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往死亡的漫漫长路——奥尼尔的悲剧阐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琳 《世界文化》2010,(2):25-26
在英语戏剧史上,美国剧作家尤金·奥尼尔通常被称作继莎士比亚和肖伯纳之后的第三代英语剧作家代表,在美国文学史上,他又被公认为美国戏剧之父。奥尼尔一生致力于悲剧创作,是一位著名的悲剧大师,他对世界、对人生的看法总的倾向是悲观的。“我们本身就是悲剧,是已经写成和尚未写成的悲剧中最令人震惊的悲剧”,这种思想植根于他个人的坎坷生活,  相似文献   

2.
奥尼尔将美国戏剧从情节剧的人物模式(“纯洁”的女主人公和善良的父亲等等)中解放了出来。有了他,美国戏剧才真正成为一种文学形式。他通过数量极多的剧作,用新的主题和新的风格拓展了美国戏剧舞台的视野。他所有的剧作都是对人类生存环境的探索。奥尼尔一生只写过一部喜剧:  相似文献   

3.
《奥尼尔戏剧作品全集》及由特拉维斯和杰克逊编辑的《奥尼尔书信集》在尤金·奥尼尔诞辰100周年之际问世,这是对这位美国戏剧家的最好纪念。书信集向人们揭示了奥尼尔在积极扩大戏剧的表现力、改革戏剧的同时,日益增长的对戏剧的失望情绪,从他的书信中还可以看出他的个性强烈、言词尖刻,很难与剧院合作,但个人的理想鞭策他前  相似文献   

4.
莎士比亚和新世纪的风暴朱树1601年英国剧坛发生了两件大事,都和莎士比亚和他所在的“内务大臣供奉”剧团休戚相关。一件是年初,伦敦“环球剧场”上演了历史剧《理查二世》,掀起了轩然大波,几乎给莎氏及其剧团带来灭顶之灾。另一件是同年秋,该剧团上演了悲剧《哈...  相似文献   

5.
司马迁之不得“圣人级待遇”,并非因为他是“刑余之人”,而是《史记》本身的原因。《史记》在汉代就曾遭禁锢,受到官方的公开指责、严厉批评和内容删削。汉代及汉代以后,更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这不仅仅是司马迁个人的悲剧。  相似文献   

6.
柳永的一生是悲剧的一生。悲剧性的人生感受———挫折、矛盾、苦闷、失意———笼罩着他的整个生活空间 ,也因而成为他的主要生存状态。其悲剧之因 ,历来就有人品和文品之说 ,认为柳永“薄于操行”、“风前月下”的人品和“词语尘下”、“淫冶讴歌”的文品是造成其命运坎坷、迁擢无门的原因。这样说 ,有其合理的一面。但若认为柳永的生存悲剧完全是由其人品和文品造成的 ,则未免过于肤浅而牵强。因为这只是表面的、外在的原因。也可以说 ,这是统治阶级用以否定柳永的“理由”。我们应在北宋这个大的时代背景下看待这个“理由”。首先 ,看柳…  相似文献   

7.
提示王瑶生前不曾缺失学术规范.亦不缺乏治学门径与思路.但最重要的是他作为“鲁迅影响下的一代学者”的代表.为弟子们树立了“如何做中国的学者”的大师风范.然而却不幸由于众所周知的社会历史悲剧所掣.他仅仅成为“未完成”的大师.这应验了他对钱理群所说的“中国需要大学者.竟又没有产生大学者”的话。  相似文献   

8.
托尔斯泰的婚姻商新编译托尔斯泰曾公开说道,他和妻子索尼娅“像两个相互仇视的敌人被铁链拴在一起,互相残杀,却竭力不去正视这个事实。我认为99%的已婚者都不会像我一样生活在地狱里”。他还胸有成竹地说,尽管他的婚姻是个悲剧,其他人的婚姻也各有各的不幸。托尔...  相似文献   

9.
谈到西方现代戏剧家,人们常说一句话,叫做“条条大路通罗马”,意思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宗师,这位宗师就是挪威戏剧家亨利·易卜生。只要考察一下萧伯纳、霍普特曼、奥尼尔、斯特林堡等人的创作风格和精神脉络,就可以发现此言不虚。实际上从易卜生延伸出的这条大道,在中国戏剧界也是四通八达。易卜生不但是最早被介绍进入中国的西方戏剧家之一,而且是影响最大最久远的西方戏剧家。在中国现代戏剧发韧之初,他是戏剧革命的旗帜,在近一个世纪后的今天,他的剧作依然是作家创作的范本。他是当之无愧的中国现代戏剧之父。20世纪初,正是…  相似文献   

10.
尼采对卡夫卡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但凡论及卡夫卡的著述都会提及这一点。尼采在他的《悲剧的诞生》中曾描绘了一个“永远的饥饿者”的形象:  相似文献   

