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职高数学教学中,对课后作业进行合理的布置不仅有利于巩固课堂教学内容,而且能有效地将知识体系延伸.科学地布置数学作业可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批改课后作业能够有效、及时地反馈教学信息.因此,科学布置作业是提高教学过程有效性的必要组成部分.教师要结合学生接受教学的实际情况,换位思考,进行科学的布置作业,使课后作业更加个性化、层次化、人性化和发展化.只有充分发挥数学作业的能动性,利用其教育手段的有效性,才能激发各个阶层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所有学生都能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稳步提升.只有这样才能最大化地实现职高教学新课标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2.
对于学习英语的一个重要阶段——"初中"来说,初中英语课程是相当重要的。除了课上的教师传授知识,另一个重要而不可缺少的环节就是课后作业,通过课后作业教师可以考查学生对课上学习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举一反三的能力,同时也可以让教师不断改进授课的思路。所以,课后作业的布置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绩,科学、合理地布置课后作业,对于提高学生成绩更是有着推动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考试周刊》2014,(A1):78-79
作业是学生巩固课上知识、形成自主能力的重要手段,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途径。教师对于作业的布置应该注重实践,让学生不断在快乐中作业,在实践中发展。现在学生的常规数学作业十分枯燥呆板,学生无法从学习中获得乐趣,所以教师应该适时改变数学作业形式,从学生角度出发,以学生为本,构建开放且拥有活力的作业体系,使学生能够在完成作业中较好地提高自己的课后能力。  相似文献   

4.
<正>课外作业是根据教师的布置,在课后独立完成的学习活动。课外作业的布置与评改是教师检验课堂教学效果、改进教学方法的重要依据,是学生了解自己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如果学生所完成的作业是照抄来的、虚假的,那将会误导教师,造成教师对教学作出错误的判断,从而大大降低教学效率,影响教学质量。针对上述现象,现对学生照抄作业现象作如下浅析。一、照抄作业的危害1.误导教师。学生照抄作业,会使教师无法全面、真实地判断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无法找到适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使教学偏离正常轨道,进入"教学误区"。  相似文献   

5.
石秀兰 《知识文库》2023,(11):28-30
<正>“双减”政策的核心是提质增效,增强课堂教学和布置作业的有效性,需要从课堂和课后两个环节进行教育水平的优化提升,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充分把握学生学习心理、个性差异,提高教学质量。教师既要保证课堂和作业的趣味性,也要利用教学和作业增长学生某一方面能力,落实国家政策。提质增效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初中语文知识效率和愉悦感,逐渐培育核心素养。1 “双减”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提质增效的重要意义1.1提高综合能力,促进全面发展初中语文教师精心设计课堂教案和课后语文作业,讲究作业布置的技巧,使学生的情感得到积累、审美得到提  相似文献   

6.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总喜欢布置一些机械重复、毫无思维训练的课后作业,让学生感到厌烦,失去了作业设计的初衷。如今,伴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课后作业的设计科学与否,对学生的知识巩固和教学质量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寻求"多元化"的课后作业设计是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它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促进学生自主、快乐、有效地学习。  相似文献   

7.
教学中教师布置的作业大多着眼于巩固已学过的知识,比如重复抄写生字,新词,进行形近,音近字的组词、造句、背诵等.而要求学生将学过的知识应用于实践,从而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作业教少.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感,而且不能有效全面地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  相似文献   

8.
郭修玉 《中学生英语》2013,(11):105-105
课后作业的布置以及作业的批改和评价,是英语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布置合作、探究性作业,应是学生课后作业的主流。教师简单中肯的评语可以传递一份浓厚的师爱,使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体验理解、信任、友爱、尊重和鼓励,从而把完成作业当作与教师交流的机会。我们教育者应尽力给学生搭建探究学习的舞台,使每位学生像关注知识一样关注自己的探究能力,真正成为一个会学习的学生,一个善于终身学习的学生。  相似文献   

9.
在当前的小学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顺应和践行"双减"政策,给学生进行作业设计布置的过程中应该重点把握作业的总量和时长,有效减少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并且减轻学生在完成课后作业时所面临的负担.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实施小学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需要更加合理地规划英语课堂的作业,并且将其与学生之后初中阶段所学习的知识内容衔接...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初中生物教学也有了新的变化,其显著特征就是需要学生参与探讨的知识越来越多,课后作业成为生物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它使教师能检验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程度,也能使学生在充分消化课本知识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目前有较多的生物教师不重视课后作业的布置,即使布置部分课后作业也是流于形式,或让学生抄写课本所列知识,或做一些已有明确答案的问题,或简单地让学生探讨毫无意义的生物学问题,既不能倡导学生探究性学习,也不能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甚至使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丧失了学习生物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1.
作业是巩固知识、形成技能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途径.肖川博士曾说:"作业是教师精心准备的送给孩子的一个礼物."然而传统的数学作业布置存在"一刀切"现象,作业形式单一、内容枯燥,没有针对性,脱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且作业量大,效率低下,学生不堪重负,挫伤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不少学生对数学望而生畏,严重地阻碍了学生的发展,与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论相悖.  相似文献   

