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陈慧 《上海教育》2000,(8):34-36
上海市实验学校4年级综合课程验收投放的主题为“真诚到永远—海尔文化激活休克鱼”,这是一个以海尔集团的案例为基本内容的跨学科课程计划。要求学生在老师提供背景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探究式的自我学  相似文献   

2.
以法、越两国留学生在文化适应过程中的“文化休克”现象作为案例,说明“文化休克”对于对外汉语教学的影响,并对如何解决留学生在文化适应中的“文化休克”问题寻找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3.
话说fish     
提起fish,它给人们的第一印象便是指“鱼”,实际上它的用法并非如此简单。fish用作可数名词指“鱼的条数”时,它的单数和复数形式相同.“两条鱼”就是two fish:指“鱼的种类”时.复数形式为fishes,two fishes意思是“两种鱼”:fish用作不可数名词时无复数形式。应作“鱼肉”解;fish用作动词时。它的含义又与“钓(捕)鱼”有关,“去钓鱼”就是go fishing。例如.  相似文献   

4.
《中孚》卦卦辞“豚鱼吉”之“豚鱼”应指一种鱼,如“河豚”、“江豚”,而不应分解为“小猪”和“鱼”。卦辞“豚鱼吉”与爻辞有内在的严密的逻辑联系而并非“鲜有牵连”。豚鱼的回游、鹤的迁徒、月相的周期变化、公鸡的报晓,其季节或时间都是十分准确的,具有“守信”的特征。《周易《以豚鱼、鹤、月、公鸡作为“诚信”的象征。在《周易》中,“猪”意象被作为“好色”、“淫欲”的象征物,而不作为“诚信”的象征。《中孚》卦是讲“诚信”之道的卦。初九爻辞“虞吉”之“虞”应释为“虞人”。《中孚》卦通过天道(月)、人道(虞人)以及地道(豚鱼、鹤、翰音)等来阐释“诚实、守信”的理念。  相似文献   

5.
谐音析词     
谐音析词,即用同音或近音字来代替本字,产生辞趣。如“年年有鱼”,“鱼!’和“余”声音谐合。便借“鱼”作“余”。  相似文献   

6.
授之以渔     
子晨 《中文自修》2010,(3):64-64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是中国的一句古话,意思是说,如果要帮助别人,送给他鱼,不如传授给他钓鱼的方法,因为送给他鱼只能帮他一时,而如果教他学会了钓鱼的方法,就可以受用一生。在这句话里,“鱼”和“渔”这两个字是不能搞错的,因为“鱼”是一条鱼的意思,而“渔”的意思是捕鱼。  相似文献   

7.
龙门     
惠子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不想变成龙呢?”拿破仑说:“不想跳龙门的鱼不是好鱼。”任贤齐说:“对面的鱼儿跳过来。”我想:中学生是鱼,大学生是龙,高考就是立在中间的那道龙门。因为我们是鱼,所以“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因为我们是鱼,所以被盛在盘子里做下酒菜。因为我们是鱼,所以即使有机会与龙为伍,也被称为“鱼龙混杂”。因为他们是龙,所以被故作高深地赞为“神龙见首不见尾”。因为他们是龙,所以被捧在天上誉为“天之骄子”。因为他们是龙,所以表现得不如我们的时候会说:“龙游浅滩遭鱼戏。”而如此的差距仅仅是因为一道龙门。门这…  相似文献   

8.
释“鲁”     
“鲁”字从“鱼”构形,其义当与“鱼”有关。但前人的一些解说,却有以讹传讹之嫌。查阅甲骨文、金文等古文字,确认“鲁”的构形是“从鱼从口,鱼变声”,其本义是“味美”。由“味美”引申出“嘉”、“美”之义,再引申出“大”义等等,从而整理出“鲁”的词义系统,  相似文献   

