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如何写读后感 正路 读后感的写作训练已做得不少,但同学们在写读后感的过程中,还常常存在着“大段复述原文内容来代替自己的感想”,“脱离了原文”空发议论,“内容杂乱漫无中心”等毛病,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没有充分理解原文,抓住一点来深入思考,缺乏深切感受;二是没有掌握读后感的基本写作形式;三是缺乏联想与拓展,内容枯燥。针对这些,解决的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2.
言出由衷,有感而发,是读后感写作的基本要求。读后感一般包括“述读”和“发感”两大块内容。具体看,又可分解为六个字:引、析、亮、议、联、结。一、引。读后感重在写“感”,但感想是从特定的“读”产生出来的。因此,写读后感首先要引述读的内容。如何“引”,“引”多少,应根据写“感”的需要而定。譬如,“感”的内容是因原文中某个片  相似文献   

3.
【技法】读后感的概念有两重含义:一是真实的、不受任何约束的读后感;二是一种作文的体裁,考试时要接受各种条件的约束。读后感属于议论文范畴,一般说来,同学们要写好读后感,须掌握如下“三要”。一要顾名思义,读后感,即写读后的感想。“感”由“读”而来,若要“感”在点子上,深刻动人,论其要领,即要细读原文,对原文的要旨须读懂、读通,并力求读“破”。怎样才能读懂、读通,乃至读“破”原文呢?这就是要准确把握原文的基本内容,正确理解原文的中心思想和关键语句的含义,深入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这是写好读后感的一大要领!二要古往今来,多少奇篇巨制内容丰富多彩,读后委实令人“百感交集”。要把这“感”写好,成功的经验是: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来写(两点、三点未尝不可,但对我们初学写作的同学们来说则以一点为宜),正是“纵有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此外,这一点,既可从文章的思想方面提取,亦可从文章的艺术形式等方面来着笔。总之,结合实际写好一点,委实是同学们初学写读后感的要诀!三要读后感有别于一般的议论文,就其运用的主要思维方式而言,善于展开“联想”,是写好读后感的要着!以大家熟知的“滥竽充...  相似文献   

4.
读后感就是阅读文章,或观看电影、戏剧和美术作品等以后的感想。它是读书笔记的一种形式,是议论作文的一种最实用的文体。经常练习写读后感,可以锻炼我们的分析能力,不断提高欣赏水平。那么,怎样才能写好读后感呢?首先,要认真阅读且弄懂原作。“读”是“感”的基础和前提,“感”是由“读”产生的。只有认真阅读原作,才能透彻了解原文,才能产生符合原文的感想;只有认真阅读原作,才能有深刻的感受,才能写出好的读后感,可见,读后感是由原文触发的。反复阅读原作,并通过分析、研究,才有可能获得真切的感受,抓住要点写好读后感。  相似文献   

5.
在作文教学中,指导学生在深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联系实际生发感想,练习写作读后感,是读写结合的较好方法,因而为许多语文教师所采用。这类文章的基本要求是,“感”与“读”应相关联。“读”是前提,是根据;“感”由“读”来,是主体,是重点。然而,学生在读后感的写作中常常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将读后感写成对原文的复述。有的学生在写作读后感时常把读的内容写得过长,然后用)L句大话、空话结尾。如,学了《训俭示康}}一文后,学生写读后感,首先用较长的篇幅叙写原文中司马光节俭的事…  相似文献   

6.
读后感,就是读了一本书、一部作品或一篇文章后的感想,用语言文字把这种感想写出来,就是“读后感”。读后感属于议论文范畴,但是又不同于一般的议论文。读后感侧重在“感”字上做文章,它可以是原文主要观点的阐发,也可以是原文某一侧面的引申,也可以对原文的观点表示不同的看法。读后感的结构一般由“述读、发感、结论”三部分组成。“述读”就是对所读的文章作简要概括的复述,并从中引出要议论的观点;“发感”就是从引出的观点展开联想,并联系实际发表议论;“结论”就是总结全文,画龙点睛,归纳要旨。具体说来,读后感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7.
[作文指导] 题目精析:这次作文有两个要求:1.写一篇读后感,文章可以是本学期学过的课文,也可以是最近课外读过的;2.文章的题日可以按要求来拟,也可以根据内容自拟。重点指导:首先要读懂原文。读后的感受和体会都源于原文,而感受和体会是否与原文相符、是否正确,都取决于是否读懂了原文。因此,写读后感之前,一定要把原文读懂、读透,弄清文章的中心思想、主要内容、段落结构、写作特点,以及重点、难点等等。其次,要联系实际。读后感,“读”是基础,“感”是  相似文献   

