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例 1 假设一对等位基因Aa的频率为A =0 .9,a= 0 .1,那么AA、Aa、aa 3种基因型的频率分别是多少 ?解析 首先分析不同基因型的来源。AA、Aa、aa3种基因型都是由含有A、a的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形成的 ,其次分析不同基因型的频率。由于基因型是由组成它的各个基因随机结合 (即一对等位基因中的两个基因同时出现 )而形成的 ,因此 ,基因型频率就等于组成该基因型的各个基因频率的乘积 ,据此列出棋盘表 :雄配子雌配子A(0 .9)a(0 .1)A(0 .9)AA(0 .9× 0 .9)Aa(0 .9× 0 .1)a(0 .1)Aa(0 .9× 0 .1)aa(0 .1× 0 .1)  AA =0 .9× 0 .9=0 .81Aa…  相似文献   

2.
李玉春 《科学教育》2006,12(5):46-46
对于有性生殖的生物来说,双亲都要经过减数分裂产生雌、雄配子(卵细胞和精子):纯合子减数分裂只产生一种类型的雌或雄配子(如aabb产生ab1种类型配子),杂合子通过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产生多种配子(如AaBb产生AB、Ab、aB、ab4种类型配子);而精子和卵细胞经过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子一代),其基因型就是雌雄配子的基因总和。利用上述原理,可通过配子去除法逆推亲本基因型。例1一雌蜂和一雄蜂交配产生F1代,在F1代雌雄个体产生的F2代中,雄蜂基因型共有AB、Ab、aB、ab4种,雌蜂的基因型共有AaBb、Aabb、aaBb、aabb4种,则亲本的基因型是()A、aa…  相似文献   

3.
例,豚鼠的黑毛(A)对白毛(a)为显性,毛粗糙(B)对毛光滑(b)是显性,根据下表中不同杂交组合情况,推知亲代基因型。 题目中已知子代表现型及其数量,反推亲代基因型的题型,题中虽有二对相对性状,但对每对相对性状来说(黑对白、粗对光),它仍然符合基因分离规律,指以首先应掌握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即①凡是子代(F)表现型只有一种的(?)亲代(P)一定是纯合体(AA×aa、AA×AA、aa×aa);②凡是F表现型数量比为3:1的(?)P一定为杂合自交(Aa×Aa);③凡是F表现型数量比为1:1(?)P一定为测交(Aa×aa)。然后组合成二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以下就是解题过程:  相似文献   

4.
例1 用纯合高茎豌豆(DD)和纯合矮茎豌豆(dd)杂交得F1,F1自交得F2,F2全部高茎豌豆的自交后代中,矮茎豌豆的比例是( )。 A.1/8 B.1/6 C.1/4 D.3/8 解析 用纯台高茎豌豆(DD)和纯合矮茎豌豆(dd)杂交得F1的基因型为Dd;F1自交得F2的基因型及比例为DD:Dd:dd=1:2:1;F2全部为高茎豌豆的基因型及比例为DD:Dd=1:2,即DD为  相似文献   

5.
一、有关遗传规律问题例 1 A与a是等位基因 ,A对a为显性 ,基因型为Aa植株的个体自交 ,自交子一代产生AA、Aa、aa个体的概率分别为多少 ?自交10代后 ,若不考虑后代死亡等原因 ,群体植株数为n ,求杂合体植株数约为多少 ?解 Aa植株产生雌配子A或a的概率均为 12 ,产生雄配子A或a的概率也分别为 12 ,“产生雄配子”与“产生雌配子”是两个相互独立的事件 ,雄配子与雌配子结合为合子 (发育为植株 )的概率用“乘法公式”计算 ,所以 ,P(AA) =12 × 12 =14 ,P(aa) =12 × 12 =14 .“雄配子A与雌配子a结合”和“雌配子A与雄配子a结合”是两个…  相似文献   

6.
依据双亲的基因型,遵循基因分离定律,根据产生的配子类型推算出配子中不同基因的基因频率. 1 双亲基因型为确定类型 双亲的基因型为确定类型.如基因型为AA或aa,则所产生配子的基因频率为A或a等于1;双亲的基因型为Aa,则所产生配子的基因频率为A=1/2,a=1/2.  相似文献   

