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文章难写,标题难作。有人把经济新闻标题形容为"铁一般硬邦邦,水一般平淡淡,雪一般冷冰冰。"此话有点"过火",但从侧面客观地反映了经济新闻这双"眼睛"不够鲜亮,不够灵活,难以让读者"一见钟情"。在"读题时代"的今天,我们能不能在做经济新闻标题时,就像大厨烹调美味佳肴一样,讲究"三味"俱全,让读者过目难忘?鲜味:给标题添一份时尚元素俗话说:"宁吃鲜桃一口,不吃烂李一篓。”一报在手,能不能一下子抓住人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新闻标题是否令人耳目一新。而新闻标题的“鲜味”,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菲律宾人质事件媒体责任论进行分析,指出以电视为主的媒体在对重大公共安全事件进行现场直播时要充分考虑其报道方式对事件本身的解决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现场直播应在"有为"和"不为"间有所取舍。媒体从业人员应科学辩证地理解而非不加限制地滥用"新闻自由权"和"公众知情权"。媒体的商业利益不能独立于社会道德责任之外。  相似文献   

3.
刘嘉 《声屏世界》2011,(9):40-41
"播"与"说"在实践中的应用我国的广播电台和电视台从成立的那一天起就担负着政策导向、舆论监督的神圣使命,电视新闻节目就是完成这一使命的重要阵地之一。电视新闻节目播音员能不能准确、鲜明、生动地体现节目的思想内容,直接影响到电视节目的整体宣传效果。"播"新闻严格以稿件内容为依据,  相似文献   

4.
李苓 《现代出版》2011,(5):15-19
如同我们所知晓的,现代传媒环境中,信息的易得性增强并不能简单推论出人类知识的必然增加,或者承诺和保障对人类思维能力的必然提升一样,近几年"三农"出版快速增长的数量并不能让人信服地看到农民、农村、农业发展中相关指标的同比增长。因此,客观评估出版物在"三农"发展中的实际地位,提升中国农村图书市场对"三农"出版的接纳度,是本文想要与业界和学界共同探讨的主题。  相似文献   

5.
罗庆丰 《兰台世界》2014,(7):139-140
启蒙教育大家彦元提出"经世致用"的教育观,并致力于书院教育的实学改革。其教育管理体现在行动的规范约束力,以及实用人才的培养,注重客观实际,依托于教育观念的引导,达到预期理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的国民阅读出现了许多问题,不光阅读率连年下滑,而且阅读的质量也堪忧,跟风阅读、快餐阅读、浅阅读、浮躁阅读、功利化阅读成为当今阅读的"主旋律"。对这些阅读现象,有论者称之为阅读的"空心化"。阅读"空心化"是随着社会发展而出现的,有一定的必然性,但我们不能任之发展,因为它将导致人文精神的缺失、妨碍国民素质的提高,对社会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  相似文献   

7.
李建强 《兰台世界》2014,(6):140-141
范宽是我国宋代著名的山水画家,雄浑壮厚,峻重苍老是范宽的山水画的主要特点,其画作中的"道"与"理"对后代绘画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
王维(701~761年)在其生前及逝世后都享有盛名,史称其"名盛于开元天宝间,豪英贵人虚左以迎,宁薛诸王待若师友"。唐代宗曾誉之为"天下文宗"。杜甫称他"最传秀句寰区满"。殷璠说:"维诗词秀调雅,意新理惬,在泉为珠,着壁成绘,一句一字,皆出常境。"世人誉王维为"诗佛",并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并提。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中国网络社会中风行着各路以"哥""姐"为称号的人物,引发公众和传媒的热议,其中典型的如"犀利哥"、"凤姐"。本文认为,无论是否出于炒作目的或存在网络推手助推,这些"哥""姐"们接受的是大众狂欢式、围观式的消费。在传媒消费主义视域下,"哥""姐"现象之热背后是主流文化、精英文化的式微,人文精神和传统消费文化价值的沦丧,以及大众自主思考和判断能力的弱化。  相似文献   

10.
刘华 《新闻世界》2015,(1):52-53
新媒介环境媒介竞争激烈的大背景中,"报纸消亡论"被提出并一度甚嚣尘上。本文以媒介"小生境"理论为视角,结合"碎片化"阅读带来的启示,考量报纸的发展前景,认为报纸符合媒介进化"小生境"理论,且在进化实践中不断吸收新媒介技术能量继续推进报纸"碎片化"阅读,不会消亡。  相似文献   