8.
习作要求从最近读的书或文章中,选择印象最深刻的,写一篇读后感。习作指导·轻松解文题“读后感”就是读后的真实感受。可以写读后受到的教育、得到的启示,可以写对文中内容或人物的理解与分析,也可以写读书时想到或感悟到的东西。同学们读文章后经常用“好”、“有意思”、“很感人”一类的词语对文章进行评价,但如果写成读后感,这样写感受显然不行。要把感受具体化,并联系生活实际想出来,把文中的感受与生活的感受紧密地结合起来。·大胆寻思路写读后感,无论采取什么表达方式,都应该有一定的规则。那就是,首先把你读的作品进行简单地叙述,…  相似文献   

9.
读后感是一种重要的文体,在“写作”教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读后感是指阐述、议论阅读一定的材料或作品之后所得感受的文章,属议论文范畴。这种文体熔叙述、议论、抒情为一炉,是训练和检测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独特文体。它既可以训练检测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又能够训练检测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经常练习写作这  相似文献   

10.
读后感是议论文中常见的文体之一,就是读某本书或者某篇文章(或观看电影、戏剧等)之后,把所得到的启示、感受写成文章。读后感有“读”有“感”。读,就是引用所读文章中感受最深的章节,常以记叙的方式表达出来;感,就是针对所引用的内容谈感受和体会,常以议论的方式表达出来。这样有叙有议,以议为主,是写读后感的基本要求。坚持写读后感,能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一、写读后感的基本方法第一,引——围绕感点,引述材料。读后感重在“感,而这个“感是由特定的“读生发的,“引是“感的落脚点。所谓“引就是围绕感点,有的放矢地引用原文:材料精短的…  相似文献   

11.
作文指导题目精析:训练题归纳起来讲了三点:1.写读后感的意义;2.读后感的写法;3.这次写读后感的具体要求,即:可以写一篇文章的读后感,也可以写一部电影或电视剧的观后感。重点指导:有的同学认为,写读后感,重点是“感”,因而忽视了“读”,以至于对一篇文章的来龙去脉都还没弄明白,就匆匆下笔,结果是蜻蜒点水,甚至“读”和“感”牛头不对马嘴。要知道,写读后感,读是感的基础,只有读懂了原文,才有可能写好“感”。此外,一篇好文章或一部好电影、好电视剧,给人的教育和启发是多方面的,而写读后感,不能什么都拿来写,最好选择其中一两点来写,这样才能集中笔墨写得深刻。难点点化:一篇读后感,如果只是空洞地说自己感受如何如何深刻,那是没有真情实感和说服力的,要想有说服力,就必须既从原文出发,又联系社会(生活)实际。比如说你对文章(电影、电视剧)中的某一点很有感受,你可以先说对哪点有感受,再说说有什么感受,最后举一个具体的例子。这样,  相似文献   

12.
读后感就是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或几句名言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它是一种常用的应用文体。没有经过写作训练的同学,很容易把读后感写成"读后抄"——所有文字都在讲述原文的内容。其实,顾名思义,"读后感"是因"读"而"感",写作时应重在读文后"感受"的表达上。  相似文献   