12.
传统观念往往把作业的功能定位于"知识的巩固"和"技能的强化",教师布置作业总是本着面面俱到、多多益善的原则,导致作业陷入了机械重复、单调封闭的误区,成了学生的沉重负担.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教师设计作业,既要顾及作业的一般作用与功能,更应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改革作业的内容与形式,从而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都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3.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各个学科都刮起了一股改革春风,从而不断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尤其是初中数学这门科目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更加完整.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不但包括备课和课堂讲解以及课后复习等几个方面,同时还有课后作业这一重要环节.课堂上所讲解的部分知识学生并不能快速地理解和消化,而课后作业的重要性就被体现了出来.对于初中生来说,课后作业就是帮助巩固课堂所学知识,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消化课堂所学知识.但课后作业的布置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需要我们在作业方式具有针对性和综合性,所以我们需要灵活地设计课后作业形式.但就目前实际情况来看,当前初中数学课后作业并不是如此,很多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的时候并不够严谨,而学生对于课后作业态度也不够端正.对于这些现象需要我们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灵活设计课后作业,从而将课后作业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相似文献   

14.
布置英语课后作业时将"发展新元素"的理念融入其中,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获得快乐与自信。  相似文献   

15.
初中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结束之后会布置相应的作业,通过作业巩固学生学到的知识,并让学生了解学习中的不足与缺陷,因此作业对于学生的学习而言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作业可以使教师的教学过程得到反馈、调控,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可以应用知识,这属于一种亲自体验知识、技能的教育过程。因此数学教师应该科学布置数学作业,通过数学作业将学生学到的知识内化,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从而将数学教学的实效性逐步提高。本文将以农村地区的初中数学教学为例,对数学"个性化"作业分层类型进行全面探究。  相似文献   

16.
文章提出了改革大学数学类课程传统的作业布置及批改方法,探讨了学生作业方式的新途径。通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整个作业过程分为"消化知识,应用知识,提出问题,全面总结"几个层次,并以此为手段,让学生主动介入整个学习过程,充分结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地位与学生在课后巩固消化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形成良性转化,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正>作业是检验学生对已学知识、基本技能掌握程度的一种方法与手段。每一个学生的智力各不相等、各具特点,表现形式各不相同,有自己的学习类型和学习方法,教师要将每个学生视为具体的、活生生的、有丰富个性的、不断发展的个体,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课程学习的特点,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给每一个学生提供思考、创造、表现及成功的机会。以往传统的教学,教师布置作业"一刀切",往往使后进生"吃不消",优等生"吃不饱",这使学生处于十分被动的处境。因此,教师给学生布置作  相似文献   

18.
雷婷 《江西教育》2022,(3):72-73
众所周知,课后作业是学生巩固、运用所学知识的重要途径。新课程标准提出,除了要发展学生的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外,还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合作力、想象力和创新精神。然而,很多小学英语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形式单一,内容封闭、僵化,忽视学生的情感,取得的效果不是很理想。"抄一抄,背一背,练一练"这样千篇一律的作业,会束缚学生的思维和创造能力,压抑学生的个性。  相似文献   

19.
双减政策的提出要求教师在教学端有效落实双减教育目标,帮助学生减轻课后时间较大的学习负重,将多元且快乐的童年时光还给小学学生,真正使学生以高效学习的方式实现学习能力的最大化提升,并在减轻学习负担的课后时间中实现快乐成长。对此,需要教师对于“双减”教育政策在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的落实给予足够的关注和重视。既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应结合双减政策以系统性的形式对课后作业的设计活动进行宏观分析,并真正针对学生多方面的学习特征,制定相关的作业设计策略,又要从小学语文课后作业的统筹作业内容以最大化地利用作业引导学生的高效学习,缩减学生课后学习时间,尝试从课后作业设计的基础化、趣味化、层次化、实践化和开放化入手,实现作业布置方式的创新优化,以此来提高作业布置的时效性,真正落实双减政策的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20.
作业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为学生布置相应的课后习题的学习活动,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延伸,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有重要作用。教师在进行作业布置时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以学生的学习水平为主,进行有层次性的作业布置。促使学生能够通过课外作业来进行自我的发展,真正发挥作业在学生课后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