅采夫有幸与中国六冠王“许仙”许银川搭档,在被提问是什么样的机缘让他爱上象棋时,鲁缅采夫说:“在俄罗斯,在学校的时候,男生女生都有很多人在玩象棋,当时我就在纳闷,他们都在玩什么呢?然后我就尝试了一下,之后就一发而不可收了.”当被问到“当你的搭档不想赢棋时,你该怎么办”时,鲁缅采夫很自信地说:“他不能这样说,我们应该要赢棋”,惹得许银川哈哈一乐“我诚恳地接受批评,搭档有信心就行了”.  相似文献   

12.
QQ的围棋水平有多强?这个问题估计会让很多纵横于网络之间的围棋高手嗤之以鼻——那是下围棋的地方吗?大约是在三年前吧,我曾经作过一个QQ围棋的介绍,对这样具有影响力的网络平台推出围棋游戏表示欢迎的同  相似文献   

13.
你问我答     
《围棋天地》2005,(1):65-65
西安的“橙色陨石”读者问:我最近买了一本了然著的围棋书《提高你的战斗力》,回家后我看见书上写着“国际围棋协会指定培训教材”。我从来没有听过有“国际围棋协会”,请问到底有没有这个组织呢?  相似文献   

14.
天地间征文     
《围棋天地》2008,(18):91-91
刚学围棋那会儿,某日被人问及“官子”一词的含义,这可让我顿时傻了眼。从前虽也觉得这个名词有些奇特、不好理解,却从未探寻过它的正确意义,要知道《围棋入门》我也才自学到布局,离“收官”还早着呢。  相似文献   

15.
大家选我当这个业余象棋协会的会长,我真不知是该高兴还是该抱怨。我知道这个会长不好当,要不大伙也不会选我。不过既然大家看得起我,那我就一定得干出个样来,谁让咱喜欢象棋呢! 眼下棋坛的形势,对我们来说十分严峻!虽然围棋迷人口不足象棋十分之一,但由于近几年在日本和韩国这两个经济强国的扶持下,向咱们象棋发起了挑战,而且似乎还想取代象棋中国第一大棋的地位。国内象棋的处境不妙,国外象棋的扩张计划也是坎坎坷坷,几年来下象棋的老外并不见多,国际象棋的地位依然坚不可摧。面对国内外的双重打压,象棋显得有些手忙脚乱,…  相似文献   

16.
如果一个人可以将他所有的力量投入到一项事业中,可以说这个人对这项事业无比热爱,或者说痴迷。我热爱的事情不多,象棋是我的挚爱。对于我的师父张志明,象棋是他痴迷的事业。所以,我们一起走过十二年,师父之于我,亦师亦父亦友。——题记2000年暑假,8岁的我已经具备了象棋入门知识,怀着对于提升象棋水平的渴望到处觅师,终于有天在文化宫的围棋培训点遇见了张老师。是的,围棋培训  相似文献   

17.
轻松地带     
哪个好 甲:你猜,我是围棋下得好,还是象棋下得好? 乙:我想应该是围棋下得好。 甲:你怎么知道的,你见过我下围棋? 乙:没有,但是我见过你下象棋。  相似文献   

18.
大家认为围棋是容易还是难呢? ——这还用问,当然是难了。我就知道你一定会这么回答。但是,我们通常感觉到难,是因为想要去弄懂原本不懂的事情。而我所主张的“区域压力”的出发点,就是要将高深莫测的围棋变得简单。——如果能够简单地将围棋下好,那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不过围棋真的能像你说的那样变得简单吗?  相似文献   

19.
“棋从断处生”,此说来自围棋,但却不适合象棋。就象棋言,“棋”又从何处“生”呢?姑且先“大胆假设”一下吧!谓之“棋从结中生”。围棋中讲的“断”,是要破坏对方棋子间的联系;象棋中讲的“结”,强调的则是制造并利用好双方棋子间的联系。“断”也好“结”也罢,都是把目光聚焦在棋子的联系上。  相似文献   

20.
游戏围棋     
孙洪 《围棋天地》2013,(8):20-20
做过代课老师的舅舅,长我10岁。文革间,他无业,我无学。初通围棋的他好为人师,教我摆上了围棋。教时无棋,竞在象棋盘上“拈”象棋子围地。几分钟下一盘,快乐得不行。围棋人称“木野狐”,喻其迷人之状。哪知偎上它一粘就是四十余年,且历久弥深,沉溺不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