7.
一、孟德尔定律中性状分离比实现的基本条件根据分离规律,具有相对性状的纯质亲本杂交,其F1全部表现显性性状,F1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l.但是,这种性状分离比例的实现是有条件的,这些条件是:(1)双亲必须是纯合的2倍体;(2)等位基因的相互作用属于完全显性;(3)F1产生两种类型配子,其数目相等,活力一样;(4)F1自交时,两种类型的配子彼此结合的机会均等;(5)F1自交后代全部处于相同的发育条件下,各种基因的个体成活率相同;(6)实验群体数量较大.  相似文献   

8.
《高中生》2008,(14)
亲本杂交组合1.给出亲本基因型,判断子代基因型、表现型例1水稻的有芒(A)对无芒(a)为显性,抗病(B)对感病(b)为显性,这两对基因自由组合。  相似文献   

9.
以IR36 × [(桂花黄×红光稻 )F5×国际大粒香稻 ]F4(香籼型 )复合杂交为组合方式 ,研究F2 、F3单粒稻米香味的遗传特点。结果表明 :杂种稻米 (F2 )无香味 :有香味符合 15∶1的遗传分离化。取用F2 的纯合香型单粒种植 ,经剥蘖繁殖得 4 8个F3样品 ,经分组取样分析 ,得F3香味程度分离符合数量遗传规律。结合有关研究提出 :水稻香味性状遗传为质量———数量遗传 ,其遗传控制主要受制于两对独立遗传的隐性主基因 ,同时有至少两对微效基因参与作用。介绍了稻米香味与食味的关系及稻米香味品质质量的评价  相似文献   

10.
杨长奎 《高中生》2009,(11):26-27
一、通过“遗传特例”,考查孟德尔遗传定律 例1(全国卷一第5题)已知小麦抗病对感病为显性,无芒对有芒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用纯合的抗病无芒与感病有芒杂交,F1自交,播种所有的F2,假定所有F2植株都能成活,在F2植株开花前,拔掉所有的有芒植株,并对剩余植株套袋。  相似文献   

11.
在孟德尔遗传实验中,选择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进行杂交,由于完全显性,F1只表现出显性性状。F1在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独立分配和随机组合,这样就会形成4种类型数目相当的配子。同时,由于雌雄配子受精时的随机结合、合子存活率几乎相同等原因,F2表现出特定的分离比,即9∶3∶3∶1。但是,非等位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在控制某一性状的表现上往往会产生巨大的影响,从而使孟德尔分离比出现诸多变式,如9∶7、15∶1、9∶6:1、9∶3∶4等。这种变式在近几年高考及各地的模拟卷中屡有出现,值得引起注意。下面例举…  相似文献   

12.
典例精析     
谢恩民 《科学教育》2007,13(6):79-80
1例题已知果蝇中直毛和分叉毛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若实验室有纯合的直毛和分叉毛雌雄果蝇亲本,你能否通过一代杂交试验确定这对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请说明推导过程。2考察内容2.1知识方面主要考查细胞中不同位置的基因的遗传特点。  相似文献   

13.
当具有两对或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时,如果非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将按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遗传.这时若用分解组合法巧解遗传题就会使计算简便、迅速,不需要画遗传图解,而且答案准确无误.现通过实例介绍如下:在蕃茄中,紫茎(A)对绿茎(a)是显性,缺刻叶(B)对马铃薯叶(b)是显性,控制这些性状的基因是自由组合的.求亲本为AaBb×aaBb的后代中能产生多少种基因型和表现型?子代中基因型AaBB出现的几率是多少?子代中紫茎缺刻叶出现的几率是多少?第一步分解:将AaBb×aaBb分解成为两个一对等位基因的杂交,即Aa×aa和Bb×Bb.  相似文献   

