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日本科技厅科技政策研究所公布了第6次技术预测调查报告。报告偏重于通信领域的技术预测并展望了未来30年的科技发展前景及人类所期待的数字化社会。997年7月,日本科技厅科技政策研究所就各领域的1072项课题的实施状况及重要度和期望效果向4000多位专家进...  相似文献   

2.
对美、日技术革新的一次调查迪燕译余林校日本科技厅国家科技政策研究所最近完成了一篇题为“技术机会与通过革新所得利润对美国与日本调查结果比较”的报告。通过革新获得利润的肯定程度是用来确定“所得”;而享用能够导致革新的信息的机会的多少则用来确定“技术机会”...  相似文献   

3.
日本科技厅科技政策研究所在未来工学研究所的协助下从1971年开始第1次技术预测调查,每5年公布一次,这是第6次预测,被预测时间是从1996—2025年的30年。以下是本次调查的结果。本次调查涉及14个领域:材料·工艺、电子、信息、生命科学、宇宙、海洋...  相似文献   

4.
在历史教学中,我常用以下三种不同形式的比较,帮助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历史知识。世界历史的横向比较,通常是对同一时代不同国家之间同类性质的事件和人物进行比较。如德、日两国的比较。首先,德、日两国均缺少传统性的民主,它们的封建专制气氛和思想都比较浓。德、日两国都是极富侵略性的国家,长期以来,民族主义在两国一直深入人心,以致后来德国宣扬的日耳曼民族是最优秀的民族和日本宣扬的大和民族精神,而后两国再利用这种所谓的思想和精神推行法西斯主义,从而把法西斯隐藏于民族主义的旗帜下。所以缺少民主传统,富有侵略性和深…  相似文献   

5.
科技简讯     
科技简讯美日欧前沿科技领域研究实力对比樊荣译怡然校日本科技厅已公布了高新技术研究人员和工程师调研报告。这次调研是对下述六个前沿科技领域的研究人员和研究管理人员的任选调查:生命科学、材料、信息和电子学、海洋学和地学、能源、生产与机械。有关于日、美和欧洲...  相似文献   

6.
清末是西方科学技术在中国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转折时期。清末中日两国同时开始引入近代西方科学技术,但两国的科技发展模式有显著差异,具体体现在科技发展的内核要素和外部条件两个方面。这种差异是由两国国家性质不同所决定的,并导致不同后果。通过对1840—1911年间中日两国科技发展的比较,从两国文化及历史发展进程及其各自所持有的对外科技价值观的角度,分析"中体西用"与"和魂洋才"的关系,探讨近代中国科技落后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在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已将职业本科教育纳入了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把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和日本技术科学大学与我国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进行比较和研究,根据我国国情,从中吸取德、日两国人才培养的优势经验,为我国职业本科教育发展提供些许启示。  相似文献   

8.
科技博览     
《科学课》2003,(1)
日科学家勾画二十一世纪科技发展 日本科技厅科技政策研究所向大学、企业和国产科研机构的科学家们就21世纪科技发展进行了书面调查,1200位专家勾画了12个领域的光明前景: 在生命科学领域,由于碱基排列和蛋白质结构的解析,人类有可能朝着减少疾病因子的方向进化;在基因水平上对人体进行耐低氧、耐宇宙射线、耐低温和高温等改造的结果,将使人类克服在飞向太空时遇到的种种障碍;通过化学合成的方法,将会诞生人工生命。  相似文献   

9.
日本国1995年度的研究与开发预算通过本周向大藏省提交的1995年预算申请,日本科技厅(STA)和通产省(MITI)希望建立一种更加开放的政府研究体制。科技厅和通产省说,它们的预算方案将鼓励各国立研究所、大学和各企业之间建立更加密切的联系。MITI与...  相似文献   

10.
欧洲军团     
欧洲军团常态组建"欧洲军团"的设想最早是在199I年10月由法德两国领导人联合提出来的。1992年5月22日在法国城市拉罗什举行的法德两国首脑会议上,法国总统密特朗和德国总理科尔正式宣布欧洲军团成立。目前,除了法德部队以外,比利时、卢森堡和西班牙等国...  相似文献   