9.
台湾“环保联盟”近日公布,他们在台核电二厂温排水出口附近发现了大量变形鱼,“环保联盟”把它取名为“秘雕鱼”。这些鱼  相似文献   

10.
从“电妖鱼”到“燃料电池”安徽凤阳中学张国顺“电妖鱼”—动物电18世纪中期,人们在非洲与南美洲等地的河流中,发现一种带“新式武器”的鱼,当你用两只手同时碰到它的头部和尾部时,会受到“电击”,经实验这种鱼可用来给莱顿瓶充电。人们称这种鱼为“电妖鱼”或“...  相似文献   

11.
龙门     
惠子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不想变成龙呢?”拿破仑说:“不想跳龙门的鱼不是好鱼。”任贤齐说:“对面的鱼儿跳过来。”我想:中学生是鱼,大学生是龙,高考就是立在中间的那道龙门。因为我们是鱼,所以“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因为我们是鱼,所以被盛在盘子里做下酒菜。  相似文献   

12.
关『鱼』事     
提起fish,它给人的第一印象便是指“鱼”,实际上它的用法并非如此简单。fish用做可数名词指“鱼的条数”时,单数和复数形式相同(如:two fish两条鱼);指“鱼的种类”时,复数形式为fishes(如:two fishes两种鱼)。  相似文献   

13.
在提倡教学改革的浪潮中,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肩负着不可推卸的贵任.着眼于目标“鱼”,立足于过程“渔”的改革才是最关键的.不管是学校管理者还是教师个体都应深刻体会到教学工作中“渔”胜于“鱼”的重要性.本文从学校管理制度、教师自我认识及教师的教学方法三个方面以“鱼”和“渔”为喻托,对教学工作中“渔”胜于“鱼”的原因进行了思考和分析.  相似文献   

14.
戴桂珍 《培训与研究》2006,23(12):127-129
授之以渔与授之以鱼密不可分。只有丰厚扎实的授之以鱼,才有授之以渔的可能。然而,翻译课的教学主旨在于“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因此,在授之以鱼过程中必须注重适时地提升为授之以渔,营造“鱼”“渔”之间的旨趣。翻译课中的译例分析与译文比读的教学是授之以渔与授之以鱼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1.①渔夫叉鱼时,要想叉中水里的鱼,应将叉刺对准( )(A)看到的“鱼”的上方投去.(B)看到的“鱼”的下方投去.(C)看到的“鱼”投去.  相似文献   

16.
幽默     
《青少年日记》2010,(1):31-31
餐厅的鱼不新鲜,简直是——“烂鱼”充数。下雨天骑机车最怕——前车之“溅”。  相似文献   

17.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是很多教育工作者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但笔者以为,这句话还不够完整,容易引起人们的误解:误以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重要,甚至将“授人以渔”视为教育工作的全部。殊不知,“授人以鱼”与“授人以渔”同样重要,而且在“授人以鱼”和“授人以渔”之前,更重要的是要“授人以欲”。  相似文献   

18.
少年时,我特别看不’惯父亲的一些奇奇怪怪的禁忌。比如说,吃鱼的时候一定不能说“把鱼翻过来”,要说“把鱼抬过来”,理由是“渔家特别忌讳这些,在船上说‘翻’是很不吉利的”。  相似文献   

19.
人们常说,“授人与鱼不如授之于渔”,说的是传授给人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道理其实很简单,“鱼”是目的,“钓鱼”是手段。“一条鱼”能解一时之渴,却不能解长久之饥,如果想永远有“鱼”吃,那就要学会“钓鱼的方法”。初中文言文的教学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20.
鱼之乐     
庄周 《现代语文》2004,(1):18-18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儵(tiáo)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译文:智慧的庄子和聪明的惠子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鱼从容自在地在水中游,这真是鱼的快乐啊!”惠子说:“你又不是鱼,你怎么会知道它是否快乐呢?”庄子说:“你又不是我,你怎么会知道我不懂得鱼的快乐呢?”惠子说:“我的确不是你,确实不知道你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