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8 毫秒
1.
电网设计的目的在于确定未来有关地区电网的电压等级、输电网络的结构,解决在何时、何地架设什么样的输电线路的问题.电网设计是输电线路及变电站设计的基础和依据,对整个电力网络的可靠性和经济性有很大的影响.文章探讨了电网设计时应考虑的因素、原理和方法,并对电网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电力设施巡检是有效保证电力系统安全和输电线路及其设备安全稳定运行的一项基础工作,而传统电力巡检系统的导航定位并无电网设备相关地址信息,对线路路径也描述不足,有时候导航功能无法发挥作用。提出一种符合电力巡检特点的改进优化后的电力巡检导航解决方案,该方案除具备线路智能巡检功能之外,还能将变电站和线路杆塔坐标标注在导航地图上,通过补充采集部分乡村道路和人行便道信息,实现到变电站和线路塔位的行车导航和步行导航。  相似文献   

3.
为了建立和实现高速公路GIS空间数据库,通过设计高速公路的Geodatabase数据模型,采集、整理和处理相关数据,利用ArcGIS+ArcSDE+Microsoft SQL Serve模型建立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并对空间数据进行管理,从而实现高速公路空间数据的统一存储,为后续开发作数据准备。  相似文献   

4.
根据系统的总体设计和技术需求,采用GPS/GIS集成技术,以可视化开发语言工具Visual Basic6.0为开发语言,以ArcGIS Engine技术作为二次开发平台,以GIS技术为主体,综合运用GPS技术、串口通信技术、网络数据传输技术、数据库访问技术、计算机技术等相关技术,建立基于GPS/GIS集成技术的林火侦测指挥系统,具有GIS通用功能、GPS导航绘图、GIS电子地图管理、火场态势图管理,GPS监控、智能扑火指挥和打印输出等功能,是航空护林专业人员和各级扑火指挥员的专业型扑火指挥系统,对保护森林资源和森林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从地理学角度,结合时空数据库和空间分析方法,提出利用GIS建立客家文化数据库的技术路线,描述了客家文化数据库构建及设计思路,通过整合文化空间思想和文化生态理念,研究数据获取与数字化处理的方法,并最终建立客家文化数据库,实现客家文化数据的统一描述与管理,为客家文化保护和研究工作提供指导意义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对赣州电网在2006年220kV金堂变电站1号主变、220kV潭东变电站1号主变实施的保护双重化改造两项技改工程设计中的实际问题进行实践总结。  相似文献   

7.
变电站和电网仿真培训系统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广东电网变电站和电网仿真培训系统的软硬件设计、功能和应用。该系统硬件采用一体化设计方式,软件采用可以支持交互式、分布式仿真系统的软件开发平台、商用数据库与实时数据库相结合的数据库,并采用三维图形技术构造三维交互式虚拟场景,建立了仿真培训系统,能够满足变电站值班员及电网调度员的各种技能培训、认证和考核。  相似文献   

8.
为及时准确地提供边坡变形信息,基于近景数字摄影测量监测数据和GPS实测数据,结合SuperMap Objects .NET 6R组件、SQL Server 2005和 SuperMap SDX空间数据,利用C#编程语言和ADO.NET开发边坡监测系统,并以具体案例进行应用研究。介绍了系统目标、边坡监测数据库设计、系统功能模块、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和案例分析。系统主要实现了GIS基本功能、数据库及数据交换功能,能监测点位变化、坐标点动态变化、预测模型及点位预测折线图显示、坐标变化结果。研究结果可为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监测、管理、决策等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当前电力事业发展背景下,对于电力企业供电质量及电网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其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变电站建设与电网供电质量有着必然联系。电容器是变电站建设中的重要元件之一,这一电力设备直接影响到电力系统运行的可靠性。除此之外,变电站电容器与电网线路损耗以及电压质量等也有一定联系。需要注意的是,变电站电容器运行过程中的故障不可避免。因此,我们需要从日常运行维护中提高变电站电容器的使用性能,提升电力设备故障处理的水平。本文就变电站电容器的日常运行维护与故障处理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0.
从哲学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角度探讨GIS学科中的几个基本问题:现实世界、概念世界、数字世界、空间认知、空间表达、空间分析与研究方法,总结了GIS应用中的空间数据的组织、管理,分析了GIS发展过程中学科研究的分化与综合统一。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中利用空间坐标和空间向量把立体几何中的"三垂线定理"推广到空间解析几何中,并证明。  相似文献   

