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善待他人     
从我刚懂事的时候,妈妈就教育我要善待他人。妈妈经常对我说:“你想让别人怎样对待你,那你就要先怎样对待别人。”  相似文献   

2.
黄金定律是一个古老而值得尊重的论断,它的意思是:你希望别人怎样对待你,你就应该怎样对待别人。世界上有很多事情都是在黄金定律的支配下进行的,它已经获得人们的普遍认同。你希望别人对你微笑,  相似文献   

3.
环境经常是一面镜子,你如何对待别人就引发别人如何对待你。这是《圣经》中提出的回声定律。德国也有这样的一句谚语:你怎样冲森林叫嚷,森林就会给你怎样的回声。他们最近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礼貌有加、举止文明已成为44岁以下的德国年轻父母对孩子  相似文献   

4.
“环境经常是一面镜子,你如何对待别人就引发别人如何对待你。”这是圣经中的回声定律,教师以怎样的榜样展示给学生,他们就会造就出什么样的学生,这就是教育上的“回声定律”。而回声定律发挥作用的关键在于“规则教育”:规则面前人人平等,规则成为从思想到行为的共同约定。  相似文献   

5.
愚人节     
四月一日是一个充满笑声的日子,开心当然可以,但是记住玩笑不要开过分了,以免伤害到别人。对待他人要像你希望别人对待你那样。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学学一些关于愚人节的表达吧!  相似文献   

6.
误会     
李隆雨 《初中生》2007,(12):48-49
尘衣拨号:大家还记得我们做过的一个策划《你看你看“误会”的脸》吗?生活中发生的误会太多了,要么是被人误会,要么是误会别人,你一定也碰上过吧?那么你是怎么对待的呢?来看看下面两位同学遭遇了怎样的误会吧![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今日中学生》2009,(7):54-57
从小学到现在.我几乎都是受别人排挤与嘲讽的。我也知道“你想要别人怎样对你,你就怎样对待别人”的道理,我就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别人,只想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可是,事实证明她们只是把我的努力当成好欺负,需要我的时候.对我低声下气;不需要我的时候.我就什么也不是.而且还无中生有地说好多难听的话。我只能忍气吞声。不是我怕她们,也不是我懦弱,我只希望用我的忍让换来清静。我到底应该怎么做才好呢?  相似文献   

8.
科学发展呼唤科学决策。在学校里,任何决策都是为了引领和规定教育教学行为,促进人全面、主动、活泼地发展,从而建成和谐学校。校长决策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教育行为的科学性,决定着学校、教师、学生的发展水平。对于如何科学决策,美国学者亚历山德拉和奥康纳提出了领导者应当遵循的“白金法则”:“别人希望你怎么对待他,你就怎么对待他。”做到这一点,就是要求校长善于“换位”思考,学会尊重别人,了解自己的工作对象,努力满足别人的合理需求。从这个意义上说,换位思考,就是心理上的移情,认知角度的转化,它是保证校长科学决策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不可忽视的“破窗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菜根谭》中有一句“威宜先严,恩宜后浓”的名言。它的意思是说,我们对待别人应该从严到宽,如果先宽厚再转至严格,别人就会憎恨你冷酷无情;而恩惠则要从淡转浓,否则别人容易忘掉你的恩惠。这句话讲的虽是修身方面的问题,但放到教育教学工作中来。同样适用。它提示我们对待学生应该一开始就严格要求,时时关注学生或集体身上出现的各种小问题。防惠于未然,只有在学生将各种规范内化为自己的自觉行为准则之后才能由严转宽,否则极易产生一种“破窗”现象而引发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10.
你对他人自私,别人自然会同样对待你;而如果你付出的是无私,那么世界也会给你善意的回报。[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上学期,我写了一篇作文《我的同桌》。回家后,我把写好的作文稿交给妈妈看。妈妈看后非常生气,她说:“整篇文章都是写别人的缺点,难道他就没有一点优点吗?世上没有完人,每个人都有缺点和优点,关键是怎样改正缺点、发扬优点,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像你这样,只发现别人的缺点,看不到别人的优点,又不去帮助别人改正缺点,是不对的。如果别人也这样对待你,你心里会舒服吗?”  相似文献   

12.
高建  邓林鹃 《广西教育》2004,(7C):28-28
小时候,父母就常说:你对别人怎么样,别人也会以同样的方式待你。为此,我一直深信:只要我对别人好,别人也一样会对我好。于是,我真诚地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直到经历了那件事后,我才开始怀疑:自己的想法是不是错。  相似文献   

13.
笑对人生     
人在失落和失败时总抱怨上天对自己的不公。可你却从未想过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他们是怎样生活的.在失败和失落时应说:“我已够幸福了,我曾拥有家的温馨,学业和事业的成功,别人没有.我应努力对待生活,还应笑对人生。”  相似文献   

14.
施银燕 《福建教育》2005,(4A):37-39
学生们怎么看待课堂出错?他们愿意暴露错误吗?出错后他们的体验是什么?他们希望别人怎么对待自己的错误?又是怎样对待别人的错误?……  相似文献   

15.
处世原则     
处世的第一原则是"推己及人"的原则,也就是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反作用.这就是说,你这样对待别人,别人也会这样对待你.要养成"设身处地"的习惯,经常考虑别人的希望和利益.  相似文献   

16.
声音     
《中学生阅读》2009,(10):2-3
面对激烈的竞争,你要搞清楚自己的目标是什么?不要管别人怎样,别人第一第二跟你没关系,别人倒数第一第二也跟你没关系。判断一个人的成功,重要的不是和别人比做得怎样,而是和自己的潜能比做得怎样。  相似文献   

17.
处世原则     
处世的第一原则是推己及人的原则,也就是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反作用。这就是说,你这样对待别人,别人也会这样对待你。要养成设身处地的习惯,经常考虑别人的希望和利益。如果和你交往的人常常能在思想上、工作上有所得益,在他困难的时候,会得到你的慷慨帮助,那么就会有许  相似文献   

18.
明瑜 《初中生》2008,(5):42-43
尘衣拨号:你的身边有身体不健全的人吗?如果碰上这样的人,你会怎样去做呢?你是否听说过一些别人帮助身体不健全的人的故事,或者说你自己是否一直就是这样做的呢?也许你就是一位这样的人,那么你是如何对待你的生活的,有人帮助过你吗?欢迎你来跟大家一起分享你的感受!  相似文献   

19.
明瑜 《初中生》2008,(13):42-43
尘衣拨号:你的身边有身体不健全的人吗?如果碰上这样的人,你会怎样去做呢?你是否听说过一些别人帮助身体不健全的人的故事,或者说你自己是否一直就是这样做的呢?也许你就是一位这样的人,那么你是如何对待你的生活的,有人帮助过你吗?欢迎你来跟大家一起分享你的感受!  相似文献   

20.
希尔鞋店     
对自己有信心,别人也将信任你。别说办不到,而要证明你能办到。你希望别人怎样待你,便怎样待人,永远提供多于对方期待的东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