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应用题教学中 ,教师应着力沟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 ,诱发学生的解题思路 ,提高其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如 :学习了“比”的知识后 ,首先教师可有意识地让学生进行下面一些单项训练 :分数转化为倍和比的训练 ;倍数转化为分数和比的训练 ;比转化为倍数和分数的训练。其次 ,进行倍、比、分等有关知识的联想训练。分数转化为比例1 果园里的桃树和杏树共360棵 ,杏树的棵数是桃树的 45。桃树和杏树各有多少棵?(六年制义务教材小学数学第110页第5题中第2小题。)分析与解 :这是一道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 ,如果用按比…  相似文献   

2.
周维国 《湖南教育》2006,(5):32-32,19
分数应用题在小学数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复杂分数应用题的分率转化又是教学中的难点。学生不但难以理解为什么要进行分率转化,而且不易掌握各种分率转化的方法。如果在教学中教师能重视分率转化的方法指导,那么这一难点也就容易突破,学生的解题能力也将进一步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3.
分数应用题是整个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通过教学 ,使学生熟练地掌握分数应用题中各种数量之间的关系 ,发展思维能力。因此 ,在教学中必须抓好分数应用题的基本训练。一、理解分率意义的基本训练“分率”是分数意义在应用题中的具体运用。认识分率、理解分率的意义是分析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的前提。1 看线段图理解分率的意义。例 1     一条公路“1”   已修 35  要求学生回答 :把一条公路的全长看作“1” ,已经修了全长的 35。分率 35的意义是 :把一条公路的全长(单位“1”)平均分成 5份 ,已修的占 3份。2 看关键句理解…  相似文献   

4.
分数应用题在小学数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复杂分数应用题的分率转化又是教学中的难点.学生不但难以理解为什么要进行分率转化,而且不易掌握各种分率转化的方法.如果在教学中教师能重视分率转化的方法指导,那么这一难点也就容易突破,学生的解题能力也将进一步得到提高.一、份数转化法份数转化法是解决含有分数的应用题的常用方法之一.例1永县水泥厂四月份产量占第二季度的272,五月份和六月份的产量比为8∶7.已知五月份比四月份多产水泥250吨,问第二季度产水泥多少吨?设第二季度产量为22份,由题意知:四月份的产量为7份,因而五月、六月份的产量…  相似文献   

5.
有关“比”与“分率”的复合应用题是分数应用题教学中的难点。解答此类应用题,首先要加强学生对“比”和“分率”的认识,经常进行转化训练。此类应用题有好几种解法,但有些解法学生理解较难,如果能根据分数与比的关系,把它转化为比的形式,用“归一法”解,学生容易理解。  相似文献   

6.
分数应用题,是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教学时,我们着眼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把分数的三种基本应用题融为一体进行教学,获得了较好的效果。一、以旧带新,在练中感受新知分数应用题是倍数应用题的扩充与发展,它的数量关系和解法与倍数应用题相同,是不必另起炉灶  相似文献   

7.
分数除法应用题是小学高段数学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熟练地掌握分数除法应用题中的“分率”求法.是解答此类应用题的关键。下面根据自己在教学中的经验归纳了几种求“分率”的方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8.
一、分数应用题的教学(一)分数基本应用题的教学1.求—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解这类问题的关键在于认准“标准数”,标准数在小学数学中已出现两次:一是在相差关系应用题中,“甲数比乙数少几”,乙数是标准数;二是在倍数关系应用题中,“甲数是乙数的几倍”,乙数是标准数。学生解答这类应用题常出现的错误,多由认错标准数引起。因此,教学时除从分数的意义出发,联系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导出“求甲数是乙数的几分之几”用除法计算  相似文献   

9.
在分数应用题中,经常出现像这样的一句话:"甲数比乙数多(或少)几分之几。"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把这类应用题归成"比"字句应用题,这类应用题是小学数学应用题中的  相似文献   

10.
分数应用题在小学数学课本中占有重要地位,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中分率的转化又是教学中的难点。小学生不仅难以理解为什么分率要转化,而且不易掌握分率转化的方法。在学完整数、小数的基础上,就比较容易接受用份数法转化分率,因为这种分率转化简单、明晰,抓住两量的分率转化为总量的几分之几,从而比较容易突破难点。  相似文献   