12.
城市电网中的电力线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电网因所处的地理环境存在其特殊性,表现在外部安全距离、环境美化,外部对于供配电系统的影响等方面。城市电力线路包括架空线路和电缆线路,在设计、安装和运行、维护中要结合环境进行工作,才能保证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  相似文献   

13.
随着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运行管理模式不断进步,防误闭锁技术也有了很大的发展。作为变电站主流的微机防误闭锁技术在变电站实际生产运行中存在着一些问题,随着这些问题的不断提出,微机五防的一些新模式和新技术被提出来,并在实际工程中有所应用。对微机五防三种模式的优缺点进行了总结和探讨,希望能对国内微机五防系统的发展和实际系统五防模式的选型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presents an integrated relay and its associated protection scheme for power transmission lines. The concept of integrated protection is firstly introduced, in which a centralized protection system or relay provides the protection for multiple power plants or a substation. A novel integrated protection relay based on the combination of a number of protection principles is de- scribed. In the proposed scheme, the specially designed protection relays are installed at each substation of a network and are responsible for the protection of every line section connected to the substation busbar.The combined algorithms with multiple settings are implemented into the relay to cover all the protected line sections.Simulation studie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protection scheme is able to produce desirable performance and may offer many advantages over the exist- ing one and great potential for future applications.  相似文献   

15.
义务教育政策公平性的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义务教育政策的价值内涵和价值追求应当与义务教育本身的价值内涵和价值追求是一致的。所以,作为社会财富进行再分配的一种资源和协调社会平衡发展、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一种工具,义务教育政策公平就是实现义务教育资源分配的公平。义务教育政策公平性的价值内涵构成包括平等的原则、发展的原则、弱势补偿的原则、以人为本的原则、标准一致性原则。  相似文献   

16.
煤矿60KY变电所6KV侧双回路供电系统中,为确保供电的可靠性,不允许两回路线路并列运行。若两回路并列运行,当线路中出现单相接地故障时会给选线工作造成困难,尤其发生两相或三相短路时对继电保护的影响更大,会造成越级跳闸事故,使变电所全面停电。  相似文献   

17.
实现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充分发挥微机在无人值班变电站的作用,提高供电质量和管理水平,已成为新时期电网建设的关键。文章分析了DCAP-3000系列分散式微机保护与控制单元的原理、设计及技术特点,以110kV变电站为例,论述了一种全新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全面解决方案,讨论了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综自变电站RS-485通信防雷技术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采用双绞线作传输线构成RS-485总线网络中,常因雷电瞬变干扰而损坏器件,根据黄山地区雷暴日多的特点,结合公司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RS-485数据通信防雷薄弱的现状,利用最新的数据通信防雷技术提出对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数据通信实行整体的安全防护。  相似文献   

19.
旅游地作为一个旅游开发与经营管理的空间地域,其规划发展涉及到旅游地的空间区位和环境、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格局与空间对比、旅游市场的空间拓展、旅游发展的空间总体布局、旅游项目的空间定位、旅游线路的组合设计、旅游基础设施和接待设施等空间配置的诸多方面。这些规划要素的空间组织是在区位论、核心一边缘理论、区域发展理论、比较优势理论等理论指导下,采取系统分析法、旅游竞合及协调共生分析法、ASEB栅格分析法等,进行空间整合和优化配置,形成旅游地发展的空间组织机理,促进旅游地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三峡旅游资源空间分布显现出沿长江两岸显线状集聚化分布,沿江两岸的景点分布密度和资源禀赋特质由西向三峡地区递增,腹地旅游资源沿支流溪河集聚化分布以及区域性块状化和临城镇集聚化分布的特点。从三峡地区旅游资源在空间分布的特征与自然条件的相互关系上来看,要深度开发旅游资源潜力,必须整合旅游资源生产力要素,实现资源要素配置最优化,构建“一线三点四区”的旅游生产力布局支撑框架,由点连线、由线拓面(区),由沿江向腹地拓展,从而构建长江三峡国际黄金旅游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