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秋科苑》2012,(15):108-109
中国中化集团公司下属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华中农业大学、北京大学近日共同研制出全球首张水稻全基因组育种芯片,将大幅提高种子真实性检测准确性,有助提高育种效率,杜绝假种子危害。  相似文献   

2.
王大明  陈玮 《科研管理》2003,24(6):55-59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时期,如果解决科技成果从研究到商品的转化,对中国的种子行业的产业化是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分析了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种子行业存在的问题,讨论了其目前的状况,最后提出作为新兴技术的航空航天育种解决成果转化的一个思路。  相似文献   

3.
王筱 《华夏星火》2013,(3):24-27
中国的种子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得住脚,亟需改变目前核心竞争力弱的现状。惟如此,方能担得起商业化育种主体的责任,也才有可能在未来与国际种业巨头一争高下。中国种业伟大目标的实现,亟需国内种子企业的崛起,改变种子企业多、实力弱的现状,这是中国的种子企业最终赢得市场竞争的需要,也是中国农业发展的需要。正视差距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目  相似文献   

4.
<正>俗话说,民以食为天,粮以种为先。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生产大国。对于普通农民来说,种子是一年收成的指望;而对于国家来说,种子更是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2023年3月23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发布公告,征集神舟系列载人飞船搭载航天育种实验项目。航天育种是一种结合航天科技、宇宙辐射和植物遗传等学科的新型育种技术,利用太空极端环境诱使种子发生基因变异,  相似文献   

5.
王敏  贺潇 《今日科苑》2012,(14):46-48
"神九飞船搭载了我们的玉米、辣椒、茄子、番茄、刀豆等种子,这些种子随神九返回舱一起回来。"中国西部航天育种基地负责人、天水神舟绿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包文生说。这些种子的太空之旅是怎样的?太空种子如何成为太空蔬菜?太空蔬菜离我们有多远?我们对太空种子和太空蔬菜有哪些误区?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在作物育种领域开始应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自动化种子切片机是影响育种规模的关键设备,相关技术发展非常迅速,未来将提高我国作物育种水平。文章论述了自动种子切片机在作物育种中的意义,国际、国内发展现状及其技术原理,并对我国第一套商业化育种种子切片设备的技术特点进行详细介绍,指明了我国育种种子切片设备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云南科技管理》2009,(5):12-13
玉溪中烟种子有限责任公司是经国家烟草专卖局批准,由中国烟叶公司、云南省烟草公司、云南省烟草农业科学研究院(中国烟草育种研究南方中心)、中国烟草总公司青州烟草研究所(中国烟草遗传育种北方中心)四家单位共同投资于2001年8月组建的集烟草种子研发、生产、加工、销售、服务为一体的专业化烟草种子企业。  相似文献   

8.
《云南科技管理》2008,21(4):19-19
玉溪中烟种子有限责任公司是经国家烟草专卖局批准。由中国烟叶公司、云南省烟草公司、云南省烟草科学研究所(中国烟草育种研究南方中心)、中国农科院烟草研究所青岛研究发展中心(中国烟草遗传育种北方中心)四家单位共同投资2000万元,于2001年8月组建的集种子研发、生产、加工、销售、售后服务为一体的专业化烟草种子企业。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技信息》2011,(21):11-11
10月15日.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在北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投资设立中种杂交小麦种业(北京)有限公司,致力于加快杂交小麦优良品种的选育和推广,这标志着我国杂交小麦育种技术即将进入大规模产业化应用阶段。  相似文献   

10.
<正>玉溪中烟种子有限责任公司是经国家烟草专卖局批准,由中国烟叶公司、云南省烟草公司、云南省烟草农业科学研究院(中国烟草育种研究南方中心)、中国烟草总公司青州烟草研究所(中国烟草遗传育种北方中心)四家单位共同投资于2001年8月组建的集烟草种子研发、生产、加工、销售、服务为一体  相似文献   

11.
育种学家都知道,在各种各样的育种方法中,辐射育种是非常有前途的育种方法之一.农作物包括粮食作物、特用作物、花卉、瓜果、蔬菜等园艺作物的种子,经各种辐射源诸如钴66的辐射后,再进行通常的播种育苗,栽培管理,会生出异样的枝叶,开出变异的花朵,结出不同的果实.  相似文献   