11.
分数和百分数应用题是第十一册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小学数学阶段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为了有效地使学生掌握和巩固这一部分知识,期末总复习时应注意选择和组织好应用题的复习形式和复习内容。 一、知分率,懂结构。 用分率句表示数量关系,是学好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关键。因此,复习时,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分率句说出各种相关联的对应分率和数量关系。如边问、边答、边用幻灯逐步显示如下表:  相似文献   

12.
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是小学阶段重要的学习内容之一。也是第九册实验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教学时,我按实验教材的要求,不分类型,不出公式,不教给学生“标准量”、“比较量”、“对应分率”之类的术语,以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为目的,用分数的意义和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指导学生解答分数应用题。主要抓了下面几个环节的教学。  相似文献   

13.
应用题的教学在小学数学中贯穿各个年级 ,从简单的应用题 ,到应用题的基本复合 ,分数应用题等。由此可见 ,应用题的启蒙教学尤为重要。它既是简单应用题的渗透 ,又是简单应用题的基础 ,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又可以使学生的智力品质得到提高。下面仅就这十几年从事低年级数学教学的经历 ,谈谈在应用题启蒙教学中的点滴体会。一、结合认数 ,渗透求和与求差《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教学大纲》中指出 ,应用题教学一定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一年级刚入学的学生 ,对 1——— 10这十个数有一定的认识 ,并能知道 10以内数的大小。教学中 ,可以…  相似文献   

14.
在比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中,常常有几个标准不同的分率,这就要求我们在解题时,首先把它们转化为同一个标准的分率,然后根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算式进行解答。下面就一道复杂的分数应用题,谈淡转化"分率"的几种思考方法。 [题目]甲、乙两袋大米共重700千克,甲袋大米的1/2和乙  相似文献   

15.
分数乘、除法应用题在整个小学数学应用题中占有相当重的地位,它既是应用题教学中的重点,又是教学中的难点,而这类应用题的算术解法又是学生最难掌握的。我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教师掌握这类应用题的结构特征,交给学生解题的方法是用算术法解这类应用题的关键。任何一道分数应用题,无论其数量关系多么复杂,他都是“单位1、比较量、分率”三者的变化,核心是:单位“1”×分率=比较量。包含两点:一是要找准单位“1”的量和比较量,一般是在含有分率的句子中“是、比、占、相当于……”等字前面的量是比较量,后面的量是表示单…  相似文献   

16.
分数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复习,要让学生从分析数量关系入手,沟通知识的联系,区别知识的异同。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并总结解题规律,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在分数应用题复习中,采用了题组复习的形式,收到了好的效果。抓关键搞清基本数量关系解答分数应用题的关键是“分率”问题。先设计理解“分率”的题组,接着出现找“对应分率”的题组,  相似文献   

17.
复习课是依据教学任务的不同而划分的一种课型,上好复习课,关键在设计。下面就一节“分数应用题”的总复习谈谈小学数学总复习课的设计。 一、教学实况 上课,教师宣布并板书课题;分数应用题的复习 师:请说出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的意义。 生:分数乘法的意义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分数除法的意义是:分数除法是分数乘法的逆运算,即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师:解答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 生:抓住分率句找出单位“1”、分析等量关系。 师:(出示分率句“某班女生人数比男生多1/5”)这句分率句中的单位“1“是什么量,它所确定的等量关系有哪些?  相似文献   

18.
温志旺 《辅导员》2011,(14):26-27
在分数应用题中,经常出现像这样的一句话:"甲数比乙数多(或少)几分之几。"我们可以把这类应用题归成"比"字句应用题,这类应用题是小学数学应用题中的重点、难  相似文献   

19.
分数应用题(包括百分数应用题)主要是研究“一个数量’、“另一个数量”和“分率”(包括百分率)三者之间的关系。在分数应用题中有一类应用题 ,它们的分析方法主要是透过“分率”的分析 ,找出单位“1”。因此 ,找准单位“1”是解答这类应用题的关键。一般在叙述“分率”的题句中“是(相当于)、占、比”后面的那个数就是单位“l”。我在教学中 ,让学生抓住“是(相当于)、占、比”等词 ,找出单位“1”。运用这种方法 ,学生解分数应用题就容易多了。如 :红星粮店有甲乙两个仓库 ,甲仓库存粮3500吨 ,乙仓库存粮是甲仓库的3/5,求甲乙两仓库存粮共…  相似文献   

20.
分数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按照义务教育教材中分数应用题编排的特点和要求,教学分数应用题要不分类型,不出公式,不教给学生“标准量”、“比较量”、“对应分率”之类的术语,要重视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必须切实改进分数应用题的教学,要把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识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