13.
读后感是读书笔记的主要形式之一 ,是小学高年级必须学习和掌握的一种应用文体。根据这种文体自身的特点 ,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教学这种文体可分以下三步进行。一、析“例文” ,把握文体特点。读后感是阅读文章后写出的体会和收获。其内容可以是对原文中心思想的感受 ,也可以是对原文某一观点的理解和想法 ,还可以是对原文写作技法的分析等。因为是读过原文后的体会、感受 ,所以这种文体从语言到结构等都有自身的特点。学习和掌握这种文体 ,首先就要把握它的文体特点。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教材第十一册中的《读书笔记一则》就是一篇读后感…  相似文献   

14.
吴大庆 《语文知识》2000,(11):69-70
“文学评论”与“读后感”是常见常用的两种文体,都属议论文的范畴,具有一般议论文论点的确定、论据的选择、论证方法的运用、论证结构的安排等特征,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一、读是基础这两种文体的写作过程大致都是这样三步:阅读——定题——评论。无论是写“文学评论”还是“读后感”,首先要通读作品,读懂作品,准确理解材料的中心意思和蕴含的意义。在此基础上根据作品特点和自己的体会,确定评论中心或感悟点,在读这一点上  相似文献   

15.
一、抓住文章的重点句子写读后感 一篇文章的中心常常是通过一些重点句子,一层一层地体现出来的。教师在指导学生写读后感时,可抓住这些句子,引导他们针对自己学习、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这样,既可以避免学生盲目地照抄文章段落,又能把文章内容和学生实际有机地联系起来。例如:“读《养花》有感”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可抓住文中这样两句话去写感受。  相似文献   

16.
读后感,顾名思义,就是读了一本书或一篇文章后的感受体会,它是一种常用的文体,属小型议论文。中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读写听说能力,而读后感能将读和写紧密联系起来,因此写读后感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读写水平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好的读后感还可以启迪思想、提高认识,明辨是非。要写好读后感,首先要明确读和感的关系。读是基础和前因,感是目的和结果,读是感的依据,感是读的升华。读和感有着密切不可分割的关系。因此说读后感是开放在原文土壤中的一支思想奇葩,离开了原文的读,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无土之花。其次,要安排好读…  相似文献   

17.
一是读,即读原文。古人云:“读书百遍,其意自见”。写读后感必须以精读为基础,吃透原文,把握要领,抓住重点。“读”是“感”的基础,“感”由“读”而生发。二是引,即引述原文。原文是写读后感的基础,写作不能脱离这个基础。引述原文,“引”什么,怎么“引”,这...  相似文献   

18.
读后感写作小锦囊:1.读后感,就是先读后感。读,要读懂原文的内容;感,就要联系原文内容,写出自己读后的感想、体会。读懂书是关键。2.读后感,不能一味照搬原文内容,也不能只发感慨,不联系原文内容,而应将原文内容与自己的感想结合起来写。3.不论什么内容,我们都要写出真情实感,不能矫揉造作。读《历练后的飞翔》总给人一种关于“爱”的思考。为了孩子的生存,雕鹰对子女的训练是残酷的。首先当一只幼鹰出生后,没享受几天舒服的日子,就要经受母亲近似残酷的训练,在母鹰的帮助下,幼鹰没多久就能独自飞翔,但这只是第一步,因为这种飞翔只比爬行好…  相似文献   

19.
王喜弟 《辅导员》2012,(27):28-29
所谓读后感,就是阅读作品之后,把自己的感受和启示写出来的一种文章形式。读过一篇好的作品,写出自己的读后感,这对积累知识,练习写作,提升人格都是非常有意义的;另外,作为升学考试,读后感也是常见的题型。所以,不管从哪方面看,我们都应该练习并写好读后感。读后感作为一种独立的文体,除具有议论文的共性外,还有它的个性。这种个性,就是读了别人文  相似文献   

20.
读后感,顾名思义,就是读了一篇文章或一部书后的感受。它属于议论的一种体式,是比较常用的文体,经常进行这种写作练习,可以加深对文章的认识和理解,提高欣赏水平,更有利于培养我们的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那么,如何才能写好读后感,尤其是小说的读后感呢?一、要认真读懂原文,抓住文章的要点和主旨。好的读后感必须以对原文全面、深刻、准确的理解为基础,必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