11.
西方现代派文学的泰斗之一、被誉为“美国现代戏剧之父”并因其戏剧创作的成就而荣获1936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尤金·奥尼尔,一生阅历丰富,交游甚广。他和同时代的许多名人,尤其是文化艺术界的名人都有过交往。在和众多名人的关系中,最具戏剧性的是他与美国名记者约翰·里德和与英国电影巨星查理·卓别林之间的恩怨。约翰·里德(1887~1920)是美国诗人、政论家、记者。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赴欧洲担任战地记者。1917年在俄国目睹十月革命爆发,写成长篇报告文学《震撼世界的十日》,最早向全世界全面介绍了十月革命的来龙去脉,列宁亲自为之…  相似文献   

12.
苔丝悲剧的现代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从《苔丝》看哈代的悲剧思想 哈代对西方明的大胆批判和对生活的坦诚表现使得他的小说弥漫着浓郁的悲剧气氛。由于他从自己对生活和人的认识与思考出发,歌颂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赞扬人们同命运抗争的精神,哈代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悲剧思想。他的这一悲剧思想与悲观主义截然不同,而且不同于古希腊人的悲剧命运观。[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在最新出版的《长眠不醒》、《高窗》等小说中文译本的封腰上,有如下宣传文字: “艾略特、加缪、奥尼尔、奥登、钱钟书、村上春树等文学大师们崇拜的大师。”  相似文献   

14.
吕传彬 《世界文化》2013,(11):23-27
生命存活的意义何在? 如果生命不想苟延残喘,不想像痖弦《深渊》的诗句“厚着脸皮.占地球一个角落——”,青年们宁可向往不可知的、模糊的悲剧。对抗妥协,对抗苟活,藉着文学艺术,宁为玉碎,寻找着仿佛集体毁灭式的快感。三岛由纪夫在盛壮之年,用利刃切腹,他的悲剧自戕,像他的小说《金阁寺》,在熊熊巨大火焰里灰飞烟灭,嘲笑着世俗“厚着脸皮占地球一个角落”的邋遢肮脏的苟活。  相似文献   

15.
迷茫与扭曲的心灵——论建国后的周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守森 《东方文化》2002,(5):111-118
在新中国的坛上,有“艺沙皇”之称的周扬,曾是一位头戴五彩光环,令人望而生畏的人物。但在冷漠而又威严的外表下,周扬亦有许多不为人知的苦恼,内心里实际上深隐着一种悲凉的无奈,甚至疑虑与惶恐。他曾直接组织和领导了艺界一次次令人胆战心惊的政治批判运动,酿成了许多人的悲剧,  相似文献   

16.
如果一个人对希腊神话中的缪斯女神一无所知,那他就不能算是了解了西方化。作为宙斯的女儿,九位缪斯女神分别掌管着历史、悲剧、喜剧、抒情诗、舞蹈、史诗、爱情诗、颂歌和天。因为她们常去的帕耳那索斯山下有“卡斯弛利阿”神泉,古希腊的诗人、歌手们便常来此地,向缪斯呼告,祈求灵感和口才。  相似文献   

17.
罪与美——韩国金基德影片的暴力美学与死亡哲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基德电影充满了浓重的悲剧气息。宗教哲学对人的命运的不可把握的悲剧意识。深深影响着金基德。在他的电影中,人物的悲剧命运往往都是通过暴力与死亡两种隐喻意象实现的。我们于其中常常可以读出一种无法排解的悲哀、痛苦、忧伤、绝望。这种无法排解的情绪一定意义上来自金基德对人生命运不可把握的理性思考,来自对人性本能及社会现实中意识形态与权力结构对人性情的异化与扭曲的无情批判。在他的电影世界里,那些看似平淡的生活里,总是隐藏了某种动人心魄的力量,寂静世界里潜伏着震撼人心的罪孽。  相似文献   

18.
接触刘迅,给人的第一印象是“简”、“平”、“快”。“简”是指他简明直朴,“平”是平易近人,“快”是思维迅捷,睿智敏捷,可越接近这位衣着外表都普普通通的老人,就会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他身上所具有的独特的气质与魅力。说他略有拘谨和严肃不过分,因为这位老先生平日感情绝少外露;可他所创建的艺苑基金会却扶持了一批又一批的青年艺术,  相似文献   

19.
墨西哥人夏伯阳来中国好几年了。夏伯阳是我的学生,跟我学汉语。他说,“夏伯阳”这个名字是他的同事取的,因为和他的姓Chabolla发音相近。我告诉他,“夏伯阳”是一本俄国小说主人公的名字。他吃惊地连连“NO”,然后郑重其事地说:“我不是俄国人,我是墨西哥人。”  相似文献   

20.
<正>托马斯·哈代(Thomas Hardy,1840—1928)是英国19世纪末著名的小说家、诗人,他被誉为维多利亚时期的“悲剧大师”,中国近代新月派诗人徐志摩曾盛赞他为“当今文学界最伟大的作家之一”,甚至能与莎士比亚、卢梭、尼采等人并驾齐驱。哈代乃沟通英国文学由维多利亚时代跨越到现代的一座桥梁。他的文字如同一幅淡雅的田园风光画,巧妙地勾勒出英国的自然风光与人情风俗,宛若荒原上破土而出的石楠花,散发着野性的芬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