11.
"多面手""组合拳",笔者给二者统一冠名为"散打"。"散打",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体育运动项目之一,双方按照规则,利用踢、打、摔等攻防战术进行徒手搏击、对抗。笔者将"散打"融入传媒,是觉得散打对传媒有参照、借鉴功效,尤其对基层电视台记者来说,功效会越发显著。本文将从"散打"的本质归属、基层电视台记者为什么应该做"散打"能手、"散打型"与非"散打型"记者的执业效果等方面,对基层电视台记者应该做"散打"能手这一主题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2.
竹林七贤在中国文化史、中国哲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但竹林七贤身后"贤"与"不贤"的辨析之声,代有相继。本文从传统伦理道德角度、佯狂嗜酒的骇俗行为、竹林的文化媒介等三个方面对"竹林七贤"之"贤"义进行别样的解读。  相似文献   

13.
中国档案学研究虽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没有什么太多的原创理论,但却始终感觉良好——因为每当仰望星空,诸如一些类似于新老"三论"的前卫思想在向档案学招手,大家几乎可以不太费力气地从中找到自己学科进步或者已经是先进的理论根据,于是身心倍受鼓舞。如果大家需要从这种"仰望"的姿态调整一下以解除疲劳的话,我们可爱的大地依然十分给力,诸如一些冠以档案名义的"社会存在"此起彼伏:从新老媒体开办的栏目到街头巷尾风传的趣谈似乎无不与档案有关……  相似文献   

14.
“云”数字图书馆信息安全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云"计算是一种新兴的共享基础架构方法。"云"计算在给用户带来便利与高效的同时,用户信息资产安全与隐私保护也受到极大的冲击与挑战。文章分析了"云"图书馆面临的安全问题,并根据基础设施"云"平台特点,提出了"云"数字图书馆面向基础设施"云"的安全框架,以及解决"云"数字图书馆安全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车坤 《新闻知识》2012,(4):60-61
微电影是近两年最流行的热词之一,不知道最初的提名确切从什么时候开始,但是却仿佛在一夜之间就被大家所认识和接受了。在业界,微电影也被认为是草根的新舞台、媒介新形态、传播的新业态、营销的新蓝海等等,那么,微电影究竟是什么?它的作用和价值究竟如何呢?本文将就以上问题与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6.
王丽 《新闻爱好者》2010,(5):104-105
"中国英语"(China English)是英语在国际化过程中与中国特有文化相融合的结果,是目前客观存在的事实。"不折腾"的翻译表明"中国英语"在译介中国文化方面有着自身的优势,它将在中西跨文化交流中产生重大的人文影响。  相似文献   

17.
张玉芳 《新闻世界》2010,(8):112-113
每年3月举行的全国"两会"是我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大事,包括全国"两会"在内的各级"两会"已成为举国关注的盛会。本文以安徽日报农村版近年来在省"两会"期间开设的"两会民声"栏目为例,着重解析"两会"报道是如何畅通信息渠道、创新报道形式,从而增强"两会"新闻的可读性和"两会"报道的持续性,在竞争激烈的"两会"新闻报道中脱颖而出的。  相似文献   

18.
"六押"和"五花判事"是同一制度的不同称呼,"六押"是唐人对中书舍人"参议表章"实施形式上的形象概括;而"五花判事"则是宋人对唐朝中书舍人"参议表章"署名字体上的形象概括。  相似文献   

19.
陈芳 《兰台世界》2014,(12):124-125
朱载堉创建的十二平均律,作为音乐中的等比级数音律系统,不仅被广泛应用到键盘乐器之中,同时也是我国音乐理论的重大突破,解决了传统"三分损益律"不能还原问题,具有极高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中国新闻周刊》第39期封面报道"危言与变局"中,《蕾蕾的2030》中有这样一句话(第28页):"母亲当然不会去想,这些流动人群为中国的‘人口红利'做着敬业的诠释。她所见的那些顽强而卑贱的人们……"作为一个农民工,"卑贱"刺痛了我的眼睛!你可以说我们"卑微",但不能说我们"卑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