12.
构建商业化育种新机制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商业化育种机制亟需解决"三大矛盾"(公益育种惯性与商业育种趋势的矛盾、育种目标论文导向与市场导向的矛盾、主体政策先行与配套政策滞后的矛盾),核心是推进事业单位去行政化改革,完善种子企业兼并重组、激励育种科技人员创新创业、加快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等配套政策,并从育种战略、经费投入、要素合作、环节分工、人才评价、资源共享等方面建立商业化育种新机制。  相似文献   

13.
2011年9月7日,以"航天工程育种——种业创新与‘育繁推’一体化"为主题的2011年航天工程育种论坛在北京举行。据悉,自1987年8月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利用第九颗返回式卫星首次成功进行农作物种子太空搭载试验以来,我国已先后利用15颗返回式卫星和7艘神舟飞船搭载上千种作物种子、试管苗、生物菌种和材料,获得大量产生变异的新性状品种。2011年初,航天工程育种技术及产业被纳入国家"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2011年11月8日,中粮集团联手中国航天基金会培育太空粮食种子,以  相似文献   

14.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种子产业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目前已基本完成了商业化种子改革。种子产业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农业生产的科技进步。但本文分析也表明,现行的政府研究单位主导商业化育种和种子管理属地化的体制,制约了种子产业现代化的进程,并导致种子产业的一系列问题。为此,本文提出了深化政府育种体系和种子产业改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正>1月28日,《分子植物》在线发表了中国科研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该团队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克隆了农作物种子性状的第一个细胞质调控基因orf188,并揭示了该基因调控油菜种子高含油量的作用机制。该成果为油菜高含油量育种提供了新途径,为育种过程中杂交母本的选择提供了理论支撑,对于农作物不同类型细胞质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  相似文献   

16.
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实施以来,在创造依法保护农业知识产权的环境、引导更多资金投向育种科研、调动育种科技人员的积极性、提高新品种转化效率及培育科技型种子龙头企业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分析和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与成功做法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提出简化程序、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合理规避风险、延长品种使用寿命等方面的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17.
<正>说到太空植物,就得先说太空育种。太空育种,也称空间诱变育种,就是将农作物种子或试管种苗送到太空,利用太空特殊的、地面无法模拟的环境(高真空、宇宙高能离子辐射、宇宙磁场……)的诱变作用,使种子产生变异,再返回地面选育新种子,培育新品种的作物的育种新技术。太空育种具有有益的变异多、变幅大、稳定快,以及高产、优质、早熟、抗病力强等特点。其变异率较普通诱变育种高3~4倍,育种周期较杂交育种缩短约1倍,由8年左右缩短至4年左右。  相似文献   

18.
种子是最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优良品种对于农作物产量增加和品质改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生物技术的发展引发的育种科技革命,使种子产业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未来农业的竞争将变成种业的竞争。中央一号文件多次关注育种行业的发展,并强调要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改造育种行业,转变行业发展方式,实施行业知识产权战略,以增强我国育种行业的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育种行业中的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是推动育种技术发展的主体,分析这些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状况对于展现我国育种行业知识产权战略现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我们每天吃的农作物,大多是通过人工培育种子种植长成的。但是,在地球固有的环境下,育种的速度并不快。那么,如果我们换一个与地球环境完全不同的地方去育种,会不会有不一样的效果呢?于是,人类把目光投向了遥远的太空。来自太空的种子太空育种也叫空间诱变育种,就是将农作物的种子或试验种苗送到太空,利用太空特殊环境(高真空、高洁净、微重力、  相似文献   

20.
绿色世界魅力永存的秘密潜藏在种子之中。当人类朦胧地意识到种子的作用时,原始农业诞生了。我们的祖先曾虔诚地崇拜种子,每逢收获时节,他们便放歌起舞,歌颂不可知的神明把一粒种子变成千百颗果实,给人们带来饱暖和欢颜,给大地带来葱绿和丰收。为了获得优良的种子,收获更多的粮食,几千年过去了,一代代育种工作者倾毕生精力,前赴后继,终于实现了那古老而美好的愿望:愿种子带给人们更加富足的生活。 在我国的作物育种史上,最令国人自豪、最使世人瞩目的当推杂交水稻研究,育种。从60年代初开始,我国的杂交水稻研究历经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和艰苦探索,终于梦想成真,创造了水稻育种史上的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