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小学阶段,语文教学是教育重点,教师要采用多种多样的方法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有效地运用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插图,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式,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提升小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丰富学生学习语文教材的方法,同时能够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对于知识的理解把握能力。  相似文献   

2.
阅读是一个综合运用语言知识的过程,是一个进行积极思维活动的过程,也是一种创造性实践的过程。阅读理解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人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因此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就必须在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同样的,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又会促进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初中生物的教学离不开对插图的理解,因此对学生的读图能力提出较高的要求,对教师利用插图进行教学也提出相应的要求。本文从初中生物插图教学的实际意义、教学实践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探究。  相似文献   

4.
阅读教学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巧用插图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学习生词,加深理解,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从而提升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在培养小学生语文素养上,插图往往可以取得非常良好的效果。由于小学生处于人生的初级阶段,小学生对于文字的理解相当片面,不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教学过程中加入插图可以取得非常良好的效果,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有效地使用课文插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理解、观察、想象、表达等多种能力。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本的插图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巧妙使用插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字词,掌握课文,把握感情,同时利用插图再现课文情境,创设情境,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英语教材中的插图是教科书显性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教材的重要内容之一.它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提高学习能力,培养审美情趣和激发想象力,实现学习的有效性.本文就如何使用插图这一重要的课程资源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范新薇 《考试周刊》2015,(30):116-117
历史插图作为一种直观教材,是中学历史课本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和理解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就如何在历史课堂中通过教师的有效管理,让插图"说话",从而更好地开展中学历史教学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
三、四年级的英语教材主要是以图片为主,文字为辅,无形之中给学生提供了很多"留白"。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课文中的这些"留白",巧妙设计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填补"空白",对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1.
小学是学生英语学习的起始阶段,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插图是阅读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用好插图不仅能为学生创设趣味、生动的语篇情境,还能有效引导学生理解语言、发展阅读技能、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笔者将结合课堂教学案例谈谈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如何巧用插图,从而提升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陈玲娟 《文教资料》2014,(13):52-53
惟妙惟肖、形象生动的精美插图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字无法替代的图画语言,更能给学生以美的感受和理解,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在课堂教学中巧妙有效地利用教材插图,突出发挥其辅助功能,图文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一边理解吸收语言文字,一边逐步提高审美感知能力、审美鉴赏能力、审美表达和创造能力,达到完美的课堂教学境界。  相似文献   

13.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要渗透到教学的每个环节。教师要注重学生预习能力的培养,自主学习兴趣的培养,审题能力的培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理解词句能力的培养,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14.
教师在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学好插图内容,对于学生理解、掌握、巩固和运用生物学知识,发展学生的观察、识图、思维和想象等能力都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阅读理解是英语学习听、说、读、写技能中重要的一个环节。本文根据高职高专学生的特点,依照《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和《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大纲》中对阅读理解能力的要求,结合所教的教材(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编大学实用英语教程》第二册),用事例说明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阅读技巧,目的是提高高职高专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6.
课本插图是新课标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的一个重要特色。插图生动、形象、具体、直观,与课本内容直接相关,并揭示相关章节的重点、难点。因此,在教学中善于引导学生学好插图内容,对于学生理解、掌握和运用生物学知识,以及培养学生的观察、识图、分析、思维等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随着新课政的不断推进,小学高年级数学教材中穿插了越来越多的插图,为学生理解题意提供了新途径,但是插图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图形阅读能力、图形观察能力以及图形解决能力。而趋于这一要求下的眼动研究与分析,为小学教师开展数学教学活动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8.
夏艳萍 《考试周刊》2012,(31):124-124
物理课本中有大量的插图,这些插图,有助于理解和记忆教材的内容。教学时,充分利用插图,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动手能力、审美能力,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提高物理教学质量。作者在教学中因图而异,取得了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插图也是教学资源,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内容,而且还能丰富他们的想象力,让学生语言表达的内容更加完整、生动。教师应结合第一学段学生的实际,通过插图培养其观察细致能力,让学生言之有序;丰富其语言积累习惯,让学生言之生动;强化其运用能力,让学生言有个性。  相似文献   

20.
向深媛 《考试周刊》2023,(10):89-92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让学生掌握数学概念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如让学生理解表格、图像以及公式这些与数学概念相关的元素。对学生而言,只有具备良好的数学阅读能力,才能理解数学语言所表达的含义、概念的内涵。对教师来说,只有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阅读能力,才能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基于此,文章重点分析了初中数学概念教学中阅读能力的作用,探讨了初中数学概念教学中阅读能力培养的要点与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