14.
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试验,发现了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分离定律。其实质是操纵性状的基因在体细胞中是成对的,当形成配子时,成对的基因彼此分离,使其产生的配子只具有成对基因的一个。无论是雌配子还是雄配子都是如此,并且它们结合的机会也相等。故当一对相对性状杂交时,在完全显性的情况下,F1为显性,F1自交F2既有显性又有隐性,其比例为3∶1。这一规律的发现为遗传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正>高考当中,经常把频率计算和伴性遗传结合在一起(2009年的江苏高考题就涉及了这方面的内容),这时公式AA频=A2频,Aa频=2×A频×a频,aa频=a2频就不能用了,那该如何解决相关问题呢?我们分成两种情况讨论.一、已知基因频率,求基因型频率例1某果蝇种群中,XB的基因频率为90%,Xb的基因频率为10%,且群体中,雌雄果蝇之比为1∶1,理论上XbXb、Xb Y的基因型频率各是多少?  相似文献   

16.
杨长奎 《高中生》2009,(22):26-27
一、通过"遗传特例",考查孟德尔遗传定律例1(全国卷一第5题)已知小麦抗病对感病为显性,无芒对有芒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用纯合的抗病无芒与感病有芒杂交,F_1自交,播种所有的F_2,假定所有F_2植株都能成活,在F_2植株开花前,拔掉所有的有芒植株,并对剩余植株套袋。假定剩余的每株F_2收获的种子数  相似文献   

17.
在讲解孟德尔纯种高茎豌豆与纯种矮茎豌豆杂交,F1(Dd)自交后代F2的基因型和表现型的数量比例时,笔者向学生推荐了以下配子传递几率法:母本传递配子类型及几率父本传递配子类型及几率后代基因型该基因型出现几率D1/2D1/2DD1/2×1/2=1/4D1/2d1/2Dd1/2×1/2=1/4d1/2D1/2Dd1/2×1/2  相似文献   

18.
狭义的测交指杂种第一代与隐性亲本的杂交,而实际上,测交可以泛指隐性个体与各种相应基因型个体的杂交,在中学生物遗传规律的教学中,测交可谓点睛之笔,不可轻描淡写,泛泛而论。 一、测交的性质 1.测交后代表现型的种类及比例,基因型的种类及比例与被测交者产生的配子的种类及比例均相同。致使“三个相同”的原因是:隐性亲本产生的配子中,不带有显性基因,从而对被测交者配子中基因的表达没有遮盖作用。 2.测交后代表现型已知,则可确定其基因型。原因是:测交后代的1/2基因来自于隐性亲本,如果表现出隐性性状,当然是隐性纯合体,如果表现出显性性状,则一定是杂合体。 二、测交的应用 1.测交可测知生物未知的基因型 生物的基因型、配子的基因型,是无法直接观察到的,能肉眼看到的只是生物的表现型,测交却能使我们透过测交后代的表现型,“看”到测交生物产生的配子的种类和比例,谁知生物未知的基因型。 例:在蕃茄中,缺刻叶和马铃薯叶是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B控制缺刻叶,基因型bb是马铃薯叶。紫茎和绿茎是另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A控制紫茎,基因型aa是绿茎。现有表现型均为紫茎缺刻叶的三个蕃茄品种,  相似文献   

19.
遗传的三个基本规律是高中生物的重点和难点。用遗传规律去解释各种遗传现象或用遗传现象去印证遗传规律,所用的方法都是有性杂交实验法。这种方法都必须经过由亲本个体产生配子,再由雌雄配子结合发育成子代个体这个过程。所以分析亲本个体产生什么类型的配子以及雌雄配子如何结合,关系到判断子代基因型和表现型的正确性。但是,在教学实践中,相当一部分同学在学习遗传规律之后,不知道配子基因型的写法,不知道亲本个体产生哪几种类型的配子以及配子如何结合等等,因此他们往往不能正确地图解和解释遗传现象。这就要求教师加强这方面的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基础练习,使同学们逐步理解、掌握。 一、配子基因型的表示法: 由于在个体中,一种性状一般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所以在个体中一种性状用两个字母来表示它的基因型,二种性状用四个字母表示,其余照此类推。而  相似文献   

20.
一、一对基因涉及的遗传表述问题例题1.若基因型为Aa的果蝇种群随机交配的实验结果是第一代中只有Aa和aa两种基因型,且比例为2∶1,则对该结果最合理的解释是_____。答案:AA个体纯合致死。【改编】若基因型为Aa的果蝇种群随机交配的实验结果是第一代中只有Aa和aa两种基因型,且比例为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