11.
德日反省战争罪行态度迥然不同的原因祝中侠199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五十周年,在这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中,作为二战战犯国的德日两国,在举世瞩目之下,面对五十年前那段严酷的历史事实,各自作了反省。但不同的是,两国反省态度截然有别,德国对二战真正表示悔...  相似文献   

12.
德日两国二战中侵略罪行反省态度迥然,主要原因是两国战犯受到不同的惩处,哲学底蕴、宗教信仰、地理环境和民族性格等方面的差异也是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日本和德国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动者,在如何对待二战中的侵略罪行问题上,有着截然不同的态度。一个深刻反省,取信于世;一个竭力掩盖,欺骗世人。这是由德、日两国不同的历史、现实和认识造成的必然结果。由此形成了德日两国在今天的国际社会中迥然不同的国际形象。  相似文献   

14.
德日两国二战中侵略罪行反省态度迥然,主要原因是两国战犯受到不同的惩处,哲学底蕴、宗教信仰、地理环境和民族性格等方面的差异也是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科技水平处于低位的国家的科技发展史,从本质上而言,就是引进和吸收发达国家的科学技术占居主流的历史.中国和日本都经历了或正在经历着这一历程。因此.研究中日两国近现代科技发展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对两国科技引进与吸收进行比较研究上面来。随着经济的飞跃发展,如何引进、吸收、消化先进的科学技术成为发展中国家不得不正视的问题.对中日两国科技发展特别是科技引进进行比较研究,开始成为人们探讨的重要课题。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不能不承认科学技术不单单是经济范畴的一部分。而且是一种文化现象,是文化中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  相似文献   

16.
德日两国在对待侵略战争罪责问题上的态度迥异的原因:1、两国的历史文化传统不同;2、两国的宗教道德传统不同;3、战后对德日的不同处置决定了对两国法西斯清算的彻底性不同;4、战后两国建立的政权基础不同导致其对战争罪责的反省不同;5、战后两国对侵略战争的社会教育存在较大差异;6、两国对其周边国家和人民的认同感不同;7、战后两国所处的地缘政治因素不同.  相似文献   

17.
2003年4月15日,温家宝总理与美、英、日、法、德领导人联名发表《六国政府首脑关于完成人类基因组序列图的联合声明》,宣布人类基因组序列图比原计划提前两年绘制完成。人类基因组计划于1990年10月在美国正式启动,其核心内容是构建DNA序列图,即分析人类基因组DNA分子的基本成分碱基的排列顺序并绘制成序列图。英、日、德、法等国随后积极响应,使人类基因组计划逐步演变成为一项大型国际科技合作计划。中国于1999年起开始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这一重大科学工程,是唯一参与此项计划的发展中国家。各国在该计划中所承担的工作比例大致为…  相似文献   

18.
杨青云 《天中学刊》2001,16(3):71-74
德,意,日法西斯上台的根源是多方面,其历史根源包括,德,意,日三国在历史上是侵略成性的国家,三国的资产阶级革命都不彻底,德,日两国具有浓厚的军国主义色彩,社会根源包括,1929年至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无产阶段政党的幼稚,垄断资产阶级的支持。  相似文献   

19.
德国、日本两国为刺激经济增长,扩大国内需求,强化“造血功能”等方面所采取的有益举措具有借鉴的意义。我们应从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借鉴德、日两国的成功经验,进一步完善市场体系,规范市场机制;牢固确立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慎重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注重科技与教育等扩大内需的具体措施。同时还应在扩大内需时注意审时度势,量力而行,不可盲目攀比。  相似文献   

20.
中、德法律制度的差异导致了两国行政诉讼不同上诉条件的形成,本文从上诉对象,上诉法院和上诉时间等方面进行比较,通过对两国行政诉讼上诉条件的比较,分析了形成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